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王英布起兵之時,有上中下三計可選,為什麼英布選擇了下策?

風過初夏雨過天晴


實際上不是英布選擇了下策,而是形勢使然,英布即便想選擇其他兩個策略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這件事要從劉邦稱帝開始。當時,劉邦冊封了七個異姓王,分別是燕王臧荼、趙王張耳、韓王信、楚王[原為齊王]韓信、梁王彭越、長沙王吳芮、淮南王英布。

分封完了之後,劉邦做了皇帝,所以開始強化皇權。此時,各地異姓王手中握有很大的兵權,成為了朝廷新的威脅,於是劉邦開始清除這些異姓王。

首先遭殃的是楚王韓信,劉邦藉口巡遊雲夢澤,讓韓信前往,於是韓信在沒有防備的情況下被生擒,後被殺。之後,韓王信因遭到劉邦排擠而投靠匈奴。燕王臧荼因為害怕而起兵,最終被殺。趙王張耳之子張敖雖然是劉邦的女婿,但也被廢。最慘的是梁王彭越,被夷三族後,自己也被劉邦剁成了肉醬。




彭越被剁成肉醬後,劉邦下令將其肉醬分賜給諸侯。送到淮南時,英布害怕到了極限,而且又想到七個異姓王,五個已經被廢或被殺,所以英布開始佈置兵力,集結軍隊。

劉邦得到英布集結軍隊的消息後,還是想用詐騙的方法,讓英布前往都城,然後一舉擒殺。但很可惜,有了韓信等人的前車之鑑,英布也沒有這麼傻了,所以他在淮南宣佈起兵了。

英布造反後,劉邦召集眾將,詢問應對的策略。夏侯嬰向劉邦推薦了他的門客,原楚國令尹薛公,並且對劉邦說:“薛公文韜武略,可以為此事出謀劃策。”



劉邦召見薛公時,詢問薛公應對之策。薛公對劉邦說:“英布造反在意料之中,而且他造反有上、中、下三條策略可選。”

劉邦又問:“哪三條策略?”

上策;英布向東取吳國,向西取楚國,之後吞併齊國,佔領魯國。傳一紙檄文,叫燕國、趙國固守他的本土。如此,漢將失去山東之地。

中策;英布東取吳國,西取楚國,吞併韓國、魏國,佔領敖庾的糧食,封鎖成皋之間的要道。如此,漢與英布的戰爭將會勝負難料。

下策;英布向東取吳國,向西取下蔡,把輜重財寶運越國,自己跑到長沙。如此,漢必勝而英布必敗。

劉邦聽後又問到:“那你認為英布會選哪個策略呢?”

薛公:“必是下策無疑。因為英布本是驪山刑徒,好不容易做到了萬乘之主,這都是為了自身的富貴,所以他不會為子孫後代和百姓著想,必定是下策。”



誠然,英布確實出身驪山刑徒,而且處處都以個人利益為出發點,因此才在楚漢之爭時背叛了項羽,如今又背叛劉邦。但薛公說的也不全對,實際上,英布根本就沒有辦法選擇上策和中策。

首先看一下上策,英布需要攻下吳國、楚國和齊國,然後送信給趙國和燕國,讓他們按兵不動。之後,英布以山東大半之地和關中的劉邦抗衡。

這個戰略規劃很好,如果成功,英布確實可以取得優勢。但是,當時天下大半都已經被劉邦平定,除長沙王吳芮、燕王盧綰之外,所有的諸侯王都姓劉。而且這兩個異姓王當時也忠心於劉邦。

另外,當時的楚王劉交也不是廢物,他是劉邦的親弟弟,在滅秦和楚漢之爭中曾跟隨劉邦南征北戰。而齊王則是劉肥,劉邦的庶長子,雖然他沒有經歷過戰爭,但他的相國是曹參,可謂身經百戰。這兩個地方可是一個難啃的骨頭,一旦開戰,英布根本沒有足夠的時間取下兩地。如此,何談燕王盧綰、趙王劉如意固守本土?



其次是中策。英布選擇中策可以不用攻打強盛的諸侯國,只需要攻下吳國、楚國,之後佔據敖倉的糧食。與劉邦在成皋之間周旋。

這個計策同樣是危險重重。所有人的人都站在了劉邦一面,一旦英布走出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那就意味著是孤軍深入,很可能會被包圍全殲。

選來選去,英布只有下策可選。所以,英布並不是不想選上、中兩策,只是天下大勢已經變了,韓信等人已經死完了,他根本沒有和劉邦一較長短的資本,最終也只能無奈的認命,拼命自保。希望可以耗到劉邦去世,與朝廷和解。

結果,劉邦御駕親征,英布大敗,最終還是失敗了。


我是越關


在韓信、彭越被殺後,英布知道漢高帝劉邦下一個目標必是自己,與其坐以待斃,不如絕地反擊,於是舉兵造反。

在韓信、彭越死後,能稱為當世名將的,只有英布了。劉邦對英布造反還是頗有忌憚,於是召集諸將商議對策。汝陰侯滕公向劉邦推薦一個人:原楚國令尹薛公。薛公向劉邦分析英布三種可能的選擇:

其一,向東發展,奪取吳國,而後奪取楚國,吞併齊國,佔領魯國,號令燕、趙。如此一來,英布將奪取山東之地,與劉邦平分天下,分庭抗禮,這就是所謂的上策。

其二,向東攻佔吳國,向西攻佔楚國,吞併韓國佔領魏國,控制敖倉的糧食,封鎖成皋的要道。如此一來,勝負難以預料,這是所謂的中策。

其三,向東奪取吳國,向西奪取下蔡,把輜重財寶遷到越國,坐鎮長沙。倘若如此,英布必敗,這是下策。

那麼英布會採取哪種策略呢?薛公斷言,英布將採用下策。

我們來分析一下,這三個策略的差別在哪?

