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王英布起兵之时,有上中下三计可选,为什么英布选择了下策?

风过初夏雨过天晴


实际上不是英布选择了下策,而是形势使然,英布即便想选择其他两个策略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这件事要从刘邦称帝开始。当时,刘邦册封了七个异姓王,分别是燕王臧荼、赵王张耳、韩王信、楚王[原为齐王]韩信、梁王彭越、长沙王吴芮、淮南王英布。

分封完了之后,刘邦做了皇帝,所以开始强化皇权。此时,各地异姓王手中握有很大的兵权,成为了朝廷新的威胁,于是刘邦开始清除这些异姓王。

首先遭殃的是楚王韩信,刘邦借口巡游云梦泽,让韩信前往,于是韩信在没有防备的情况下被生擒,后被杀。之后,韩王信因遭到刘邦排挤而投靠匈奴。燕王臧荼因为害怕而起兵,最终被杀。赵王张耳之子张敖虽然是刘邦的女婿,但也被废。最惨的是梁王彭越,被夷三族后,自己也被刘邦剁成了肉酱。




彭越被剁成肉酱后,刘邦下令将其肉酱分赐给诸侯。送到淮南时,英布害怕到了极限,而且又想到七个异姓王,五个已经被废或被杀,所以英布开始布置兵力,集结军队。

刘邦得到英布集结军队的消息后,还是想用诈骗的方法,让英布前往都城,然后一举擒杀。但很可惜,有了韩信等人的前车之鉴,英布也没有这么傻了,所以他在淮南宣布起兵了。

英布造反后,刘邦召集众将,询问应对的策略。夏侯婴向刘邦推荐了他的门客,原楚国令尹薛公,并且对刘邦说:“薛公文韬武略,可以为此事出谋划策。”



刘邦召见薛公时,询问薛公应对之策。薛公对刘邦说:“英布造反在意料之中,而且他造反有上、中、下三条策略可选。”

刘邦又问:“哪三条策略?”

上策;英布向东取吴国,向西取楚国,之后吞并齐国,占领鲁国。传一纸檄文,叫燕国、赵国固守他的本土。如此,汉将失去山东之地。

中策;英布东取吴国,西取楚国,吞并韩国、魏国,占领敖庾的粮食,封锁成皋之间的要道。如此,汉与英布的战争将会胜负难料。

下策;英布向东取吴国,向西取下蔡,把辎重财宝运越国,自己跑到长沙。如此,汉必胜而英布必败。

刘邦听后又问到:“那你认为英布会选哪个策略呢?”

薛公:“必是下策无疑。因为英布本是骊山刑徒,好不容易做到了万乘之主,这都是为了自身的富贵,所以他不会为子孙后代和百姓着想,必定是下策。”



诚然,英布确实出身骊山刑徒,而且处处都以个人利益为出发点,因此才在楚汉之争时背叛了项羽,如今又背叛刘邦。但薛公说的也不全对,实际上,英布根本就没有办法选择上策和中策。

首先看一下上策,英布需要攻下吴国、楚国和齐国,然后送信给赵国和燕国,让他们按兵不动。之后,英布以山东大半之地和关中的刘邦抗衡。

这个战略规划很好,如果成功,英布确实可以取得优势。但是,当时天下大半都已经被刘邦平定,除长沙王吴芮、燕王卢绾之外,所有的诸侯王都姓刘。而且这两个异姓王当时也忠心于刘邦。

另外,当时的楚王刘交也不是废物,他是刘邦的亲弟弟,在灭秦和楚汉之争中曾跟随刘邦南征北战。而齐王则是刘肥,刘邦的庶长子,虽然他没有经历过战争,但他的相国是曹参,可谓身经百战。这两个地方可是一个难啃的骨头,一旦开战,英布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取下两地。如此,何谈燕王卢绾、赵王刘如意固守本土?



其次是中策。英布选择中策可以不用攻打强盛的诸侯国,只需要攻下吴国、楚国,之后占据敖仓的粮食。与刘邦在成皋之间周旋。

这个计策同样是危险重重。所有人的人都站在了刘邦一面,一旦英布走出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那就意味着是孤军深入,很可能会被包围全歼。

选来选去,英布只有下策可选。所以,英布并不是不想选上、中两策,只是天下大势已经变了,韩信等人已经死完了,他根本没有和刘邦一较长短的资本,最终也只能无奈的认命,拼命自保。希望可以耗到刘邦去世,与朝廷和解。

结果,刘邦御驾亲征,英布大败,最终还是失败了。


我是越关


在韩信、彭越被杀后,英布知道汉高帝刘邦下一个目标必是自己,与其坐以待毙,不如绝地反击,于是举兵造反。

在韩信、彭越死后,能称为当世名将的,只有英布了。刘邦对英布造反还是颇有忌惮,于是召集诸将商议对策。汝阴侯滕公向刘邦推荐一个人:原楚国令尹薛公。薛公向刘邦分析英布三种可能的选择:

其一,向东发展,夺取吴国,而后夺取楚国,吞并齐国,占领鲁国,号令燕、赵。如此一来,英布将夺取山东之地,与刘邦平分天下,分庭抗礼,这就是所谓的上策。

其二,向东攻占吴国,向西攻占楚国,吞并韩国占领魏国,控制敖仓的粮食,封锁成皋的要道。如此一来,胜负难以预料,这是所谓的中策。

其三,向东夺取吴国,向西夺取下蔡,把辎重财宝迁到越国,坐镇长沙。倘若如此,英布必败,这是下策。

那么英布会采取哪种策略呢?薛公断言,英布将采用下策。

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三个策略的差别在哪?

