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文化程度為什麼可以從外表、氣質、動作、言語以及衣著看出來呢?

bcvbcvbvc


我們通常所認為的文化程度基本上等同於學歷。而學歷的高低雖然不等同於修養,但依然可以通過其外表、行為舉止、氣質等進行大致判斷。

第一,通常文化程度更高的人,更注重自己的外在形象。

一般文化程度越高,審美的水平也相對越高,對自我的要求也會越高。所以他們在選擇衣物和飾物上的品味相對會更高,會比較注重自己在別人心中的形象。如此,則會小心打扮自己,會保證所穿的衣物乾淨整潔,購買衣物和飾品時也會更加註重質感和美感,所以給人的感覺也會更好。當然,在生活中也不乏有高人不注重自己的形象,這類人自然是少數。

第二,文化程度越高的人,說話時邏輯會更清晰、有理有據,在與人相處或做事時,動作會比較輕緩,有禮有節。

文化程度高的人,在談及問題時講究有理有據,通常不會信口開河。說話做事會更加有條理,講究以理服人,不會隨意發表談話或議論。在公眾場合,多不會大聲喧譁,以此獲得別人的關注。


文化程度越高的人,在待人處事時會更有禮貌,即使是端茶遞水,也處處透著禮節和修養。就算有的人心懷不軌,在與人相處時,也會顧忌自己的顏面,處處小心,待人以禮。

第三,文化程度越高的人,氣質會自然流於外。

氣質是一個人從內到外的一種內在的人格魅力然後所發揮的一個人內在魅力的質量的昇華。如修養、品德、舉止行為、待人接物、說話的感覺等,所表現的有高雅、高潔、恬靜、溫文爾雅、豪放大氣、不拘小節、立竿見影等。

氣質並不是自己所說出來的。而是自己長久的內在修養平衡以及文化修養的一種結合,是持之以恆的結果 。

所以,就氣質來說,有的人可能文化程度很高,但是卻處處透著邪惡。有的人文化程度很低,卻處處透著善良、透著涵養。

常聽人說,嬰兒或者兒童最能夠識得一個人的善惡,如果一個人秉性善良,即使面相看起來不易親近,嬰兒或兒童也會喜歡或與他一起玩耍。相反,就算一個人看似和善,但心中有惡,那麼,孩童也會將他拒之門外。自己在生活常與孩子接觸,也時常觀察孩子遇到陌生人時的反應,覺得該說法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在日常生活要辨別一個人的文化水平的高低還是不難的,比如說一個念過大學的人與一個目不識丁的人差別還是挺大的,一眼即能辨別。偶有難以辨別的人,卻是不怎麼多的。


在生活中,我們也常會看到這樣一類人,他們從頭到腳都是名牌,渾身的金銀珠寶,但讓人看到的,更多的則是俗氣、土氣。這類人去到哪裡都是一副高嗓門,生怕別人不知道他們來了,這類人,文化程度通常不高或根本與文化不沾邊。

與此相反的一類人生活中也不乏見到,他們衣著樸素,甚至不著任何配飾,但乾淨整潔,談吐風雅,為人和善,這類人走到哪都會帶著一團親和之氣,讓人眼前一亮,使人忍不住想靠近他,這類人的文化程度通常很高。

總之,一個人文化程度的高低,通常是可以通過言談舉止進行大致判斷的,但若要真正看清和了解一個人,則需要細緻的觀察,甚至是長時間的相處。


碎屏讀書


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

文化總是會在人的不經意間體現出來,一個人走過的路、讀過的書,還有經歷過的事,總會在你的言談舉止中顯出端倪,掩不了、藏不住,也裝不出來。

文化是很實在的東西,一個人文化素養高低,並不是從學歷水平(文化程度)來界定的,更多地是從一個人對人對事的觀念、態度,尤其是在應對各種矛盾、衝突時所表現出來的氣度所決定的。

我們充其量可以說,文化程度高一點的人,相對來說,有文化素養的概率更高,卻沒辦法說文化程度高,就一定有過人的文化修養。

外表可以模仿,動作、言語都可以有樣學樣,唯獨氣質、觀念和態度,這種屬於文化核心的部分,既沒辦法模仿,也學不來。這些來自家庭教養、學校教育、個人修養等各方面因素的綜合,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舉例來說,同樣的博士學歷,有的人就可以深明大義、談吐文雅,並且在各個方面為人表率;有的人就是吝嗇小氣,偏安一隅,只求過好自己的小日子足夠。這不是文化程度帶來的差異,而是人和人的不同。