上策是一路北進,把吳、楚、齊、魯、燕、趙都收入自己的勢力地盤,與劉邦的大漢帝國東西對峙。這是一種積極的進取。中策的重點是奪取中原地區,控制產糧區,扼守劉邦東進的要道。大家知道,在楚、漢戰爭時,這裡是劉邦與項羽長期對峙的戰場。下策則是為了保住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只要能把漢軍擋在門外就行了。

後來英布的進軍方向,甚至還不如薛公說的下策。英布實際上只攻略了荊楚。他先是進攻荊王劉賈,劉賈大敗,所部被英布吞併,劉賈在逃跑途中死了。之後,英布渡過淮水,進攻楚國,又大敗楚軍。然後,就沒有然後了。在薛公所說的下策中,英布至少還應該攻略吳、越、長沙,以增加自己大後方的縱深。

接下來,英布只是消極等待漢軍前來進攻罷了。

那麼,英布為什麼會選擇下策呢?

第一,英布沒有大志向。

英布從來都沒有席捲天下的雄心壯志,對他來說,在一方稱王就是最高理想了。這是他不如項羽、劉邦的地方。實際上,在楚漢戰爭期間,英布作為項羽的部下與親信,作戰十分消極。項羽徵田榮、劉邦時,曾多次要求英布出兵,但英布陽奉陰違,總是以稱病為藉口,消極怠工,最多就派幾千人的小部隊,象徵性地參加戰鬥。他只滿足於當割據一方的王侯,至於天下,你們誰愛得誰去搶,不幹老子屁事。因此,他起兵造反,只是要保住自己的地盤,這就註定他不可能有更大的戰略設想。

第二,英布對形勢有誤判

英布以一個小小的淮南國,要與那麼大的漢帝國對抗,憑什麼他認為可以保住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呢?因為他有一個相當致命的誤判。

英布是一員悍將,作戰能猛,經驗豐富。在他看來,自從項羽死後,能夠與自己抗衡的人只有三個人:劉邦、韓信、彭越。如今韓信與彭越已經被誅殺,而劉邦已經老矣,而且又當了皇帝,,勢必不能親自帶兵打仗。只要劉邦不出馬,其他人,如周勃、灌嬰、樊噲等人,英布都沒把他們放在眼裡。

因此,英布攻入荊楚後,就止兵不前了,就是覺得有把握保住自己的地盤。然而,令他未能想到的是,劉邦居然親自出馬了。很多人不把劉邦視為名將,其實從英布的態度就可以看出,他是把劉邦視為當世最頂級的名將。

第三,英布連下策的標準都沒達到

薛公說的下策,包括奪取吳越,把後勤輜重置於吳越以為基地;同時奪取長沙,有一個可以退卻的方向。

長沙是誰的地盤呢?在楚漢戰爭後,吳芮被封為長沙王,而吳芮是英布的岳父。此時吳芮已經去世,兒子吳臣繼承長沙王。英布是吳臣的姐夫,如果他事先策反吳臣,在吃了敗仗後,還是可以退到長沙,繼續與劉邦對峙。

然而,英布既沒奪吳越,也沒策反吳臣。因此,他被劉邦打敗後,淮南兵團灰飛煙滅,就無路可去了。在無路可走的情況下,只有冒險逃往長沙,寄希望於吳臣的收容。然而,吳臣怎麼願意跟著他死呢?最後吳臣決定借刀殺人,他假意安排英布逃到南越避難,路經番陽時,又唆使番陽人殺死了英布。

由此可見,英布舉兵造反,卻根本沒有明確的戰略規劃,只是把希望寄託在劉邦不親征。如此一來,焉能不敗?


君山話史


英布起兵之時所謂的上中下三計,並不是出自於英布的手下,而是出自於劉邦手下原楚國令尹薛公的判斷,然而事實上,薛公有點站著說話不腰疼了,他所謂的這上中下三策對於英布來說,除了下策還有一線生機,其他兩策都是十成十的死路。


不過薛公有個事說得對,英布的反是必然的,漢初三大名將韓信被呂后和蕭何設計弄死在長樂宮的鐘室之中,而彭越更慘,本來已經被流放了,可偏巧碰上了呂后,結果落了個被剁成肉醬,分給各諸侯,而英布就得到了這麼一份彭越牌肉醬,此情此景,英布不反就只能“掛印封金”,隱遁山林了。



再來說薛公三策

上策:把淮南國南邊的荊國(吳地)、楚國先佔了,回頭向東北,把齊國、魯國佔了,就連成一片了。再把燕國、趙國鼓動反了,基本上關東局勢就定了。

中策:也是先佔荊楚,然後直插韓、魏,函谷關外糧倉一佔,只要不腹背受敵,戰局就很難說了。

下策:打完荊楚,殺出一條血路,把重心遷到南方去,也就是漢王朝統治比較薄弱的地廣人稀的地方去。

為什麼說薛公站著說話不腰疼?

