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出祁山"寸土未得,是否实证了孔明的智慧以帷幄谋划为上而指挥实战为下?

小中106


这里是不请自来的守仁君

不见得,想要成事,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而当时的蜀汉,天时地利丧尽,对吴魏的优势荡然无存,只剩孔明苦苦支撑,别说寸土未得,守仁君认为孔明在有生之年力保蜀汉地位就已经是大功一件了。


在蜀汉事业巅峰期,有汉中,益州,荆州南郡、零陵、武陵三郡,益州军团加上荆州军团加上汉中军团拥兵差不多二十万,且有精兵八万。虽然其实力比不过曹魏,和东吴持平,但是其锋芒却是稳压其它两方。

但是自从关羽丢荆州,刘备败夷陵。蜀汉从荆州起家的精锐部队损失殆尽,而且还丢了荆州三郡。兵力只剩十万余,地盘仅有益州汉中二地,而且南中地区多有叛乱,而曹魏占据中原,有人口四百万,兵力三十万。经济实力更是碾压蜀汉。


孔明时期的蜀汉可以说基本是一成胜算也没有,人口、兵力、地盘都是三国之中最少的,而且所在地区四面环山,防御敌人的群山也成了自己的拦路虎。孔明北伐的难度非常之大。

诸葛亮说到底也是个人,再神机妙算也不可能真的四两拨千斤。

咱们细看五次北伐,因粮食问题退兵的就有两次,五次虽然全部无功而返,但是蜀汉还是蜀汉。一个小国多年连续挑战强国,强国却只能被动防御,已经很不错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