如何理解中医治未病?

邓丽霞


中医治未病的意思说明确了病理的变化过程,一通过开始初起简单的情况就给予正确的治疗使它不再发展。二是通过已经病的情况判断出下一步的情况,而先给予下一步发展的治疗,让这个病呢先不再发展。如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再如扁鹊见蔡桓公!这是个人理解,只是现在能做到这个程度的中医太少了!


江湖一旦皮


看到这条资讯,莫名的想唠叨几句。

记得小时候有一对武当山还俗的老人,男的叫么爹。

那时候小不懂事,么爹恢白色的长胡子很好看,总是一副和谒可亲的样子,放牛时总是坐在田埂边上拿着一本线装书,摇头晃脑地读着。

那情景至今想起来满满的都是幸福。

么爷爷(么爹)坐的田埂就在我放学回家的路旁边,加上么爹俩老没有孩子,比较喜欢我们这一对双胞胎兄弟。

因此每天放学时路过总会打声招呼,叫声么爹(爷爷)好!

有时候么爹会让我坐在身边,听着他摇头晃脑地用本地土话读着八股文。

由于么爹是有修为有功夫的道人,读音朗朗上口、弛张有度、字字铿锵,仿佛打印机似的将一些关键字眼嵌入脑海。

其中有两本书至今略有记忆。一本是《增广贤文》;一本就是《黄帝内经》。

《增广贤文》里面有一句话:

“睛干不肯去,只待雨淋头”。

这句话表面上的意思是天气好的时候你不去赶路做事,等到大雨淋头时一切都晚了。

现在大多数人年轻力壮的时候不注意身体,或者注意不当。等到老了身体垮了,一切都晚了。

昨天我在德国美茵茨 安娜—弗兰克中学讲养生课,其中重点强调了中医治未病的思想,这些德国学生直赞中国传统中医好!

又一位叫Roter 的中学老师蹒姗着腿走过来,树着大姆指对我们说:“你们中国文化真的很优秀,尤其是预防医学治未病”。

接着他说:“我年轻的时候是体育健将,可以连翻几个跟头。但是上了年纪腿脚不灵便不说,还折腾一身毛病。”

再说么爹有时读《黄帝内经》,还给我讲古代黄帝的故事。那时候才八九岁,不知道老人家念的是什么东西,只是好奇地抚摸么爹长长的掉到肚子上的花白胡须。

等到长大了,接触《黄帝内经》并践行其治未病理论时,方才醒悟老人家是在潜移默化地向一位正在成长的小孩,灌输伟大祖国圣贤先哲的养生智慧!

心念至此,不觉也让我这位61岁的养生老人姗燃泪下……。

《黄帝内经》:

“圣人治未病不治已病,夫病已成,犹渴而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此之“治未病”的思想,难道不值得承继发扬光大么?

龙的传人们当静思静思再静思……。


RULAI3331


禧文乐见,为你解读不一样的文字。

古老的中医“治未病”的思想和现代西方科学、西方医学的思维方式完全相反。

中医的思想博大精深,在人没有病之前就能提出“未病”的概念,还告诉后人治“未病”的方法,实在令人折服。

一.中医的“治未病”不仅是一种古老的知识体系,更是中国古老的处世哲学、修身文化。

“未病”就是还没有得的病。

中医在人病之前就能提出导致病的原因和解决未病的方法,让我们看到中国古老的传统文化、中医思想不仅是一种学术思想,更是一种处世哲学、一种修身的文化,和西方的科学、西医的方法完全不同。

西方科学是人认识世界的一种方法,一种知识体系,是对知识的分科而学,把各种知识细化、再细化,然后总结成为一种知识体系,特点是把研究的事物细化、分割,一直分割到科学技术所局限的地步就不再分割了。

可是到了这一步,离认识事物的本源差远去了,而对于万物的认识,中国古人早就讲了“其大无外、其小无内”,一句话就解决了西方科学研究所面对的问题。

中国古老的中医思想、传统文化讲的是“先信后见”,你要先相信,按照古人说的去做,你才能看见;西方的学术思想是“眼见为实”,先看见再相信。

反映在医学上也是一样。

举例。

一种常见的疾病——糖尿病。

糖尿病也叫消渴病,分为上渴、中渴、下渴,下渴指的是因为纵欲、好色、房事不节导致的糖尿病。

《论语·第十六章·季氏篇》中记载:

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中国古老的传统文化中早就告诉后人——色是刮骨钢刀,不要贪恋女色。

古人告诉后人针对色所应该有的正确态度,你只要照做就行,现在受西方科学思想影响,有多少人会相信?

那如果不相信贪恋色会怎么样?

