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英宗被俘後,朱見深已經是太子,為何于謙卻要擁立朱祁鈺?

kurenai


土木堡之變是明朝的一個轉折點,基本上可以說明朝就是以土木堡之變為分水嶺的,在此之前明朝國力蒸蒸日上,四夷賓服。土木堡之變以後明朝開始走下坡路,這是對國家層面的影響。而土木堡之變對於朱明皇室的影響那自然是皇位的歸屬,以及後面奪門之變都和土木堡之變有著直接的影響。

土木堡之變

宣德十年正月初三日,一代英主明宣宗朱瞻基去世,年僅三十八歲。他的長子,當時年僅九歲的朱祁鎮登基為帝,年號正統。年幼的朱祁鎮沒有辦處理政事,所以當時全國的政事全由太皇太后張氏(宣宗的母親)把持,賢臣“三楊”主政。張太后地位尊崇,卻不重用自家人,甚至不允許外戚干預國事。三楊組成的內閣,堪稱明朝最強的內閣,,安定邊防,整頓吏治,發展經濟,使得大明朝國力鼎盛。

而且史書對三楊也大家讚賞:“正統間,文貞(楊士奇)為西楊,文敏(楊榮)為東楊,因居第別之。文定(楊溥)郡望,每書南郡,世遂稱南楊。西楊有相才,東楊有相業,南楊有相度。故論我朝賢相,必曰三楊。”

在這一段時間,政治清明,明朝的國力一直處於鼎盛狀態,而朱祁鎮也逐漸長大。但是他老爹朱瞻基給他留下的這一套班子也慢慢的解體。

正統五年,楊榮去世(諡號文敏);正統八年,張太后駕崩;正統九年,楊士奇去世;正統十一年,楊溥去世。隨著太皇太后和三楊的去世,被朱祁鎮寵信的太監王振開始嶄露頭角,他開始慫恿年幼的天子朱祁鎮建功立業。

朱祁鎮也想超過父祖的功業,他的曾祖朱棣不用說了,多次遠征漠北,他的父親朱瞻基也曾經御駕親征,但是朱祁鎮卻沒有,於是他也想證明自己的軍事才能,加上此時蒙元殘餘勢力犯邊,朱祁鎮在太監王振的慫恿下,決定御駕親征。

正統十四年,明英宗親率二十萬精銳大軍出征,計劃從大同北上,與瓦剌在明朝邊境決戰。明軍剛到達大同就接獲太監郭敬的密報,得知瓦剌已做好準備,明軍立即從大同班師東返,計劃從居庸關回京。途中遭遇瓦剌多次襲擊,大同、宣府接連失守,吳克忠與朱勇率領的兩部大軍共五六萬人,在鷂兒嶺慘敗全軍覆沒。餘下部隊移師於土木堡被瓦剌襲擊,明軍戰敗投降,傷亡過半,明英宗朱祁鎮被俘,兵部尚書鄺埜、戶部尚書王佐等大臣戰死。這就是著名的土木堡之變。

朝廷的反應

明英宗朱祁鎮在御駕親征之前,已經封了自己的兒子朱見深為太子,由於太子年幼,就讓自己的異母弟郕王朱祁鈺監國,朱祁鎮被俘虜給明朝造成了極大的震動,這是明朝開國以來第一次皇帝被生俘,抓住朱祁鎮的也先決定好好利用一下朱祁鎮的皇帝身份。

畢竟朱祁鎮不是一般的俘虜,這是明朝的皇帝,絕對不能殺,可以用他皇帝的身份作為籌碼,逼迫明朝做很多的事情,甚至也先利用朱祁鎮輕鬆的到達了北京城下,在這樣危急的情況下,于謙等大臣立刻建議

孫太后,國不可一日無君,何況在此危難之時。於是,郕王朱祁鈺被擁立為皇帝,遙尊被俘的朱祁鎮為太上皇。同時下令邊關將領,不得私自與瓦剌接觸,即便是瓦剌用上皇的名義,也不用搭理。也先惱羞成怒,揮師攻打北京。卻被于謙等明朝文武擊敗。北京保衛戰,明軍擊退瓦剌。瓦剌無奈之下,退走大漠。明朝的社稷被保住了,郕王朱祁鈺登基為帝,是為景泰帝,尊朱祁鎮為太上皇。而也先見從朱祁鎮身上得不到什麼好處,於是就放了他。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朱祁鎮早已經立下太子朱見深,那麼當時為了不讓朱見深登基為帝呢?