上策是一路北进,把吴、楚、齐、鲁、燕、赵都收入自己的势力地盘,与刘邦的大汉帝国东西对峙。这是一种积极的进取。中策的重点是夺取中原地区,控制产粮区,扼守刘邦东进的要道。大家知道,在楚、汉战争时,这里是刘邦与项羽长期对峙的战场。下策则是为了保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只要能把汉军挡在门外就行了。

后来英布的进军方向,甚至还不如薛公说的下策。英布实际上只攻略了荆楚。他先是进攻荆王刘贾,刘贾大败,所部被英布吞并,刘贾在逃跑途中死了。之后,英布渡过淮水,进攻楚国,又大败楚军。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在薛公所说的下策中,英布至少还应该攻略吴、越、长沙,以增加自己大后方的纵深。

接下来,英布只是消极等待汉军前来进攻罢了。

那么,英布为什么会选择下策呢?

第一,英布没有大志向。

英布从来都没有席卷天下的雄心壮志,对他来说,在一方称王就是最高理想了。这是他不如项羽、刘邦的地方。实际上,在楚汉战争期间,英布作为项羽的部下与亲信,作战十分消极。项羽征田荣、刘邦时,曾多次要求英布出兵,但英布阳奉阴违,总是以称病为借口,消极怠工,最多就派几千人的小部队,象征性地参加战斗。他只满足于当割据一方的王侯,至于天下,你们谁爱得谁去抢,不干老子屁事。因此,他起兵造反,只是要保住自己的地盘,这就注定他不可能有更大的战略设想。

第二,英布对形势有误判

英布以一个小小的淮南国,要与那么大的汉帝国对抗,凭什么他认为可以保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呢?因为他有一个相当致命的误判。

英布是一员悍将,作战能猛,经验丰富。在他看来,自从项羽死后,能够与自己抗衡的人只有三个人:刘邦、韩信、彭越。如今韩信与彭越已经被诛杀,而刘邦已经老矣,而且又当了皇帝,,势必不能亲自带兵打仗。只要刘邦不出马,其他人,如周勃、灌婴、樊哙等人,英布都没把他们放在眼里。

因此,英布攻入荆楚后,就止兵不前了,就是觉得有把握保住自己的地盘。然而,令他未能想到的是,刘邦居然亲自出马了。很多人不把刘邦视为名将,其实从英布的态度就可以看出,他是把刘邦视为当世最顶级的名将。

第三,英布连下策的标准都没达到

薛公说的下策,包括夺取吴越,把后勤辎重置于吴越以为基地;同时夺取长沙,有一个可以退却的方向。

长沙是谁的地盘呢?在楚汉战争后,吴芮被封为长沙王,而吴芮是英布的岳父。此时吴芮已经去世,儿子吴臣继承长沙王。英布是吴臣的姐夫,如果他事先策反吴臣,在吃了败仗后,还是可以退到长沙,继续与刘邦对峙。

然而,英布既没夺吴越,也没策反吴臣。因此,他被刘邦打败后,淮南兵团灰飞烟灭,就无路可去了。在无路可走的情况下,只有冒险逃往长沙,寄希望于吴臣的收容。然而,吴臣怎么愿意跟着他死呢?最后吴臣决定借刀杀人,他假意安排英布逃到南越避难,路经番阳时,又唆使番阳人杀死了英布。

由此可见,英布举兵造反,却根本没有明确的战略规划,只是把希望寄托在刘邦不亲征。如此一来,焉能不败?


君山话史


英布起兵之时所谓的上中下三计,并不是出自于英布的手下,而是出自于刘邦手下原楚国令尹薛公的判断,然而事实上,薛公有点站着说话不腰疼了,他所谓的这上中下三策对于英布来说,除了下策还有一线生机,其他两策都是十成十的死路。


不过薛公有个事说得对,英布的反是必然的,汉初三大名将韩信被吕后和萧何设计弄死在长乐宫的钟室之中,而彭越更惨,本来已经被流放了,可偏巧碰上了吕后,结果落了个被剁成肉酱,分给各诸侯,而英布就得到了这么一份彭越牌肉酱,此情此景,英布不反就只能“挂印封金”,隐遁山林了。



再来说薛公三策

上策:把淮南国南边的荆国(吴地)、楚国先占了,回头向东北,把齐国、鲁国占了,就连成一片了。再把燕国、赵国鼓动反了,基本上关东局势就定了。

中策:也是先占荆楚,然后直插韩、魏,函谷关外粮仓一占,只要不腹背受敌,战局就很难说了。

下策:打完荆楚,杀出一条血路,把重心迁到南方去,也就是汉王朝统治比较薄弱的地广人稀的地方去。

为什么说薛公站着说话不腰疼?

