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漁業漁政工作“十大亮點”

2019年,漁業漁政系統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中央和部黨組有關決策部署,圍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抓住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有利時機,緊密圍繞“提質增效、減量增收、綠色發展、富裕漁民”的目標任務,大力推進漁業高質量發展。漁業生產穩中有進,預計水產品總產量6450萬噸,與上年基本持平,捕撈減量明顯,養捕比達到78:22;稻漁綜合種養規範發展,面積達到3500多萬畝,產業結構持續優化。水產品市場供應充足、價格略降、質量安全,年度產地水產品獸藥殘留監測合格率達到99.5%,連續7年保持在99%以上,市場監測合格率97%,保持在較高水平,未出現重大質量安全問題。全國漁民人均純收入預計達到21108元,比上年增加1223元,同比增長6.2%。漁業發展質量明顯提升,為“菜籃子”產品保供穩價做出了突出貢獻。全年漁業漁政工作呈現“十大亮點”。

一、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文件經國務院同意正式印發

2019年1月11日,經國務院同意,農業農村部、生態環境部、自然資源部、國家發改委、財政部、科學技術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商務部、國家市場監管總局、中國銀保監會聯合印發《關於加快推進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的若干意見》,明確了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指導思想、基本原則、主要目標,並圍繞加強科學佈局、轉變養殖方式、改善養殖環境、強化生產監管、拓寬發展空間、加強政策支持及落實保障措施等作出全面部署。《意見》提出到2035年,水產養殖佈局更趨科學合理,養殖生產製度和監管體系健全,養殖尾水全面達標排放,產品優質、產地優美、裝備一流、技術先進的養殖生產現代化基本實現。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個經國務院同意、專門針對水產養殖業的指導意見,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指導我國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的綱領性文件。按照國務院要求,出臺了部委分工方案,形成了各部門分工合作、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壓實屬地責任,督促各省級人民政府研究出臺落實方案。目前,11個省級人民政府已正式發佈方案,1430個水產養殖主產縣人民政府發佈了養殖水域灘塗規劃。2019年2月15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召開《意見》專題新聞發佈會; 9月,農業農村部在上海舉辦全國縣級農業農村部門負責人水產養殖綠色發展專題培訓班;10月,農業農村部在浙江德清召開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現場會和高峰論壇。一系列舉措,全面深入推進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

二、大水面生態漁業發展政策破冰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查干湖時“綠水青山、冰天雪地都是金山銀山,保護生態和發展生態旅遊相得益彰,這條路要紮實走下去”的重要指示精神,農業農村部積極推進大水面生態漁業發展,聯合生態環境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出臺了《關於推進大水面生態漁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指導意見》提出,以法律法規為依據保障大水面生態漁業發展空間,堅持“一水一策”,合理選擇大水面生態漁業發展方式,以發揮漁業生態功能為導向開展增殖漁業,以嚴格資源管理為基礎發展傳統捕撈漁業,以科學合理為前提發展網箱網圍養殖。要完善經營管理機制,加強資金支持、規劃引導、科技支撐、宣傳推廣等保障工作,形成環境優美、產品優質、產業融合、生產生態生活相得益彰的大水面生態漁業發展格局。《指導意見》的適時出臺,對於保障大水面發展空間、推動大水面漁業發展方式轉型升級、促進大水面生態、生產、生活協調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三、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禁捕全面推進

2019年1月6日,農業農村部、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發布《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禁捕和建立補償制度實施方案》(農長漁發﹝2019﹞1號),明確了長江禁捕的政策措施和補償制度。截至2019年底,順利完成第一階段目標任務,332個保護區實現全面禁捕,4.74萬艘漁船及相應漁民8.32萬人完成退捕,農業農村部發布通告對禁捕範圍和時間予以確認鞏固。加強組織動員和部署實施。先後召開沿江省市漁業主管部門工作會議、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禁捕工作視頻會議、長江禁捕工作現場觀摩推進會。聯合發展改革等10部委成立長江水生生物保護暨長江禁捕工作協調機制,多次集中開展長江禁捕專題調研,建設長江流域重點水域退捕漁船信息管理系統,開展跨區域、跨部門執法協作。加強財政支撐和安置保障。中央財政撥付補助資金72億元,協調推動地方財政到位資金39億元。督促地方認真落實國家退捕補助政策,加強就業創業幫扶,切實保障退捕漁民基本生活。加強彙報宣傳和政策解讀。及時總結實施情況上報中央領導。會同中央主流媒體多次對長江禁捕工作進行深度報道和權威訪談解讀。聯合有關部門開展系列大型宣傳活動,拍攝專題紀錄片。通過努力,營造了共抓大保護的良好氛圍,長江禁捕工作得到高層重視和社會支持。