為什麼不立朱見深

朱見深原名朱見濬,正統十二年十二月九日出生,正統十四年被封為太子,也正是這一年土木堡之變發生,他的父皇被俘虜,當時他才兩歲,他的年齡也決定了他當時不能即位成為皇帝。

一、主少國疑

當時的情況是皇帝被俘虜,也先帶著皇帝一路騙開了不少的關防,在這樣危機的情況下,選擇一個新皇帝,一旦有了新皇帝,朱祁鎮的作用就沒有那麼大了。但是這個皇帝也需要能乾坤獨斷,不能事事都需要大臣們替他做決定,那樣的話,很多事情都被耽擱了。顯然兩歲的皇太子朱見深不適合,主少國疑,自古有之,特別是在這樣危機的情況下,為了整個大明,朱見深自然被排除了。

二、朱祁鈺有優勢

朱祁鈺是朱祁鎮的弟弟,年紀只比他的哥哥小一歲,當然了也正是因為這一歲使得他沒有當上太子,因為當時朱瞻基的皇后並沒有生下兒子,朱祁鎮是他實際上的長子,所以說在此時年齡也有優勢。

朱祁鈺按理說只有一種可能成為皇帝,那就是朱祁鎮突然死了,而且沒有兒子,那朱祁鈺就可以有機會成為皇帝,但是很顯然朱祁鎮有兒子,而且還被立為太子,但是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朱祁鈺還是成為了皇帝,說明他還是有優勢的。他的優勢就是他成年了。

在當時的情況下,大明隨時都有可能被顛覆,在這樣的情況下選擇一個成年的皇帝,顯得多麼重要,所以朱祁鈺自然而然被選了出來,而且還是不二人選。如果當時朱見深也已經成年的話,那麼根本就沒有朱祁鈺什麼事情了。

所以說在當時選擇朱祁鈺即位而不是太子朱見深,是當時的形勢所決定的,如果是在和平時期,朱祁鈺也絕對不能即位。當然了朱祁鈺也不負眾望穩定住了局面。但是他後來也比較慘,朱祁鎮的奪門之變,將他給廢掉了,並且他的兒子也死了。


天楓說


朱祁鎮登基之後,最開始有張太后管著,“三楊”輔佐,還算是規規矩矩的,但是張太后和“三楊”陸續死後,朱祁鎮寵幸的宦官王振開始得到重用,同時北方北元分裂出的瓦剌逐漸強大,屢次侵擾大明,朱祁鎮少年天子,正想要有一番作為,在王振鼓動之下決定御駕親征,這時候太子朱見深才2歲,所以朱祁鎮讓弟弟朱祁鈺監國,于謙輔佐,自己就出徵了。

明英宗朱祁鎮

如果按照預想,朱祁鎮這次親政應該是非常順利的,但是他聽信了王振建議,在土木堡讓大軍駐紮,結果被瓦剌追兵包圍,軍心動搖,朱祁鎮也被瓦剌俘獲,這個消息很快就傳回朝中,朝野震動,國家一片混亂,京城中不少權貴都準備南遷避難,在這個時候,朝廷急需穩定住局面,正所謂“國不可一日無君”,所以必須先從皇室推舉出一個人來繼承皇位,此時朱祁鎮已經將朱見深立為了太子,直接讓朱見深繼位不就行了嗎,為何于謙等人卻要推薦朱祁鈺呢?

對於普通百姓來說,其實沒有人在乎是誰來當皇帝,誰能讓國家穩定下來和平發展,誰就能得到百姓支持,這是千百年從不變更的真理。這個時候的朱見深才兩歲,一個兩歲的小孩,在國家危機存亡之時,能穩定住局面?傻子都不會信。而朱祁鎮在北伐的時候,讓自己的弟弟朱祁鈺監國,兩人歲數相差無幾,從能力上來說讓朱祁鈺監國也是對他的一種肯定,雖然讓朱祁鈺繼位不合禮法,但是朱祁鈺也是皇室成員,他在這種緊急關頭又身為監國是有責任站出來扛起大任的。

明代宗景泰帝朱祁鈺

朱見深只有兩歲,立只有兩歲的孩子為皇帝,這在古代也不少見,東漢末年的皇帝一堆都才幾歲,十幾歲的孩子,但是這就會導致兩個問題,主少國疑,外臣干政。主少國疑就是指立年幼的皇子繼位無法穩定人心,瓦剌大軍來勢洶洶,立幼主又得不到百姓的信任,這樣一來就會導致國家內部動盪,不利益穩固統治。而朱祁鈺,于謙等人,在朱祁鎮被俘虜後,他們才是明朝政府的實際決策者,天子年幼沒有話語權,勢必會導致皇權衰微,大臣宗藩強勢,那麼還不如就讓朱祁鈺繼位穩定局面。

