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感觉农村养殖鸡鸭的多,养鹅的少?

农友君


问:为什么感觉农村养殖鸡鸭都很普遍,偏偏没有多少人养鹅,这是为什么?

你还别说,现在农村还真就是这种情况,鸡鸭都很常见,鹅却很少,按理说鹅能长很大,肉也多,农民应该喜欢喂养才对,为什么没有人养呢?即便是有人养,一般也只是在正常喂养鸡鸭之外,再附带养个一两只也就足够了,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这其中我觉得农民朋友其实也是很无奈啊,不是不想养,实在是没有养殖鸡鸭来得省心,不愿意养鹅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种苗贵

养过鸡鸭鹅的朋友就知道,鹅苗一直都要比鸡鸭苗贵,今年遇上特殊情况更是贵的离谱,去年下半年到今年上半年这一段时间,全国大部分农村地区都被非洲猪瘟给折腾的够呛,大型养猪场暂且不说,广大的生猪养殖散户可以说是遭受了灭顶之灾

猪没有了,生活还得继续,那么还得想办法维持生计,养猪在短时间之内是不可能再养了,就只能养点鸡鸭鹅等等家禽来贴补家用,这直接抬高了今年鸡鸭鹅苗的价格,与去前年同时期相比,价格差不多翻了两三翻,鸭苗往年只要几块都不好卖,今年最高涨到二十多还抢手,鹅苗就更不用说了,上个星期我们这里卖45一对,试问这个价格的种苗有多少农户能够接受的了


二,养殖成本高

鹅这种动物大家都知道,成年体型比鸡鸭几乎可以大一倍,能长这么大它的一张嘴和肚子绝对不是那么平凡,鹅是草食性动物,喜欢吃青草,但是又特别挑剔,不和它口味的草他还不吃,不是有一种草叫鹅不食草吗,还专门给改一个这个名字,你就可以想见它有多挑剔,单单有鹅喜欢吃的青草也是不行的,鹅光吃草长的很慢,一般都会掺点玉米苗,麦麸,谷糠红薯什么的,它才能够长的比较快,鹅的体型大,食量更大,都说鸭子能吃,但是在鹅的面前,也只能乖乖的排行老二,所以养鹅的成本比起养鸭还是要高上不少的



三,不卫生

鹅的食量大吃得多,拉的就多,而且最爱"随地大小便",关鹅的地方往往头天刚刚打扫完,第二天又会铺满厚厚的一层鹅粪,它们的脚蹼很宽大,喜欢在粪便上踩来踩去,很不卫生

四,不好卖

专门养鹅的地方大多都有固定的销售渠道,但是一些散养户就比较难了,因为成年的鹅一般都很大很重,本身种苗就贵,加上养殖周期长,饲养成本很高,所以一般鹅都卖的比较贵,很多普通消费者是不大愿意选择购买的,买一只鹅都能够买两三只鸭子了

五,太吵闹

农村以前养鹅有个好处就是可以当成看家鹅来养,因为鹅对陌生的东西事物非常敏感,稍微有一丁点的声响,就会大叫不止,并且声音时而清亮时而浑厚,但是都非常高亢,因为这个特点,以前人们假如家里养了鹅,都会将鹅关在房子周边,一旦有风吹草动,主人就会知道

不过鹅的这个特点又好又不好,好的是能够在晚上起个预警作用,不好则是每天天不亮就开始大叫,有时候比公鸡打鸣都还要早,实在是太吵了,严重影响睡眠



小结:从上面这随便罗列的几点原因就可以看出来,村民养鹅的比养鸡鸭的要少确实是无奈之举,而且在农村养鹅没有一定面积的场地是根本不够鹅的活动的,家里有小孩有时候还会被鹅给追着跑,综上所述,这就是为什么农村养鹅的人那么少的原因


