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英宗被俘后,朱见深已经是太子,为何于谦却要拥立朱祁钰?

kurenai


土木堡之变是明朝的一个转折点,基本上可以说明朝就是以土木堡之变为分水岭的,在此之前明朝国力蒸蒸日上,四夷宾服。土木堡之变以后明朝开始走下坡路,这是对国家层面的影响。而土木堡之变对于朱明皇室的影响那自然是皇位的归属,以及后面夺门之变都和土木堡之变有着直接的影响。

土木堡之变

宣德十年正月初三日,一代英主明宣宗朱瞻基去世,年仅三十八岁。他的长子,当时年仅九岁的朱祁镇登基为帝,年号正统。年幼的朱祁镇没有办处理政事,所以当时全国的政事全由太皇太后张氏(宣宗的母亲)把持,贤臣“三杨”主政。张太后地位尊崇,却不重用自家人,甚至不允许外戚干预国事。三杨组成的内阁,堪称明朝最强的内阁,,安定边防,整顿吏治,发展经济,使得大明朝国力鼎盛。

而且史书对三杨也大家赞赏:“正统间,文贞(杨士奇)为西杨,文敏(杨荣)为东杨,因居第别之。文定(杨溥)郡望,每书南郡,世遂称南杨。西杨有相才,东杨有相业,南杨有相度。故论我朝贤相,必曰三杨。”

在这一段时间,政治清明,明朝的国力一直处于鼎盛状态,而朱祁镇也逐渐长大。但是他老爹朱瞻基给他留下的这一套班子也慢慢的解体。

正统五年,杨荣去世(谥号文敏);正统八年,张太后驾崩;正统九年,杨士奇去世;正统十一年,杨溥去世。随着太皇太后和三杨的去世,被朱祁镇宠信的太监王振开始崭露头角,他开始怂恿年幼的天子朱祁镇建功立业。

朱祁镇也想超过父祖的功业,他的曾祖朱棣不用说了,多次远征漠北,他的父亲朱瞻基也曾经御驾亲征,但是朱祁镇却没有,于是他也想证明自己的军事才能,加上此时蒙元残余势力犯边,朱祁镇在太监王振的怂恿下,决定御驾亲征。

正统十四年,明英宗亲率二十万精锐大军出征,计划从大同北上,与瓦剌在明朝边境决战。明军刚到达大同就接获太监郭敬的密报,得知瓦剌已做好准备,明军立即从大同班师东返,计划从居庸关回京。途中遭遇瓦剌多次袭击,大同、宣府接连失守,吴克忠与朱勇率领的两部大军共五六万人,在鹞儿岭惨败全军覆没。余下部队移师于土木堡被瓦剌袭击,明军战败投降,伤亡过半,明英宗朱祁镇被俘,兵部尚书邝埜、户部尚书王佐等大臣战死。这就是著名的土木堡之变。

朝廷的反应

明英宗朱祁镇在御驾亲征之前,已经封了自己的儿子朱见深为太子,由于太子年幼,就让自己的异母弟郕王朱祁钰监国,朱祁镇被俘虏给明朝造成了极大的震动,这是明朝开国以来第一次皇帝被生俘,抓住朱祁镇的也先决定好好利用一下朱祁镇的皇帝身份。

毕竟朱祁镇不是一般的俘虏,这是明朝的皇帝,绝对不能杀,可以用他皇帝的身份作为筹码,逼迫明朝做很多的事情,甚至也先利用朱祁镇轻松的到达了北京城下,在这样危急的情况下,于谦等大臣立刻建议

孙太后,国不可一日无君,何况在此危难之时。于是,郕王朱祁钰被拥立为皇帝,遥尊被俘的朱祁镇为太上皇。同时下令边关将领,不得私自与瓦剌接触,即便是瓦剌用上皇的名义,也不用搭理。也先恼羞成怒,挥师攻打北京。却被于谦等明朝文武击败。北京保卫战,明军击退瓦剌。瓦剌无奈之下,退走大漠。明朝的社稷被保住了,郕王朱祁钰登基为帝,是为景泰帝,尊朱祁镇为太上皇。而也先见从朱祁镇身上得不到什么好处,于是就放了他。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朱祁镇早已经立下太子朱见深,那么当时为了不让朱见深登基为帝呢?