當時荊王是劉邦的堂兄劉賈、楚王是劉邦的親弟弟劉交、齊王(含齊魯)是劉邦的長子劉肥、而燕國此時並無封王,是漢郡,趙王則是劉邦的愛子劉如意。可以說都在劉氏宗族手裡控制,雖然英布單打哪個都沒問題,但是想要實現控制,這個難度不亞於登天。

更重要的是當時天下初定,民心所向雖不是說一定向漢,但是向的卻是統一穩定,而劉邦漢初的政策也是輕徭薄賦,剛好和百姓的需求是契合的,英布無論是用上策還是中策,結果都是還沒掀起什麼波瀾就被幹掉了。

相反,下策是唯一的一線生機,即背靠百越,地廣人稀,還有就是指望劉邦不親自帶兵,也就是不跟他一般見識,他尚且能保一方之地。英布此舉很明顯並不想圖天下,而只求自己安安穩穩地有塊塊稱王稱霸。

英布最後的結局

只可惜,最後這點要求也沒能滿足,劉邦親自帶兵來了。英布不是害怕劉邦能打,是擔心他跟劉邦一對上,手下戰鬥力就大打折扣了,結果也跟他想的一樣,隨便打打軍隊就四散奔逃了,毫無精銳戰鬥力的樣子。這就是民心所向。

輸掉了戰鬥的英布最後也沒跑了,被自己的外甥,長沙王吳回(吳芮的孫子)給忽悠了,慘死在番陽的民宅裡。吳回倒是更加被劉邦信任,長沙國也成為西漢一朝存在時間最久的異姓王國,長達四十五年之久。


水一白聊歷史


劉邦在稱帝后,共封了七個異姓王,他們分別是:楚王韓信、梁王彭越、燕王臧荼、趙王張敖、長沙王吳芮、淮南王英布和韓王信。

但在其後六年時間裡,先是韓信被貶為淮陰侯,後又被滅三族;接著臧荼被斬首,彭越被剁成肉醬,韓王信被逼得亡命天涯,張敖被廢,只剩下淮南王英布和長沙王吳芮。

在這種背景下,不管是誰處在英布的位置上,都會感覺到恐懼。因為,劉邦這就是在不動聲色的削藩,而他的下一個目標,很有可能就是自己。在這種恐懼的支配下,英布自然做出一些保護自己的軍事部署。從情理上來說,英布只是想自衛。但從法理上說,這就是要造反。

所以,劉邦在得知這個消息後,就派使者面見英布,讓他親自到長安城來澄清這件事。如果放在幾年前,英布很有可能會親自到長安城來面見劉邦,但因為有韓信和彭越的前車之鑑,英布又哪裡會往劉邦的套裡鑽呢?

所以,英布一咬牙一跺腳,直接就起兵造反。劉邦一看,英布竟然沒有中計,所以只好親自派軍圍剿他。



劉邦在出徵前,聽說楚國的令尹薛公很瞭解英布,所以召他來詢問計策。薛公說,如果我處於英布的位置上,有上、中、下三策:

上策是向東奪取吳國,向西奪取楚國,吞併齊國,佔領魯國,傳一紙檄文,叫燕國、趙國固守他的本土,山東地區就不再歸漢王所有。如果英布採取上策,關東六國故地,就會脫離漢帝國的統治。

中策是向東攻佔吳國,向西攻佔楚國,吞併韓國佔領魏國,佔有敖倉的糧食,封鎖成皋的要道。如果英布採取中計,誰勝誰敗就很難預料。

下策是向東奪取吳國,向西奪取下蔡,把輜重財寶遷到越國,自身跑到長沙。如果英布採取下策,大漢就可以安枕無慮。

劉邦又問:“英布將會選擇哪種計策?”薛公回答說:“選擇下策。”

劉邦說:“他為什麼放棄上策、中策而選擇下策呢?”

薛公說:“英布本是原先驪山的刑徒,自己奮力做到了萬乘之主,這都是為了自身的富貴,而不顧及當今百姓,不為子孫後代考慮,所以說他選用下策。”



薛公所說的上策,歸納為一句話,那就是先佔據項羽從前的地盤,再出兵佔據齊國,同時聯合燕國和趙國一同造劉邦的反。從軍事上看,英布似乎有這種能力,因為,他一出手,就把吳國和楚國的軍事主力擊敗。

從這層意義上來說,英布已席捲了項羽從前的地盤,接下來他只要能佔據齊國,再取得趙國和燕國的響應共同造反,天下就又恢復到了戰國的格局。但問題是,當時的齊國有曹參坐鎮,英布想短時間取勝,實在太困難。更重要的是,讓趙國和燕國共同造反,英布實在沒有信心。

薛公所說的中策,歸納為一句話,就是英布抱著必死之心與劉邦決戰,直接率軍一鼓作氣打到函谷關門口。這種打法,其實與項羽當年破釜沉舟攻打章邯一樣。到時,只要六國故地不滿劉邦的力量,紛紛響應他,他就有機會把大漢帝國給打亂。

但問題是,這種打法是典型的孤軍深入,它能否取勝的關鍵,主要在於有多少人會響應。如果到時英布衝過去,後面卻沒有足夠的力量響應他,他就會進退失據,也就相當於他把自己親自送到了劉邦口中,典型的自尋死路。

英布不敢選擇上策和中策,絕不是因為他唯利是圖和目光短淺,真實原因,是他缺乏與劉邦放手相爭的勇氣和實力。因為,英布起來反抗的時機實在太晚,當時劉邦的削藩已經進行到尾聲,天下已近乎都歸於劉氏所有。在這種背景下,天下到底還有多少人還敢挑戰劉邦,英布實在一點信心也沒有。

而且,從當時的條件去看,英布與劉邦絕不是一個重量級的選手,英布選擇造反,絕不是想取代劉邦當皇帝,事實上他也沒有這種雄心壯志,只不過是因為他聽說劉邦現在的身體一天比一差,已經活不了多久。