四、七大重點流域實現禁漁期制度全覆蓋

實施禁漁期制度是在魚類集中產卵繁育的關鍵時期,實行禁止捕撈作業的一種保護措施,對於降低捕撈強度,保護漁業資源和水域生態環境,維護水生生物多樣性,提高廣大民眾的資源環境保護意識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為貫徹落實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決策部署以及2018年中央1號文件提出的“科學劃定江河湖海禁捕、限捕區域”的要求,農業農村部於2019年初發布了海河、遼河、松花江和錢塘江等4個流域禁漁期制度,從而實現我國內陸七大重點流域禁漁期制度全覆蓋和主要江河湖海休禁漁制度全覆蓋,水生生物資源保護得到進一步加強。實踐證明,通過建立各流域相對統一的禁漁制度,有利於把各地各自為政、散亂的禁漁行為上升為全流域有聲勢、組織化、嚴管理的禁漁制度,從而加大全流域漁業資源及其水域生態環境保護力度。從2019年禁漁期制度執行情況來看,各地禁漁管理秩序總體較好,水生生物資源得到有效休養生息,促進了水域生態環境保護意識的提高和漁業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五、漁業產業扶貧深入推進​

為推進漁業產業扶貧,2019年初全國漁業高質量發展推進會將漁業扶貧作為五大攻堅任務之一進行了專門部署,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成立了主要負責同志任組長的漁業漁政管理局扶貧領導小組,制定了《2019年漁業扶貧及援疆援藏行動方案》,明確了26項主要任務,通過財政轉移支付資金、中央預算內投資、部門預算等方式,支持開展漁業產業扶貧。形成漁業扶貧典型模式。打造產業扶貧北方平原稻漁“盤錦模式”、南方丘陵稻漁“三江模式”、鹽鹼水養殖“景泰模式”、冷水魚養殖“雅安模式”,漁業產業扶貧被媒體譽為獲利最直接、見效最快、持續增收最穩定的扶貧方式。定點幫扶實現脫貧。積極幫助黨支部結對幫扶和聯學共建的湖南永順太坪村脫貧,改善村民服務中心條件,幫助建設加工車間,發展稻田養魚,資助貧困家庭的孩子上學,為村民提供人身保險,目前太坪村已經達到脫貧標準。產銷對接供需兩旺。充分發揮漁業行業協會作用,在廣東珠海舉行全國漁業扶貧產銷對接活動,來自37個貧困縣(市)的45家漁業企業現場簽約成交金額達3000餘萬元。

援疆援藏持續推進。開展組團式科技援藏,西藏“三江四湖”漁業資源調查和滷蟲科學考察取得豐碩成果。新疆漁業資源調查和冷水魚養殖取得顯著進展,尼勒克縣水庫冷水魚網箱養殖水下機器人清汙在全國首次取得成功。

六、漁船漁港綜合管理改革取得突破

為進一步強化海洋漁業資源養護,完善健全海洋捕撈管理制度體系,農業農村部在浙江省台州市組織開展漁船漁港綜合管理改革試點。台州市的44個漁港實行了縣鄉兩級漁港“港長制”,建立了12個漁港管理站,推動了綜合執法關口前移,並依託“漁港通”信息平臺,發揮基層管理組織作用,加強漁船管控,實施漁船進出漁港報告和定點上岸制度,開展漁獲物綠色標籤管理,探索“物聯網+區塊鏈”漁港綜合汙染防治管理,實現依港管船管網管人管漁獲物管安全管環境,取得明顯成效。為加快試點經驗推廣,2019年4月,農業農村部在浙江省台州市溫嶺市專門召開了漁船漁港綜合管理改革現場會,全面總結台州試點經驗,分析當前形式,推廣試點成果,並在全國層面開展了漁船進出漁港報告制度,啟動了定點漁港申報,探索漁獲物可追溯管理,並印發了漁港環境監測評價和汙染防治設施設備配備的指導意見。經過一年的深入探索和試點實踐,漁船漁港綜合管理改革思路基本明確。

七、遠洋漁業規範有序發展取得新成效

遠洋漁業生產規模基本穩定,遠洋漁船遵紀守法意識增強,海上作業秩序和履約情況良好,多雙邊合作穩步推進,參與全球海洋治理推動可持續發展能力不斷提高。制度建設取得新突破。落實習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會同九部委開展專題調研,積極研究人大代表建議,爭取加大遠洋漁業支持力度。經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決定對遠洋船員個人所得稅實施減免。全面修訂《遠洋漁業管理規定》,進一步夯實遠洋漁業規範有序高質量發展基礎保障。首次建立遠洋漁業履約評價制度,利用經濟槓桿推動提高遠洋漁業企業履約能力。轉型升級取得新進展。首次發佈中國國際魷魚可持續發展指數,以魷魚為抓手打造我國遠洋漁業優勢產業。落實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有關要求,首次派遣一艘專業資源調查船赴塞拉利昂開展援外資源調查。首艘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專業南極磷蝦漁船建成下水,實施南極磷蝦規模化開發戰略取得突破性進展。積極推進多雙邊合作,召開中國南太漁業合作論壇併發布楠迪宣言,成功簽署我與瓦努阿圖、加納、巴新漁業合作備忘錄,拓展遠洋漁業發展空間。