当时荆王是刘邦的堂兄刘贾、楚王是刘邦的亲弟弟刘交、齐王(含齐鲁)是刘邦的长子刘肥、而燕国此时并无封王,是汉郡,赵王则是刘邦的爱子刘如意。可以说都在刘氏宗族手里控制,虽然英布单打哪个都没问题,但是想要实现控制,这个难度不亚于登天。

更重要的是当时天下初定,民心所向虽不是说一定向汉,但是向的却是统一稳定,而刘邦汉初的政策也是轻徭薄赋,刚好和百姓的需求是契合的,英布无论是用上策还是中策,结果都是还没掀起什么波澜就被干掉了。

相反,下策是唯一的一线生机,即背靠百越,地广人稀,还有就是指望刘邦不亲自带兵,也就是不跟他一般见识,他尚且能保一方之地。英布此举很明显并不想图天下,而只求自己安安稳稳地有块块称王称霸。

英布最后的结局

只可惜,最后这点要求也没能满足,刘邦亲自带兵来了。英布不是害怕刘邦能打,是担心他跟刘邦一对上,手下战斗力就大打折扣了,结果也跟他想的一样,随便打打军队就四散奔逃了,毫无精锐战斗力的样子。这就是民心所向。

输掉了战斗的英布最后也没跑了,被自己的外甥,长沙王吴回(吴芮的孙子)给忽悠了,惨死在番阳的民宅里。吴回倒是更加被刘邦信任,长沙国也成为西汉一朝存在时间最久的异姓王国,长达四十五年之久。


水一白聊历史


刘邦在称帝后,共封了七个异姓王,他们分别是:楚王韩信、梁王彭越、燕王臧荼、赵王张敖、长沙王吴芮、淮南王英布和韩王信。

但在其后六年时间里,先是韩信被贬为淮阴侯,后又被灭三族;接着臧荼被斩首,彭越被剁成肉酱,韩王信被逼得亡命天涯,张敖被废,只剩下淮南王英布和长沙王吴芮。

在这种背景下,不管是谁处在英布的位置上,都会感觉到恐惧。因为,刘邦这就是在不动声色的削藩,而他的下一个目标,很有可能就是自己。在这种恐惧的支配下,英布自然做出一些保护自己的军事部署。从情理上来说,英布只是想自卫。但从法理上说,这就是要造反。

所以,刘邦在得知这个消息后,就派使者面见英布,让他亲自到长安城来澄清这件事。如果放在几年前,英布很有可能会亲自到长安城来面见刘邦,但因为有韩信和彭越的前车之鉴,英布又哪里会往刘邦的套里钻呢?

所以,英布一咬牙一跺脚,直接就起兵造反。刘邦一看,英布竟然没有中计,所以只好亲自派军围剿他。



刘邦在出征前,听说楚国的令尹薛公很了解英布,所以召他来询问计策。薛公说,如果我处于英布的位置上,有上、中、下三策:

上策是向东夺取吴国,向西夺取楚国,吞并齐国,占领鲁国,传一纸檄文,叫燕国、赵国固守他的本土,山东地区就不再归汉王所有。如果英布采取上策,关东六国故地,就会脱离汉帝国的统治。

中策是向东攻占吴国,向西攻占楚国,吞并韩国占领魏国,占有敖仓的粮食,封锁成皋的要道。如果英布采取中计,谁胜谁败就很难预料。

下策是向东夺取吴国,向西夺取下蔡,把辎重财宝迁到越国,自身跑到长沙。如果英布采取下策,大汉就可以安枕无虑。

刘邦又问:“英布将会选择哪种计策?”薛公回答说:“选择下策。”

刘邦说:“他为什么放弃上策、中策而选择下策呢?”

薛公说:“英布本是原先骊山的刑徒,自己奋力做到了万乘之主,这都是为了自身的富贵,而不顾及当今百姓,不为子孙后代考虑,所以说他选用下策。”



薛公所说的上策,归纳为一句话,那就是先占据项羽从前的地盘,再出兵占据齐国,同时联合燕国和赵国一同造刘邦的反。从军事上看,英布似乎有这种能力,因为,他一出手,就把吴国和楚国的军事主力击败。

从这层意义上来说,英布已席卷了项羽从前的地盘,接下来他只要能占据齐国,再取得赵国和燕国的响应共同造反,天下就又恢复到了战国的格局。但问题是,当时的齐国有曹参坐镇,英布想短时间取胜,实在太困难。更重要的是,让赵国和燕国共同造反,英布实在没有信心。

薛公所说的中策,归纳为一句话,就是英布抱着必死之心与刘邦决战,直接率军一鼓作气打到函谷关门口。这种打法,其实与项羽当年破釜沉舟攻打章邯一样。到时,只要六国故地不满刘邦的力量,纷纷响应他,他就有机会把大汉帝国给打乱。

但问题是,这种打法是典型的孤军深入,它能否取胜的关键,主要在于有多少人会响应。如果到时英布冲过去,后面却没有足够的力量响应他,他就会进退失据,也就相当于他把自己亲自送到了刘邦口中,典型的自寻死路。

英布不敢选择上策和中策,绝不是因为他唯利是图和目光短浅,真实原因,是他缺乏与刘邦放手相争的勇气和实力。因为,英布起来反抗的时机实在太晚,当时刘邦的削藩已经进行到尾声,天下已近乎都归于刘氏所有。在这种背景下,天下到底还有多少人还敢挑战刘邦,英布实在一点信心也没有。

而且,从当时的条件去看,英布与刘邦绝不是一个重量级的选手,英布选择造反,绝不是想取代刘邦当皇帝,事实上他也没有这种雄心壮志,只不过是因为他听说刘邦现在的身体一天比一差,已经活不了多久。

