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山區養雞技術


幾年來,許多農戶利用山林、林果地配套養雞發財致富,在這種養雞模式中,雞為樹木提供有機肥、啄食害蟲,樹木又為雞創造了適宜的生長環境,起到了種樹、養雞協同發展的良好效果,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林地養雞技術吧。

農村山區養雞技術

山區林地養雞技術怎麼樣的?

林地選擇

林地養雞模式對林地的要求不嚴,果林、綠化林、用材林等均可養殖。但必須注意,由於雞的性情活潑,喜飛躍枝頭,為不影響樹木生長髮育,不宜選擇處於苗木期的林地,同時山的坡度不易過大。

農村山區養雞技術


養殖品種

林地養雞飼養管理條件不高,但所養殖雞的品種要求適宜性要強,能耐粗飼及抗病力強等,最適宜養殖的品種為地方品種雞,其次是地方雜交雞,一般不宜養殖大型肉雞。

養殖規模

林地養雞是實行放牧散養,養雞規模必須根據山林地的面積合理確定。密度過大,則不利於林木日常管理,也會是雞糞難於自然淨化,造成環境汙染。密度過小,則會影響山林地的利用效率和養雞的經濟效益,一般每畝地養雞50只左右為宜。

農村山區養雞技術


配套設施

雞舍用於雞夜晚、雨天歇息,應建於地勢較高、背風向陽、較平坦的山坡上,容雞密度可稍大,每100只雞5-8平方米,最好設置腳架。喂料設備採用飼槽或料桶,為避免一爭搶飼料及採食不均,喂料設備應準備充足,每100只雞1米長的飼槽5個。飲水設備用於供雞隨時飲水。此外,為便於控制雞群,可在林地周圍拉設塑料網。

養殖管理

林地養雞屬較粗放型的養雞模式,對雞的飼養管理有一些特殊要求。雛雞階段應進行保溫育雛,1周齡溫度控制在32-35℃,2周齡時29-32℃,3周齡時26-29℃,4周齡時20-26℃,以後逐漸降溫,直到自然溫度時放養,同時注意雞舍通風,保持空氣清潔。育雛期必須供應充足的、營養全面的飼料,放牧散養後視林地內青草、昆蟲等條件,飼料供應量可較正常標準減少10-40%。特別注意防護措施,避免老鼠、黃鼠狼、蛇等獸害。

山林養雞怎麼養?

1.不管肉雞蛋雞,都要選對種,從銷售的角度來看,一年中哪種雞好賣並不固定。

2.肉雞市場看得雞的質量與價格,養殖競爭的是精細化管理,懶人是養不出好雞的。

3.放養條件下一般養的是肉蛋兼用型土雞。在當地養殖過程中可以下鄉將青年雞分批銷往附近村民零養生產土雞蛋。目前,土雞蛋出村價在0.7元左右,城超零售終端在1元以上。保持青年雞和土雞蛋的渠道暢通,是小規模養殖保值的關鍵。

4.雞棚:以600平方標準棚為例,約需土建資金5萬元。密度以每平方12羽成雞,投苗在7000-8000羽(冬天14羽,夏天10羽,春秋兩季12羽),其他參數如溫度、光照、疫苗保健程序、成活率、產蛋率、料肉比、蛋料比等雞苗供應商養殖手冊上都有。

山區林地養雞怎麼預防疾病呢?

要搞好雞的免疫工作,1日齡馬立克氏病疫苗注射,7-10日齡用新支腎三聯苗免疫,14-21日齡用法氏囊苗免疫,25-30日齡用新、支h52苗免疫,35日齡法氏囊苗第二次免疫,同時1月齡以上雞要進行禽霍亂蜂膠滅活苗免疫。由於散養不易抓雞,最好飲水免疫,同時飲水免疫疫苗的劑量應加大1-4倍。在搞好各種疫病防治的基礎上,必須十分重視寄生蟲的防治。育雛期按常規方法防治球蟲,2月齡時用丙硫咪唑按5毫升/千克體重拌料,驅除體內蛔蟲、絛蟲等寄生蟲,以後每月用藥一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