另外一方面朱祁鈺和朱見深相比,很明顯朱祁鈺更有領導能力,他能夠然已經動搖的朝中文武百官重新團結在一起,而於謙等大臣想的也是擊退瓦剌,然後再找機會把朱祁鎮搞回來,朱祁鈺被擁立登基之時也不敢有太多奢望,只求把瓦剌擊退,自己別成亡國之君就好,于謙等人也明確的對孫太后表過態,擁立朱祁鈺稱帝只是暫時的,以後皇位還是在朱祁鎮這一支,但是顯然于謙沒有考慮過皇位的誘惑有怎樣的魔力,朱祁鈺登基之後就沒想過將皇位還給朱祁鎮,于謙最後也因為擁立朱祁鈺被殺。

于謙

所以于謙等大臣在土木堡之變後,擁立朱祁鈺繼位,而不是朱見深,在當時明朝的處境看來這是個明智的決定,也只有朱祁鈺繼位,能夠穩定住大明動盪的局面,能夠團結群臣,能夠率領明朝抵抗瓦剌入侵,朱見深年幼,並不具備這個能力,對比之下,朱祁鈺才是最好的選擇。

我是玄坤,一個熱愛並不斷學習歷史文化的求學者,每天一點分享,期待著朋友們的關注留言,能多和大家交流學習,感謝各位閱讀,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玄坤文史


歷史的發生,為歷史發聲!

引言

明朝經過朱元璋、朱棣的鐵腕執政,又逢朱高熾、朱瞻基父子的“仁宣之治”,明朝綜合國力達到頂峰。王朝的統治猶如股市行情,有起有落。爹是英雄兒子很有可能是狗熊,這句話在朱祁鎮的身上得到驗證。土木堡之變,葬送了明朝開國四輩皇帝苦心攢下的基業,迎來了明朝第一次危機。

土木堡之變作戰路線圖

朱祁鎮被俘,朱見深已為太子,為何朱祁鈺監國後被擁立為新帝?

原因在於朱見深年幼,政治局勢非常嚴峻。

土木堡之變後的局勢分析

明宣宗朱瞻基給了宦官讀書學習的機會,也為明朝埋下了禍根,到了明英宗朱祁鎮執政時徹底爆發。朱祁鎮還是太子時候王振就伴隨左右,到了正統七年(1442年),朝中能壓制王振的人物非老即死,明朝第一代宦官專權的時代到來。

北元也先來犯,王振急於表現,加上朱祁鎮的昏庸,土木堡之變明軍慘敗,朱祁鎮被俘,一批朝廷大臣盡歿。也先趁著大勝隨時都會來犯京師,缺兵少糧,四面楚歌。也先會用朱祁鎮這張常年飯票來要挾明朝,越發被動。國不可一日無君,朱祁鎮御駕親征,弟弟朱祁鈺監國,如今之局面,是立朱見深為帝還是朱祁鈺轉正?

面對艱難局勢,于謙等人與孫太后商議立朱祁鈺為帝,掌控局勢。

▲明代宗朱祁鈺

01 朱見深年幼,無法掌控艱難局勢。

土木堡之變,朱見深年僅兩歲,話都說不清楚,指望他根據危機進而聖決,顯然不可能。主少國疑,推舉兒皇帝上位,難免會讓朝堂內外心生疑慮,大臣亂了陣腳,百姓多了擔憂。也先隨時圍攻京師,調兵遣將做好防禦,清除王振閹黨殘餘勢力,統籌全國局面都是要面對的棘手問題。眼下要從速擁立新皇登基,最合適的人選也只有朱祁鈺。朱瞻基只有兩個兒子,老大被俘,只能老二頂上了,兄終弟及,雖然朱祁鎮還沒死。

02 朱祁鈺繼位避免造成大權旁落。

  • 封建王朝的繼承很講究血脈相承,雖然都是朱元璋的後人,讓其他宗族王公上位,顯然大權旁落,脫離了朱瞻基這一支脈。
  • 朝廷內外形式錯綜複雜,朱見深繼承皇位,很有可能會被外戚或朝臣所要挾,難免步入漢獻帝后塵。

總結

擁立朱祁鈺是當時最正確的抉擇,而朱祁鈺和于謙也及時挽救了分崩離析的大明王朝,避免了重蹈北宋覆轍以及蒙古鐵騎南下中原的局面。


歷史的發生


明英宗朱祁鎮出征前已經立朱見深為太子,按理說朱見深才是新皇帝的第一人選,那麼于謙和孫太后為什麼要擁立郕王朱祁鈺為新皇呢?


