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條河,流域比長江大,水量是黃河6倍,但名字很少有人注意


一直以來,提起我國的大江大河,大家都會下意識想到長江與黃河。黃河流域與長江流域孕育了華夏遠古文明,所以它們在我們心中的地位非同一般。不過拋開文明起源的話題,長江與黃河到底有什麼區別呢?

中國有條河,流域比長江大,水量是黃河6倍,但名字很少有人注意


從地理層面上來講,首先長江雖然沒被冠上“河”的名字,但實際它才是亞洲第一長河,全長6300多公里;而黃河的長度大概是5464公里,比長江要短836公里左右;如果論流域面積的話,黃河的數據也比長江小。

在流域面積這方面,黃河的數據是75.2443萬平方千米,長江的數據是180萬平方千米。也就是說,兩者雖然都是河,但名字不一樣,各方面的表現也不同。而在我國境內,還有另外一條特別的河,流域比長江大,水量是黃河7倍,名字卻很少有人注意。

中國有條河,流域比長江大,水量是黃河6倍,但名字很少有人注意


這條河就是黑龍江。作為亞洲大河之一,黑龍江的名氣雖然沒有長江、黃河那麼大,但它也是一條有故事的河流。首先,黑龍江為什麼要以“黑龍”為名?《黑龍江省志》裡是這麼說的:“黑龍江水黑,蜿如蛟龍,故名為黑龍江。”

所以黑龍江的命名緣由跟《西遊記》裡那條黑河差不多,只不過這條江裡沒有“黑河妖孽擒僧去”。其次,黑龍江原本是屬於我國的內河,然而現在它的流域卻包括中國、俄羅斯、蒙古以及朝鮮4國。俄語中,黑龍江有另一個名字:阿穆爾河。

中國有條河,流域比長江大,水量是黃河6倍,但名字很少有人注意


有趣的是,黑龍江在兩漢魏晉時期有1個完全不符合它氣質的名字:弱水。這個名字一聽就會讓人想到那句“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而黑龍江流域曾經是金朝以及元明清三朝的領土,直到晚清時期,由於清政府長期閉關鎖國,黑龍江的命運也受到了影響。

1858年《璦琿城和約》以及1860年《北京條約》陸續簽訂後,清政府將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60多萬平方公里的清國領土劃給俄國,而烏蘇里江以東的清國領土,則被劃為共管區域。由此,這條從唐朝開始就作為我國內河的河流,失去了國內“第三內河”的名號。

中國有條河,流域比長江大,水量是黃河6倍,但名字很少有人注意


黑龍江的重要性不用多說,與長江、黃河作對比的話,黑龍江的流域年徑水流量是3465億立方米,而黃河的平均天然年徑流量大約是580億立方米,因此,黑龍江流域年徑水流量數據大約是黃河的5.97倍,接近6倍。

所以說,黃河雖然有“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的名氣,但它的產水系數卻比較低,在這方面的數據不如黑龍江。另外,黑龍江的流域面積是184.3平方千米,略略大於長江的180萬平方千米。

中國有條河,流域比長江大,水量是黃河6倍,但名字很少有人注意


如今的黑龍江雖然已經失去“內河”名號,但它仍然用自己的水力資源支持我國航運與經濟的發展。除了黃河長江,黑龍江也是一條非常值得保護的重要河流,雖然它身上的光芒不如長江黃河耀眼,但認真論起來的話,它也是華夏文明的“功臣”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