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湘江血戰白崇禧對紅軍放水,事實他下手最狠,造成最重損失

寫此文的起因,是居然有人稱“湘江戰役,白崇禧給紅軍放水”,著實令人搖頭。讀史應該全面、辯證地讀,豈能抓住隻言片語,以偏概全?好吧,我們以事實說話,梳理一下湘江戰役期間,李宗仁、白崇禧的桂軍所作所為。

1934年10月10日,因第5次反“圍剿”失敗,中央紅軍被迫開始長征。至11月13日,連續突破國民黨軍3道封鎖線。這些封鎖線並非同時建立,呈縱深梯次配置,而是隨破隨建。此時,國民黨方面已經判斷出中央紅軍欲前往湘西、與紅2、6軍團會合的戰略意圖。

蔣介石遂於11月12日任命何鍵為追剿軍總司令,薛嶽為前敵總指揮,統一指揮中央軍、湘軍、桂軍、粵軍各部,力求將中央紅軍消滅在湘江、瀟水以東地區。當時,國民黨軍各部的態勢是:

“第一路追剿軍”司令官劉建緒指揮第16師、第63師、第62師、第19師第55旅,補充第1至第4團,保安第9、第21、第22團,集結黃沙河附近。

“第二路追剿軍”司令官薛嶽指揮第59師、第90師、第92師、第93師和惠濟支隊,在零陵附近集結。

“第三路追剿軍”司令官周渾元,指揮第5師、第13師、第96師、第99師直趨道縣,尾追中央紅軍。

“第四路追剿軍”司令官李雲傑率第15師、第23師由嘉禾向寧遠及其以南地區進擊。“第五路追剿軍”司令官李韞珩率第53師,經由臨武、藍山,向江華、永明前進,並與粵桂軍保持聯絡。

有人說湘江血戰白崇禧對紅軍放水,事實他下手最狠,造成最重損失

桂軍第15軍夏威部,加強桂北各縣民團,佈防於清水、高木、永安、雷口四關,主力集結於灌陽縣文市附近。桂軍第7軍廖磊部、第15軍第45師及部分民團,佈防於賀縣、富川、鐘山及恭城之龍虎關,主力則放在龍虎關方面。第7軍獨立團防守興安縣的界首。第24師第71團駐防鹹水,守衛湘江。此外,數萬粵軍集結在粵北連州、星子一帶,防備中央紅軍掉頭入粵。

蔣介石希望紅軍與湘、桂軍迎面對撞,拼個兩敗俱傷,自己收漁翁之利,遂令第二、第三路“追剿軍”的中央軍嫡系放慢行程。桂軍主將白崇禧偵知中央軍與紅軍的距離從2日行程拉大到7天,便洞悉了蔣介石險惡用心。加之紅9軍團於11月21日佔領江華,擺出一幅準備深入廣西腹地之勢,白崇禧於當天決定除留1個團在灌陽,71團從鹹水調守全州外,其他桂軍軍隊全面後撤,退守桂北各關隘,既防紅軍入桂,又防中央軍“假途滅虢”。

如此一來,桂北全州、興安、灌陽一帶只有桂軍3個團,從全州到興安界首之間的百里湘江兩岸,沒有國民黨正規軍防守,湘江防線洞開。這就是一些人津津樂道白崇禧“放了紅軍一馬”的由來,只不過他們對桂軍這個姿態究竟持續了幾天避而不談,也對其後桂軍作戰態度的改變視而不見。

言歸正傳,桂軍雖然一度收縮,但按說由湘軍主力組成的“第一路追剿軍”正集結在黃沙河地區,距全州僅25公里,距興安界首也不過80多公里。如湘軍立即行動,最遲到11月24日就重新封鎖湘江。

有人說湘江血戰白崇禧對紅軍放水,事實他下手最狠,造成最重損失

不過,當何健要求“第二路追剿軍”司令官薛嶽接替湘軍零陵、黃沙河防線,以便湘軍南移接防時,卻被薛嶽以遠來困頓為由斷然拒絕了。何健指揮不動中央軍,便從私利出發,拒絕了蔣介石要他填補桂軍留下空隙的命令,還電文往來,與蔣、桂兩方扯皮打官司。

非常可惜的是,由博古、李德把持的中革軍委並沒能敏銳地捕捉到這一天賜良機。遲至11月25日,才發出突破國民黨軍第四道封鎖線的作戰命令,並決定中央紅軍分4個縱隊,從興安、全洲之間搶渡湘江,突破敵第四道封鎖線,前出到湘桂邊境的西延山區。作為紅軍左、右前鋒的紅1、紅3軍團主力,立即疾馳向西。而攜帶著笨重輜重的軍委縱隊,繼續緩慢前行。11月26日,中央軍委縱隊從永安關進入灌陽的桂巖,一天之內只走了8公里。

