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發動“襄樊之戰”失敗,孫權反而拿下襄陽,可惜旋即失守

詠史下·關羽(陳普)

羽血未乾蒙隕命,蒙妻正哭妾分香。


天地有心誅漢賊,但遲數月取襄陽。

關羽發動“襄樊之戰”失敗,孫權反而拿下襄陽,可惜旋即失守

蜀漢一直是一個非常有人氣的政權,至少在北宋時期,民間就以蜀漢為正統。“聞劉玄德敗,顰蹙有出涕者。”小編作為蜀迷,最心痛的戰役就是“襄樊之戰”和諸葛亮一伐。尤其是“襄樊之戰”。劉備集團一旦拿下襄陽、樊城,讓荊州、成都平原、漢中平原連成一片,那麼歷史可能就會被很大程度上改寫。可惜關羽在進攻樊城的時候,背後的荊州被孫權襲取,進退失據,兵敗身死。值得一提的是,在“荊州之戰”之後,孫權反而鑽了空子,取得過襄陽。如果孫權能夠在襄陽站穩腳跟,這對於東吳來說也是一個進攻中原地區的契機。可惜襄陽旋即失守。下面小編就來聊一聊這件事。


關羽發動“襄樊之戰”失敗,孫權反而拿下襄陽,可惜旋即失守

威震華夏的關羽

雖然關羽在“襄樊之戰”中失敗,荊州的丟失讓劉備集團的實力一落千丈,但不得不說關羽在“襄樊之戰”前期打得非常漂亮。建安二十四年(即公元219年)對於曹操來說也是一個多事之秋。建安二十四年正月,曹仁剛剛平定宛城人侯音的反叛;在同年五月,曹操與劉備爭奪漢中不利,徹底失去對漢中的控制;同年七月,曹操派于禁支援守衛樊城的曹仁、龐德,可見至少在七月份,關羽已經渡過漢水隔斷襄陽、圍攻樊城;在同年八月,漢水暴漲,關羽利用水利擒獲于禁,擒斬龐德,俘虜三萬曹軍。

關羽發動“襄樊之戰”失敗,孫權反而拿下襄陽,可惜旋即失守

曹操沒有辦法,又派遣趙儼、徐晃、徐商、呂建等人支援樊城前線,在淮南地區的張遼也受到徵召;隨後徐晃等人雖然擊敗關羽,解除樊城的危機,但是漢水上仍然遊弋著關羽的戰船,北方將領不善水戰,難以突破漢水的關羽水軍支援襄陽;直到同年閏十月,呂蒙等江東諸將襲取荊州之後,關羽才放棄襄陽、樊城南撤。也就是說關羽圍攻襄、樊至少超過四個月的時間,同時在許縣以西的梁縣、陸渾縣也出現叛亂,響應關羽的北伐。在“襄樊之戰”中關羽消滅三萬曹軍,趕來支援的徐晃所帶的多數都是缺乏訓練的新兵,而且數量不足。可以說當時的襄、樊戰場對曹操來說非常糟糕,所以關羽能夠得到“威震華夏”的評價。

關羽發動“襄樊之戰”失敗,孫權反而拿下襄陽,可惜旋即失守

《三國志·魏書·張遼傳》:“召遼及諸軍悉還救仁。”

《三國志·魏書·趙儼傳》:“儼以議郎參仁軍事南行,(遷)平寇將軍徐晃俱前……羽軍既退,舟船猶據沔水,襄陽隔絕不通。”

《三國志·魏書·徐晃傳》:“晃所將多新卒,以羽難與爭鋒,遂前至陽陵陂屯。太祖復還,遣將軍徐商、呂建等詣晃。”

《三國志·吳書·吳主傳》:“閏月,權徵羽。”

《三國志·蜀書·關羽傳》:“禁降羽,羽又斬將軍龐德。梁、郟、陸渾群盜或遙受羽印號,為之支黨,羽威震華夏。”