朱祁鎮出征前確實已經明確立兒子朱見深為太子,而且因為當時太子朱見深才只是不滿兩週歲的幼兒,所以朱祁鎮讓弟弟朱祁鈺留守京師監國。

在做了一番安排後,朱祁鎮滿腔壯志踏上了征程,後來發生的事大家都清楚,明軍大敗,朱祁鎮不幸被瓦剌人虜走。 之後于謙等人決定擁立朱祁鈺為新皇帝,這樣做主要有以下兩方面的原因。

其一,當時瓦剌人企圖拿朱祁鎮作為人質逼迫明朝就範,在這種情況下明朝必須儘快產生新皇帝以打消瓦剌人的念頭。此時的明朝處於危急存亡之秋,所以選出的新皇帝必須是有能力帶領大家渡過難關的人。朱見深當時只是兩歲的幼兒,顯然不能勝任,而郕王朱祁鈺當時已經是二十出頭的人,有能力親政,而且又是朱祁鎮的弟弟,是比較理想的新皇人選。


其二,朱見深除了年幼不能帶領大家渡過難關外,還有一個原因導致他不適合在當時被立為新皇。主幼則國疑,這是一大忌,在和平年代主幼尚且會導致一系列問題,何況在當時那種危急關頭。如果當時立朱見深為皇帝,難免不會出現一些別有用心者藉機爭權奪利,這樣一來只會讓情況更加複雜。 在權衡了一系列利弊後,孫太后和于謙等人做出了擁立郕王朱祁鈺為新皇帝的決定,與此同時保留了朱見深的太子身份。

這個決定理論上不僅有利於大明朝度過眼前的難關,而且還保留了朱祁鎮一脈的皇位繼承權,著實是兩全其美。


歷史守望者


土木堡之變發生後,明英宗被俘。瓦剌“奇貨可居”,用明英宗要挾明朝,想從明朝撈到極大的好處。當時于謙等大臣為了不受瓦剌的要挾,準備另立皇帝。

另立皇帝,顯然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于謙)

不過,就算另立皇帝,照一般的情況,理所當然應該立朱見深,因為朱見深當時已經是太子了。皇帝變成太上皇了,只可能太子繼位,歷朝歷代都是這樣。可是為什麼,于謙等人當時卻並沒有把朱見深立為皇帝,而是把朱祁鈺立為皇帝呢?

本來朱祁鈺的地位比朱見深低,現在當了皇帝,翻到朱見深頭上去了。這樣一來,無論是朱祁鈺,還是朱見深,兩人都嘀咕上了。朱祁鈺會想,這個朱見深本來該當皇帝的,結果我當了皇帝。他會不會心中有意見呢?會不會發動政變,把我給推翻呢?而越來越大的朱見深也會想,就算我爹不當皇帝,也應該是我當皇帝,朱祁鈺憑什麼當皇帝啊?

總之,因為兩人心中嘀咕上了,也因此造成最終朱祁鈺廢了朱見深的太子之位。而後來石亨、徐有貞、曹吉祥等人因為朱祁鈺無後,才投機擁戴朱祁鎮,發生了“奪門之變”。

(奪門之變)

那麼,當初于謙為什麼不直接擁立朱見深,卻偏偏要擁立朱祁鈺呢?

有人可能會說,這還不簡單,之所以不擁立朱見深,是因為朱見深的年齡太小,當時也才兩歲,不可能當什麼皇帝。

這話也對也不對。朱見深當時確實還很小,他確實不可能主持朝政。但是于謙正好可以主持朝政啊。在大敵當前的情況下,最重要的就是要有統一的意志。如果由於謙來主持朝政,朝廷的大小事情由於謙一個人來拿主意,那麼,這個意志就可以統一起來,打仗就更容易了。這也是在非常時期的非常手段,不採用這個手段,很可能就打不贏強大的瓦剌,國家很可能就會滅亡。

從這個角度來說,立朱見深為皇帝,並由于謙來攝政,顯然是很恰當的。

不過,說這是很恰當的,但其實也是最不恰當的。

(朱見深畫像)

為什麼說最不恰當呢?

