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解放后被撤并的县(四)——永淳县一分为三的行政区域历史

广西解放后被撤并的县(四)——永淳县一分为三的行政区域历史

永淳县,一个曾经存在过的县,对于很多人来说,并不了解,甚至就不知曾有过这么一个县行政区域!哪怕是本地人,年轻一代,也不会知道自己所在地,曾经有过“永淳县”这么一个历史,即使是长辈说起,也一头雾水!因为“永淳县”已于1952年撤并,一分为三:峦城、六景、良圻、平朗、石塘等区划归横县;甘棠、露圩等区划归宾阳县;小黎(南阳)中和划归邕宁县(今南宁青秀区,中和现邕宁区)。

网上查到的永淳介绍,也就是这么寥寥数语,但,在本地,还流传着“永淳话”,永淳故事,也还有那么一代人,存在着永淳情结!毕竟,实实在在的永淳县治——峦城,实实在在的语言——永淳话,实实在在的人文——永淳印迹!无一不讲述着永淳县的前世与今生!

广西解放后被撤并的县(四)——永淳县一分为三的行政区域历史

民国广西行政区域地图

永淳县的今世,不用多说了,谁生活在这里,谁知道!而永淳县的前世,信息无几,无从查找,那么就由 这个外县人讲述一二吧!不过说起渊源,浔州府与永淳还是有过一定的历史联系的,因为明初洪武的前十年,横州,永淳县短暂的隶属于浔州府

网络上关于永淳的解说,源于古藉,出入不大,秦到唐时,还没有固定的县制,直到隋唐时,才有具体的郡县制地!唐武德中置永定县,为淳州治!“”与“”两字看是分立,但在后来一系列的历史变革中,慢慢也就成为元祐三年更名 “永淳”之名的基础!

而永淳县城——峦城,千余年历史,也是从隋唐设置淳州,改峦州有关系了!不过这个位置何时成为一个人口聚居的城,这比较难查到,但是就以地理环境来说,一江绕城半圈,必然是古代经济发展之要地!交通之要地!

广西解放后被撤并的县(四)——永淳县一分为三的行政区域历史

一说到行政区域的撤并,现代人各种讨论,好的,不好的,往往会形成一些争论。这也是可以理解,因为中国传统文化中,都有这么一个“故土难离”的思想与信仰!

但是,行政区域的撤并,其实自疆域诞生之日起,直到现在,都一直存在,并没有停止过!古代的改朝换代,政权更迭,等等,必定会影响着一个地方的行政区域重新划分!经济发展,人口增加,生产生活的需要,人口的流动,也就会出现新的人员聚居区域,这就产生新的行政区域建置的要求!远的不说,就说离这个时代最近的,如民国的改土归流,撤府改县;新中国的“市”的设立,“地区”的设置,到现在的撤县改区之类,都属于这种行政区域撤并!

今天所说的永淳县,很多人只看到1952年时他被一分为三!打个不恰当的比喻,永淳县就是一个蛋糕,三刀下来,大小不一,邕宁,横县,宾阳就近各得一块。作为当时的永淳县人,似乎有点惋惜,毕竟身份县藉一下子改变为另一个地方了,这难免失落!

但是,你又是否想过,唐初时新置淳州时,凭空划出来的淳州,他又是从哪个地方分来的永定,武罗,灵竹这三块蛋糕呢?(在之前,写过一篇《 》,文中也提到这个一分为三的问题!)

广西解放后被撤并的县(四)——永淳县一分为三的行政区域历史

民国永淳县地图


找不到更久远的资料,但是,查阅到,清乾隆七年,时任南宁知府苏士俊编写《南宁府志》时,介绍过这样的传言,大概意思是:永淳县当初的设立,是从其他三地各拿的三块蛋糕。

这三地,恰恰也就是横州(今横县),宣化(今南宁),宾州(今宾阳)。如果这个传言所实,那1952年永淳县一分为三,也不过是把蛋糕归还故地罢了!

