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光潜:关于生活,我有三条建议

别忘了生活

朱光潜

朱光潜:关于生活,我有三条建议

1.在理想和现实中找到平衡

人生何尝不是一种理想的冲突场。只不过实在这和舞台有一点不同,舞台上的悲剧生于冲突之得解决,而人生的悲剧则多生于冲突之不得解决。

生命途程上的歧路尽管千差万别,而实际上只有一条路可走,有所取必有所舍,这是自然的道理。

世间有许多人站在歧路上只徘徊顾虑,既不肯有所舍,便不能有所取。世间也有许多人既走上这一条路,又念念不忘那一条路。结果也不免差误时光。

“摆脱不开”便是人生悲剧的起源。畏首畏尾,徘徊歧路,心境既多苦痛,而事业也不能成就。许多人的生命都是这样模模糊糊地过去的。要免除这种人生悲剧,第一须要“摆脱得开”。消极说是“摆脱得开”,积极说便是“提得起”,便是“抓得住”。

认定一个目标,便专心致志地向那里走,其余一切都置之度外,这是成功的秘诀,也是免除烦恼的秘诀

朱光潜:关于生活,我有三条建议


2.找回生活的精力和活力

别忘了生活。

我时常想,做学问、做事业,在人生中都只能算是第二桩事。人生第一桩事是生活

我所谓“生活”是“享受”,是“领略”,是“培养生机”。假若为学问为事业而忘却生活,那种学问事业在人生中便失其真正意义与价值。

因此,我们不应该把自己看作社会的机械,一味迎合社会需要而不顾自己兴趣的人,就没有明白这个简单的道理。我最怕和谈专业的书呆子在一起,你同他谈话,他三句话就不离本行。谈到本行以外,旁人所以为兴味盎然的事物,他听之则麻木不能感觉。

像这样的人是因为做学问而忘记生活了。倘若先没有多方面的宽大自由教育做根底,而职业教育的流弊,在个人方面,常使他生活单调乏味,在社会方面,常使文化肤浅褊狭。


倘若基础树得不宽广,你就是“专”,也决不能专到多远路……学问这件东西,先要能博大而后能精深。


朱光潜:关于生活,我有三条建议

3.做一个活泼的年轻人。

青年人比老年人易于发愁些,因为青年人的生机比较强旺。

小孩子们的生机也很强旺,然而不知道愁苦,因为他们时时刻刻的游戏,所以他们的生机不至于被抑郁。

我自己从前仿佛也尝过烦恼的况味,从前长辈们往往拿“应该不应该”的大道理向我说法。他们说,像我这样一个青年应该活泼泼的,不应该暮气沉沉的,应该努力做学问,不应该把自己的忧乐放在心头。

现在一般青年的心理大半都还没改变。学生自成一种特殊群体,把社会看成待我改造的对象……

你应该回头看看你自己是什么样的一个人


朱光潜:关于生活,我有三条建议

插图系大卫·霍克尼(David Hockney)作品


志气太大,理想过多,事实迎不上头来,结果自然是失望烦闷;志气太小,因循苟且,麻木消沉,结果就必至于堕落。


朱光潜(1897年9月19日—1986年3月6日),字孟实,安徽省桐城县人 ,现当代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1922年毕业于香港大学文学院。1925年留学英国爱丁堡大学,致力于文学、心理学与哲学的学习与研究,后在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1933年回国后,历任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教授。1946年后一直在北京大学任教 ,讲授美学与西方文学。 主要著作有《悲剧心理学》《文艺心理学》《谈美》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