所以,英布觉得,他只需要和刘邦相抗衡一段时间,熬到刘邦去死,汉帝国中央政府自然会选择和谈。到时,英布就有机会拥有割据东南的可能,在这种背景下,英布自然选择下策,也就是先夺取东南,然后和汉帝国对峙,静观其变。


我是赵帅锅


英布,又称黥布。

因为秦朝还未灭亡的时候,英布受到其他人的牵连,连坐,被秦的司法机构施以黥刑,就是在脸上刻字,看过《水浒传》的读者一定对黥刑印象深刻,林冲、宋江、武松等梁山好汉都曾被施以黥刑。

英布被施以黥刑后,猛然想起自己少年时候被相面的结果,当时的相士跟他说,“当刑而王”,英布觉得,或许人生的命运就是这样,冥冥中自有天定,他今日被施以黥刑,他日必将南面称孤,于是,英布开始活动,在骊山劳改营中,英布结交了大量豪杰,后来带着一批人逃出骊山,到长江中当草寇。

及至陈胜起兵,英布找到吴芮,和吴芮一起举事,后来英布又先后追随项羽和刘邦,并为西楚和大汉的建立立下赫赫战功,先后被项羽和刘邦立为九江王、淮南王。

刘邦晚年,体弱多病,阴狠的汉高后吕雉渐渐走向前台,大搞韩信、彭越、卢绾、英布等异姓王,英布害怕灭顶之灾,断然起兵。

英布起兵的消息传到大汉都城长安,年老多病的刘邦本意叫太子刘盈挂帅出征,但吕后担心刘盈摆弄不了刘邦的那帮老兄弟,害怕太子刘盈最终无功而返,于太子之位不利,所以到刘邦面前一个劲地哭诉,让刘邦强打精神,躺在战车中奔赴前线。

儿子、媳妇是如此地不争气,对战场是如此地恐惧,也让刘邦深感无奈。刘邦只好一边骂儿子没用,一边准备自己亲自出征。

出征前,刘邦找到故楚令尹薛公,据说,薛公这人,有筹策之计。薛公跟刘邦讲,摆在英布面前的,有上中下三计,上计是以英布的淮南为根据地,把荆、楚、齐、鲁都打下来,并继续向北打赵、燕,和刘邦平分天下;中计是拿下荆楚后西取韩魏,抢占粮仓,和刘邦打持久战,胜负谁手,不可知;下计是拿下荆地后,把重要资产放到吴越,英布跑到长沙国躲起来。

照薛公的估计,英布必然会放弃上策和中策,选择下策。

薛公为什么认为英布会选择下策呢?

因为纵观英布在反秦和灭楚中的表现,无不是为了自身利益考虑。

吴芮有实力,他便跟吴芮结成联盟,项梁势头猛,他便带兵归属项梁,项羽杀了宋义,他就成了项羽的马前卒,项羽立他为九江王,他就想守住九江过安乐日子,不再搀和战争,项羽对他生疑,他为了自保,投靠了刘邦,刘邦立他为淮南王,他就为刘邦鞍前马后地效力。

简单地说,英布并没有多少野心,他只对自己的实力心知肚明,他只想安安稳稳地过好日子,即便他起兵造反,也只是想拥有跟刘邦、吕后讨价还价的实力,并不想跟刘邦平分天下。

从英布起兵后对手下讲的话中也可以看出来,英布很恐惧刘邦,害怕刘邦御驾亲征。连跟刘邦正面拼的勇气都没有,他又怎么敢想刘交的楚、刘肥的齐、刘如意的赵和卢绾的燕呢?

刘交是刘邦的四弟,虽然不是武将,但谋划水平并不低,如果真的要跟刘交硬拼,英布也没有十足的把握取胜;刘肥是刘邦的长子,虽然不像刘交那样经历破秦、灭楚的战争洗礼,但刘肥的相国是曹参,是西汉初年文武全才似的人物,其战斗力仅次于项羽、刘邦、韩信,跟英布、彭越、卢绾、刘贾等人不相上下,其治国的能力仅次于萧何,有曹参坐镇齐国,英布一点拿下齐国的把握都没有;赵国的国君刘如意是刘邦的三子,还是个娃娃,没什么可特别强调的,但赵相周昌曾是西汉的御史大夫,其军事能力虽不如曹参、卢绾、刘贾、周勃、灌婴、樊哙等人,但也不弱;最北边的燕国,是卢绾的地盘,卢绾是西汉的首任太尉,同时也是个文武全才的主,于英布来说,也是块难啃的骨头。

因此,薛公所谓的上计,仔细琢磨起来,是个收益高但风险也大的计策,英布若想争天下,自然得选上计,如果英布只想自保,则没必要选择上计。

更何况,刘邦御驾亲征后选择的进军路线,也迫使英布无法选择薛公说的上策,甚至无法选择薛公说的中策。

刘邦率领汉军出成皋后,并没有继续东进增援彭城,而是折向东南,直奔淮北蕲县而来。如果英布置汉军于不顾,继续北进彭城,选择跟楚王刘交死磕,英布则会被刘邦的汉军切断后路,受两面夹击之苦。

刘邦的御驾亲征,在英布的意料之外。闻听刘邦亲来,英布也不得不停止对刘交楚国的进攻,休养生息,摆出架势,迎接刘邦的到来,一场大战将无可避免地再一次在淮北原野上爆发。

所以你看,英布也未必如薛公所说的那样,没有争天下的雄心,而是实力所限,英布不得不选择薛公口中的下策,一如很多穷人,他明知道钱可以生钱,但他没有钱,只能拼了命去省钱,而心灵毒鸡汤却把穷人的这种不得已说成是“穷人思维”,薛公像不像心灵毒鸡汤的创始人?