为什么不立朱见深

朱见深原名朱见濬,正统十二年十二月九日出生,正统十四年被封为太子,也正是这一年土木堡之变发生,他的父皇被俘虏,当时他才两岁,他的年龄也决定了他当时不能即位成为皇帝。

一、主少国疑

当时的情况是皇帝被俘虏,也先带着皇帝一路骗开了不少的关防,在这样危机的情况下,选择一个新皇帝,一旦有了新皇帝,朱祁镇的作用就没有那么大了。但是这个皇帝也需要能乾坤独断,不能事事都需要大臣们替他做决定,那样的话,很多事情都被耽搁了。显然两岁的皇太子朱见深不适合,主少国疑,自古有之,特别是在这样危机的情况下,为了整个大明,朱见深自然被排除了。

二、朱祁钰有优势

朱祁钰是朱祁镇的弟弟,年纪只比他的哥哥小一岁,当然了也正是因为这一岁使得他没有当上太子,因为当时朱瞻基的皇后并没有生下儿子,朱祁镇是他实际上的长子,所以说在此时年龄也有优势。

朱祁钰按理说只有一种可能成为皇帝,那就是朱祁镇突然死了,而且没有儿子,那朱祁钰就可以有机会成为皇帝,但是很显然朱祁镇有儿子,而且还被立为太子,但是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朱祁钰还是成为了皇帝,说明他还是有优势的。他的优势就是他成年了。

在当时的情况下,大明随时都有可能被颠覆,在这样的情况下选择一个成年的皇帝,显得多么重要,所以朱祁钰自然而然被选了出来,而且还是不二人选。如果当时朱见深也已经成年的话,那么根本就没有朱祁钰什么事情了。

所以说在当时选择朱祁钰即位而不是太子朱见深,是当时的形势所决定的,如果是在和平时期,朱祁钰也绝对不能即位。当然了朱祁钰也不负众望稳定住了局面。但是他后来也比较惨,朱祁镇的夺门之变,将他给废掉了,并且他的儿子也死了。


天枫说


朱祁镇登基之后,最开始有张太后管着,“三杨”辅佐,还算是规规矩矩的,但是张太后和“三杨”陆续死后,朱祁镇宠幸的宦官王振开始得到重用,同时北方北元分裂出的瓦剌逐渐强大,屡次侵扰大明,朱祁镇少年天子,正想要有一番作为,在王振鼓动之下决定御驾亲征,这时候太子朱见深才2岁,所以朱祁镇让弟弟朱祁钰监国,于谦辅佐,自己就出征了。

明英宗朱祁镇

如果按照预想,朱祁镇这次亲政应该是非常顺利的,但是他听信了王振建议,在土木堡让大军驻扎,结果被瓦剌追兵包围,军心动摇,朱祁镇也被瓦剌俘获,这个消息很快就传回朝中,朝野震动,国家一片混乱,京城中不少权贵都准备南迁避难,在这个时候,朝廷急需稳定住局面,正所谓“国不可一日无君”,所以必须先从皇室推举出一个人来继承皇位,此时朱祁镇已经将朱见深立为了太子,直接让朱见深继位不就行了吗,为何于谦等人却要推荐朱祁钰呢?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其实没有人在乎是谁来当皇帝,谁能让国家稳定下来和平发展,谁就能得到百姓支持,这是千百年从不变更的真理。这个时候的朱见深才两岁,一个两岁的小孩,在国家危机存亡之时,能稳定住局面?傻子都不会信。而朱祁镇在北伐的时候,让自己的弟弟朱祁钰监国,两人岁数相差无几,从能力上来说让朱祁钰监国也是对他的一种肯定,虽然让朱祁钰继位不合礼法,但是朱祁钰也是皇室成员,他在这种紧急关头又身为监国是有责任站出来扛起大任的。

明代宗景泰帝朱祁钰

朱见深只有两岁,立只有两岁的孩子为皇帝,这在古代也不少见,东汉末年的皇帝一堆都才几岁,十几岁的孩子,但是这就会导致两个问题,主少国疑,外臣干政。主少国疑就是指立年幼的皇子继位无法稳定人心,瓦剌大军来势汹汹,立幼主又得不到百姓的信任,这样一来就会导致国家内部动荡,不利益稳固统治。而朱祁钰,于谦等人,在朱祁镇被俘虏后,他们才是明朝政府的实际决策者,天子年幼没有话语权,势必会导致皇权衰微,大臣宗藩强势,那么还不如就让朱祁钰继位稳定局面。