因為如果把朱見深立為皇帝的話,那麼就會遇到兩個問題無法解決。

其一,朝野上下的人會懷疑于謙有私心。

明擺著的,遙尊朱祁鎮為太上皇,把朱見深扶持為皇帝,權力就到了于謙的手裡。這樣一來,朝野上下不會認為,于謙這樣做,是為了更有利於打仗。而是會想,于謙這樣做,是為了奪權。畢竟權力是每個人都渴望的東西,誰都想要啊。

一旦朝野上下有這樣的想法,大家可能就會各懷鬼胎,不怎麼願意聽於謙的話。在打仗的時候,很可能就會節外生枝。有些野心勃勃的人,就會藉機造反。那麼,北京保衛戰,就可能打不贏了。

(朱祁鈺畫像)

其二,朱祁鈺和于謙肯定會鬧矛盾。

朱祁鎮在御駕親征之前,是把朱見深立為太子,接著又讓朱祁鈺攝政的。如果於謙把朱見深立為皇帝,那麼,又怎麼安置朱祁鈺呢?

讓他當攝政王嗎?如果讓他當攝政王,必然要聽他的。如果聽他的,很多麻煩就出現了。

第一個麻煩,朱祁鈺會不會甘心當攝政王呢?他會不會想著直接當皇帝呢?他要是想當皇帝,必然要籠絡一幫人,而於謙肯定不會受他籠絡。這樣一來,朝廷就陷入了勾心鬥角之中,不會集中力量打瓦剌了。

第二個麻煩,朱祁鈺會不會和于謙爭奪權力呢?北京保衛戰肯定要于謙來指揮才能打贏,別人沒有那個能力。如果由於謙來指揮,朱祁鈺肯定不滿。因為他會想,我才是攝政王啊,怎麼你于謙指揮起來了?因此他必然要干涉于謙。一旦他干涉于謙,這仗肯定就難打了。

第三個麻煩,朱見深會不會對朱祁鈺有意見?當時朱見深還小,但是他在慢慢長大。和瓦剌的決戰會打多久,誰也說不清。在朱見深長大的過程中,他會意識到自己才是皇帝,大家都應該聽自己的。而實際上當時大家肯定只可能聽攝政王和于謙的。因此,朱見深肯定很不滿。這樣一來,矛盾就出現了,動亂就有可能發生。也就打不贏瓦剌了。

總之,當時如果立朱見深為皇帝,確實會出現非常多的問題。于謙從保衛國家的角度出發,大公無私地立朱祁鈺為皇帝,不但解決了諸多矛盾,他的人格魅力,也得到了彰顯,得到了當時朝廷及後世的讚揚。同時也因此擊敗了強大的瓦剌。這確實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


張生全精彩歷史


土木堡之變,明英宗朱祁鎮被俘,之後朱祁鎮的皇位也沒有了,他的弟弟朱祁鈺即位,為何不是他的兒子?

孫策孫權的故事

說朱祁鎮、朱祁鈺這兩兄弟之前,先來說說孫策、孫權的故事。當年孫策同樣有兒子,但是即位的並不是他的兒子,而是他的弟弟孫權。為何即位的是孫權而不是孫策的兒子,是因為當時孫氏在江東的勢力未穩,他的兒子還很小,這時候幼主即位,根本服不了人心,而且孫策還做了最壞的打算,如果出現了最壞的情況,就讓張昭帶領大家撤離江東。



為何是朱祁鈺當了皇帝

土木堡之敗,皇帝不僅被抓了,而且還嚴重危急到了京城,明朝此時的狀況和當年孫策面臨的狀況不相上下,甚至情況更加嚴峻,京城是“勁甲精騎皆陷沒,所餘疲卒不及十萬,人心震恐,上下固無志”,“有盔甲者僅十之一”。朱見深雖然被立為太子,但他此時只有三歲,一個三歲的幼兒能扭轉這樣一個情況嗎?顯然不可能。所以當時的皇太后即朱祁鎮的生母命朱祁鈺監國,但是這樣還是不能穩人心,畢竟名不正則言不順,不是皇帝總有些命令不能隨便下,所以群臣奏請皇太后曰:“國有長君,社稷之福”,請朱祁鈺當皇帝來安大家的心。太后孫氏當時也清楚這個局面,若沒有皇帝來穩軍心,京師根本就沒有可能守住。所以朱祁鈺當皇帝,是當時情勢所需要。




如果朱見深到了可以處理朝政的年齡,或者接近這個年齡,那麼當皇帝的確不會是朱祁鈺。但當時朱見深只有三歲,當時的情勢需要一個人出來穩人心,故並不是于謙要擁立朱祁鈺,而是大家需要,是當時局勢需要。