所以,英布覺得,他只需要和劉邦相抗衡一段時間,熬到劉邦去死,漢帝國中央政府自然會選擇和談。到時,英布就有機會擁有割據東南的可能,在這種背景下,英布自然選擇下策,也就是先奪取東南,然後和漢帝國對峙,靜觀其變。


我是趙帥鍋


英布,又稱黥布。

因為秦朝還未滅亡的時候,英布受到其他人的牽連,連坐,被秦的司法機構施以黥刑,就是在臉上刻字,看過《水滸傳》的讀者一定對黥刑印象深刻,林沖、宋江、武松等梁山好漢都曾被施以黥刑。

英布被施以黥刑後,猛然想起自己少年時候被相面的結果,當時的相士跟他說,“當刑而王”,英布覺得,或許人生的命運就是這樣,冥冥中自有天定,他今日被施以黥刑,他日必將南面稱孤,於是,英布開始活動,在驪山勞改營中,英布結交了大量豪傑,後來帶著一批人逃出驪山,到長江中當草寇。

及至陳勝起兵,英布找到吳芮,和吳芮一起舉事,後來英布又先後追隨項羽和劉邦,併為西楚和大漢的建立立下赫赫戰功,先後被項羽和劉邦立為九江王、淮南王。

劉邦晚年,體弱多病,陰狠的漢高後呂雉漸漸走向前臺,大搞韓信、彭越、盧綰、英布等異姓王,英布害怕滅頂之災,斷然起兵。

英布起兵的消息傳到大漢都城長安,年老多病的劉邦本意叫太子劉盈掛帥出征,但呂后擔心劉盈擺弄不了劉邦的那幫老兄弟,害怕太子劉盈最終無功而返,於太子之位不利,所以到劉邦面前一個勁地哭訴,讓劉邦強打精神,躺在戰車中奔赴前線。

兒子、媳婦是如此地不爭氣,對戰場是如此地恐懼,也讓劉邦深感無奈。劉邦只好一邊罵兒子沒用,一邊準備自己親自出徵。

出征前,劉邦找到故楚令尹薛公,據說,薛公這人,有籌策之計。薛公跟劉邦講,擺在英布面前的,有上中下三計,上計是以英布的淮南為根據地,把荊、楚、齊、魯都打下來,並繼續向北打趙、燕,和劉邦平分天下;中計是拿下荊楚後西取韓魏,搶佔糧倉,和劉邦打持久戰,勝負誰手,不可知;下計是拿下荊地後,把重要資產放到吳越,英布跑到長沙國躲起來。

照薛公的估計,英布必然會放棄上策和中策,選擇下策。

薛公為什麼認為英布會選擇下策呢?

因為縱觀英布在反秦和滅楚中的表現,無不是為了自身利益考慮。

吳芮有實力,他便跟吳芮結成聯盟,項梁勢頭猛,他便帶兵歸屬項梁,項羽殺了宋義,他就成了項羽的馬前卒,項羽立他為九江王,他就想守住九江過安樂日子,不再攙和戰爭,項羽對他生疑,他為了自保,投靠了劉邦,劉邦立他為淮南王,他就為劉邦鞍前馬後地效力。

簡單地說,英布並沒有多少野心,他只對自己的實力心知肚明,他只想安安穩穩地過好日子,即便他起兵造反,也只是想擁有跟劉邦、呂后討價還價的實力,並不想跟劉邦平分天下。

從英布起兵後對手下講的話中也可以看出來,英布很恐懼劉邦,害怕劉邦御駕親征。連跟劉邦正面拼的勇氣都沒有,他又怎麼敢想劉交的楚、劉肥的齊、劉如意的趙和盧綰的燕呢?

劉交是劉邦的四弟,雖然不是武將,但謀劃水平並不低,如果真的要跟劉交硬拼,英布也沒有十足的把握取勝;劉肥是劉邦的長子,雖然不像劉交那樣經歷破秦、滅楚的戰爭洗禮,但劉肥的相國是曹參,是西漢初年文武全才似的人物,其戰鬥力僅次於項羽、劉邦、韓信,跟英布、彭越、盧綰、劉賈等人不相上下,其治國的能力僅次於蕭何,有曹參坐鎮齊國,英布一點拿下齊國的把握都沒有;趙國的國君劉如意是劉邦的三子,還是個娃娃,沒什麼可特別強調的,但趙相周昌曾是西漢的御史大夫,其軍事能力雖不如曹參、盧綰、劉賈、周勃、灌嬰、樊噲等人,但也不弱;最北邊的燕國,是盧綰的地盤,盧綰是西漢的首任太尉,同時也是個文武全才的主,於英布來說,也是塊難啃的骨頭。

因此,薛公所謂的上計,仔細琢磨起來,是個收益高但風險也大的計策,英布若想爭天下,自然得選上計,如果英布只想自保,則沒必要選擇上計。

更何況,劉邦御駕親征後選擇的進軍路線,也迫使英布無法選擇薛公說的上策,甚至無法選擇薛公說的中策。

劉邦率領漢軍出成皋後,並沒有繼續東進增援彭城,而是折向東南,直奔淮北蘄縣而來。如果英布置漢軍於不顧,繼續北進彭城,選擇跟楚王劉交死磕,英布則會被劉邦的漢軍切斷後路,受兩面夾擊之苦。

劉邦的御駕親征,在英布的意料之外。聞聽劉邦親來,英布也不得不停止對劉交楚國的進攻,休養生息,擺出架勢,迎接劉邦的到來,一場大戰將無可避免地再一次在淮北原野上爆發。

所以你看,英布也未必如薛公所說的那樣,沒有爭天下的雄心,而是實力所限,英布不得不選擇薛公口中的下策,一如很多窮人,他明知道錢可以生錢,但他沒有錢,只能拼了命去省錢,而心靈毒雞湯卻把窮人的這種不得已說成是“窮人思維”,薛公像不像心靈毒雞湯的創始人?