關羽發動“襄樊之戰”失敗,孫權反而拿下襄陽,可惜旋即失守

曹丕放棄襄陽、樊城

由於徐晃等人的支援,以及孫權偷襲荊州的舉動,導致關羽南撤,襄陽和樊城被保全下來。不過在這裡畢竟打了這麼長時間的仗,城中的糧食基本告罄;漢水暴漲浸泡襄陽和樊城,對城防也會造成一定的破壞。另外在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曹操病逝,世子曹丕繼承王位。在這種權力交替的節骨眼上,難免會發生事端。比如曹操去世的時候,臧霸的部隊和“青州兵”就出現過譁變,小編相信這也是當時的亂象的體現之一。

關羽發動“襄樊之戰”失敗,孫權反而拿下襄陽,可惜旋即失守

《三國志·魏書·曹仁傳》:“仁人馬數千人守城,城不沒者數板。羽乘船臨城,圍數重,外內斷絕,糧食慾盡。”

《魏略》:“會太祖崩,霸所部及青州兵,以為天下將亂,皆鳴鼓擅去。”

這種情況之下,曹丕首先想到的是鞏固自己的政權,其次才是對劉備或者孫權的戰爭。正好襄陽和樊城經過戰爭之後殘破不堪,缺少軍資,曹丕擔心孫權會繼續強攻襄陽,於是令曹仁退出來,對襄陽、樊城進行焚城,然後駐守在襄、樊以北的宛縣,就是把這兩個城池放棄了,用兩個空城來拖延孫權北伐的步伐。

《晉書·宣帝紀》:“朝議以樊、襄陽無谷,不可以禦寇。時曹仁鎮襄陽,請召仁還宛。”


關羽發動“襄樊之戰”失敗,孫權反而拿下襄陽,可惜旋即失守

孫權取捨襄陽

曹丕放棄襄陽,曾遭到丞相長史司馬懿的反對。司馬懿勸說曹丕,孫權剛剛擊敗關羽,必然要面臨劉備的怒火,理應儘量避免兩線作戰,不會對北方用兵。而襄陽這個地方至關重要,依山傍水,既可以屏障南郡,也方便進攻中原地區。從襄陽進攻宛縣,之後就可以北上進攻河洛,或者向東北方向進攻許縣。這也是關羽圍攻襄、樊時,曹操要遷都的原因。所以司馬懿認為,襄陽不應該放棄,也沒必要放棄。《晉書·宣帝紀》中記載:“權果不為寇,魏文悔之。”然而事實上曹丕放棄襄陽之後,孫權就接收了襄陽。

關羽發動“襄樊之戰”失敗,孫權反而拿下襄陽,可惜旋即失守

其實呂蒙在襲取荊州之前提出的戰略中就已經提到了襄陽,呂蒙希望在全據長江防線之後北上攻取襄陽,作為進入中原的基石。無論是諸葛亮、關羽、周瑜、司馬懿、呂蒙,大家都對襄陽的重要性心知肚明。曹丕將襄陽拱手相讓,孫權自然也就當仁不讓。不過這個時候呂蒙已經病死,孫權派一個叫做陳邵的人進駐襄陽,完成蜀漢從始到終未竟的事業。

《奏討孫吳》:“希託董桃傳先帝令,乘未得報許,擅取襄陽。”

如果孫權真能在襄陽站穩腳跟,那麼對曹魏的威脅還是很大的,東吳更容易把手伸向中原地區,而且與蜀漢的配合也會更加緊密。可惜或許是孫權一心應對蜀漢的反撲,不敢在襄陽投入太多精力;或許是襄陽經過水淹、火燒之後實在防禦不足,總而言之曹丕反悔放棄襄陽,令曹仁、徐晃進攻襄陽,擊敗陳邵,重新佔領襄陽。本來有可能改變三國形勢的襄陽就這樣易手了。

參考文獻:《三國志》、《全三國文》、《晉書》、《東坡志林》、《中國歷史地圖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