另外一方面朱祁钰和朱见深相比,很明显朱祁钰更有领导能力,他能够然已经动摇的朝中文武百官重新团结在一起,而于谦等大臣想的也是击退瓦剌,然后再找机会把朱祁镇搞回来,朱祁钰被拥立登基之时也不敢有太多奢望,只求把瓦剌击退,自己别成亡国之君就好,于谦等人也明确的对孙太后表过态,拥立朱祁钰称帝只是暂时的,以后皇位还是在朱祁镇这一支,但是显然于谦没有考虑过皇位的诱惑有怎样的魔力,朱祁钰登基之后就没想过将皇位还给朱祁镇,于谦最后也因为拥立朱祁钰被杀。

于谦

所以于谦等大臣在土木堡之变后,拥立朱祁钰继位,而不是朱见深,在当时明朝的处境看来这是个明智的决定,也只有朱祁钰继位,能够稳定住大明动荡的局面,能够团结群臣,能够率领明朝抵抗瓦剌入侵,朱见深年幼,并不具备这个能力,对比之下,朱祁钰才是最好的选择。

我是玄坤,一个热爱并不断学习历史文化的求学者,每天一点分享,期待着朋友们的关注留言,能多和大家交流学习,感谢各位阅读,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玄坤文史


历史的发生,为历史发声!

引言

明朝经过朱元璋、朱棣的铁腕执政,又逢朱高炽、朱瞻基父子的“仁宣之治”,明朝综合国力达到顶峰。王朝的统治犹如股市行情,有起有落。爹是英雄儿子很有可能是狗熊,这句话在朱祁镇的身上得到验证。土木堡之变,葬送了明朝开国四辈皇帝苦心攒下的基业,迎来了明朝第一次危机。

土木堡之变作战路线图

朱祁镇被俘,朱见深已为太子,为何朱祁钰监国后被拥立为新帝?

原因在于朱见深年幼,政治局势非常严峻。

土木堡之变后的局势分析

明宣宗朱瞻基给了宦官读书学习的机会,也为明朝埋下了祸根,到了明英宗朱祁镇执政时彻底爆发。朱祁镇还是太子时候王振就伴随左右,到了正统七年(1442年),朝中能压制王振的人物非老即死,明朝第一代宦官专权的时代到来。

北元也先来犯,王振急于表现,加上朱祁镇的昏庸,土木堡之变明军惨败,朱祁镇被俘,一批朝廷大臣尽殁。也先趁着大胜随时都会来犯京师,缺兵少粮,四面楚歌。也先会用朱祁镇这张常年饭票来要挟明朝,越发被动。国不可一日无君,朱祁镇御驾亲征,弟弟朱祁钰监国,如今之局面,是立朱见深为帝还是朱祁钰转正?

面对艰难局势,于谦等人与孙太后商议立朱祁钰为帝,掌控局势。

▲明代宗朱祁钰

01 朱见深年幼,无法掌控艰难局势。

土木堡之变,朱见深年仅两岁,话都说不清楚,指望他根据危机进而圣决,显然不可能。主少国疑,推举儿皇帝上位,难免会让朝堂内外心生疑虑,大臣乱了阵脚,百姓多了担忧。也先随时围攻京师,调兵遣将做好防御,清除王振阉党残余势力,统筹全国局面都是要面对的棘手问题。眼下要从速拥立新皇登基,最合适的人选也只有朱祁钰。朱瞻基只有两个儿子,老大被俘,只能老二顶上了,兄终弟及,虽然朱祁镇还没死。

02 朱祁钰继位避免造成大权旁落。

  • 封建王朝的继承很讲究血脉相承,虽然都是朱元璋的后人,让其他宗族王公上位,显然大权旁落,脱离了朱瞻基这一支脉。
  • 朝廷内外形式错综复杂,朱见深继承皇位,很有可能会被外戚或朝臣所要挟,难免步入汉献帝后尘。

总结

拥立朱祁钰是当时最正确的抉择,而朱祁钰和于谦也及时挽救了分崩离析的大明王朝,避免了重蹈北宋覆辙以及蒙古铁骑南下中原的局面。


历史的发生


明英宗朱祁镇出征前已经立朱见深为太子,按理说朱见深才是新皇帝的第一人选,那么于谦和孙太后为什么要拥立郕王朱祁钰为新皇呢?


