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去世後,為何是窩闊臺繼位?而不是他最疼愛的拖雷?

我們知道,成吉思汗生前,給了四個兒子每人一份“兀魯斯”,以及一塊“禹兒惕”

,即足以維持這些部落放牧的領地。成吉思汗以為,對草原的分配並不會造成大蒙古兀魯思的瓜分,在“封地聯合”的認知下,他們雖然有各自的地盤,但都必須清楚,整個草原都是屬於帝國所有,並不是屬於個人。而兄弟之間的化地而治,形成分封而又聯合的國家形態。

對於成吉思汗來說,他所設想的是景象是十分美好的,他希望他的四個兒子都能相親相愛,互幫互助,但是從前期的汗位爭奪戰來看,似乎這一設想並不能順利地執行下去。事實證明,隨後的發展遠遠超出了成吉思汗的設想,大蒙古兀魯思已經成為四分五裂的帝國了。

成吉思汗去世後,為何是窩闊臺繼位?而不是他最疼愛的拖雷?

成吉思汗

在前期的汗位爭奪戰中,成吉思汗的長子朮赤和次子察合臺,爭吵得最為厲害,他們互不相讓,甚至到最後刀兵相見。而造成他們爭吵的原因,則來自幾十年前的一場變故。那是發生在成吉思汗創業之初,蔑兒乞惕人洗劫了乞顏部,將成吉思汗的妻子孛兒帖搶去,等到鐵木真救出孛兒帖的時候,卻發現她已經身懷六甲,隨後不久便生下了朮赤。

所以對於朮赤來說,他雖然名義上是黃金家族的後代,但是很多人對他這一身份並不認同,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部落乃至是敵人都說他是蔑兒乞惕人的野種。其中他的二弟察合臺,就是眾多的質疑者之一。所以在後來成吉思汗準備擬定繼位人選的時候,兩人便開始了激烈的爭吵,並開始拳腳相加,甚至是刀兵相向。

成吉思汗去世後,為何是窩闊臺繼位?而不是他最疼愛的拖雷?

四大汗國疆域

成吉思汗縱然是天子驕子,草原英雄,但是看到自己的兩個兒子爭論不休,作為父親的他也十分難受。最後在平息兩人的憤怒之後,成吉思汗便對他們說道:“你們沒有必要擠在一起。天地廣闊,海河無邊,還是各去一邦鎮守為好。可有一點必須切記,那就是,要不斷擴張各自的領地!朮赤、察合臺你們二人要言而有信,不要鬧出讓天下人恥笑的事來。”

最後在西征的時候,成吉思汗就將打下來的地盤敕封給了自己的兩個兒子,並讓他們永遠駐守,其中朮赤的主要轄區是東起額爾齊斯河,西至多瑙河,南起高加索山的地區,也就是後來的金帳汗國(欽察汗國);察合臺的領地最初的時候含括西遼舊地,包括天山南北路及今天的阿姆河、錫爾河之間的地區,也稱為察合臺汗國。

至於其他兩個兒子,成吉思汗另有安排!

成吉思汗去世後,為何是窩闊臺繼位?而不是他最疼愛的拖雷?

窩闊臺

公元1225年,成吉思汗在親征西夏國途中去世,在他去世後不久,西夏國便投降了。在成吉思汗臨死前,他再次將諸子叫到身邊,重申他的遺命,對他們說:“窩闊臺將繼承我的汗位,因為他比你們高出一格。憑藉他的靈驗的勸告和良好的見解,對軍隊和人民的管轄,帝國邊界的保衛得以實現,因此我指定他為我的繼承人,把帝國的鑰匙放在他手上。”

此刻,成吉思汗剋制了對幼子拖雷的寵愛,打破蒙古的舊制,將窩闊臺提升為繼承人。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拖雷才是成吉思汗最寵愛的兒子,那他為何不將汗位交給拖雷呢?

成吉思汗去世後,為何是窩闊臺繼位?而不是他最疼愛的拖雷?

拖雷

其實成吉思汗也是出於對帝國的考慮。首先來說,此時的朮赤已經去世,只剩下三個兒子,次子察合臺已經有了自己的領地,成為了察合臺汗國的大汗,所以自然不能被選為大汗。再者來說,成吉思汗如果立察合臺為繼承人,那麼勢必會引來朮赤後人的不滿,所以鑑於草原上的和平考慮,成吉思汗是不會將汗位交給察合臺的。更何況,察合臺暴躁的脾氣,也不適合當大蒙古兀魯斯的繼承人。

而拖雷作為鐵木真的幼子,從小便受到父親的寵愛。但按照蒙古人“幼子守灶”的習俗,所以拖雷在一定程度上來說是不能繼承汗位的,他的封地只能是在斡難河畔的老營,即鐵木真征服草原的起點。

至於窩闊臺,他天性慷慨,仁愛好施,鐵木真曾讓他協助自己管理大蒙古兀魯思的政務,對國家的治理有著自己的見解。所以鐵木真擬定他為繼承人也是理所當然。

成吉思汗去世後,為何是窩闊臺繼位?而不是他最疼愛的拖雷?

窩闊臺

當然了,按照蒙古舊制,大汗之位是需要通過忽裡臺大會決定,窩闊臺雖然已經是鐵木真指定的繼承人,但是也必須經過忽裡臺大會的決定通過才行。

公元1299年秋,蒙古宗王以及重要的大臣在曲雕阿蘭舉行忽裡臺大會來推舉大汗,此次會議一共進行了四十天,久決不下。其中一些人主張立拖雷,一些人主張立窩闊臺,爭論不休。最終在一番權衡之下,還是決定聽從成吉思汗的遺命,擁立窩闊臺為大汗。

就這樣,窩闊臺便正式成為了大蒙古兀魯思的第二任“皇帝”。

參考文獻:《多桑蒙古史》、《蒙古帝國的興亡》、《成吉思汗與今日世界之形成》、《蒙古歷史拼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