纵欲,会直接导致人的肾阳亏虚,这种肾阳就是人的元气,元气亏损,精气就不足,精气就不会通过经络到达人的双脚,脚、腿的血液慢慢就会凝滞、不通畅,最后的结果就是腿部局部坏死,这时候靠胰岛素、降糖药根本不起作用了,最终的结果就是截肢!

现代社会的流行语“出轨”、“劈腿”就是人纵欲、好色、乱情的结果。

中国古老的传统文化直接针对人的思想、行为,当然对于治病、治未病同样有指导意义。

二.治未病思想的无限延伸。

古人讲的“治未病”的思想还可以无限延伸,延伸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举例,街上扶倒地的老人,这是生活中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扶老人可能被讹,利益可能会受到损失,这就是一种“利”,西方科学的思维方式是,如果不想受损失就不去帮助别人,就不会受到看得见的损失,这就是现代科学的思维方式。

而中国传统文化刚好相反,思想内涵和思维方式博大而精深,儒家讲重利轻义,不仅告诉后人在看得见的“利”和看不见的“义”中要做出取舍,还告诉了具体的取舍方法,那就是重利轻义,也就是看重道义、看轻利益,这样做有自己什么好处呢?仅仅是一种形式上的说教吗?不是,在传统文化中早已经诠释了这一切。

那扶老人不就受到损失了吗?

古人同时还告诉了避免损失的方法,那就是仁、义、礼、智、信中的智,可以智慧的去做,比如扶之前拍照、找旁边人做证等方法,来避免事后可能引起的纠纷和损失。

所以,中医的“治未病”、中国古老的传统文化不仅是一种处事方式,更是一种生存方式、生存哲学,一种修行的文化,比起西方科学、西医的眼见为实,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更加务实、智慧和高贵。


禧文乐见


治未病就是未发作的病,不是没病,末和没两个字是啥意思,都没分清楚,就不要发表和评论了。

未发作的病比已经发作的病要轻。已发作的病就是我们常说的症状,因此,未发作的病,通常患者自已都不知道。所以,如何判断未发作的病,才是上医。

病情有轻重缓急,药物有力大力弱。为什么要等到病情发作到或者说严重到,超出药物的药力范畴,才去治疗呢?

治疗已经发作的病,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症状。而以症论之,辩证始治,这种治疗方案,用好了,充其量是个中(间)医。用不好,就是下医。滥用就是假(中)医或者说西化的中医。

今天滥用者比比皆是,而知者甚众,确无人戳穿,或(彻底)改变。

就是这些滥用者,挤压得真正的中医人无法生存,导至中国医学走向衰亡,这就是真正的根源所在。

中国人民没有权力把这些滥用者驱逐出健康(医学)行业,实乃每一位炎黄子孙健康之悲哀也。

也只有能准确无误的判断出,什么是未发作的病的人,才是真正的中医人!


手机用户74741709128


中医治已病都不好说,治未病又从何说起?防病治病治未病,务必内练一口气,散淤排涨,一通百通,万事无忧。

众病之源,或为劳损,根在劳淤。劳而淤,淤而积,积而压,压而阻,阻而损,劳损也。过劳生淤,淤积而损,积劳成疾,病矣。

劳损是人类的天灾。一是S型脊椎(特别是腰、颈部位)偏心过载,受人体构造所致,人人不可避免;二是习惯性姿态过载,比如长时间在某个姿态上,相对静止,活动不足;或运动超限,劳力过度,等等。人成为人,与动物比较,直立行走,加之格外的劳动、生活和锻炼,付出的代价就是劳损。动物爬行,胸腹肌肉收缩成弦,后背似弓,脊椎后侧受压较小,椎关节和肌肉劳损风险,较人小的是数量级。

劳淤,集中发生在,脊椎相关的关节和肌肉。这个区域,是人体机械运动的活动轴心,关节、肌肉细密,活动幅度相对最小,活动方向单调,易生淤,难排淤,故劳淤集中。

劳淤压迫神经血管,致劳损,疾病。中枢神经从脊椎出来,首先要穿过劳淤集中区,再到达组织器官。劳淤压迫神经,组织器官通讯指挥不畅,工作不协调;劳淤压迫血管,血流不畅,供养不够,组织器官出力不足;劳淤压迫血管,血流不畅,免疫系统护卫不足,抗病能力减弱,组织器官易感染病变。劳淤压迫神经血管,哪哪都会别扭,啥啥都会病,实质就是劳损。

劳损不可避免地广泛存在,劳损类病症必然困扰很多人,而医学界普遍缺乏关注。

西医认为,病因可分为外源性和内源性两大类。外源性因素包括,生活习惯、环境污染与职业性、天然及生物因素、慢慢刺激与创伤、医源性因素。内源性因素包括,遗传基因、免疫因素、内分泌因素。那么多病因,唯独没有说到劳淤劳损。