唯一的区别是,唐时拿来的蛋糕,很单纯,仅仅是蛋糕而已(荒地,树林,山地);而1952年的这个蛋糕,却添加了很多的料(城池,乡村,人文)!价值,口味,远不是千年前的味道。

广西解放后被撤并的县(四)——永淳县一分为三的行政区域历史

但,不管历史如何,永淳县是何时设置,又何时撤并,都不能否认的是,永淳县建制范围 ,以这个名字发展了1300余年,为此地的历史人文积累,为此地的发展,作出了他的许多努力与心血!

明清以前的历史文献,很多地方都有所欠缺,大多都丢失在历史这条长河里了,永淳县的也一样,清代以前的历史,零星的可以看到记载,而清以后的历史,则还可以找见不少!

不过可以知道的是在明代,是永淳县人口的最大的发展时期,因为明代时,为加强对桂西地区的统治,明朝政权往横州派下“二万余官兵”,其中永淳县分驻了一批,至于具体多少,这不清楚,但实行的是“三分军事,七分屯田”的制度,这些军士繁衍并进一步开发了这里,一定程度上,使这原来的蛮荒之地,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广西解放后被撤并的县(四)——永淳县一分为三的行政区域历史

清·乾隆七年永淳地图

清代时的郡县制度中,划分为“府州县乡都里图”等数级,这个行政划分名称的知识在 的这个系列文章里也介绍过多次,还不明白的,可以翻找了解下!

永淳县内实行的是“县图里屯冬村”。这个行政结构有平级的,有上下级的,反正各地实际情况有一点点区别,但行政区域划的意思都是差不多的,都和现在的市县镇乡村划分一样!

广西各个地方的说法都不一样,想了解自己所在县的行政区划历史沿革,可以在头条APP里输入:“广西各地乡都里图历史沿革”查阅,会让你更加清楚认识自己家乡的地理历史!

广西解放后被撤并的县(四)——永淳县一分为三的行政区域历史

乾隆期时永淳县全县共分七图,共七里,每里十冬!不过这只是当时的标准规制,等于是十进制。但实际具体划分起来,每里的冬数,每冬的屯数,村数都是不一样的,多少不一,毕竟地域上的地理地势,山川环境所限制,宜居条件不一,造成屯,村必定不会是平均分布的!

从古代地图就可以看出来了,清初永淳县具体有多大范围呢?按古时人们的地理认知,讲究天圆,地方,这一点体现在地图制作上,加上当时的地理测探,绘图水平所限,绘出的地图都比较方正,所以不能用现在的地理知识去完全,直接的看那时的地图。

乾隆时永淳县域四置为:东至黄马塘三十五里接横州界,南至那泯村七十里接广东廉州府灵山县界(现广西),西至山泽塘七十里接宣化县界,北至古辣墟一百零七里接思恩府宾州界。(具体乡里附本文后

广西解放后被撤并的县(四)——永淳县一分为三的行政区域历史

清·嘉庆七年永淳县地图

到了嘉庆时,也就不过几十年,永淳县的县境范围所有变动了,特别是东,南,西三个方向都有所变化了,这可能是嘉庆年进行了新的一轮府州县行政区域调整。

永淳县范围大概是:东至横州梁造村界二十里,东南至横州大蟲村界五十里,南至长江塘接横州界三十五里,西南至那扶村接广东廉州府灵山县界八里,西至宣化县刘塘界七十五里,西北至宣化县鸟琅村界五十五里,北至古辣墟一百零七里接思恩府宾州界,东北至甘村接思恩府宾州界一百零七里。

另外,古人对数字的读法,是有所不同的,如现在的107,乾隆期时,读作一百七里,或是一百又七里,到嘉庆时,读作一百零七里!