此時的紅1軍團序列中的紅15師(少共國際師)正配屬紅5軍團行動。紅1師2個團還在瀟水打阻擊,紅2師並指揮紅1師1個團,於11月27日凌晨由大坪渡口渡過湘江後。紅4團轉向西南,於下午抵達界首渡口。留在此處的10餘個當地民團望風而逃。紅4團兵不血刃,便佔領了這個湘江重要渡口。界首處的湘江不過百米寬,水流速較緩,水深及腰,可涉水而過。紅4團利用找到的幾隻小船搭起了浮橋。林彪獲悉後,一面向中革軍委報告,一面令紅5團沿江北上,希望能佔領全州這個更大的渡口。

非常可惜的是,桂軍退守全州的桂軍71團非常警覺,紅5團沒能在行進間襲佔縣城,便退守全州西南的覺山鋪,掩護渡口安全。11月27日日終時,紅1軍團控制了界首以北30餘公里的湘江兩岸。其中有4個渡口,從北往南依次為屏山渡、大坪、鳳凰嘴和界首。紅8、9軍團當日在三峰山受阻後,奉命改道向水車、文市前進。

當天軍委縱隊從桂巖到達文市,行程僅6公里。由桂巖到最近的湘江渡點,不到80公里。如果中革軍委下決心採取輕裝急行軍,一晝夜就可到達,全軍仍可能以較小的損失渡過湘江。令人扼腕痛惜的是,博古、李德並未意識到危機正在降臨,捨不得從蘇區帶出的那些罈罈罐罐,仍按部就班地緩緩而行。

有人說湘江血戰白崇禧對紅軍放水,事實他下手最狠,造成最重損失

11月27日這天,蔣介石獲悉紅軍前鋒已抵湘江,大為震驚,遂嚴令何健、白崇禧率部迅速出擊。除薛嶽部仍停在零陵附近外,其他幾路“追剿軍”也分別向道縣、文市等地尾追紅軍。中央紅軍若與湘西紅2、6軍團會合,利益受損最大的是何健。因此他急令劉建緒的“第一路追剿軍”直趨全州,然後向湘江上游沿岸攻擊前進。

與湘軍相比,桂軍雖也幾近傾巢而出,但在具體的部署上,白崇禧卻打起了小算盤。在他看來,總兵力只有3萬人的桂軍本錢小,與紅軍硬拼只會讓蔣介石漁翁得利。因此他制訂了一個“不攔頭、不斬腰、只擊尾”的作戰方針。他估計紅軍既已奪得渡口,必全速渡江,按大部隊每日行程40公里計算,紅軍後衛應在新圩一帶。因此他將桂軍一分為二,主力直撲距界首70公里的新圩“送客”。另一路從桂林直撲興安,預計29日趕到界首“送客”。

28日這天,擔任中央紅軍右翼先鋒的紅3軍團,以紅4師、紅5師、紅6師的序列前進。前鋒紅4師已渡過湘江接手了界首防務。紅5師師長李天佑率紅14、15團位於新圩,13團在白塘附近。第6師則擔任左翼側後衛。

白崇禧過高估計了中央紅軍當時的行軍速度。當桂軍第15軍44師、第7軍24師和第45師134團趕到新圩“送客”時,實際上是在攔擊紅軍行軍縱隊的“腰眼”。新圩一失,紅軍將被“腰斬”,因此李天佑率紅14、15團在新圩誓死抗擊桂軍。桂軍在“儘快送客”的指導思想下,同樣拼得很兇。

11月29日這天,紅5師繼續在新圩死死頂住桂軍的瘋狂進攻。桂軍第15軍第43師和第7軍獨立團也抵達距界首僅5公里的光華鋪,向在此阻擊的紅4師發起進攻。紅4師10團在正面、11團在西部、12團東部分別建立了阻擊陣地。紅3軍團指揮部設在離界首渡口只有100米的祠堂內。激烈的攻防持續了一天。

有人說湘江血戰白崇禧對紅軍放水,事實他下手最狠,造成最重損失

29日半夜,一小股桂軍繞過紅4師陣地,一度佔領了界首渡口,離彭德懷的指揮所也僅200餘米。紅10團團長沈述清立即率2個營又把渡口奪了回來,但他在衝鋒時不幸中彈犧牲。彭德懷任命第4師參謀長杜中美接任紅10團團長,要他把這股敵人驅趕到光華鋪,同時令11團和12團向10團靠攏,收縮到二線陣地。

11月30日太陽昇起的時候,彭德懷權衡再三,令第6師18團接替損失慘重的紅5師,繼續在新圩阻擊桂軍。紅5師和紅6師紅16、17團立即趕往界首和光華鋪參戰,誓死保住渡口,掩護軍委縱隊過江。

兵力薄弱的紅18團在楓樹腳附近被桂軍團團圍住,另一股桂軍則趁機向石塘附近的紅5師紅13團、紅6師主力以及紅8、9軍團衝去。紅8、9軍團中的新兵很多被打散。李德在敵情不明的情況下,又令紅5軍團紅34師趕往增援紅18團,結果又陷入敵重圍中。