遙望燕園


英布之敗,並非錯選了計策,形勢使然,根本怎麼做都沒勝算。劉邦剷除異姓王,呂后殺了韓信,劉邦又聽她的話殺了流放中的彭越,並把彭越剁成了肉醬分賜給諸侯,肉醬送到淮南,淮南王英布看了很害怕。這是很明顯的道理,三個功勞最大的異姓王已去其二,北地的韓王信和臧荼等也沒有好下場,只有他的岳父吳芮死得早得以善終,此情此景,不反等死,造反最多是找死,於是英布開始籌謀叛漢。


正在計劃中,事機不密,因愛妾而洩露,劉邦接到密報與眾人商量怎麼辦,正在查驗時,英布已經起兵造反,騎將汝陰侯夏侯嬰召原楚國令尹薛公問對這件事的看法,見薛公說得頭頭是道,便把他引薦給劉邦。(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薛公說,如果英布東攻吳,西吞楚,上並齊魯,傳檄各國,則是上策;東攻吳,西吞楚,吞併韓國佔領魏國,佔據敖庾的糧食,封鎖成皋的要道是中策;東攻吳,西取下蔡,依東南而守,是下策。劉邦饒有興趣的問英布會選擇哪一條路?薛公認為以英布的目光會選下策。


以英布的才能,在楚漢至漢初,行兵佈陣水平很難超過彭越,更不用說跟韓信比,充其量只是一個小型版的項羽,而項羽還在漢軍夾攻下走投無路,以一個諸侯對天下基本一統的漢朝,本身就沒有勝算,不管怎麼選,敗局已定。除非韓信等異姓王還在,或北方燕王韓王等人還在生事造反,南北呼應才有點勝算,連白登之圍都已過去四五年,大敵匈奴已和漢朝和親,憑英布孤軍,周圍又是劉邦殺邊換成自己人的諸侯國,怎麼可能成功呢?薛公的說法並不能說明什麼。(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

前195年,淮南王英布反,劉邦自感連年征戰,病體沉重,又想到太子未有戰陣之功,打算讓劉盈掛帥討伐。呂后得知大驚,認為太子有功也不過繼皇位,要是無功或失敗可就給戚夫人母子找到替換的藉口了,於是親自向劉邦哭訴請他收回成命,劉邦不勝其煩,罵道,早知道你們這些人沒有用,還得老子親自出馬才行。(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於是御駕親征英布。大軍來到蘄縣以西與英布大軍相遇。

兩軍列陣,英布行兵佈陣還是項羽時的老一套,劉邦見了恍如看到項羽,心中很厭惡,問他為什麼好好的諸侯王不做要造反,英布說我想當皇帝。劉邦大怒,兩軍交戰,英布軍接戰不利,退回淮河,幾次要阻往敗勢都不成功,只得向南邊逃竄,此役淮南兵雖敗,但劉邦也在前線中箭重傷。吳芮的孫子吳回欲與英布劃清界限,派人誘捕他,英布在番陽被殺。


南方鵬


唯利是圖,目光短淺

人的選擇取決於認知,對於英布而言,用唯利是圖和目關短淺來評價並不為過。由於起兵倉促準備不足,因此在選擇時只能選擇眼前利益。

唯利是圖者最突出的一個特徵就是短視,目關短淺的人只見樹木不見森林,自然不會選擇上策和中策,因為他根本想不到。

薛公之謀,遠見卓識

上中下三條計策並不是英布想出來的,而是劉邦手下夏侯嬰粉門客薛公的計謀。英布造反天下振動,劉邦問夏侯嬰怎麼辦?夏侯嬰就推薦了門客薛公為劉邦出謀劃策。

薛公提出了英布可能採取的三天策略。所謂的上策是東攻吳,西取楚,佔領齊國和魯國,讓燕國和趙國按兵不動,山東地區就歸英布,可以確立戰略優勢;中策是東攻吳,西取楚,佔領韓國和魏國,佔有糧倉和要道,勝負就很難預料了;下策是東取吳,西取下蔡,把珍寶和輜重放在越國,自己跑到長沙,則天下可安,英布可滅。



對比後我們會發現,三個計策的區別在於:上策屬於搶佔先機、確立優勢之策;中策屬於穩中求勝、謀求平衡之策;下策則屬於目光短淺、眼前之謀。

英布之識,窮途末路

英布出身為驪山一囚徒,靠著武勇成為了王者之尊,其本身並沒有遠大的抱負和見識,因此他才能背叛你選擇造反,這樣的人遇事只求速成而沒有長遠的打算,因此他必然選擇下策。


英布不僅選擇了下策,還認定劉邦年事已高,必然不會親自出徵。結果劉邦反其道而行之,親自統兵平叛讓英布措手不及,結果一敗塗地。英布最終因為輕信長沙王的謊言,被殺死於民宅之內。

一個人的歷史,一家之言。


一個人的歷史


用腦讀歷史,用心講故事,歡迎關注【講古場】

漢十一年,黥布叛亂,劉邦召集諸將商議對策。這時,劉邦的太僕夏侯嬰向劉邦推薦了一個人——薛公。薛公之前做過項羽的令尹,比較瞭解黥布。薛公替劉邦分析黥布的戰略部署,說黥布有上、中、下三個策略可選,而黥布必然會選擇下策。這一條記載就給我們留下了一個印象,黥布是個無能之輩,選擇了最錯誤的戰略路線,導致了最終的失敗。但實際情況是這樣的嗎?完全不是這麼回事!如果真的是黥布選擇了下策,那麼劉邦的平叛應該很順利,可實際上劉邦在此次平叛的過程中受了很重的箭傷,並且導致了劉邦的死亡。通過劉邦的受傷,我們就能看出,黥布的策略是沒有問題的。對於上、中、下三策,以及黥布此次的叛亂,我們應該重新去審視一下。