遥望燕园


英布之败,并非错选了计策,形势使然,根本怎么做都没胜算。刘邦铲除异姓王,吕后杀了韩信,刘邦又听她的话杀了流放中的彭越,并把彭越剁成了肉酱分赐给诸侯,肉酱送到淮南,淮南王英布看了很害怕。这是很明显的道理,三个功劳最大的异姓王已去其二,北地的韩王信和臧荼等也没有好下场,只有他的岳父吴芮死得早得以善终,此情此景,不反等死,造反最多是找死,于是英布开始筹谋叛汉。


正在计划中,事机不密,因爱妾而泄露,刘邦接到密报与众人商量怎么办,正在查验时,英布已经起兵造反,骑将汝阴侯夏侯婴召原楚国令尹薛公问对这件事的看法,见薛公说得头头是道,便把他引荐给刘邦。(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薛公说,如果英布东攻吴,西吞楚,上并齐鲁,传檄各国,则是上策;东攻吴,西吞楚,吞并韩国占领魏国,占据敖庾的粮食,封锁成皋的要道是中策;东攻吴,西取下蔡,依东南而守,是下策。刘邦饶有兴趣的问英布会选择哪一条路?薛公认为以英布的目光会选下策。


以英布的才能,在楚汉至汉初,行兵布阵水平很难超过彭越,更不用说跟韩信比,充其量只是一个小型版的项羽,而项羽还在汉军夹攻下走投无路,以一个诸侯对天下基本一统的汉朝,本身就没有胜算,不管怎么选,败局已定。除非韩信等异姓王还在,或北方燕王韩王等人还在生事造反,南北呼应才有点胜算,连白登之围都已过去四五年,大敌匈奴已和汉朝和亲,凭英布孤军,周围又是刘邦杀边换成自己人的诸侯国,怎么可能成功呢?薛公的说法并不能说明什么。(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

前195年,淮南王英布反,刘邦自感连年征战,病体沉重,又想到太子未有战阵之功,打算让刘盈挂帅讨伐。吕后得知大惊,认为太子有功也不过继皇位,要是无功或失败可就给戚夫人母子找到替换的借口了,于是亲自向刘邦哭诉请他收回成命,刘邦不胜其烦,骂道,早知道你们这些人没有用,还得老子亲自出马才行。(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于是御驾亲征英布。大军来到蕲县以西与英布大军相遇。

两军列阵,英布行兵布阵还是项羽时的老一套,刘邦见了恍如看到项羽,心中很厌恶,问他为什么好好的诸侯王不做要造反,英布说我想当皇帝。刘邦大怒,两军交战,英布军接战不利,退回淮河,几次要阻往败势都不成功,只得向南边逃窜,此役淮南兵虽败,但刘邦也在前线中箭重伤。吴芮的孙子吴回欲与英布划清界限,派人诱捕他,英布在番阳被杀。


南方鹏


唯利是图,目光短浅

人的选择取决于认知,对于英布而言,用唯利是图和目关短浅来评价并不为过。由于起兵仓促准备不足,因此在选择时只能选择眼前利益。

唯利是图者最突出的一个特征就是短视,目关短浅的人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自然不会选择上策和中策,因为他根本想不到。

薛公之谋,远见卓识

上中下三条计策并不是英布想出来的,而是刘邦手下夏侯婴粉门客薛公的计谋。英布造反天下振动,刘邦问夏侯婴怎么办?夏侯婴就推荐了门客薛公为刘邦出谋划策。

薛公提出了英布可能采取的三天策略。所谓的上策是东攻吴,西取楚,占领齐国和鲁国,让燕国和赵国按兵不动,山东地区就归英布,可以确立战略优势;中策是东攻吴,西取楚,占领韩国和魏国,占有粮仓和要道,胜负就很难预料了;下策是东取吴,西取下蔡,把珍宝和辎重放在越国,自己跑到长沙,则天下可安,英布可灭。



对比后我们会发现,三个计策的区别在于:上策属于抢占先机、确立优势之策;中策属于稳中求胜、谋求平衡之策;下策则属于目光短浅、眼前之谋。

英布之识,穷途末路

英布出身为骊山一囚徒,靠着武勇成为了王者之尊,其本身并没有远大的抱负和见识,因此他才能背叛你选择造反,这样的人遇事只求速成而没有长远的打算,因此他必然选择下策。


英布不仅选择了下策,还认定刘邦年事已高,必然不会亲自出征。结果刘邦反其道而行之,亲自统兵平叛让英布措手不及,结果一败涂地。英布最终因为轻信长沙王的谎言,被杀死于民宅之内。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


一个人的历史


用脑读历史,用心讲故事,欢迎关注【讲古场】

汉十一年,黥布叛乱,刘邦召集诸将商议对策。这时,刘邦的太仆夏侯婴向刘邦推荐了一个人——薛公。薛公之前做过项羽的令尹,比较了解黥布。薛公替刘邦分析黥布的战略部署,说黥布有上、中、下三个策略可选,而黥布必然会选择下策。这一条记载就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印象,黥布是个无能之辈,选择了最错误的战略路线,导致了最终的失败。但实际情况是这样的吗?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如果真的是黥布选择了下策,那么刘邦的平叛应该很顺利,可实际上刘邦在此次平叛的过程中受了很重的箭伤,并且导致了刘邦的死亡。通过刘邦的受伤,我们就能看出,黥布的策略是没有问题的。对于上、中、下三策,以及黥布此次的叛乱,我们应该重新去审视一下。



