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五郎為什麼出家當和尚?

147895600


楊延德簡介楊延德,金刀老令公楊業的第五子,名楊春,字延德。北宋殿前大將,為楊家軍副帥。年約二十二,武功在七子之上,卻不喜歡戰爭,天生慈悲心腸,一心向佛,浸淫於學武中,大有宗師風範。金沙灘一戰中只剩下自己單獨應戰,最後寡不敵眾,削髮假裝僧人逃過追兵,但其後往五臺山為僧。

但是楊五郎為什麼出家為僧呢?今天我們大家就來探討一下。

其一五郎固執從不變通,撞死南牆也不回頭。對於老爹姑息宋太宗弒兄奪位的事情他帶頭罷工不去軍營。看見楊四郎死不順眼橫豎找茬的也是他。一旦楊五郎認定了一件事情,就很難改變。除非天時地利人和都有而且事情朝良性方面發展,他才會有所反思、前事不計。

其二他與關紅的感情糾葛。情未深卻屢遭重創,註定了只能離別收場。耶律斜與楊五郎追求女子的態度一直是很鮮明的對比。無法相知,何談相愛。未曾深愛已無情,相守卻無法相知。情未深,愛未濃卻平地起波瀾。五郎出家是一切性格弱點的總暴露,也是原先一切原本回避了的矛盾的總爆發,更是對情的冷淡與質疑的一種印證。在這裡,我們看到悲壯之下的一種軟弱。

其三在秦腔《金沙灘》中,“五郎出家”一折戲佔有重要分量。根據劇情,金沙灘一戰,楊家弟兄八人中大郎身替宋王而死,二郎戰敗拔劍自刎,三郎被亂馬踩踏而亡,四郎、八郎失落番邦,五郎楊延昭倖存活命,痛恨奸臣當道的朝廷,不願在朝為官,毅然決然地在五臺山落髮為僧。

五郎出家的最根本原因就是他看透了奸臣當道的腐敗朝廷的本質,不願意再為之服務。五郎上了五臺山後,智聰禪師和他大談佛經,並說楊家雖有功於社稷,但在戰場上殺戮太重,以至遭受滅頂之災。勸五郎全心修佛,減輕罪孽。於是五郎從此出家,潛心修佛,為免一身武藝失傳,便將楊家棍、楊家刀、楊家三十六路梨花槍等楊家傳統武術傳於楊家子弟。在此基礎上楊五郎還發展了其他的僧人也加入,也為五臺山培養了一批護院武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