淡看天上月



國家氣數未盡,國力未衰之時,皇帝被敵國俘虜,在中國歷史上,只有宋、明兩朝出現過,所以不是每個人都有經驗和主心骨來處理此事。

但是剛好明朝就有,兵部侍郎于謙就是。在《大明風華》這個電視劇中,朱瞻基轉述了朱棣對於謙的評語,其只忠於天下,不忠於朱家,不能當大官,當大官必然不得好死。雖然是影視劇的臺詞,不得不說評價還算一針見血。



當皇帝被俘,滿朝文武都慌作一團,徐有貞乘機以夜觀天象,“螢禍南鬥”為名,主張舉朝南遷,棄守北京。于謙聲色俱厲加以怒斥,並主張展開全面防禦,進行北京保衛作戰。

那個時候的朱見深只不過是一個兩歲多的嬰幼兒,吃奶都要人操心,哪裡能擔當起戡亂救國的重任?再加上國禍就是他老子惹出來的,再讓他來擔當也不是很合適。

關鍵是明朝有規矩,後宮、內臣不得干政,像《大明風華》孫太后那般作為是不可能的。

說透了,國家危亡之際,不可一日無君,又不能讓女人站在前臺來力挽狂瀾,如果讓一個兩歲娃娃稱帝,于謙又會陷入權臣威脅帝位的爭議之中,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另立年富力強的朱祁鈺,凝聚朝野共識,同仇敵愾、齊心協力,共挽救大明江山於危亡之際。


謝金澎


這體現了于謙等人高超的政治智慧。

1.也先的如意算盤。

朱見深出生於1447年,土木堡之變發生在1449年,儘管朱見深已是太子,但,實際是還是一個天真無邪的兩歲多的兒童,無任何執政經驗,說話無份量。而朱祁鎮又是貪生怕死之輩,一年半載是沒有殺身成仁的勇氣的。這兩點瓦剌頭目也先看得很清楚,於是,朱祁鎮作為也先手中的籌碼就有很高的價值了。

因為明英宗是大明朝的統治者,在朝野就是一言九鼎的天子,沒人敢違揹他的意願。如果牢牢控制著明朝的天子,也先就可以挾天子以令大明!在攻城掠地時,能不戰而屈人之兵!這樣瓦剌滅明朝的成本低,而且速度快。

明朝中有見識的朝臣自然明白也先的小九九,知道要國有寧日,就必須儘快毀掉也先手中的籌碼,也就是讓明英宗不再擁有皇位——讓明英宗一文不值。如此,既可保住英宗的性命,也能讓明朝在抗擊瓦剌侵略時,有渾存的底氣。

2.于謙深謀遠慮,善於權衡利弊。

如果,擁立皇太子朱見深為皇帝,這位睡覺還尿床的兒童根本不會理政,必然導致皇權旁落。還有,朱祁鎮是朱見深的親爹,父子情意在——如果立朱見深為皇帝的話,說不定這個懵懵懂懂的兒童會不顧一切條件贖回自己的親爹,這加大了朱祁鎮作為籌碼的份量,提高了朱祁鎮作為人質的價值,也正中了也先的下懷!

朱祁鎮在御駕親征前,明令郕王朱祁鈺監國。這時的朱祁鈺風華正茂,已二十一歲,精力充沛,有一定的執政經驗,在朝野也有威望。能認清理智與感情的界限,且朱祁鎮跟朱祁鈺是同父異母兄弟,隔著一層山!在親情與國家利益面前,自然知道熟輕熟重!

3.于謙擁立朱祁鈺為帝是當時歷史條件下的最優選擇。

顯然,擁立朱祁鈺當皇帝是最明智的抉擇,最低能破滅也先的幻想!朱祁鈺身為大明王朝的至高無上的皇帝后,可以理直氣壯地向也先提出要求,對也先提出的不合理要求也可以嚴辭拒絕!

也先能征慣戰,也機智靈活!知道大明擁立朱祁鈺為皇帝后,立即明白朱祁鎮已有無價之寶變成了一錢不值的昨日黃花了!自己的計劃已經泡湯!如果殺了這位先帝,對明朝沒有任何影響,反而會激發大明同仇敵愾的決心,增加明朝報復自己的機率與勇氣!