一、薛公的上中下三策为取悦之言

薛公当初是项羽的令尹,项羽被杀后,薛公仅仅是夏侯婴的一个门客。如今有了机会,自然要抓住机会。既然很确定黥布会选择下策,那么上中两策就都是衬托而已。衬托什么呢?衬托黥布的愚蠢,表现出自己对平叛的胸有成竹。这样,既能够让刘邦高兴,也能够让刘邦重用自己。果然,刘邦被薛公忽悠住了。封薛公千户,对于薛公来说,可以说一步登天了。

其实,薛公的上策和中策都是不切实际的说法。首先说上策,北攻齐地。齐国是最强大的诸侯国,此时齐国的国相是曹参,曹参在刘邦封列侯的时候,军功第一。齐国既有良将,又有雄兵,而且仅仅是一个诸侯国,打下来的意义也不大,所以这条路是得不偿失;再说中策,中策的核心是攻占战略要地成皋和敖仓。敖仓有粮食,成皋有险可守,等于是掐住了天下的咽喉。听上去很有道理,实际上却是自欺欺人。成皋确实是险关,可是要想有险可守,你得占据险关的一侧啊!当初刘邦占据成皋,成皋以西都是刘邦的地盘,这才有险可守。如今黥布只占领成皋,西面是关中,东面是齐、梁,都是大汉的地盘,两面都是敌人,还有什么险可守啊?所以,所谓上策、中策,只是说客之言,不足为信。

二、黥布的叛乱是有备而发,黥布并非鲁莽之人

黥布的谋反就是被刘邦逼反的,当黥布得知韩信被杀,彭越被做成了肉酱之后,就开始准备谋反了。至于贲(féi)赫的举报,只是让黥布的叛乱提前了几天而已,但准备工作早已完成。黥布起兵叛汉,是在分析了局势之后做出的理智的选择,黥布的想法是这样的:

  1. 刘邦杀韩信、彭越,下一个目标一定是我,我坐以待毙不如反戈一击;
  2. 韩信、彭越已死,刘邦年老力衰,当世已经无人能胜得了我黥布了;
  3. 燕王臧荼叛乱、韩王信叛乱、匈奴入侵、陈豨叛乱,汉军连年征战,此时的主力又多在北方平叛,有可乘之机。
正是基于以上的分析,黥布起兵作乱。其实,黥布的分析基本都是正确的。刘邦也确实非常不愿意出征,原计划是让太子刘盈来对付黥布的。只是因为吕后担心刘盈出征会影响他太子的位置,又哭又闹的,刘邦没有办法才亲自出征的。

三、黥布并没有选择薛公的下策

黥布起兵后,史记中记载了一句话:“果如薛公筹之”,这就给人一种误解,黥布果然选择了薛公所说的下策。实际上并不是这么回事。而是黥布起兵,先是攻打吴地,也就是荆王刘贾的封地。攻打吴地这件事情“果如薛公筹之”,可是薛公的上、中、下三策,第一句话都是“东取吴”啊,薛公就是这三个字说对了,之后就没有对的了。而先攻打吴地,是谁都能看出来的必然选择。因为只有拿下吴地,才解决了后顾之忧,否则就会腹背受敌。

黥布攻下吴地之后,北上攻打楚地。而薛公的下策是向西攻打下蔡,明显不同。薛公的上策和中策都是攻打楚地,但是之后一个是北上攻打齐国,一个是向西北攻打韩魏。但是,黥布在攻下楚地一部分之后,开始挥兵向西,这又是什么意图呢?这条路线是当初刘邦入关的路线,所以,黥布的意图有两个:

  1. 从武关入关,直取关中;
  2. 寻找汉军主力进行决战。

通过这一举动,我们可以看出来,黥布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趁着关中空虚,夺取政权。而这样的战略可比薛公所谓的上策还要高出不知道多少倍。攻打什么齐、韩、魏,打下来也是割据一方,等汉军北部的主力部队一到,还是要失败。黥布的实力肯定不如大汉中央政权强大,所以,想要取胜,就必须趁着汉军主力在外期间,迅速占领关中。占了中央之后,再平定各个诸侯国就容易得多了。在隋末天下大乱的时候,李渊之所以能够最终夺天下,也正是采取的这一策略。黥布行军路线转向西,正是体现了他的这一意图。

黥布在进军的图中,遇到了刘邦平叛的主力。刘邦亲自出征,出乎黥布的意料,对黥布的军心是有所影响的。因为黥布宣传说刘邦不会亲自来的,如今将士们看到刘邦在前线,肯定会有所忌惮的。但即使是这样,黥布也有机会,双方势均力敌。不然,刘邦也不会中箭。黥布距离成功已经很近了,但最终还是失败了。

黥布失败后,投奔了长沙王,因为长沙王是他的小舅子。薛公倒是说过,黥布投长沙王是下策。但薛公说的是主动投长沙王,而黥布的目标是关中,战败后走投无路才投奔长沙王的,最终被杀。黥布已经失败了,向哪逃跑都不会有什么好下场的。

总结一下。首先,薛公的三策根本就是用来博取富贵的,黥布的水平远在薛公之上;其次,黥布叛乱准备充分、意图明显、策略得当。如果刘邦没有亲征,或者被那一箭当场射死,必将再次天下大乱。这一次,刘邦是勉强打败黥布。刘邦回到长安后,半年左右就去世了。不过,即使黥布攻入关中,必然会导致天下大乱,但也未必能得天下。黥布当初叛楚、如今叛汉,为人心胸狭窄,任气多疑,不具备开国君主的基本素质。属于不能成天下,但足以乱天下之人。


亲若关注我,我必不负亲!