当代中医,沿袭传统理论,而把许多劳淤劳损类病症归因为别的疾病,或不明原因,就是不说劳淤劳损。

好多病,好多疑难杂症,与广泛存在的劳淤劳损,有着重大的直接或间接的因果关系。

内练一口气,目标就是散淤排淤,从根上釜底抽薪,防病治病治未病,健康永固。

内练一口气,其基本思想是:调动自己的身躯和内脏,利用呼吸,让脊神经(中枢)附近的背、腰、臀、颈肌肉和关节(劳淤集中区),在不常运动的方向运动起来,扰动瘀阻,散淤排淤,解放神经血管,免疫系统随血流充分护卫,从根本上自我保健,劳而不损,防病治病治未病,康泰自若,生命自如。

内练一口气,其动作要领是:吸气,憋气,旨在让肺部充气,形成一个有压球体,配合躯体运动,及腹腔内脏移动,由内向外撑开与脊柱相关的肌肉和关节,比如脊椎间关节、肋骨与脊柱间关节、髋关节、肩关节,等。

内练一口气,招式很多,站、坐、卧、行、驾驶,都可以练…参见2019年1月28日,2018年11月14日,5月26日,我的主页,然术全本,拿走不谢。

然术一上手,就有好感觉。内练一口气,散淤排淤,遏制淤阻增量,阻止健康问题继续发展,减轻心理负担,好感觉立竿见影。坚持练习,养成习惯,消减淤阻存量,疾病慢慢减轻,直至消除,整个人感觉焕然新生,预防疾病当然杠杠滴。

内练一口气,不拘泥于各种套路,也不要管那些神神秘秘的功法,然术已揭示其本质,涵盖其招式。套路和功法,没有抓住劳损这个病根,也没有抓住散淤排淤这个关键,思想模糊,动作各异,误打误撞,效果勉强,重在话术。

包括中医在内的各种药物,各种治疗,效果不能咋地。社会上有很多理疗方法,因为不能有效散淤排淤,所以都不会有用。淤阻不散不排,血液循环不畅,人体免疫系统尚不能充分巡逻护卫,药物当然也不会有用。选用中药,加大活血化淤的剂量,试试无妨。所谓的药物和治疗,好比扬汤止沸,似有效,似无效,终无效,直到你生命耗尽,钱财花光,也只是一场游戏一场梦。中医不咋地,西医不咋地,中西医结合不咋地,所谓名医不咋地。

中医,既然对大类型的劳淤劳损病症不能有根本作用,能治什么病尚不十分清楚,治未病就更不清楚了。

中医是中医的事,健康是自己的事。防病治病治未病,健康自信,重复三遍:然术有真意,君当常习之。











然术健身


如睡觉半夜一点到三点就起来睡不好,去医院查肝功能,做B超都查不出什么,这种情况中医认为肝有瘀了,慢慢就会行成阴实,在有睡不好的时候就要开始调理了,不要等到阴实出现才去治。


奕栋1


中医“治未病”,实质上是在贩卖焦虑,利用人们对疾病的恐惧来牟取钱财。

有病才需要治疗,有病才需要吃药,这是再简单不过的道理。

但是中医告诉你,他们可以在你没有得病的时候,为你调理身体,扶正固本,这样就是“治未病”。

简单来说就是:你有病,我有药。你以后可能得病,而我现在就有药。

这样的套路,被许多行业借鉴,比如:

算命先生告诉你,你现在印堂发黑,不出三日必有血光之灾,非常危险。来,我给你求一个符,可以消灾避祸。

卖保险的告诉你,现在得病的人那么多,某某人生病了没有钱医治,凄惨的很。来,我这里有款重疾险,既能保质,啥病都能赔。

做商学院培训的告诉你,你公司现在发展遇到瓶颈,你圈子太小了,这样早晚要垮的。你需要更大的平台,提升领导力,认识自我,激发潜力,来,我这儿有课。

罗振宇告诉你,这世界发展太快了,不努力学习就会被时代淘汰,我这有便宜的课程,来,参加我的知识付费。

……

这些骗局都非常容易识破:

他们从来不对结果负责

因为他们兜售的东西,都是垃圾。


旅行顾问招财猫


中华传统文化里,有个最重要的思想就是不败,体现在社会的各个方面。所以,中医治未病,不能等到病入膏肓了,才去治病,神仙也没办法了。中国文化提倡不败,不提倡战胜!


大林泽


江湖郎中为骗钱财故弄玄虚的说法而已。现在有预防医学,如传染病,可以通过打预防针,免得相对应的传染病。


手机用户77636886101


我认为中医中草药不是治未病,而是一些西医西药也无能为力之病?如。遗精,败白)溃肉烂骨症等?西医说锯掉做手术?中医可不用之吃几剂就搞掂?神奇吗?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