在界首、光華鋪方向,紅4師和剛趕到的紅5、紅6師以界首為中心一字排開。紅4師控制飛龍殿制高點,擔任界首西南防禦;紅5師擔任光華鋪北端百里村至界首一線防禦;紅6師(欠18團)擔任界首東岸石玉村一線防禦,並以1個營警戒界首渡口。在桂軍炮火轟擊和桂軍輪番衝擊下,紅3軍團的簡易工事幾乎全被摧垮,陣地上紅軍指戰員傷亡越來越多,但是仍然死戰不退。

有人說湘江血戰白崇禧對紅軍放水,事實他下手最狠,造成最重損失

11月30日晚間,軍委縱隊終於開始渡江。12月1日凌晨,中革軍委在紅軍主力面臨覆沒險境的情況下,終於決定放棄全部輜重和重裝備,並號召全軍迅速過江。由於浮橋過窄,不少指戰員跳入江水,涉水而過。此時國民黨空軍10多架飛機在各渡口上空轟炸掃射,給正在渡江的紅軍造成嚴重損失。滾滾湘江水被烈士們的鮮血染紅了。

12月1日中午,軍委縱隊全部渡過湘江,在桂軍猛攻下遭受嚴重傷亡的紅3軍團奉命撤出陣地西行。其中損失最大的紅5師僅餘千人,師參謀長、14團團長、參謀長,政治部主任犧牲,14團政委、15團團長、政委重傷,營以下幹部大部犧牲。

由於界首、屏山渡,大坪渡口先後被敵控制,鳳凰嘴渡口成了被隔絕在湘江東岸紅軍各部的生命通道。紅1軍團紅15師、紅 5軍團紅13師、紅8、紅9軍團都先後集中於此。由於人數太多,渡河速度快不起來。當天15時許,尾追到此的桂軍第44師給尚未渡河的紅軍各部造成了嚴重損失。紅8軍團最終只有1200人過江,紅9軍團也損失了4000多人。紅15師政委肖華果斷令紅43、45團交替掩護,逆流而上,殺了個回馬槍,奇蹟般地從界首渡過湘江,但是部隊損失過半。

而作為全軍後衛的紅34師、紅18團,他們在敵重重包圍下戰鬥到最後,除紅100團團長韓偉率少數人成功脫險外,其餘大部壯烈犧牲。紅34師師長陳樹湘腹部受重傷後被俘,在被桂軍押送回桂林途中,陳樹湘奮力拉斷腸子自殺身亡。桂軍殘忍地砍下他的頭顱,懸掛在道城示眾。

有人說湘江血戰白崇禧對紅軍放水,事實他下手最狠,造成最重損失

湘江戰役堪稱紅軍戰史上最為慘烈的戰役。國民黨企圖全殲中央紅軍的圖謀固然破產了,但紅軍亦由戰前的6.6萬餘人銳減至3.7萬人,不僅戰鬥骨幹傷亡嚴重,而且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成建制損失。這些損失,大部分都是由桂軍的瘋狂進攻而造成的。戰役結束以後,李宗仁、白崇禧得意洋洋地拍了部吹噓桂軍赫赫戰功的電影《七千俘虜》,不僅四處公映,還送到南京去邀功。而血戰湘江遭遇桂軍兇悍攻擊,造成慘重損失,這事讓林彪和彭德懷恨得牙癢癢的。特別是林彪,後來在東北再遇白崇禧,四平一戰又吃了虧,一直記著仇。

當然,全國解放後,被收進功德林的那幫劊子手們為減輕自己的罪責,在為全國政協撰寫文史資料時,都儘可能對湘江之役桂軍的罪孽輕描淡寫,甚至聲稱壓根就沒抓到過7000紅軍俘虜。當年為拍《七千俘虜》這部電影,李宗仁、白崇禧用了很多紅軍僱傭的挑夫充數的,甚至還有人稱當時還讓桂系民團在影片裡演了回紅軍戰俘。

百般抵賴,卻無法直面以下事實:戰前5000人的紅34師,戰前近2000人的紅18團,是毀在誰手裡?陳樹湘師長頭顱,是誰砍下示眾?是誰讓戰前5000餘人的紅5師僅剩千餘人?是哪支軍隊在鳳凰嘴渡口讓紅8軍團折損8000餘人,讓紅9軍團折損4000餘人?

本文作者:忘情,“這才是戰爭”加盟作者 ,未經作者本人及“這才是戰爭”允許,任何媒體、自媒體不得轉載,違者必追究法律責任,讀者歡迎轉發。友情提示:本號已加入版權保護,任何敢於抄襲洗稿者,都將受到“視覺中國”式維權打擊,代價高昂,切勿因小失大,勿謂言之不預也。

公眾號作者簡介:王正興,原解放軍某野戰部隊軍官,曾在步兵分隊、司令部、後勤部等單位任職,致力於戰史學和戰術學研究,對軍隊戰術及非戰爭行動有個人獨到的理解。其著作《這才是戰爭》於2014年5月、6月,鳳凰衛視“開卷八分鐘”欄目分兩期推薦。他的公眾號名亦為“這才是戰爭”,歡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