一、薛公的上中下三策為取悅之言

薛公當初是項羽的令尹,項羽被殺後,薛公僅僅是夏侯嬰的一個門客。如今有了機會,自然要抓住機會。既然很確定黥布會選擇下策,那麼上中兩策就都是襯托而已。襯托什麼呢?襯托黥布的愚蠢,表現出自己對平叛的胸有成竹。這樣,既能夠讓劉邦高興,也能夠讓劉邦重用自己。果然,劉邦被薛公忽悠住了。封薛公千戶,對於薛公來說,可以說一步登天了。

其實,薛公的上策和中策都是不切實際的說法。首先說上策,北攻齊地。齊國是最強大的諸侯國,此時齊國的國相是曹參,曹參在劉邦封列侯的時候,軍功第一。齊國既有良將,又有雄兵,而且僅僅是一個諸侯國,打下來的意義也不大,所以這條路是得不償失;再說中策,中策的核心是攻佔戰略要地成皋和敖倉。敖倉有糧食,成皋有險可守,等於是掐住了天下的咽喉。聽上去很有道理,實際上卻是自欺欺人。成皋確實是險關,可是要想有險可守,你得佔據險關的一側啊!當初劉邦佔據成皋,成皋以西都是劉邦的地盤,這才有險可守。如今黥布只佔領成皋,西面是關中,東面是齊、梁,都是大漢的地盤,兩面都是敵人,還有什麼險可守啊?所以,所謂上策、中策,只是說客之言,不足為信。

二、黥布的叛亂是有備而發,黥布並非魯莽之人

黥布的謀反就是被劉邦逼反的,當黥布得知韓信被殺,彭越被做成了肉醬之後,就開始準備謀反了。至於賁(féi)赫的舉報,只是讓黥布的叛亂提前了幾天而已,但準備工作早已完成。黥布起兵叛漢,是在分析了局勢之後做出的理智的選擇,黥布的想法是這樣的:

  1. 劉邦殺韓信、彭越,下一個目標一定是我,我坐以待斃不如反戈一擊;
  2. 韓信、彭越已死,劉邦年老力衰,當世已經無人能勝得了我黥布了;
  3. 燕王臧荼叛亂、韓王信叛亂、匈奴入侵、陳豨叛亂,漢軍連年征戰,此時的主力又多在北方平叛,有可乘之機。
正是基於以上的分析,黥布起兵作亂。其實,黥布的分析基本都是正確的。劉邦也確實非常不願意出征,原計劃是讓太子劉盈來對付黥布的。只是因為呂后擔心劉盈出征會影響他太子的位置,又哭又鬧的,劉邦沒有辦法才親自出徵的。

三、黥布並沒有選擇薛公的下策

黥布起兵後,史記中記載了一句話:“果如薛公籌之”,這就給人一種誤解,黥布果然選擇了薛公所說的下策。實際上並不是這麼回事。而是黥布起兵,先是攻打吳地,也就是荊王劉賈的封地。攻打吳地這件事情“果如薛公籌之”,可是薛公的上、中、下三策,第一句話都是“東取吳”啊,薛公就是這三個字說對了,之後就沒有對的了。而先攻打吳地,是誰都能看出來的必然選擇。因為只有拿下吳地,才解決了後顧之憂,否則就會腹背受敵。

黥布攻下吳地之後,北上攻打楚地。而薛公的下策是向西攻打下蔡,明顯不同。薛公的上策和中策都是攻打楚地,但是之後一個是北上攻打齊國,一個是向西北攻打韓魏。但是,黥布在攻下楚地一部分之後,開始揮兵向西,這又是什麼意圖呢?這條路線是當初劉邦入關的路線,所以,黥布的意圖有兩個:

  1. 從武關入關,直取關中;
  2. 尋找漢軍主力進行決戰。

通過這一舉動,我們可以看出來,黥布的目的很明確,就是要趁著關中空虛,奪取政權。而這樣的戰略可比薛公所謂的上策還要高出不知道多少倍。攻打什麼齊、韓、魏,打下來也是割據一方,等漢軍北部的主力部隊一到,還是要失敗。黥布的實力肯定不如大漢中央政權強大,所以,想要取勝,就必須趁著漢軍主力在外期間,迅速佔領關中。佔了中央之後,再平定各個諸侯國就容易得多了。在隋末天下大亂的時候,李淵之所以能夠最終奪天下,也正是採取的這一策略。黥布行軍路線轉向西,正是體現了他的這一意圖。

黥布在進軍的圖中,遇到了劉邦平叛的主力。劉邦親自出徵,出乎黥布的意料,對黥布的軍心是有所影響的。因為黥布宣傳說劉邦不會親自來的,如今將士們看到劉邦在前線,肯定會有所忌憚的。但即使是這樣,黥布也有機會,雙方勢均力敵。不然,劉邦也不會中箭。黥布距離成功已經很近了,但最終還是失敗了。

黥布失敗後,投奔了長沙王,因為長沙王是他的小舅子。薛公倒是說過,黥布投長沙王是下策。但薛公說的是主動投長沙王,而黥布的目標是關中,戰敗後走投無路才投奔長沙王的,最終被殺。黥布已經失敗了,向哪逃跑都不會有什麼好下場的。

總結一下。首先,薛公的三策根本就是用來博取富貴的,黥布的水平遠在薛公之上;其次,黥布叛亂準備充分、意圖明顯、策略得當。如果劉邦沒有親征,或者被那一箭當場射死,必將再次天下大亂。這一次,劉邦是勉強打敗黥布。劉邦回到長安後,半年左右就去世了。不過,即使黥布攻入關中,必然會導致天下大亂,但也未必能得天下。黥布當初叛楚、如今叛漢,為人心胸狹窄,任氣多疑,不具備開國君主的基本素質。屬於不能成天下,但足以亂天下之人。


親若關注我,我必不負親!