朱祁镇出征前确实已经明确立儿子朱见深为太子,而且因为当时太子朱见深才只是不满两周岁的幼儿,所以朱祁镇让弟弟朱祁钰留守京师监国。

在做了一番安排后,朱祁镇满腔壮志踏上了征程,后来发生的事大家都清楚,明军大败,朱祁镇不幸被瓦剌人虏走。 之后于谦等人决定拥立朱祁钰为新皇帝,这样做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

其一,当时瓦剌人企图拿朱祁镇作为人质逼迫明朝就范,在这种情况下明朝必须尽快产生新皇帝以打消瓦剌人的念头。此时的明朝处于危急存亡之秋,所以选出的新皇帝必须是有能力带领大家渡过难关的人。朱见深当时只是两岁的幼儿,显然不能胜任,而郕王朱祁钰当时已经是二十出头的人,有能力亲政,而且又是朱祁镇的弟弟,是比较理想的新皇人选。


其二,朱见深除了年幼不能带领大家渡过难关外,还有一个原因导致他不适合在当时被立为新皇。主幼则国疑,这是一大忌,在和平年代主幼尚且会导致一系列问题,何况在当时那种危急关头。如果当时立朱见深为皇帝,难免不会出现一些别有用心者借机争权夺利,这样一来只会让情况更加复杂。 在权衡了一系列利弊后,孙太后和于谦等人做出了拥立郕王朱祁钰为新皇帝的决定,与此同时保留了朱见深的太子身份。

这个决定理论上不仅有利于大明朝度过眼前的难关,而且还保留了朱祁镇一脉的皇位继承权,着实是两全其美。


历史守望者


土木堡之变发生后,明英宗被俘。瓦剌“奇货可居”,用明英宗要挟明朝,想从明朝捞到极大的好处。当时于谦等大臣为了不受瓦剌的要挟,准备另立皇帝。

另立皇帝,显然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于谦)

不过,就算另立皇帝,照一般的情况,理所当然应该立朱见深,因为朱见深当时已经是太子了。皇帝变成太上皇了,只可能太子继位,历朝历代都是这样。可是为什么,于谦等人当时却并没有把朱见深立为皇帝,而是把朱祁钰立为皇帝呢?

本来朱祁钰的地位比朱见深低,现在当了皇帝,翻到朱见深头上去了。这样一来,无论是朱祁钰,还是朱见深,两人都嘀咕上了。朱祁钰会想,这个朱见深本来该当皇帝的,结果我当了皇帝。他会不会心中有意见呢?会不会发动政变,把我给推翻呢?而越来越大的朱见深也会想,就算我爹不当皇帝,也应该是我当皇帝,朱祁钰凭什么当皇帝啊?

总之,因为两人心中嘀咕上了,也因此造成最终朱祁钰废了朱见深的太子之位。而后来石亨、徐有贞、曹吉祥等人因为朱祁钰无后,才投机拥戴朱祁镇,发生了“夺门之变”。

(夺门之变)

那么,当初于谦为什么不直接拥立朱见深,却偏偏要拥立朱祁钰呢?

有人可能会说,这还不简单,之所以不拥立朱见深,是因为朱见深的年龄太小,当时也才两岁,不可能当什么皇帝。

这话也对也不对。朱见深当时确实还很小,他确实不可能主持朝政。但是于谦正好可以主持朝政啊。在大敌当前的情况下,最重要的就是要有统一的意志。如果由于谦来主持朝政,朝廷的大小事情由于谦一个人来拿主意,那么,这个意志就可以统一起来,打仗就更容易了。这也是在非常时期的非常手段,不采用这个手段,很可能就打不赢强大的瓦剌,国家很可能就会灭亡。

从这个角度来说,立朱见深为皇帝,并由于谦来摄政,显然是很恰当的。

不过,说这是很恰当的,但其实也是最不恰当的。

(朱见深画像)

为什么说最不恰当呢?