在於謙等人高瞻遠矚政治策略下,朱祁鈺被立為皇帝,明英宗也被放了回來。


希望星晨58298869


一. 問題背景

公元1449年,明英宗朱祁鎮在大太監王振的慫恿下,鐵了心要率兵親政瓦剌。


瓦剌是在北邊活躍起來的一個部族,曾經是明朝北方最為頭疼的大敵。


瓦剌問題有它的現實性和急迫性,這一點毋庸置疑。但是明英宗的錯誤在於過於輕敵,軍隊大事全盤靠王振處理,是典型的外行指揮內行。


外行指揮內行,歷來遺禍無窮。果然大明慘敗,明英宗被俘虜,史稱“土木堡之變”。“土木堡之變”成為明朝國力的一個轉折點。


二. 朱祁鈺上位

在明英宗決定親征之前,朝廷有識之士憂心忡忡。明英宗不是馬上天子,王振貪財好名,並沒有真才實幹。


這都不是問題。最為大忌的是,歷來打仗講究“糧草先行”。明英宗號稱有50萬軍隊,但都是臨時拉湊在一起,事先的協調和組織工作基本上就是走了一過場。明英宗這個行動,感覺不是去打仗,而是去旅遊的。


明英宗在群臣的勸諫下,做了一小部分妥協。


一是冊立自己的長子朱見深為太子。這一點在後人看來沒有意義,但在當時的官僚心目中,認為太子乃國之根本,冊立了太子,國家就有兜底的人。


二是任命弟弟朱祁鈺為監國。朱祁鈺一開始認為自己就是在大臣的輔佐下,處理一下瑣事。誰能想,他們碰到了一場潑天大禍。


明英宗被俘後,瓦剌士氣大振,他們立即向北京城奔去。消息傳來,朝野上下慌作一團。在危機上,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到朱祁鈺身上,而不是太子。


太子是名義的國本,但此時的太子上不了檯面。他僅僅是一個兩歲的孩童。


國賴長君,就是如此。


如果這個時候把太子擁戴為皇帝,那麼攝政權和監護權就會與皇帝本人產生分離。有些勢力是不會顧及危機國難當頭,而是想著如何想方設法奪得監護權和攝政權。


要全力阻擋瓦剌的入侵,必須首先防止內鬥再起。那麼最好的辦法就是擁戴一個有著自我決策能力的新決策人。


這不是沒有道理。當大明慘敗的消息傳回北京,不少朝廷大臣紛紛把子女和財產轉移到南方去。其中以翰林院侍講徐珵最具代表性,他認為朝廷應該立即避禍,遷都南京,以保半壁江山。


這種止損心理的人絕對不是少數。但以後來的發展來看,這絕對是昏招。


朝臣因此而分裂成兩派。如果接受爛攤子的繼承人還是一個沒有長成的幼童,明廷內部將會陷入進一步分裂。


三. 力挽狂瀾

對於明朝來說,慶幸的是,主戰派贏了。


在明英宗母親孫太后的支持下,朱祁鈺從監國升級為皇帝。他首先就發動了“午門血案”,用來製造輿論,表示要糾正明英宗以往的錯誤。


“午門血案”指的是朱祁鈺在大臣的要求下,下令處死王振的親信黨羽。錦衣衛指揮使馬順和王振的外甥王山被當場打死。一時之間,大臣們覺得揚眉吐氣。


朱祁鈺上位後,改元景泰。在大臣于謙等人的幫助下,朱祁鈺採用了抵抗到底的策略。


他尊稱明英宗為太上皇。對於瓦剌而言,這張王牌因此變成廢紙。


他首先盤點了一下手中的家底,挑選了還能用的士兵,集合起來,重新編排,提高戰鬥力。

同時儘可能地調運糧草,厲兵秣馬,拼死一戰。


經過一個多月緊張的準備,等到十月初瓦剌大軍抵達北京時,他們遭受到強烈的反擊。經過十餘日的苦戰,加上明軍有了火器優勢,瓦剌不敵。挾持明英宗退兵,並且派人前來議和。


在朱祁鈺及其班子的策劃下,北京保衛戰勝利。明朝的危機自此解除。


瓦剌經過此戰後,和明朝的貿易全盤中斷,在軍事上也沒有佔到任何便宜。為了修補雙邊的關係,瓦剌首領也先在1450年8月無條件釋放明英宗歸國。


明英宗在瓦剌呆了一年多,就能回到北京,對他來說是幸事一件。他能平安歸國的背景,無疑是朱祁鈺瓦解了這場危機。如果明朝像是北宋那樣,一直敗下去,那麼估計他只能像宋欽宗一樣,一生在北地為囚徒了。