古藉中,也有标点符号,但不如现在这种标点符号明显,这个知识说起来,也很复杂(在这里不普及了),但是粗看起来,大部分是没有所谓的标点符号的!基本上一篇文章,就是一堆文字,除了格式外,只分行列,其他没有任何分隔。现在我们使用的标点符号,都是近代才全面使用的。

广西解放后被撤并的县(四)——永淳县一分为三的行政区域历史

旧时宾阳大陈村·永淳蔡村一屋分两县(源自网络)

实际上,嘉庆年的这个永淳范围是与乾隆年的有所不同,但这个范围基本就沿袭到了民国时期,如上面所示的民国永淳地图,当然了,中间各乡村有变动,如改名,如范围,但大置也都在这个时候确立下来了,直到1952年结束!

永淳县作为一个县的行政区域发展千余年,在这片土地上自然也就会保留有一定的文化历史沉积!如城西的承露塔,始于明万历而重建于清同治,位入广西十大古塔之列,虽后经雷劈,但依然立于江边,看着峦城的风雨变换!又如古老的峦城镇,陶艺的文化,五月五的鱼生文化,这些无一不是的当年永淳流传下来的点点滴滴!

只不过,时至今日,这一切已打印上横县的印迹,但无一不是横县的精髓之一!这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只是撤并之间,让生活在这片土地的人们有那么一丝丝神伤!

不过,也就是因为历史的发展,有些人文故事,免不了追根溯源,这区域的行政的变化,又使很多人产生迷失之感,比如,“我从哪来”,“我的故乡是哪里”,也是中国人“氏族观念,故土文化”的重要的问题之一,中国人都有修族谱的习惯,传流家谱也是为了更好的寻根问祖,记下的古代地名,现实都难以考究,难见一丝旧迹!因为时代的行政区域撤并的关系,加上古文字的进化更改,使得现在的地名一定程度上,也找不到旧时记忆!

如在古志书中的“米田米”这个字,据说是广西特有的古地名用字,还是壮语发音字!至于发什么音, 就不知道了!这从中也可以说明,这一带,曾经就是壮族先民长期生活的地域之一!

那么,就看看清乾隆期永淳县当时范围下的七图,都有哪些屯,村,有兴趣,不妨找找看,说不定能找到你现在所在乡村曾经的过往:

广西解放后被撤并的县(四)——永淳县一分为三的行政区域历史

广西解放后被撤并的县(四)——永淳县一分为三的行政区域历史

广西解放后被撤并的县(四)——永淳县一分为三的行政区域历史

广西解放后被撤并的县(四)——永淳县一分为三的行政区域历史

广西解放后被撤并的县(四)——永淳县一分为三的行政区域历史

广西解放后被撤并的县(四)——永淳县一分为三的行政区域历史

广西解放后被撤并的县(四)——永淳县一分为三的行政区域历史

广西解放后被撤并的县(四)——永淳县一分为三的行政区域历史

广西解放后被撤并的县(四)——永淳县一分为三的行政区域历史

广西解放后被撤并的县(四)——永淳县一分为三的行政区域历史

广西解放后被撤并的县(四)——永淳县一分为三的行政区域历史

广西解放后被撤并的县(四)——永淳县一分为三的行政区域历史

广西解放后被撤并的县(四)——永淳县一分为三的行政区域历史

广西解放后被撤并的县(四)——永淳县一分为三的行政区域历史

广西解放后被撤并的县(四)——永淳县一分为三的行政区域历史

广西解放后被撤并的县(四)——永淳县一分为三的行政区域历史

广西解放后被撤并的县(四)——永淳县一分为三的行政区域历史

广西解放后被撤并的县(四)——永淳县一分为三的行政区域历史

广西解放后被撤并的县(四)——永淳县一分为三的行政区域历史

广西解放后被撤并的县(四)——永淳县一分为三的行政区域历史

广西解放后被撤并的县(四)——永淳县一分为三的行政区域历史

广西解放后被撤并的县(四)——永淳县一分为三的行政区域历史

我在桂平,我是。如果你喜欢,可以关注我!给你讲述这片土地更多的过往!

谢谢阅读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