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曾经两湖地区第一大城市,为什么后来没有成为湖北的省会?

说起湖北的省会,相信大家都知道是武汉。确实,目前中国中部最大的城市非武汉莫属了,远远超过长沙、郑州、南昌、太原、西安等城市。2018年的生产总值1.48万亿元,逼近1.5万亿元,名义增速为10.72%,同比去年增长了1436亿元,GDP总量位居全省第一,全国第九。

襄阳,曾经两湖地区第一大城市,为什么后来没有成为湖北的省会?

但是,在古代,襄阳绝对是湖北第一大城市。三国时期襄阳就算是兵家必争之地,而当时还没有武汉这个城市概念。襄阳作为湖南湖北首位度大城市一直持续到隋唐时期,那时候全国经济重心逐渐向南迁移。到后来,襄阳慢慢就成为湖北省的第二大城市,一直在武汉之后,就如同郑州与洛阳。那么,当年湖北的首府为何从襄阳,迁移到了中部的武汉呢?

襄阳,曾经两湖地区第一大城市,为什么后来没有成为湖北的省会?

众所周知,行省制度出现于元朝,但是在元朝之前,也有各自的区划方式,比如汉朝的州。从汉武帝时期开始,汉朝将全国划分为十三州。其初仅仅是监察区,最后玩砸了,各州刺史成了割据一方的军阀。当时荆州的首府就在襄阳,在三国演义中经常出现这个地方。当时,武汉被称为夏口,是荆州的一个军事重镇。由此可见,当时,襄阳的地位非常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襄阳一直是两湖地区最大的城市。

襄阳,曾经两湖地区第一大城市,为什么后来没有成为湖北的省会?

直到隋唐时期,襄阳也是赫赫有名的。但从这一时期开始,中原王朝的经济开始向南部转移。到了宋朝时期,南方的经济已经远远超过了北方。到了这个时候,武汉在地理上的优越性开始体现。武汉位于长江的中游,正好是一个货物运输和集散基地。到了南宋时期,由于湖北地区是南北政权反复争夺的地区,所以在经济上受到了影响。尤其是襄阳,当年是南宋王朝的屏障,蒙古军队曾经长期的围城。顺便说一句,郭靖这个人是存在的,不过是一位地方乡绅。

襄阳,曾经两湖地区第一大城市,为什么后来没有成为湖北的省会?

蒙古军队南下的时候,他组织当地百姓抵抗,最后被杀。元朝统一之后,建立了行省制度,武昌是湖广行省的首府。当时的湖广行省辖区相当大,包括现在的湖南、湖北、广东、广西,以及贵州的一部分地区。之所以选择武昌,就是看上了武昌的地理位置。请注意,当时还没有武汉这个说法,从元朝到清朝,首府一直是武昌。所以在1911年的那场起义被称为武昌起义,而不是武汉起义。不过,当时襄阳也是一个重要城市。

襄阳,曾经两湖地区第一大城市,为什么后来没有成为湖北的省会?

在明清时期,襄阳府和武昌府都很有名,其他地方则是州。其实在经济中心南移之后,武汉的地位就已经无力撼动,襄阳只能做省内的第二。进入近代社会之后,特别是京汉铁路通车之后,武汉的地位更加突出。襄阳想再次超越武汉,这个难度太大。当时,大武汉、大上海都赫赫有名。抗战期间,面对准备两路夹击的日本军队,提出了保卫大武汉的口号。这就出现了抗战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武汉会战,双方动员了100多万军队。

襄阳,曾经两湖地区第一大城市,为什么后来没有成为湖北的省会?

武汉拥有铁路交通的便利条件,再加上地处长江中游的地理位置,又有经济南移的良好契机。最终,武汉成功的超过了中部其他省会城市,成为中部第一大城。当然,襄阳的经济水平也不差。目前,襄阳的经济总量已经超过了4000亿。这已经超过了中部一些省会城市,放眼全国,在普通的地级市中,这个成绩也是比较靠前的。

襄阳,曾经两湖地区第一大城市,为什么后来没有成为湖北的省会?

话又说回来,襄阳虽然没能成为湖北省会,但其发展潜力也是不可小觑。目前襄阳经济总量已经达到四千亿,在中西部地区来说也仅次于非省会城市洛阳。而省会武汉随着这几年经济的发展,对省内兄弟城市的经济影响力也在不断提升。而现在省政府根据各城市发展实际情况已经制定“一主两副”战略,其中明确指出襄阳与宜昌为湖北省“省域发展副中心”,相信未来襄阳又能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

襄阳,曾经两湖地区第一大城市,为什么后来没有成为湖北的省会?

在此之外襄阳自身经济发展与建设也取得长足的进步,其高新区的发展已经占据经济增长总量的半壁江山,对比兄弟城市宜昌还在为化工企业污染而一筹莫展,襄阳经济则是呈现良好持续的发展势头。另外襄阳高铁网也在逐步完善之中,目前襄阳在建设的高铁线路就有郑万、西武,未来襄阳还将进一步建设沿江、郑贵两条高铁线,由此可见襄阳未来在省内铁路枢纽地位或将仅次于武汉。

襄阳,曾经两湖地区第一大城市,为什么后来没有成为湖北的省会?

襄阳这几年的发展大家是有目共睹的。我希望襄阳在抓紧完善自身城市发展的同时,也要肩负起鄂西城市群发展的重任,只有襄阳、宜昌与省会武汉同心协力、携手共进,才能将湖北引领攀上经济发展的新高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