因为如果把朱见深立为皇帝的话,那么就会遇到两个问题无法解决。

其一,朝野上下的人会怀疑于谦有私心。

明摆着的,遥尊朱祁镇为太上皇,把朱见深扶持为皇帝,权力就到了于谦的手里。这样一来,朝野上下不会认为,于谦这样做,是为了更有利于打仗。而是会想,于谦这样做,是为了夺权。毕竟权力是每个人都渴望的东西,谁都想要啊。

一旦朝野上下有这样的想法,大家可能就会各怀鬼胎,不怎么愿意听于谦的话。在打仗的时候,很可能就会节外生枝。有些野心勃勃的人,就会借机造反。那么,北京保卫战,就可能打不赢了。

(朱祁钰画像)

其二,朱祁钰和于谦肯定会闹矛盾。

朱祁镇在御驾亲征之前,是把朱见深立为太子,接着又让朱祁钰摄政的。如果于谦把朱见深立为皇帝,那么,又怎么安置朱祁钰呢?

让他当摄政王吗?如果让他当摄政王,必然要听他的。如果听他的,很多麻烦就出现了。

第一个麻烦,朱祁钰会不会甘心当摄政王呢?他会不会想着直接当皇帝呢?他要是想当皇帝,必然要笼络一帮人,而于谦肯定不会受他笼络。这样一来,朝廷就陷入了勾心斗角之中,不会集中力量打瓦剌了。

第二个麻烦,朱祁钰会不会和于谦争夺权力呢?北京保卫战肯定要于谦来指挥才能打赢,别人没有那个能力。如果由于谦来指挥,朱祁钰肯定不满。因为他会想,我才是摄政王啊,怎么你于谦指挥起来了?因此他必然要干涉于谦。一旦他干涉于谦,这仗肯定就难打了。

第三个麻烦,朱见深会不会对朱祁钰有意见?当时朱见深还小,但是他在慢慢长大。和瓦剌的决战会打多久,谁也说不清。在朱见深长大的过程中,他会意识到自己才是皇帝,大家都应该听自己的。而实际上当时大家肯定只可能听摄政王和于谦的。因此,朱见深肯定很不满。这样一来,矛盾就出现了,动乱就有可能发生。也就打不赢瓦剌了。

总之,当时如果立朱见深为皇帝,确实会出现非常多的问题。于谦从保卫国家的角度出发,大公无私地立朱祁钰为皇帝,不但解决了诸多矛盾,他的人格魅力,也得到了彰显,得到了当时朝廷及后世的赞扬。同时也因此击败了强大的瓦剌。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张生全精彩历史


土木堡之变,明英宗朱祁镇被俘,之后朱祁镇的皇位也没有了,他的弟弟朱祁钰即位,为何不是他的儿子?

孙策孙权的故事

说朱祁镇、朱祁钰这两兄弟之前,先来说说孙策、孙权的故事。当年孙策同样有儿子,但是即位的并不是他的儿子,而是他的弟弟孙权。为何即位的是孙权而不是孙策的儿子,是因为当时孙氏在江东的势力未稳,他的儿子还很小,这时候幼主即位,根本服不了人心,而且孙策还做了最坏的打算,如果出现了最坏的情况,就让张昭带领大家撤离江东。



为何是朱祁钰当了皇帝

土木堡之败,皇帝不仅被抓了,而且还严重危急到了京城,明朝此时的状况和当年孙策面临的状况不相上下,甚至情况更加严峻,京城是“劲甲精骑皆陷没,所余疲卒不及十万,人心震恐,上下固无志”,“有盔甲者仅十之一”。朱见深虽然被立为太子,但他此时只有三岁,一个三岁的幼儿能扭转这样一个情况吗?显然不可能。所以当时的皇太后即朱祁镇的生母命朱祁钰监国,但是这样还是不能稳人心,毕竟名不正则言不顺,不是皇帝总有些命令不能随便下,所以群臣奏请皇太后曰:“国有长君,社稷之福”,请朱祁钰当皇帝来安大家的心。太后孙氏当时也清楚这个局面,若没有皇帝来稳军心,京师根本就没有可能守住。所以朱祁钰当皇帝,是当时情势所需要。




如果朱见深到了可以处理朝政的年龄,或者接近这个年龄,那么当皇帝的确不会是朱祁钰。但当时朱见深只有三岁,当时的情势需要一个人出来稳人心,故并不是于谦要拥立朱祁钰,而是大家需要,是当时局势需要。