講古場


按照《史記~英布列傳》的記載,漢十一年,看到劉邦所封的七位異姓王中已經有五位被殺或逃亡異國,特別是梁王彭越被剁為肉醬分送各方的悲慘下場,驍勇善戰的淮南王英布決意起兵造反。根據對英布很瞭解的原楚國令尹薛公的說法,英布的行軍路線有上中下三策,但是,英布最終只選擇了下策,這並不是英布眼界短淺,而是當時的諸侯國形勢限制了英布的選擇,英布只有下策可選。



秦朝末年,在推翻了秦朝統治後,項羽和劉邦為爭奪天下,展開了“楚漢之爭”,歷經了四年的戰爭,劉邦取得了最終的勝利,這其中得到了多路諸侯的支持。為犒賞功臣,劉邦稱帝后,先後分封了八位異性王,他們分別是楚王韓信、梁王彭越、燕王臧荼(後來為盧綰)、趙王張敖、長沙王吳芮、淮南王英布和韓王信。在逐漸坐穩帝位後,劉邦開始著手剪除異性王的勢力。在這些異性王中,劉邦最忌憚的是楚王韓信,因為韓信是舉世無雙的名將,如果劉邦貿然宣佈廢除韓信的王位,韓信起兵對抗,勝負未可知。於是,聽從臣子的建議,劉邦藉口巡遊雲夢澤,讓韓信前往接駕,韓信不知是計,輕易前往,結果在沒有防備的情況下被生擒,後在漢十一年被殺。隨後,韓王信因遭到劉邦排擠而被迫北逃投靠匈奴。燕王臧荼因為害怕被殺而起兵,最終被殺,接替成為燕王的盧綰後來也不得善終。趙王張耳之子張敖雖然是劉邦的女婿,但也被廢。最慘的是梁王彭越,被夷三族後,自己也被劉邦剁成了肉醬,並把肉醬分送各地以儆效尤。當送至淮南的時候,英布正在打獵,看到這一駭人的東西,驚恐萬分,生怕下一個就輪到自己。英布便動了起兵造反的念頭,隨後不久,劉邦在長安聽說了英布可能造反的傳聞,下詔讓英布到長安去解釋澄清此事,英布想到了韓信的前車之鑑,識破了劉邦的計劃,找藉口沒有前往長安。



漢十一年(公園元前196年),英布舉兵造反。消息傳到長安,劉邦打算出兵征討英布,聽說原楚國令尹薛公對英布很瞭解,就召見他,薛公回答說:“英布造反很正常,畢竟他跟韓信,彭越是一樣的異姓王,看到他們的下場,英布自然會害怕。假使英布計出上策,山東地區就不歸漢王所有了;計出中策,誰勝誰敗很難說了;計出下策,陛下就可以安枕無憂了。”皇上說:“什麼是上策?”令尹回答說:“向東奪取吳國,向西奪取楚國,吞併齊國,佔領魯國,傳一紙檄文,讓燕國、趙國固守本土,山東地區就不再歸漢王所有了。”皇上再問:“什麼是中策?”令尹回答說:“向東攻佔吳國,向西攻佔楚國,吞併韓國佔領魏國,佔有敖庾的糧食,封鎖成皋的要道,誰勝誰敗就很難預料了。”皇上又問:“什麼是下策?”令尹回答說:“向東奪取吳國,向西奪取下蔡,把輜重財寶遷到越國,自身跑到長沙,陛下就可以安枕無慮了。漢朝就沒事了。”皇上說:“英布將會選擇哪種計策?”令尹回答說:“選擇下策。”皇上說:“他為什麼放棄上策、中策而選擇下策呢?”令尹說:“英布本是原先驪山的刑徒,自己奮力做到了萬乘之主,這都是為了自身的富貴,而不顧及當今百姓,不為子孫後代考慮,所以說他選用下策。”皇上說:“說的好。”賜封薛公為千戶侯。冊封皇子劉長為淮南王。皇上就調動軍隊,親自率領著向東攻打英布。

在起兵初期,英布確實是按照薛公設想的那樣,但是英布因為驍勇善戰,輕易就佔領了荊國和楚國,已經據有東南三國,如果趁勢北上,佔領韓國,與劉邦二分天下並非不可能。但是,英布也深知漢朝主力大軍正在東進,自己不敢輕易北上,決意先與劉邦決戰取勝後再北上更穩妥。在與劉邦大軍交戰後,英布多次失利,被迫逃亡至長江以南,看到英布窮途末路,長沙王吳芮便哄騙英布到了番陽,並在此地誘殺了英布。


滄海拾遺錄


上中下三策,是夏侯嬰的門客薛公對英布可能選取策略的分析,並非來自於英布自己的決策選項,最終,英布也不一定就是選擇了下策,只是形勢的演變逼著英布往下策預測的方向走而已。

一、薛公所猜測的英布可以選擇的上策,其實難度很大,很難實現,除非是項羽這種戰神復生,或許還有可能

上策是什麼?原話是“東取吳,西取楚,並齊取魯,傳檄燕、趙,固守其所,山東非漢之有也。”

