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邓小平在美国过春节

1979:邓小平在美国过春节

  • 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和夫人卓琳应邀对美国进行为期5天的正式访问。邓小平在美分别访问了华盛顿、亚特兰大、休斯敦和西雅图4个城市。

邓小平在美国度过的一个春节,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那是1979年1月28日,当天,正值中国传统节日春节,这天上午,邓小平应美国总统卡特的邀请,离开北京前往美国进行正式访问。这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领导人第一次访问美国。邓小平在访问期间,同卡特总统举行会谈,并发表了《联合新闻公报》。邓小平访美,推动了中国的对外开放,在世界上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背景

1972年尼克松访华,开启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进程。但是由于双方在全球战略上的分歧,以及双方国内政治的动荡,正常化的进程始终不能取得进展。

1977年,卡特总统会见中国驻美联络处主任黄镇,表示希望中国领导人能够访问美国。黄镇告诉美方,只要华盛顿还有台湾当局的大使,中国领导人访美就是不可能的。1978年12月16日,中美双方终于就建交问题达成了协议。美国方面接受了中国提出的有关台湾问题的“断交”、“废约”和“撤军”三原则,在此基础上双方发表建交公报,向世界公布了两国建交和指导两国关系和美国与中国台湾地区关系的原则:“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双方“商定自1979年1月1日起互相承认并建立外交关系”,并“将于1979年1月1日互派大使并建立大使馆。”在中美关系中最关键、最敏感的台湾问题上,美国方面表示,“美利坚合众国政府承认中国的立场,即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人民将同台湾人民保持文化、商务和其它非官方关系。”

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这次会议上,邓小平成为领导核心。早在这年2月16日,邓小平在会见美国民主党参议员亨利·杰克逊时就说:“中美关系如果实现了正常化,华国锋总理抽不出身去,我愿第一个到华盛顿去。”同年12月16日,中国政府发表声明宣布:中国和美国自1979年1月1日起建立外交关系;邓小平副总理应美国政府邀请将于1979年1月对美国进行正式访问。

启程

当时,到机场为邓小平送行的有很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如叶剑英、李先念、黄华等等。担任此次访问专机机长的是一位有20多年驾驶经历、多次为毛泽东、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驾驶专机的徐柏玲同志。他不仅驾驶技术高超,而且熟悉各条航线。

上午8时,邓小平一行人准时登上飞机,并与送行的老同志挥手告别。机长刚要启动飞机发动机,上海虹桥机场传来消息,上海虹桥机场现被浓雾笼罩,能见度不足百米,飞机无法降落。徐机长不得不将这一突如其来的情况向邓小平汇报。他建议邓小平下机稍事休息,等待上海虹桥机场的消息。

邓小平认为:机场上还有那么多老同志在场,自己下飞机休息,他们必然会陪同着,这么寒冷的天,怎能叫他们在寒风中等待?他询问徐机长是否还有别的办法。徐机长灵机一动,想了一个好法子,邓小平一听表示同意。于是徐机长请示机场指挥塔后,启动飞机(当时首都机场每天不过起降二三十架次),在跑道上滑行。送行的老同志看到飞机已启动滑行后,也就纷纷离开机场回去了。而邓小平的专机滑行到跑道尽头又折返回来,停在原处。

在休息室,机长与邓小平商讨了专机飞行的两种方案:一是将飞机装满油,直飞日本东京,美国的2名领港员由上海乘飞机去东京会合;二是只有等上海地区的雾退后,再按原计划飞行。可巧,正在商讨时,上海机场来电话,大雾正在退去,专机可以起飞。于是邓小平一行登上飞机,直飞上海。

专机飞到江苏无锡时,上海机场又来电话大雾还没有完全退去,但可以降落。当专机飞到机场附近时,能见度还是不很好,致使第一次降落没有成功,不得不又拉起机头。一旁的徐机长急了,亲自驾驶飞机,围绕机场盘旋一圈后,第二次才降落成功。可谓有惊无险。

飞机在飞往旧金山途中,正值农历春节,乘务员为了增加节日气氛,自己动手包了饺子,准备给邓小平夫妇吃。可饺子包好后,方想起飞机上没法煮饺子(当时机上设备不够好),后来才想到用电茶杯煮了饺子。乘务员把饺子端到邓小平夫妇面前抱歉地说:首长,你们辛苦了,飞机几起几落,把你们折腾得……乘务员无意的话,一下引起在场的尴尬……过了一会儿,夫人才满含感情地说:是啊!首长是遭了不少劫难啊……乘务员这才醒悟,首长在革命生涯中不正是三起三落吗?专机在美国的旧金山降落作短暂停留后,又飞往华盛顿。可华盛顿地区正遇恶劣天气侵袭,暴风雪肆虐,专机无法降落,只得飞往休斯顿降落……

当李先念等领导同志离开机场后,首都机场候机楼栏杆外有一个外国人没有离开,一直密切注视着这驾特殊的2406专机,直到飞机腾空入云。此人是法新社驻北京记者,他目睹了邓小平专机延误起飞的全过程,并在国外报刊上发表了一则“邓小平赴美延误飞行”的报道。

访问

1979年1月29日上午,美国总统卡特为邓小平副总理举行了欢迎仪式:乐队奏起中美两国国歌,礼炮鸣19响,检阅了仪仗队。义勇军进行曲第一次在美国上空回荡,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欢迎仪式结束后,卡特总统与邓小平副总理在白宫举行了会谈。晚上,卡特总统和夫人举行盛大的国宴,热烈欢迎邓小平副总理和夫人。