讲古场


按照《史记~英布列传》的记载,汉十一年,看到刘邦所封的七位异姓王中已经有五位被杀或逃亡异国,特别是梁王彭越被剁为肉酱分送各方的悲惨下场,骁勇善战的淮南王英布决意起兵造反。根据对英布很了解的原楚国令尹薛公的说法,英布的行军路线有上中下三策,但是,英布最终只选择了下策,这并不是英布眼界短浅,而是当时的诸侯国形势限制了英布的选择,英布只有下策可选。



秦朝末年,在推翻了秦朝统治后,项羽和刘邦为争夺天下,展开了“楚汉之争”,历经了四年的战争,刘邦取得了最终的胜利,这其中得到了多路诸侯的支持。为犒赏功臣,刘邦称帝后,先后分封了八位异性王,他们分别是楚王韩信、梁王彭越、燕王臧荼(后来为卢绾)、赵王张敖、长沙王吴芮、淮南王英布和韩王信。在逐渐坐稳帝位后,刘邦开始着手剪除异性王的势力。在这些异性王中,刘邦最忌惮的是楚王韩信,因为韩信是举世无双的名将,如果刘邦贸然宣布废除韩信的王位,韩信起兵对抗,胜负未可知。于是,听从臣子的建议,刘邦借口巡游云梦泽,让韩信前往接驾,韩信不知是计,轻易前往,结果在没有防备的情况下被生擒,后在汉十一年被杀。随后,韩王信因遭到刘邦排挤而被迫北逃投靠匈奴。燕王臧荼因为害怕被杀而起兵,最终被杀,接替成为燕王的卢绾后来也不得善终。赵王张耳之子张敖虽然是刘邦的女婿,但也被废。最惨的是梁王彭越,被夷三族后,自己也被刘邦剁成了肉酱,并把肉酱分送各地以儆效尤。当送至淮南的时候,英布正在打猎,看到这一骇人的东西,惊恐万分,生怕下一个就轮到自己。英布便动了起兵造反的念头,随后不久,刘邦在长安听说了英布可能造反的传闻,下诏让英布到长安去解释澄清此事,英布想到了韩信的前车之鉴,识破了刘邦的计划,找借口没有前往长安。



汉十一年(公园元前196年),英布举兵造反。消息传到长安,刘邦打算出兵征讨英布,听说原楚国令尹薛公对英布很了解,就召见他,薛公回答说:“英布造反很正常,毕竟他跟韩信,彭越是一样的异姓王,看到他们的下场,英布自然会害怕。假使英布计出上策,山东地区就不归汉王所有了;计出中策,谁胜谁败很难说了;计出下策,陛下就可以安枕无忧了。”皇上说:“什么是上策?”令尹回答说:“向东夺取吴国,向西夺取楚国,吞并齐国,占领鲁国,传一纸檄文,让燕国、赵国固守本土,山东地区就不再归汉王所有了。”皇上再问:“什么是中策?”令尹回答说:“向东攻占吴国,向西攻占楚国,吞并韩国占领魏国,占有敖庾的粮食,封锁成皋的要道,谁胜谁败就很难预料了。”皇上又问:“什么是下策?”令尹回答说:“向东夺取吴国,向西夺取下蔡,把辎重财宝迁到越国,自身跑到长沙,陛下就可以安枕无虑了。汉朝就没事了。”皇上说:“英布将会选择哪种计策?”令尹回答说:“选择下策。”皇上说:“他为什么放弃上策、中策而选择下策呢?”令尹说:“英布本是原先骊山的刑徒,自己奋力做到了万乘之主,这都是为了自身的富贵,而不顾及当今百姓,不为子孙后代考虑,所以说他选用下策。”皇上说:“说的好。”赐封薛公为千户侯。册封皇子刘长为淮南王。皇上就调动军队,亲自率领着向东攻打英布。

在起兵初期,英布确实是按照薛公设想的那样,但是英布因为骁勇善战,轻易就占领了荆国和楚国,已经据有东南三国,如果趁势北上,占领韩国,与刘邦二分天下并非不可能。但是,英布也深知汉朝主力大军正在东进,自己不敢轻易北上,决意先与刘邦决战取胜后再北上更稳妥。在与刘邦大军交战后,英布多次失利,被迫逃亡至长江以南,看到英布穷途末路,长沙王吴芮便哄骗英布到了番阳,并在此地诱杀了英布。


沧海拾遗录


上中下三策,是夏侯婴的门客薛公对英布可能选取策略的分析,并非来自于英布自己的决策选项,最终,英布也不一定就是选择了下策,只是形势的演变逼着英布往下策预测的方向走而已。

一、薛公所猜测的英布可以选择的上策,其实难度很大,很难实现,除非是项羽这种战神复生,或许还有可能

上策是什么?原话是“东取吴,西取楚,并齐取鲁,传檄燕、赵,固守其所,山东非汉之有也。”