所以,一個人站在我們面前,他的衣著、儀表儀態就代表了他的審美,顯示他的氣質了;他的舉止言談,就代表了他的學識和思維模式,以及更進一步的三觀;雖然有些人很會演,也有的很裝,可文化是實在的東西,裝出來的東西,唬不了人的。



素秋慈


這句話只說對了一半,更準確來說,應該是一個人的文化程度可以從其外表、氣質、動作、言語看出來,卻不能從衣著看出來。

1、一個人的文化程度可以從其外表、氣質、動作、言語看出來。因為一個人的文化程度標誌著TA對世界、對人生的認知和理解程度,決定了TA個人精神世界的層次,由此對TA的外表、氣質、動作、言語都會產生深刻影響,而這種深刻影響帶來的外在體現就是在其外表、氣質、動作和言語方面,這個是偽裝不了的。

中國有句古話叫做“相由心生”,一個人的長相按道理是先天基因、遺傳等等因素決定的,但是,在此基礎上,TA的文化程度往往會對自己內心世界的塑造起到關鍵性的作用。文化程度高的人對世界、對人生的理解更科學、更透徹、更合理,從而幫助TA形成更加完善、更加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在此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指導之下,TA的外表、氣質、動作、言語都慢慢打上自己獨有的烙印,讓人看上去就顯得層次更高、氣度非凡。

據說當年劉少奇曾經裝扮成徐海東的手下,陪徐海東去和國民黨某軍官談判,結果這名國民黨軍官始終覺得劉少奇這位徐海東的“手下”氣度非凡,似乎蓋過了徐海東,一直暗暗稱奇。由此可見,一個人的文化程度的外在體現就是TA的外表、氣質、動作、言語,這些是偽裝不了的。

2、一個人的文化程度並不能從衣著看出來。衣著的隨意性、偶然性比較大,一個人可能出於不同的目的而給自己換上風格截然不同的衣著。衣著和一個人的文化程度並沒有某種必然的因果關係,所以一個人的衣著可以帶有很大的欺騙性,如果單純從衣著來判斷一個人的文化程度,是一件很離譜的事情。現實生活中我們也有過這樣的經歷:有時候一個衣著十分光鮮的人,並不一定就是個文化程度高的人;相反有時候那種衣著極其樸素、淡雅的人卻往往是文化程度很高的人。再看一下民國年間那些大師級的大學問家,比如胡適、林徽因等人,他們幾乎都是衣著十分樸素的人,相反一些不學無術的暴發戶往往衣著比這些大師光鮮、靚麗、氣派多了。

當然了,任何事情都不能絕對化,都離不開一定的前提條件,太過於絕對化,那是無疑會導致犯錯的。


喬鞅


這個真不一定,我大學信安的高數老師是帶考研衝刺班的,每次上課都是睡眼惺忪,眼角帶著眼屎,頭髮堪比雞窩,穿著拖鞋和比菜場老闆還邋遢的外套。看外表是絕對看不出這是一個溫柔善良講課風趣易懂的大學老師。

我的堂嫂,九十年代留學生,跟我堂哥是同學,我堂哥是某中字頭央企大區的老總,家裡還做著生意,手裡有好幾個專利,這文化和財富都不能說低了,但是我堂嫂往你面前一站再一開口,妥妥的一拆遷暴發戶的感覺。

我在cbd上班,這裡的電梯小姐和小弟長得眉清目秀穿著制服整天給人按著電梯,如果不是知道物業招聘的要求你真的不會認為他們是大學畢業。

外表、氣質、動作、言語這些都可以通過培訓來改善,跟文化程度並不特別掛鉤,衣著是跟經濟和品位相關,品位也是可以通過培訓和薰陶來提高,文化程度再高,沒有接受過審美方面的培訓那品位也是很感人的。

作者:王alex

豫鄉里鈞語鈞瓷


文化程度高中以下:1,不能用正確姿勢握筷子。2,吃飯大聲咀嚼,嘰吧嘴。3,著裝趕時髦而不是體現符合自己風格。4,晚上睡覺時間比較早,認為熬夜是痛苦而不是享受。5,說話語聲大,普通話不標準。6,喜歡傳播一些道聽途說的東西。7,朋友圈裡經常發"雞湯"。8,對奢侈品十分愛慕。9,出身不是書香門弟。10,走路,坐姿難看。11,不知道幽黙。12,琴棋書畫,詩詞歌賦,音樂欣賞,中外名著等均屬對牛談琴。13,不雅口頭禪。14,喜歡黃段子。