淡看天上月



国家气数未尽,国力未衰之时,皇帝被敌国俘虏,在中国历史上,只有宋、明两朝出现过,所以不是每个人都有经验和主心骨来处理此事。

但是刚好明朝就有,兵部侍郎于谦就是。在《大明风华》这个电视剧中,朱瞻基转述了朱棣对于谦的评语,其只忠于天下,不忠于朱家,不能当大官,当大官必然不得好死。虽然是影视剧的台词,不得不说评价还算一针见血。



当皇帝被俘,满朝文武都慌作一团,徐有贞乘机以夜观天象,“萤祸南斗”为名,主张举朝南迁,弃守北京。于谦声色俱厉加以怒斥,并主张展开全面防御,进行北京保卫作战。

那个时候的朱见深只不过是一个两岁多的婴幼儿,吃奶都要人操心,哪里能担当起戡乱救国的重任?再加上国祸就是他老子惹出来的,再让他来担当也不是很合适。

关键是明朝有规矩,后宫、内臣不得干政,像《大明风华》孙太后那般作为是不可能的。

说透了,国家危亡之际,不可一日无君,又不能让女人站在前台来力挽狂澜,如果让一个两岁娃娃称帝,于谦又会陷入权臣威胁帝位的争议之中,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另立年富力强的朱祁钰,凝聚朝野共识,同仇敌忾、齐心协力,共挽救大明江山于危亡之际。


谢金澎


这体现了于谦等人高超的政治智慧。

1.也先的如意算盘。

朱见深出生于1447年,土木堡之变发生在1449年,尽管朱见深已是太子,但,实际是还是一个天真无邪的两岁多的儿童,无任何执政经验,说话无份量。而朱祁镇又是贪生怕死之辈,一年半载是没有杀身成仁的勇气的。这两点瓦剌头目也先看得很清楚,于是,朱祁镇作为也先手中的筹码就有很高的价值了。

因为明英宗是大明朝的统治者,在朝野就是一言九鼎的天子,没人敢违背他的意愿。如果牢牢控制着明朝的天子,也先就可以挟天子以令大明!在攻城掠地时,能不战而屈人之兵!这样瓦剌灭明朝的成本低,而且速度快。

明朝中有见识的朝臣自然明白也先的小九九,知道要国有宁日,就必须尽快毁掉也先手中的筹码,也就是让明英宗不再拥有皇位——让明英宗一文不值。如此,既可保住英宗的性命,也能让明朝在抗击瓦剌侵略时,有浑存的底气。

2.于谦深谋远虑,善于权衡利弊。

如果,拥立皇太子朱见深为皇帝,这位睡觉还尿床的儿童根本不会理政,必然导致皇权旁落。还有,朱祁镇是朱见深的亲爹,父子情意在——如果立朱见深为皇帝的话,说不定这个懵懵懂懂的儿童会不顾一切条件赎回自己的亲爹,这加大了朱祁镇作为筹码的份量,提高了朱祁镇作为人质的价值,也正中了也先的下怀!

朱祁镇在御驾亲征前,明令郕王朱祁钰监国。这时的朱祁钰风华正茂,已二十一岁,精力充沛,有一定的执政经验,在朝野也有威望。能认清理智与感情的界限,且朱祁镇跟朱祁钰是同父异母兄弟,隔着一层山!在亲情与国家利益面前,自然知道熟轻熟重!

3.于谦拥立朱祁钰为帝是当时历史条件下的最优选择。

显然,拥立朱祁钰当皇帝是最明智的抉择,最低能破灭也先的幻想!朱祁钰身为大明王朝的至高无上的皇帝后,可以理直气壮地向也先提出要求,对也先提出的不合理要求也可以严辞拒绝!

也先能征惯战,也机智灵活!知道大明拥立朱祁钰为皇帝后,立即明白朱祁镇已有无价之宝变成了一钱不值的昨日黄花了!自己的计划已经泡汤!如果杀了这位先帝,对明朝没有任何影响,反而会激发大明同仇敌忾的决心,增加明朝报复自己的机率与勇气!

