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臉表情符號誕生歷程,人們紛紛效仿,各種表情相當豐富

1982年9月19日,歷史上第一個笑臉表情符號誕生,它就是“:-)”。很少有人知道它誕生於美國卡耐基·梅隆大學的計算機學院,卡內基-梅隆大學的斯科特·法爾曼教授創造了這個表情符號。這個符號是一個笑臉。笑臉符號:-)由冒號、短橫線和半個括號組成的符號串,表情符號讓網絡交流變得有趣味更親切,它可能是當時網絡上最流行的符號。你可曾想過這個絕妙符號組合是如何誕生的。

笑臉表情符號誕生歷程,人們紛紛效仿,各種表情相當豐富

這要追溯到1982年,那時候卡耐基大學的電子公報板(相當於今天網上的論壇)主要是大家在上面交流信息,師生們常在上面討論學術問題、發佈尋物啟事或者活動組織舉辦公告。斯科特·法爾曼發現有時人們在論壇裡開玩笑,說段子,一些人總是理解不了其中的幽默,會產生歧義,他們還會誤讀並爭論起來,這樣往往會淹沒一個挺有趣的帖子。為了讓這種情況不再發生,師生們在電子佈告欄上展開了一場討論,希望創造一個符號標出開玩笑的話語,以免造成誤會。


當時斯科特·法爾曼坐在電腦前,掃視著鍵盤上的那些字符,於是他想或許可以組成一個笑臉用鍵盤上的這些字符,多次嘗試後發現把冒號、短橫線和左括號排在一起,只要順時針旋轉90度,這個符號就像一個人的笑臉:-)。於是斯科特·法爾曼提議大家在說笑話時可以把這個笑臉符號:-)加進去,這個建議提出後得到師生們的廣泛認同,世界上第一個笑臉:-)就由此誕生了。這一符號很快傳播到其他大學,並進入商業和日常領域,受歡迎程度遠遠超出了斯科特·法爾曼的預期。在個人電腦與互聯網普及後,“微笑”符號更是傳遍了全球,微軟公司等推出的MSN等即時通訊軟件也都還紛紛預設了笑臉圖標。斯科特·法爾曼表示自己更喜愛文本格式的笑臉符號,因為它更讓人無限遐想比通訊軟件中的笑臉圖標。

笑臉表情符號誕生歷程,人們紛紛效仿,各種表情相當豐富

:-)符號流行後,還是有許多人不知道是誰創造了這個表情符號。斯科特·法爾曼知道自己是第一個發明和使用的人,但是這需要證據證明,當他決定尋找收集那些有用信息的時候發現備份的磁盤早不見了,更別說用來讀磁盤的電腦了,斯考特試過尋找兩次後無果,決定放棄。而距笑臉符號誕生20年後,卡內基·梅隆大學技術人員在微軟公司幫助下,從25年前的歷史記錄裡找到了他發言的證據。25年前最常用的電子信息備份介質是磁帶,技術人員耗費大量時間,最終找到了記錄法爾曼25年前發言的磁帶,也確定了這一符號的誕生時間:1982年9月19日11時44分。

笑臉表情符號誕生歷程,人們紛紛效仿,各種表情相當豐富

以:-)為模板,更多新的表情符號也都紛紛湧現,例如眨眼微笑符號“;-)”和簡約版的笑臉“:)”等等,當符號表情傳開後,不同國家根據本地的語言習慣對錶情符號進行了創新。 


例如在日本,有人發明了另一種橫向的表情符號“^_^”用來代替“:-)”,由此比較可以看出歐美地區的表情符號更多是用嘴表達情感,而日式的表情符號主要是通過眼睛表達;在俄羅斯,人們腦洞大開,設計了一些網絡表情符號更富有俄羅斯的特色,比如在俄羅斯被許多人熟知的一本很有名的科幻小說中有一個叫作克圖虎的海底怪獸,腦袋上長著一堆觸角,於是有人很巧妙地給怪獸設計成符號“{:?”;還有中國網民,以斯科特·法爾曼的“:-)”符號為藍本,把括弧調換了一下,就成了一個難過的表情:-( 。

笑臉表情符號誕生歷程,人們紛紛效仿,各種表情相當豐富


越來越多的人熱衷於創新出各種各樣的笑臉符號:張嘴笑、戴眼鏡、戴帽子、大笑,有鼻子的、擠眉弄眼的……笑臉成為互聯網的通用符,還從簡單的標點符號變成各種聊天軟件中的表情、被衍生成圖片。

笑臉表情符號誕生歷程,人們紛紛效仿,各種表情相當豐富

在現在互聯網發達的社交生活中,人們已經越來越依賴數字化通訊,它是現代人與人交流的重要手段。有語言專家稱,表情符號可以人人們更加簡單明瞭地表達自己的情感,表情符號的準確、生動是純粹的文字敘述難以做到的。在數字化通訊中,它起到了近似於手勢、肢體語言和語氣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