大島健


我是育兒達人,我讀了1000本中外各種繪本,還有最新的國內大獎繪本,學習五年兒童文學專業。

常常聽的一句話是一個人的氣質裡藏著他讀過的書和走過的路。

一個人的文化程度並非指學歷,而是指內化知識後的活學活用和智慧。

而文化程度也帶給人一種世界觀和生活觀,他們對世界和生活的看法更加客觀,會注重氣質的培養,認為氣質可以帶給別人一種專業性,而一個成熟的人,他的動作也會穩重而自如,衣著是品味,也代表了一個人的涵養,一個衣衫不整的人相信沒有多少人願意和他打交道吧。

歡迎關注我,每天分享繪本、育兒知識。

莫嘰童書



這是個文化氛圍很濃的話題,看得出題主有著深厚的文化修養,向題主致敬!

一個人的文化修養,確實會隨著外表、氣質、動作、言語以及衣著而自然的表露出來。注意,是自然表露,絕不是我們時下厭煩的那種“裝”!因為裝是不可以長久,很快就會露餡的。而從骨子裡養成的文化修養,自然能從以上的表現中看出來。



一、外表,是容貌和表情的綜合體。容貌無法改變,但表情卻有所不同

一個人的容貌是爹媽給的,這個不以個人意志為轉移。有人說,夫妻二人如果感情和睦,時間長了會有夫妻相。我對這一點始終持懷疑態度。人隨著年齡增長,只能從年輕變老,怎麼會變成相像呢,這是不符合自然規律的。之所以有這種說法,多半是人們善良的想象罷了。



但是,外貌的表現,也就是表情的流露,確實與文化修養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比如在集體活動中,有人一時不慎出了洋相,這時其它人的表情和表現就各不相同。有人只顧得哈哈大笑,讓被笑的人尷尬不已。而有的人則面含遺憾,上前幫助或好言相撫,讓對方覺得暖意融融。無形中就顯示出文化修養不同所帶來的效果。



二、氣質,是無聲的表現,也是最能反映文化修養的成果

一個人的氣質是最自然的流露。因為它沒有聲音,沒有動作,不用表現,只是純自然的表露。它或多或少有些神秘,但卻是檢驗一個人文化修養的試金石和分水嶺。同樣面對一件事,粗俗的人和有修養的人,氣質是絕對不同的。坐有坐像,站有站像,形容女士端莊典雅,秀外慧中,是一種氣質。而大大咧咧,撇嘴瞪眼,張狂不羈,目中無人,則是缺少文化修養的另一種氣質。這就是氣質所表露的截然不同。



三、動作,是文化修養深淺的直接表現,也是暴露無遺的直接證據

一個人在車上給老弱病殘者讓座,和一個人在車上佔別人的座位反倒振振有詞,這截然相反的動作就是文化修養深淺的直接表現。扶老攜幼見義勇為,和麻木不仁無動於衷這兩個動作,就是文化程度深厚的具體反應。當然,對社會上存在的為老不尊敲詐勒索行為,屬於另一個範疇的問題,不在本文探討之列。



四、言語,和動作屬於一個範疇,說和做都是文化程度深淺的直接反應

一個人的文化修養,在言語上是最體現充分的。同樣在酒桌上,有人說:好酒,綿延醇厚,回味悠長。有人說:好酒,真他媽好喝!面對長河落日,有人說:落霞與孤鷺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有人說,真他媽好看!由於這一點是最直接的表現,所以不用多解釋,每個人都有切身感受。



五、衣裝,在當下是個典型範例,是體現文化程度的鮮明特徵

原則上講,在衣著方面,只要整潔,端莊,得體,就可以了。但是,確有許多脫離實際能力和身份盲目攀比的現象,把趕潮流追時髦當作美的追求,把自己打扮得不倫不類令人貽笑大方。這裡姑且拋開工裝和職業套裝及戲裝不談,只指在生活當中,在公眾場合,衣裝應有所講究。最典型的例證是,有的文化學者在公眾場合,把自己打份得像個演藝人員走紅毯般的裝束,既說明本身文化修養欠佳,更說明忘乎所以的心態。所以,一個人不用說話,也不用動作,只從衣裝上,就能反應出內心世界是個什麼樣子。

必須指明一點,千萬不要把知識、文憑、學歷那些東西和文化混為一談,更不要把什麼專家、學者、教授、大師那些帽子和文化扯上關係。有知識有文憑有學歷不一定有文化,而大字不識一個的老農,可能會有著高深的文化修養,那就是中華民族幾千年傳承下來的善良,敦厚,誠信、儉樸,勤勞,禮貌等傳統文化美德。

所有這些,都能從外表、氣質、動作、言語、衣著上,看得明明白白。


文化一家人


什麼叫有文化?我們常說的“有學歷沒文化”是什麼意思?為什麼有些人學歷不高,但彬彬有禮、溫文爾雅?有些人學歷很高,但言行舉止卻讓人厭煩?