宴会厅里装饰着特地从卡特总统的故乡——佐治亚州运来的色彩艳丽、馨香宜人的山茶花,为晚宴增添了一种特殊的韵味。很显然,这是卡特总统精心安排的,这种别致的装饰使宴会厅充满了春天的气息。参加这次宴会的有150多人,宾主在热烈、友好的气氛中欣赏了乐队演奏的美中两国民间乐曲。由中国中央电视台和三家美国电视台转播了这次被称之为“全世界多数人所注视的筵席”。

卡特在当天的日记中写道:“当邓拥抱美国演员,特别是拥抱演唱中国歌曲的小演员时,流露出了真挚的感情。他亲吻了许多儿童,后来记者们报道说,不少观众甚至感动得流泪了……邓和他的夫人似乎真诚地喜欢人民,他确实轰动了在场的观众和电视观众们。”

卡特总统对中国领导人邓小平的来访十分重视,做了精心的准备。3个星期前,他便详细地审查了所有接待计划的细节,破例以接待国家元首的礼仪规格接待邓小平副总理。与平素不同的是,白宫并没有立即举行隆重的欢迎仪式,也没有大摆国宴招待来宾,邓小平一行从机场直奔布莱尔大厦下榻。美国人知道,中国人在正月里有串门的习惯,正月又是招待客人的季节,客人来了,总要摆家宴接待,以示热情。在接待活动的安排上,卡特总统别出心裁,力图使客人有宾至如归的感觉。他首先安排邓小平出席总统顾问布热津斯基的家庭晚宴,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迎合中国人的传统习惯,更何况布热津斯基是邓小平的老朋友,去年布热津斯基访华时,邓小平曾为他举行了丰盛的宴会。这次邓小平访问美国,首先由布热津斯基回请,显得更重礼节,更有情趣。邓小平对这样的安排十分满意,津津有味地品尝了布热津斯基夫人特地为他烹制的典型的美国风味——烤牛肉。

邓小平访美9天,出席了近80场会谈、会见等活动,参加了约20场宴请或招待会,发表了22次正式讲话,并8次会见记者或出席记者招待会,不知疲倦地走访美国各地,同各界人士广泛接触交流:在卡特的故乡亚特兰大,他参观了福特公司的一个汽车制造厂;在休斯敦,邓小平的考察重点转向了高科技领域,参观了美国载人航天基地——林登·约翰逊宇航中心,登上将于当年底进行首次试飞的航天飞机的飞行模拟器,亲身体验了航天飞机从10万英尺高空降落到地面的情景;在西雅图考察了波音747飞机生产线……

在这次访问中,邓小平展示了中国人的幽默,并以诙谐、轻松的语言表达和阐明了中国的政治立场,解决了两国关系中的问题。在参加布热津斯基家宴时,主人在席间曾半开玩笑地问邓小平说,因中美关系的正常化,总统在国会中遇到了困难,您在中国国内也遇到过这样的麻烦吗?邓小平应声回答:“有。”他的回答当然引起在场者的关注,人们都紧紧地盯住了邓小平。邓小平停顿了一下,说:“台湾有人反对我这样做。”此言一出,满座笑声。邓小平轻松的回答表明了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严正立场。

根据美国国会通过的法律,美国将给与非市场经济国家的贸易最惠国待遇问题,与这个国家是否拥有自由的移民政策挂钩,目的是针对苏联限制犹太人移出苏联。有人对邓小平提出,如果美国只给予中国,而不给予苏联,将造成不平衡。邓小平表示:“如果你要我输送1000万中国人到美国来,那我是十分乐意的。”这话很自然地引起了哄堂大笑。1979年7月7日,双方达成互相给与对方贸易最惠国待遇的协定,并于1980年1月24日得到美国众参两院先后通过。从那时始,再也没有任何美国国会议员或其他人提出将给予中国贸易最惠国待遇与中国的自由移民政策挂钩。

建树

邓小平访美的主要目的是就双边重大的战略问题交换意见和看法。在访问期间,邓小平指出,今天的世界很不安宁,存在着战争的危险,主要危险来自苏联。第三世界和第二世界应联合起来反对霸权主义,这一反霸统一战线,坦率地讲,是包括美国在内的。对付苏联称霸世界,美国理所当然是一支重要力量。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美国在尽自己的职责方面有些不足。邓小平提出,苏联在世界各地扩张,支持越南侵柬,与越南一起提出要在亚洲建立集体安全体系,这对世界这一地区是危险的。针对苏联支持越南入侵柬埔寨问题,邓小平还向美国领导人通报了中国对越南进行自卫反击战的可能性。在中国对越自卫反击战后,卡特通过美苏之间的热线打电话告诫苏联,不要采取任何可能恶化目前局势的行动,阻止苏联可能对中国进行军事冒险。

关于台湾问题,邓小平在会谈中及许多不同场合反复表示,中国愿意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但我们不会承担不使用武力的义务,如果我们束缚住自己的手脚,反而不利于大陆和台湾的和平统一。美国可以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做出贡献,而不要做不利于台湾和平解决的事。邓小平所阐明的中国政府的立场合情合理,消除了一些美国人对所谓中国坚持“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疑虑,同时也消除了敌对势力对此大做文章的借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