什么意思?就是让英布往东打下荆王刘贾(刘邦同族),再向北拿下楚王刘交(刘邦幼弟,封在所谓西楚之地,其实在英布淮南国的北方),再完全吞并刘肥的齐国(刘邦庶长子,占据齐鲁之地),再以宣传攻势、外交手段,让燕、赵两国脱离汉朝的控制,各自守好封疆,那么往东一半的天下都不在是汉朝的了。

为什么要拿下荆王、楚王和齐王?因为这三个王都是刘邦的亲族,不可能帮助英布,更何况,英布的淮南国被荆王和楚王,从东边和北边两个方向夹攻着。

为什么要能说动赵国、燕国反水?因为这两国是异姓王,而且在地方上很有势力。

汉朝初年,异姓、同姓封国的土地几乎占据天下的一半,个个都势力庞大,这才是薛公分析的基础。

然而,薛公分析的上策,对英布来说,基本是不可能做到的。为什么?英布先要以一国之力拿下与他实力基本相当的三国,而且这三国悬隔遥远!除非项羽复生,或许可能做到,英布怎么可能办得到?

什么让赵国、燕国反水,那也很不现实。因为前提是,英布先得拿下荆、楚、齐三国,这才能让赵、燕二国有信心反水,英布第一步就做不到。其次,第一个异姓燕王臧荼已经因为造反被刘邦灭掉了,此时的燕王是刘邦的发小、和刘邦同日出生的卢绾。卢绾的性格是有可能反水的,但他功利现实的性格是不见兔子不撒鹰,你英布若拿不下三国,他不可能明着反水。至于赵国,赵王张敖本是刘邦的女婿,张敖的性格本来就不太会反水,更何况此时的张敖因为刘邦的猜忌,已经被废为宣平侯了。薛公之所以说赵地可能反水,那是因为张敖父子(其父张耳)在赵地很有声望,他们的影响力还在,只要英布能拿下三国,赵地就会有英雄起来反水。

但要英布短期内拿下三国,几乎无异于痴人说梦。

二、薛公所说的中策,难度也很大,但至少对英布来说,还有实现的可能性

原话是“东取吴,西取楚,并韩取魏,据敖仓之粟,塞成皋之口,胜败之数未可知也。”就是说向东拿下荆王、向被拿下楚王,再攻取中原的韩魏之地(基本在河南附近),让军队占据敖仓、把里面的粮食作为军粮,在成皋(就是后来的虎牢关)的险要地带与汉军相持,则谁胜谁败难以预料。

这个策略,难度也很大,首先吞灭两国就很难,但对英布来说,至少是有可能做到的。一旦吞灭这两国,英布就完全占据了项羽当年的故地,再与汉军在成皋相争,就成了第二场楚汉相争。当年,项羽和刘邦就在这一线打得不可开交,不知胜负属谁,直到韩信破赵取齐,胜利的天平才倾向了刘邦。

英布的确也实现吞灭荆国、打败楚国的目标,但只是打败了楚国而已,人家刘交在彭城还好好的,刘邦的征讨大军已经逼来了。由此可见,除非项羽复生,要急速灭掉两国,也是极为困难。英布未必不想行中策,只是他做不到。

三、最后的形势逼着英布选择了下策,薛公对英布只会选择下策的解释,未必就是他的真心话

公元前196年正月,韩信(原齐王、楚王、淮阴侯)因为预谋造反被杀,三月,梁王彭越无罪被杀,这都是吕雉这个女人干的,但刘邦也不反对。英布与韩信、彭越功劳差不多、地位也差不多,因此被逼着造反。这年七月,英布起兵,到第二年十月即战败被杀,由此可见,刘邦反应极为迅速。

因为,可以想象,英布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实现灭三国或者灭两国的目标,几乎是不可能的。形势逼得英布只有下策可选。

薛公说:英布只会选择下策,那是因为英布出身低贱,突然登上高位,只会想着眼前的富贵,不会有长远的打算。

下策是什么?原话是“东取吴,西取下蔡,归重於越,身归长沙,陛下安枕而卧,汉无事矣。”意思是,英布向东拿下荆王,再拿下下蔡这个地方(应该在安徽一带),他就会觉得没什么问题了,于是以守住吴越之地为主,以长沙(长沙王是英布的姻亲)为盟友,那刘邦就没什么可担心的。

其实呢,英布原本至少又向北拿下楚国的计划,只是他做不到,而刘邦的军队已经开来了。英布被刘邦打败,只得去投奔长沙王,结果反倒被长沙王诱杀。

英布原本的计划是:刘邦已经重病,是不可能带兵出征的,那天下能打败他的人本来只有韩信和彭越,结果这两个人都被刘邦和吕雉害死了,什么刘邦的同族荆王刘贾、弟弟楚王刘交、儿子齐王刘肥,那都只是小菜,不足为惧。他只要固守住自己的淮南国,等刘邦死后,天下大变,他的机会就来了。

其实英布的想法本来没错,而且刘邦其实也没有必胜英布的把握,而且据说刘邦在征讨英布的过程中,虽然凭着实力强大得多打败了英布,但他自己也再受箭伤,不久后即病死。

不过刘邦还是拖着重病来了,这点让英布猝不及防,他未必没有东山再起的机会,只是他相信什么姻亲长沙王,成了一大败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