文化,是“以文化性”,就是通過外在的學習逐漸改變自己的心性,進而影響個人的氣質、素養、價值觀的過程。有些人雖然在學習,但是不走心,學習沒有改變自己內在的心性修養,因此給人的感覺就是有學歷沒文化。有些人雖然學歷不高,但是讀書閱世都時刻關注知識與素養的內化,因此給人知書達理、卓爾不凡之感。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李嘉誠。

一個人讀過的書,經歷的事、交過的友都會在自身的氣質裡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記。這種隨著學習和閱歷而發生的變化,如春起之苗,不見其增而日有所長。不知不覺之間,我們的氣質、談吐、見識、眼界、胸懷、格局、修養會在文化的潛移默化的作用之下,慢慢改變,腹有詩書氣自華,就是這個道理。

因此,所有的外在表現,都是內心自然而然的流露,只要不斷豐富自己的內心世界,提升內在的精神世界,每個人都可以成為更好的自己。這是學習給我們額外的饋贈,更是歲月給我們最好的禮物。


種商養禪


回答:這是因為,一個人通過學習各種文化,在經過思維作用,把所學的各種文化轉變成各種知識,最終凝結,匯粹為指導思想的境界提升的結果。由此!人們從外表,根據一個人的氣質,語言以及衣著上可以看出來。——究竟看出什麼?下面對所涉及各詞,進行解釋。

外表代表著什麼?代表著一人,學成於內表現於外的綜合思想素質。

氣質代表著什麼?受提升後的思想指導,氣質代表一個人不凡的氣勢,優雅的姿態。

動作代表著什麼?受提……思……導,動作代表著一個人的行動符合規矩。

語言代表著什麼?受提……思……導,語言代表著一個的所想符合禮儀。

衣著代表著什麼?受提……思……導,衣著代表著一個人的身份。


A小雅29


我先來舉例說明為什麼可以從外表大致區分。

就比如你是農民,你終年只關心你的地,你周圍的人也是農民,所以你們大致是會同化的,身上多多少少會沾染了農民的質樸氣息,像王寶強的氣質。但我還挺喜歡的,夠淳樸。上學的人也一樣,他們在學習過程當中,學到東西很多,見識就很廣。接觸的東西越多,你身上的天然的野性就會被雕琢。就比如你本身是一塊石頭,經過長時間的學習打磨,就變成美玉。那麼你往石頭當中一放,就有所不同了呀。人也是一樣的。

文化程度的高低我覺的不能等同於學歷,而是取決於個人的後天學習成就。

就拿郭德綱來說,他的學歷不是很高,但是他的傳統文化底蘊深厚呀,在相聲學裡面就是槓把子,那我就認為他可以是文化程度高的人。我下面的論調就還是以文化程度高等同學歷高這個觀點為前提的。

文化程度高低不能作為衡量個人能力強弱的指標,很多公司看中這個讓人很反感。

一來是沒有給很多有經驗有能力的人去大公司就業的機會,二來就是企業也容易遭受缺乏得力干將的困頓。我覺的公司企業文化就是老闆個人的思想深度,所以我很看重老闆在選拔人才的學歷要求這塊。因為經驗和創造力一樣重要。重蹈覆轍才最致命。

文化程度的高低和個人品質的好壞不可同日而語。

我看到很多學歷高的人說的話,做的事,根本不符合他的文化程度。這個和家庭教育和自身修養有很大關係。有些人從學校出來以後,只是學習了一技之長而已。其它東西並沒有學到。

相反的一部分人,從學校出來後,除了學會學校交給他的。他還學會了如何在學校以外找老師。以至於出學校後,反而學習更加勤奮。因為萬物都可以是他的老師,他在做的事情就是完善自我,認識那個來自家庭中的我的弊病,充分改正,從而讓自己的人格得到提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