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風采——尹文勇:致富不忘鄉親,愛心回報家鄉

民生重千鈞,惠民貴在行。民營企業家尹文勇慷慨捐資為家鄉人民修路引水建學校,在他的帶領下,鄉親們抱團發展,種藥材、搞養殖、勤勞致富奔小康。

人大代表风采——尹文勇:致富不忘乡亲,爱心回报家乡

尹文勇常說:“一人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才叫富。”他是縣人大代表中的‘引領’模範,更是一心為民的村支書。自全縣“代表引領示範、助推精準扶貧”活動開展以來,尹文勇率先響應縣人大的號召,第一時間投入到這一行動中,為實現全民共同富裕作出了積極地貢獻。

人大代表风采——尹文勇:致富不忘乡亲,爱心回报家乡

尹文勇是從窯店鎮大坊村走出去的民營企業家。2009年3 月,尹文勇積極響應“致富能人進班子”的號召,擔任大坊村黨支部書記。上任以來來,他充分發揮頭腦靈活,眼界開闊,敢闖敢幹的優勢,及時調整發展思路,切實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他多方協調,積極爭取項目,並出資為村裡捐資修路、修護岸、修廣場、裝路燈,經過幾年的努力,大坊村初步形成了村路、社路、農路,路路暢通的良好交通網絡。

人大代表风采——尹文勇:致富不忘乡亲,爱心回报家乡人大代表风采——尹文勇:致富不忘乡亲,爱心回报家乡

窯店鎮大坊村副支書馬得林

我們尹支書已經當了十年支書了,把我們大坊村發展著全部脫貧了,以前道路啥都不通,他就帶動農民發展著把各處的道路、學校、衛生廁所,這一道的護岸都修好了。

說起村支書尹文勇,大坊村的村民都會豎起大拇指,說到他為村裡辦的實事,村民感觸最深的就是路修好了,村裡有發展出路了。

人大代表风采——尹文勇:致富不忘乡亲,爱心回报家乡人大代表风采——尹文勇:致富不忘乡亲,爱心回报家乡

窯店鎮大坊村村民馬維新

支書好的很,沒有支書,現在我們的這個路我們見不到,真的見不到,路修好,對老百姓的各個方面生產、勞動上、收入上,各方面都想的是好的。

“要想致富,先學技術”,尹文勇對此有著深刻的認識。他每年都主動到發達地區學習先進的種養殖經驗,並帶著村兩委班子不斷摸索探尋致富路子。經過多次走訪動員群眾,積極宣傳引導,在全村逐漸形成了種植經濟作物、發展畜牧養殖為主的特色產業體系。在他的努力下,大坊村村民的腰包鼓了,生活好了,整村都實現了脫貧。

人大代表风采——尹文勇:致富不忘乡亲,爱心回报家乡

窯店鎮大坊村副支書馬得林:我種了4畝黨參,下來有1500斤幹藥,按20元算,能賣3萬塊錢。

窯店鎮大坊村村民馬維新:藥材、苞谷、洋芋,我主要種這三樣,小麥兩畝過點,總收入全部下來就10萬塊錢,生活現在就好得很,幸福也真的幸福著呢,收入也有了,吃的也好了。

尹文勇常說,村支書不僅僅是一個職務,更是一份責任,關係著全村的發展和父老鄉親的美好生活,他要給村上多做些實實在在的好事。據不完全統計,在尹文勇擔任村黨支部書記這十年,他先後為村裡的公共事業捐資達65萬元以上。而這一切都源於他的家鄉情懷。

人大代表风采——尹文勇:致富不忘乡亲,爱心回报家乡
人大代表风采——尹文勇:致富不忘乡亲,爱心回报家乡

人大代表尹文勇

我在外面發展幾十年,想著回報家鄉,因為土生土長,就是在這個地方長大的,心裡還是一直牽掛著呢,所以我就回來,讓村上的每一戶都要把生活過幸福,都要共同致富。

“火車跑的快,全靠車頭帶”。作為一名縣人大代表,在尹文勇的心裡,還有一份沉甸甸的責任,就是要帶領大坊村的老百姓,過上幸福美好的小康生活。

作為人大代表和村黨支部書記,一定要守初心、擔使命,要對老百姓進行廣泛的政策宣傳,致富引領,讓每家每戶在農業生產種植方面、養殖方面加大力度,引導群眾把每一項工作做好,現在有30%的村民家裡面都有小車,我的目標就是到十五五的時候,家家有小車,家家有最好的住房。

人大代表风采——尹文勇:致富不忘乡亲,爱心回报家乡

記者|金淑玲 吳瑾

編審|譚明強

總編|邊國鵬

臨洮縣融媒體中心所屬“看臨洮”微信公眾號享有版權內容,任何單位和個人在互聯網、無線客戶端、微博和微信等平臺上使用須取得臨洮縣融媒體中心的授權,註明作者及出處,否則我們將依法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