規範管理取得新成效。繼續以“零容忍”態度嚴厲打擊違法違規,依法查處33家企業所屬85艘漁船。積極協調推動中國海警局開展公海執法和登臨檢查,嚴厲打擊“三無”漁船。加強與外交部、交通運輸部協調,推動落實打擊非法捕魚的港口國措施,樹立我負責任漁業大國形象。

八、《漁業法》執法檢查引起社會廣泛關注

2019年8—10月,全國人大常委會開展《漁業法》執法檢查。這是1986年《漁業法》頒佈實施以來,全國人大常委會首次對該法開展執法檢查。全國人大常委會曹建明、吉炳軒、萬鄂湘、武維華等4位副委員長帶隊,赴天津、遼寧、上海、浙江、福建、山東、湖北、海南等8省(市)開展執法檢查;同時,委託河北、江蘇、廣東等7省(區)人大常委會對本行政區域內法律實施情況進行檢查。新聞聯播、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人民日報、法制日報、農民日報等主流媒體以及新華網、人民網等新型媒體對執法檢查進行了高頻次的報導和宣傳,引起社會各界高度關注。本次《漁業法》執法檢查對提高社會各界對漁業發展重要性的認識,推動漁業綠色高質量發展,宣傳法律、推動法律更好貫徹落實,特別是推進《漁業法》修訂起到了重要作用。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組織精幹力量全程陪同全國人大執法檢查組開展了執法檢查,積極向執法檢查組交流彙報漁業發展情況、《漁業法》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修法進展和漁業部門訴求;同時,根據執法檢查中發現的問題,進一步完善《漁業法(修訂草案)》。12月25日,全國人大常委會第15次全體會議分組審議了《漁業法》執法檢查報告,明確提出“建議將《漁業法》修改列入全國人大常委會2020年工作計劃,加快修改進程”。12月27日,農業農村部第12次常務會審議原則通過《漁業法(修訂草案)》,並將於近日報國務院。

九、“中國漁政亮劍2019”執法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印發《“中國漁政亮劍2019”系列專項執法行動工作方案》,召開“中國漁政亮劍”新聞發佈會,通報“亮劍2018”執法成果,發佈2018年漁政執法十大典型案例。韓長賦部長親自出席全國漁業執法工作座談會暨漁業執法工作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表彰會,部署新時期漁業執法重點任務,表彰50名漁業執法先進集體和100名先進個人。完善部門協作機制,會同中國海警局制訂出臺《關於海上漁業執法協作配合辦法》;加強與水利部溝通協調,將打擊電魚納入地方政府“河長制”“湖長制”績效考核體系。先後組織實施黃河流域9省(區)禁漁漁政聯合交叉執法行動、沿海11省(區、市)海洋伏季休漁漁政聯合交叉執法行動。各地累計出動執法人員143.2萬名、船艇18.2萬艘次、車輛28.2萬臺,檢查漁港碼頭及漁船自然停靠點23.21萬個(次),查處違法違規案件3.24萬件、查獲違法人員4.32萬名(其中,向司法機關移送涉嫌犯罪案件2909件、移送涉案人員4709名),行政罰款1.63億元,沒收違法捕撈漁獲物313.13萬公斤,清理取締涉漁“三無”船舶10586艘、“絕戶網”110.33萬張(頂),沒收電魚器具1.53萬臺(套)。“中國漁政亮劍2019”系列執法行動,有力地維護了漁業生產秩序,推動了漁業的高質量發展。開通中國漁政公眾微信號,強化執法宣傳,營造了“中國漁政亮劍”執法的良好氛圍。

十、周邊漁業合作亮點紛呈有力服務我外交大局

周邊漁業以穩定生產秩序,強化交流合作為重點,切實維護海洋權益和漁業利益,服務我外交大局。成功舉辦第九屆中韓漁業高級別會議、第二次中韓漁業資源聯合增殖放流和第十九屆中韓漁業聯合委員會並簽署會議紀要。2019年我在韓國水域違規漁船同比下降20%以上,2020年我在韓國水域作業規模基本保持穩定,有效維護我在黃海漁業利益,為維持黃海局勢穩定做出貢獻。聯合越方成功舉辦《中越北部灣漁業協定》實施十五週年評價活動和總結會議,發表《〈中越北部灣漁業合作協定〉實施十五週年總結會聯合聲明》。中越漁業合作已成為兩國南海合作的重要方向,為體現我在南海存在發揮了重要作用。組織召開中菲漁業聯委會第三次會議並簽署紀要,高度評價中菲漁業合作取得的成就,並同意在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基礎上,繼續深化與菲律賓漁業務實合作,造福兩國漁民。中菲漁業合作得到兩國高層領導的充分肯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