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垃圾桶当文物,称"英国比不了中国",这个老外被共青团中央"点名"!

从完全不会说中文,到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系统的学习了一年汉语,再到如今挑战34种方言,牛津大学毕业的司徒建国把中国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以英伦幽默的方式展示给了海内外观众,自己也成为了一名"中国通",如今正计划申请中国"绿卡"!

以英伦幽默,讲述中国故事

司徒建国英文名是Stuart,直接翻译过来就是"司徒","建国"是一个中国朋友起的。2007年,他和5个朋友来到了中国,在北京住了一年之后,其他人都陆续回国了,当时正值2008年,北京正在为了奥运会做准备,在司徒建国眼中,一切都充满着活力,他看好中国的发展前景,于是决定留下来。

把垃圾桶当文物,称

2008年到2009年,司徒建国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系统学习了一年汉语以后,顺利的在一家媒体找到了工作,一次偶然的机会,司徒建国接触到了短视频,那个时候短视频刚刚兴起。

司徒建国拍摄的第一个短视频,是他去少林寺游玩的经历,他把一个石狮子模样的垃圾桶当成了文物,极具喜剧效果,视频很快在网上火了起来,他也走上了短视频博主之路,积累了一批粉丝。

司徒用特有的英式幽默来讲述中国故事。最初,他的视频内容以中国游记为主,后来开始涉及到文化、科技、体育、生活等各个领域。在《司徒中国游》中,他几乎走遍了中国各大城市,从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到正在实行精准扶贫的贫困村。在《司徒行行行》中,他体验不同类型的职业,例如新中国成立70周年前夕,他体验了一天国旗护卫队队员的训练,这一期短视频在哔哩哔哩平台的观看量高达60.9万人次。此外他还体验过消防员、服装厂男工、珐琅厂学徒等,在《中国热词》里,司徒紧跟中国国内发生的大事,如进博会举办、大兴国际机场落成等。

把垃圾桶当文物,称

记录中国变化,传播中国文化

"跟着司徒的视频,我感觉认识了一个我不知道的中国""我一中国人都还没去过,司徒你怎么能先去""司徒比我这个中国人还了解中国"……在司徒建国的视频留言中,经常能看到类似这样的评论。

从把垃圾桶错认为文物,到如今对国粹景泰蓝的制作略知一二;从最初全部说英文加中文字幕,到如今可以全程说中文,甚至最近还挑战了说34种方言,司徒建国不断探索中国的人文地理,探索中国的文化艺术,探索中国的过去和当下,再将他所了解和学习到的东西以他英式幽默的风格展示给观众。

把垃圾桶当文物,称

"我觉得这份工作很有意义,因为我们是在记录,不仅记录我自己,也记录中国。"正如司徒建国所说,从他的节目中,可以看到中国发生的许多变化,而这些变化是许多西方人所不了解的。

当下,社交媒体的发展为跨国界的文化传播和交流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司徒的短视频在国外社交媒体平台如Facebook和 YouTube上也有播放,受到外国观众的欢迎。包括司徒的很多英国朋友,都因为看了节目而喜欢上中国,其中一个朋友还让自己3岁的孩子开始学习中文。

把垃圾桶当文物,称

承袭孝文化,带父母游中国

中国的传统文化对司徒建国产生了深刻影响,他表示自己最喜欢中国的孝文化。在英国,人们很少会有养老的概念,而在中国,孝敬父母是一种传统美德,这对司徒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每周都会抽出时间和父母视频聊天,还把年过六旬的父母也接到了中国,想让父母亲眼看看这个他想要留下来的国家。

为了"入乡随俗",来华之前,司徒就帮父母挑好了中文名:"博步"和"韩梅梅",带着老两口第一站"打卡"的城市,便是有"天府之国"美誉的四川成都。吃川菜、看熊猫、赏风景,老两口的行程单排得满满当当。作为不习惯麻辣味的英国人,老两口头一次吃毛血旺时辣得直冒汗。不过,哪怕筷子用得不利索,两人依然吃得开开心心。父亲博步还边吃边说:"好辣,但是又辣又香。"

把垃圾桶当文物,称

一家三口在中国旅行


把垃圾桶当文物,称

一家三口在川菜馆吃饭

看熊猫是博步和韩梅梅此番"中国行"的最大心愿之一。

因为老两口都已年过60岁,根据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老年人优惠政策,两人可以免费入园,这让这对英国老夫妻觉得不可思议。

韩梅梅说,在英国什么都贵,没有这样对老人的优惠政策。

把垃圾桶当文物,称

博步和韩梅梅在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合影


把垃圾桶当文物,称

韩梅梅在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里欣赏大熊猫

离开成都,司徒又带着父母前往重庆、北京等地。

博步和韩梅梅一路都很新奇,除了赞叹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这对英国夫妻每到一处,都忍不住惊叹中国的发展之快令人意外。

把垃圾桶当文物,称

博步和韩梅梅在北京天坛合影留念

回到英国后,老两口还对中国念念不忘。为了满足母亲对中华文化的喜爱,司徒建国特意买了件旗袍送给老妈留作纪念。

换上这件中式服装的韩梅梅显得气质优雅,连一旁的老爸都忍不住惊呼:"太漂亮!"

把垃圾桶当文物,称

韩梅梅试穿中式服装

回忆起爸妈的中国之行,司徒建国也颇有感慨,他说:"(在中国时)我每次问我爸妈这儿怎么样?或者这些小吃味道怎么样?他们没有那么多形容词,他们只会说'特好',或者'特棒'。因为我觉得已经没有语言来形容了,他们从没来过这种地方。英国比不了中国现在。"

司徒建国把"带父母游中国"系列视频上传到了社交网络上,引发了海内外网友的共鸣,共青团中央、人民日报海外版也对他进行了报道。


把垃圾桶当文物,称

把垃圾桶当文物,称

人民日报海外版、共青团中央关注报道司徒建国


把垃圾桶当文物,称

把垃圾桶当文物,称

海外网友评论

司徒建国以外国人的视角,展示中国的种种变化,无疑是给那些对中国感兴趣的外国人提供了窗口,展示了中国文化的同时,他也让自己的人生变得丰富多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本科招生办"头条号

本文素材来源:中国青年网、共青团中央、人民日报海外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