明朝在這場危機中選擇了朱祁鈺作為新任領導人,無疑是一個正確的選擇。


只是當政事平息後,沒有人有膽識和有魄力徹底解決兩君主並存而引起的潛在權力糾紛。之後在短短几年內,朱祁鈺發動的易儲風波和朱祁鎮帶來的南宮復辟以及清除朱祁鈺舊臣,使得整個大明朝政治動亂不已,內鬥不休,使得明朝的國力進一步下滑。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了。危機時刻上位的朱祁鈺,對於國家而言,肯定是有大功勞的。不過就是在權力場中迷失了,死後才得到惡諡,令人嘆息。


熊沾沾


22歲的明英宗朱祁鎮,受宦官王振的慫恿決定御駕親征蒙古軍隊,他想做一個流芳百世的皇帝。

年輕人有理想不是錯,如果眼高手低就不對了,朱祁鎮以為打仗就是玩“捉貓貓遊戲”,他想滿足一下自己的虛榮心,有這樣的出發點就註定了失敗。

朱祁鎮信心滿滿找敵人,二十萬明軍在土木堡(今河北懷來一帶)和也先率領蒙軍相遇併發生了激戰,結果二十萬明軍被先先打敗,明英宗被俘,現實為朱祁鎮上了一課:“沒兩下子就別充大尾巴狼”。

也先押著朱祁鎮兵臨北京城,想以他為砝碼要挾勒索明廷。

這時以兵部尚書于謙為首的主戰派,力排眾議戰勝了“南遷”派,確定了保衛北京城的戰略戰術。

于謙大無畏的精神可嘉,但保衛京城談何容易?二十萬明軍主力都被也先消滅了,京城哪還有人馬呢?

于謙總不能一個人唱空城計吧?當務之急要找個幫手,於是郕王朱祁鈺成了最佳人選。

(朱祁鈺)

于謙為了粉碎也先把朱祁鎮當做“奇貨可居”的人質,也是為了防止也先利用朱祁鎮騙開城門,他和孫太后商議立朱祁鈺為帝,經過一番努力,朱祁鈺登基稱帝。

于謙的這些舉動讓人費解,當時朱祁鎮被俘,其子朱見深是皇太子,于謙為何不立朱見深為帝呢?

當時朱見深確實是皇太子,按照傳統繼承法來說,于謙擁立朱見深為帝最合乎正統。

但當時情況很特殊,朱見深年僅3歲,而城外也先陳兵百萬,北京城岌岌可危,如果立朱見深為帝,“國無長君”會造成人心不穩,況且一個三歲的小孩又能做出什麼決策呢?

于謙需要的是幫手,不需要為自己找個傀儡皇帝,能夠幫上忙的只有郕王朱祁鈺。還有一層意思,當時朱祁鈺在哥哥御駕親征前被指派為監國。

另外朱祁鈺和于謙的主張是一致的,他堅定支持于謙的京城保衛戰計劃,二人是一個戰壕的戰友,基於以上原因,于謙擁立朱祁鈺為帝是最好的選擇。

(朱見深)

于謙和孫太后仍立3歲的朱見深為皇太子,于謙和皇太后的辦法是效仿宋初“金匱之盟”。

當初趙匡胤的母親害怕皇帝年幼被人奪位,就讓趙匡胤的弟弟趙光義“加塞”當了皇帝,等趙光義去世後,再把皇位傳給趙匡胤的兒子。

講真這個辦法不錯,但以後操作起來很難,試問誰來監督趙光義能否遵守盟約把皇位還給侄子呢?

于謙和皇太后實指望等朱祁鈺完成使命後再把皇位還給侄子。

有些事有了一個好的開頭未必有一個好的結尾。

說實話當初朱祁鈺並不想接這個皇位,此時北京城危如累卵,沒人看好北京保衛戰能輕鬆取勝,說不定小命就完了。

朱祁鈺和于謙就像一根繩上的螞蚱,飛不了你也跑不了我,用個形容詞就叫“同仇敵愾”和“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于謙)

歷史告訴我們于謙選擇對了,在君臣共同努力下,明軍戰勝了蒙古軍隊,于謙和景泰帝朱祁鎮等主戰派取得了“京城保衛戰”的最後勝利。

至於以後的事于謙則沒有掌控能力了,朱祁鈺不想把皇位還給哥哥和侄子,哥哥朱祁鎮被軟禁了起來,侄子朱見深的太子位被廢,朱祁鈺要把皇位傳給自己的兒子,在權力面前一切都變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