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專業想學醫,有什麼建議?

王增軍0628


如果你成績很好,不建議你報考醫學。國內頂尖的大學醫學專業分高的嚇人,如果考到那個分數,很多牛專業的發展前景比醫學發展前景好。但如果是有懸壺濟世的情懷,另當別論。

如果你家庭經濟狀況不太好,不建議你報考醫學。培養週期是所有專業裡最長的,沒有一定的經濟基礎,無法支撐你的深造。

如果你不愛學習,不建議你報考。醫生一輩子都在學習,考試,而且難度不小。

考慮完這些因素後,還想學醫的話。最先建議報考口腔醫學,麻醉專業,影像專業。如果想當給人看病的醫生,首先眼科醫生,然後外科,再內科。如果動手能力強,身體好建議骨科,如果女生溝通能力好,有親和力,建議內科。


教培小助手


作為一名在讀醫學生,我個人就是屬於那種堅持很多年,最後毅然決然學了醫的。

我在報考之前就有很多老師,前輩和我說學醫你自己一定要做好心理準備。首先,你的課業壓力會比你的同學大許多倍,當然這也讓你可以有幸看到考試月不一樣的風景,各個角落的背書,通宵達旦的學習,各種實驗報告,還有七七八八的事情充斥著你的學習生活。其次,你面對的會是家人朋友期待的目光和遙遙無期的學習之路。畢竟,這是一場終身學習之路。

但是學醫也會給你帶來不一樣的充實感,你在一個全新的領域學習,見識到更多的案例,更能體會不易與艱辛。你會在愛護身體和熬夜之間徘徊,最終拿著保溫杯熬夜。總有人說,學醫不值得,太苦太累,但是如果你真的喜歡,進來了,想出去也不太可能,就這樣一直走下去。衝動也好,任性也罷,你的路,不走一遍,難道白做夢嗎?因為我們年輕,我們可以追求,如果你志不在此,又談什麼學醫呢?



讓喬伊的未來發光光


作為醫學專業畢業的學姐,給你點現身說法

大學想學醫那就得做好付出百分努力的結果,別人都在KTV聚餐時,你得跑圖書館翻閱資料,查找文獻,比別人放假的晚,比別人開學的早,就連作業也比其他專業多。每逢期末考試,別期待能夠靠背書過關,因為書太厚,課程太多,你背不完。每一堂課都不能開小差,因為指不定你開小差玩,然後發現老師已經講到接下來好幾章了。大學社團很多,只要你擠得出時間都可以參加。

如果你想報考醫學專業,那麼現在就得努力拼個好的高考分數,畢竟醫學生學校越好,就越越前途越好。見習實習規培,然後儘可能地備戰考研考博,醫學專業學歷越高越吃香,我身邊本科畢業的臨床生都不容易找到一個好的醫院。當然,一旦你吃過了所有的苦頭,除了工作比較累之外,前途也是比較客客觀的,當然別忘了,作為醫療行業中的一員,你必須得不斷的考證,不斷的學習,每年的學分,每次的考職稱,都是不斷學習的過程。


ZR小櫻桃0502


大學專業想學醫非常好。因為醫學專業就業的前景非常廣闊,待遇也絕對優越。醫學職業也更是一個受人尊敬和愛戴的一個職業,人生價值和意義非常高。但是醫學專業是一個非常辛苦,需要持久的學習動力和創造力的一個專業。因此,你必須從現在思想上就要有高度的認識和充足的準備,必須注意培養自己的奉獻精神,敬業精神,責任精神和擔當精神,還要具備終生不斷的學習能力。

醫者仁心,救死扶傷,是醫生的天職,也是一個醫務工作者必須具備的品質和情操。而要形成一定的操守和一定的品德,必須是一個長期的積累過程,塑造過程,培養過程和養成的過程。

在選擇醫學專業的時候,儘量選擇一些具有強大生命力的專業。譬如;精準醫學,特種醫學,生物醫學工程,基因編程,航空航天醫學等專業方向。因為這些專業是新興的專業,也是一些交叉學科相互融合的專業,代表我國目前,乃至世界目前醫學領域的科研水平和專業實力,具有強大的生命力。

其次,也可以選擇臨床醫學,骨傷科學,消化內科,傳染病學,預防醫學,婦科學,兒科學,助產,口腔醫學,麻醉學等相關專業。

在選擇院校時,儘量選擇醫學類院校實力非常強大的院校,因為在這些院校裡,不僅能夠學習到相關的專業知識,還能教會你從事科學研究的思維方法和技巧,拓寬你的視野,昇華你的境界,更能塑造你完美的人格,這些因素是成就人生的寶貴資源和彌足珍貴的條件。


金牌高考志願填報專家


學醫不如學化學🧪,可以創造發明。


平等民生


做好讀博的準備就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