在于谦等人高瞻远瞩政治策略下,朱祁钰被立为皇帝,明英宗也被放了回来。


希望星晨58298869


一. 问题背景

公元1449年,明英宗朱祁镇在大太监王振的怂恿下,铁了心要率兵亲政瓦剌。


瓦剌是在北边活跃起来的一个部族,曾经是明朝北方最为头疼的大敌。


瓦剌问题有它的现实性和急迫性,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明英宗的错误在于过于轻敌,军队大事全盘靠王振处理,是典型的外行指挥内行。


外行指挥内行,历来遗祸无穷。果然大明惨败,明英宗被俘虏,史称“土木堡之变”。“土木堡之变”成为明朝国力的一个转折点。


二. 朱祁钰上位

在明英宗决定亲征之前,朝廷有识之士忧心忡忡。明英宗不是马上天子,王振贪财好名,并没有真才实干。


这都不是问题。最为大忌的是,历来打仗讲究“粮草先行”。明英宗号称有50万军队,但都是临时拉凑在一起,事先的协调和组织工作基本上就是走了一过场。明英宗这个行动,感觉不是去打仗,而是去旅游的。


明英宗在群臣的劝谏下,做了一小部分妥协。


一是册立自己的长子朱见深为太子。这一点在后人看来没有意义,但在当时的官僚心目中,认为太子乃国之根本,册立了太子,国家就有兜底的人。


二是任命弟弟朱祁钰为监国。朱祁钰一开始认为自己就是在大臣的辅佐下,处理一下琐事。谁能想,他们碰到了一场泼天大祸。


明英宗被俘后,瓦剌士气大振,他们立即向北京城奔去。消息传来,朝野上下慌作一团。在危机上,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到朱祁钰身上,而不是太子。


太子是名义的国本,但此时的太子上不了台面。他仅仅是一个两岁的孩童。


国赖长君,就是如此。


如果这个时候把太子拥戴为皇帝,那么摄政权和监护权就会与皇帝本人产生分离。有些势力是不会顾及危机国难当头,而是想着如何想方设法夺得监护权和摄政权。


要全力阻挡瓦剌的入侵,必须首先防止内斗再起。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拥戴一个有着自我决策能力的新决策人。


这不是没有道理。当大明惨败的消息传回北京,不少朝廷大臣纷纷把子女和财产转移到南方去。其中以翰林院侍讲徐珵最具代表性,他认为朝廷应该立即避祸,迁都南京,以保半壁江山。


这种止损心理的人绝对不是少数。但以后来的发展来看,这绝对是昏招。


朝臣因此而分裂成两派。如果接受烂摊子的继承人还是一个没有长成的幼童,明廷内部将会陷入进一步分裂。


三. 力挽狂澜

对于明朝来说,庆幸的是,主战派赢了。


在明英宗母亲孙太后的支持下,朱祁钰从监国升级为皇帝。他首先就发动了“午门血案”,用来制造舆论,表示要纠正明英宗以往的错误。


“午门血案”指的是朱祁钰在大臣的要求下,下令处死王振的亲信党羽。锦衣卫指挥使马顺和王振的外甥王山被当场打死。一时之间,大臣们觉得扬眉吐气。


朱祁钰上位后,改元景泰。在大臣于谦等人的帮助下,朱祁钰采用了抵抗到底的策略。


他尊称明英宗为太上皇。对于瓦剌而言,这张王牌因此变成废纸。


他首先盘点了一下手中的家底,挑选了还能用的士兵,集合起来,重新编排,提高战斗力。

同时尽可能地调运粮草,厉兵秣马,拼死一战。


经过一个多月紧张的准备,等到十月初瓦剌大军抵达北京时,他们遭受到强烈的反击。经过十余日的苦战,加上明军有了火器优势,瓦剌不敌。挟持明英宗退兵,并且派人前来议和。


在朱祁钰及其班子的策划下,北京保卫战胜利。明朝的危机自此解除。


瓦剌经过此战后,和明朝的贸易全盘中断,在军事上也没有占到任何便宜。为了修补双边的关系,瓦剌首领也先在1450年8月无条件释放明英宗归国。


明英宗在瓦剌呆了一年多,就能回到北京,对他来说是幸事一件。他能平安归国的背景,无疑是朱祁钰瓦解了这场危机。如果明朝像是北宋那样,一直败下去,那么估计他只能像宋钦宗一样,一生在北地为囚徒了。