什麼意思?就是讓英布往東打下荊王劉賈(劉邦同族),再向北拿下楚王劉交(劉邦幼弟,封在所謂西楚之地,其實在英布淮南國的北方),再完全吞併劉肥的齊國(劉邦庶長子,佔據齊魯之地),再以宣傳攻勢、外交手段,讓燕、趙兩國脫離漢朝的控制,各自守好封疆,那麼往東一半的天下都不在是漢朝的了。

為什麼要拿下荊王、楚王和齊王?因為這三個王都是劉邦的親族,不可能幫助英布,更何況,英布的淮南國被荊王和楚王,從東邊和北邊兩個方向夾攻著。

為什麼要能說動趙國、燕國反水?因為這兩國是異姓王,而且在地方上很有勢力。

漢朝初年,異姓、同姓封國的土地幾乎佔據天下的一半,個個都勢力龐大,這才是薛公分析的基礎。

然而,薛公分析的上策,對英布來說,基本是不可能做到的。為什麼?英布先要以一國之力拿下與他實力基本相當的三國,而且這三國懸隔遙遠!除非項羽復生,或許可能做到,英布怎麼可能辦得到?

什麼讓趙國、燕國反水,那也很不現實。因為前提是,英布先得拿下荊、楚、齊三國,這才能讓趙、燕二國有信心反水,英布第一步就做不到。其次,第一個異姓燕王臧荼已經因為造反被劉邦滅掉了,此時的燕王是劉邦的發小、和劉邦同日出生的盧綰。盧綰的性格是有可能反水的,但他功利現實的性格是不見兔子不撒鷹,你英布若拿不下三國,他不可能明著反水。至於趙國,趙王張敖本是劉邦的女婿,張敖的性格本來就不太會反水,更何況此時的張敖因為劉邦的猜忌,已經被廢為宣平侯了。薛公之所以說趙地可能反水,那是因為張敖父子(其父張耳)在趙地很有聲望,他們的影響力還在,只要英布能拿下三國,趙地就會有英雄起來反水。

但要英布短期內拿下三國,幾乎無異於痴人說夢。

二、薛公所說的中策,難度也很大,但至少對英布來說,還有實現的可能性

原話是“東取吳,西取楚,並韓取魏,據敖倉之粟,塞成皋之口,勝敗之數未可知也。”就是說向東拿下荊王、向被拿下楚王,再攻取中原的韓魏之地(基本在河南附近),讓軍隊佔據敖倉、把裡面的糧食作為軍糧,在成皋(就是後來的虎牢關)的險要地帶與漢軍相持,則誰勝誰敗難以預料。

這個策略,難度也很大,首先吞滅兩國就很難,但對英布來說,至少是有可能做到的。一旦吞滅這兩國,英布就完全佔據了項羽當年的故地,再與漢軍在成皋相爭,就成了第二場楚漢相爭。當年,項羽和劉邦就在這一線打得不可開交,不知勝負屬誰,直到韓信破趙取齊,勝利的天平才傾向了劉邦。

英布的確也實現吞滅荊國、打敗楚國的目標,但只是打敗了楚國而已,人家劉交在彭城還好好的,劉邦的征討大軍已經逼來了。由此可見,除非項羽復生,要急速滅掉兩國,也是極為困難。英布未必不想行中策,只是他做不到。

三、最後的形勢逼著英布選擇了下策,薛公對英布只會選擇下策的解釋,未必就是他的真心話

公元前196年正月,韓信(原齊王、楚王、淮陰侯)因為預謀造反被殺,三月,梁王彭越無罪被殺,這都是呂雉這個女人乾的,但劉邦也不反對。英布與韓信、彭越功勞差不多、地位也差不多,因此被逼著造反。這年七月,英布起兵,到第二年十月即戰敗被殺,由此可見,劉邦反應極為迅速。

因為,可以想象,英布要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實現滅三國或者滅兩國的目標,幾乎是不可能的。形勢逼得英布只有下策可選。

薛公說:英布只會選擇下策,那是因為英布出身低賤,突然登上高位,只會想著眼前的富貴,不會有長遠的打算。

下策是什麼?原話是“東取吳,西取下蔡,歸重於越,身歸長沙,陛下安枕而臥,漢無事矣。”意思是,英布向東拿下荊王,再拿下下蔡這個地方(應該在安徽一帶),他就會覺得沒什麼問題了,於是以守住吳越之地為主,以長沙(長沙王是英布的姻親)為盟友,那劉邦就沒什麼可擔心的。

其實呢,英布原本至少又向北拿下楚國的計劃,只是他做不到,而劉邦的軍隊已經開來了。英布被劉邦打敗,只得去投奔長沙王,結果反倒被長沙王誘殺。

英布原本的計劃是:劉邦已經重病,是不可能帶兵出征的,那天下能打敗他的人本來只有韓信和彭越,結果這兩個人都被劉邦和呂雉害死了,什麼劉邦的同族荊王劉賈、弟弟楚王劉交、兒子齊王劉肥,那都只是小菜,不足為懼。他只要固守住自己的淮南國,等劉邦死後,天下大變,他的機會就來了。

其實英布的想法本來沒錯,而且劉邦其實也沒有必勝英布的把握,而且據說劉邦在征討英布的過程中,雖然憑著實力強大得多打敗了英布,但他自己也再受箭傷,不久後即病死。

不過劉邦還是拖著重病來了,這點讓英布猝不及防,他未必沒有東山再起的機會,只是他相信什麼姻親長沙王,成了一大敗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