明朝在这场危机中选择了朱祁钰作为新任领导人,无疑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只是当政事平息后,没有人有胆识和有魄力彻底解决两君主并存而引起的潜在权力纠纷。之后在短短几年内,朱祁钰发动的易储风波和朱祁镇带来的南宫复辟以及清除朱祁钰旧臣,使得整个大明朝政治动乱不已,内斗不休,使得明朝的国力进一步下滑。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危机时刻上位的朱祁钰,对于国家而言,肯定是有大功劳的。不过就是在权力场中迷失了,死后才得到恶谥,令人叹息。


熊沾沾


22岁的明英宗朱祁镇,受宦官王振的怂恿决定御驾亲征蒙古军队,他想做一个流芳百世的皇帝。

年轻人有理想不是错,如果眼高手低就不对了,朱祁镇以为打仗就是玩“捉猫猫游戏”,他想满足一下自己的虚荣心,有这样的出发点就注定了失败。

朱祁镇信心满满找敌人,二十万明军在土木堡(今河北怀来一带)和也先率领蒙军相遇并发生了激战,结果二十万明军被先先打败,明英宗被俘,现实为朱祁镇上了一课:“没两下子就别充大尾巴狼”。

也先押着朱祁镇兵临北京城,想以他为砝码要挟勒索明廷。

这时以兵部尚书于谦为首的主战派,力排众议战胜了“南迁”派,确定了保卫北京城的战略战术。

于谦大无畏的精神可嘉,但保卫京城谈何容易?二十万明军主力都被也先消灭了,京城哪还有人马呢?

于谦总不能一个人唱空城计吧?当务之急要找个帮手,于是郕王朱祁钰成了最佳人选。

(朱祁钰)

于谦为了粉碎也先把朱祁镇当做“奇货可居”的人质,也是为了防止也先利用朱祁镇骗开城门,他和孙太后商议立朱祁钰为帝,经过一番努力,朱祁钰登基称帝。

于谦的这些举动让人费解,当时朱祁镇被俘,其子朱见深是皇太子,于谦为何不立朱见深为帝呢?

当时朱见深确实是皇太子,按照传统继承法来说,于谦拥立朱见深为帝最合乎正统。

但当时情况很特殊,朱见深年仅3岁,而城外也先陈兵百万,北京城岌岌可危,如果立朱见深为帝,“国无长君”会造成人心不稳,况且一个三岁的小孩又能做出什么决策呢?

于谦需要的是帮手,不需要为自己找个傀儡皇帝,能够帮上忙的只有郕王朱祁钰。还有一层意思,当时朱祁钰在哥哥御驾亲征前被指派为监国。

另外朱祁钰和于谦的主张是一致的,他坚定支持于谦的京城保卫战计划,二人是一个战壕的战友,基于以上原因,于谦拥立朱祁钰为帝是最好的选择。

(朱见深)

于谦和孙太后仍立3岁的朱见深为皇太子,于谦和皇太后的办法是效仿宋初“金匮之盟”。

当初赵匡胤的母亲害怕皇帝年幼被人夺位,就让赵匡胤的弟弟赵光义“加塞”当了皇帝,等赵光义去世后,再把皇位传给赵匡胤的儿子。

讲真这个办法不错,但以后操作起来很难,试问谁来监督赵光义能否遵守盟约把皇位还给侄子呢?

于谦和皇太后实指望等朱祁钰完成使命后再把皇位还给侄子。

有些事有了一个好的开头未必有一个好的结尾。

说实话当初朱祁钰并不想接这个皇位,此时北京城危如累卵,没人看好北京保卫战能轻松取胜,说不定小命就完了。

朱祁钰和于谦就像一根绳上的蚂蚱,飞不了你也跑不了我,用个形容词就叫“同仇敌忾”和“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于谦)

历史告诉我们于谦选择对了,在君臣共同努力下,明军战胜了蒙古军队,于谦和景泰帝朱祁镇等主战派取得了“京城保卫战”的最后胜利。

至于以后的事于谦则没有掌控能力了,朱祁钰不想把皇位还给哥哥和侄子,哥哥朱祁镇被软禁了起来,侄子朱见深的太子位被废,朱祁钰要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在权力面前一切都变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