玩味乡村


我倒养过几年鹅,几年亲身实践,不妨讲一下。如果你想踏入从事养鹅,或许对你有用。一般农村家养鹅数量不会很大,属于附带,不会做为一项赚钱项目的。我起步时,没技术性,我是带着试养。开春买来三十只小鹅,关在一个房子小角落。我犯了一个最大错误,不懂鹅生理习性。鹅抱团取暖,以至于死掉一半。初春较冷,鹅挤在一起取暖。这时你要把鹅隔开,每一小团体最好少于8只,并装上取暖设备,保持一定温度。这是养鹅第一难。鹅吃的多,拉屎多,鹅棚垫料必须每天更换,否则鹅在蹲水牢,工作量蛮大的。这是第二难。小鹅起步吃成品料,过个星期可以掺青料。为了节省钱可以喂些青菜叶或嫩草,还要适当进行疾病预防。这是第三难。等到小鹅胎毛褪去,长羽毛后,白天可以进行放养。放养的小鹅不能淋雨或进水塘,经不起冷激。实时还要看护,农村野狗多,冷不丁对鹅下手,这事我四年内发生过二次,一次是小鹅,一次是成年鹅,痛哉。这是第四难。鹅是食草性,光吃成品料,肯定利润薄。你必须有放养的条件,青草充足。不是每种草都会吃的,偏草性其实很强。一旦没足够的地方吃草,鹅会围着你转,成品料消耗很大,当然这就是增加成本了。因此大批量放养鹅不适合农村。这是第五难。一般农村人养鹅端午节前后就卖,就是减少后期成本,但价格不会起。这时的鹅的肉质达不到上品,顾客就不满意。要论好吃,都要养到八月半才会起价。这里面的时间差,就存在最大问题,没处放养。田里已经种上农作物,没有适合的地方放。这就是第六难。综合以上六难,你应该明白老百姓为啥不养鹅了吧。不过我可以告诉你,你能满足食草及小鹅这二难,嫌百元/只还是不成问题的!


向往清丽地


农村养殖鸡鸭多,养鹅的少。

主要是养殖成本,前两天我在集市上问了一下家禽幼雏的价格(注射完疫苗的)分别是:小鸡七元,多买六点五元、小鸭八元、小鹅雏十八元。鹅雏阶格偏高购买的也少。

再就是,鸡鸭吃的少,一家养几只,做饭菜的下脚料,加工粮食的玉米糠,麦麸子,菜叶子,弄点就够他们吃的。小鹅特能吃。

记得,有一年,大姑姐家卖鹅种蛋,送我十枚种蛋,我觉得吃了怪可惜的,处于好奇心,在超市要了个保温箱,买了个塑料布桶装上热水,水温在三十七到三十八度之间,上面铺了一层绵絮,种蛋用消毒水消完毒,放上面,再盖上小被,再盖好泡沫箱。一天翻几遍,要保持水温。

大约三十九天到四十天,就全蹦出来了,好可爱,喜欢的不得了。

开始买小鹅料喂,越大越能吃,把我家小园菜全吃光了,还得给它们找水白草挖苦菜,赶出去放满街道拉屎,还嘎嘎叫不停,院子小空间不够用,后来送老妈养了。

养鸡鸭,成本低,空间小,鹅不适合小院养殖,成本高,适合专业大群放养,有足够空间,活动草场,放养,有大量的青草,野菜,水源,节约饲料,降低养殖成本。

大群养鹅,除了成本一只平均净赚十多块钱。我们这专业养殖户很多。



农村达人224


嘿,不是感觉,而是事实!

在全国的家禽养殖中,鸡的养殖大约是鸭的8倍,鸭的养殖大约又是鹅的8倍。这里只是个大约数,年份不同,养殖的数量不同。

我小时候不少养鹅,当然,也不少养鸭,鸡倒养得不多,为什么养鹅要比鸡鸭少得多?

告诉你三点:

第一,鹅个体太大,一般家庭吃不完一只鹅。我记得小时候养鹅,只有做社或者过年才有人买鹅,一般的节日是舍不得买鹅的,一只鹅能顶得上三四只鸭,很多家庭是舍不得买的。现在生活好过了,但少则十几斤、多刚二十多斤一只的鹅,一般家庭又吃不完,所以养殖就少。

第二,鸡、鸭好养,鹅难养。我这里讲的好养是指容易打理,鸡围起来,每天喂食就可以。鸭也,在池塘边圈养起来,只要饲料足,很容易养大,但鹅则不同,它要吃草,要吃菜叶,圈养容易跛脚,养过鹅的人都知道,跛脚鹅是养不大的,一定要放养。所以鹅管理起来要难得多。

第三,人们对鸡、鸭有特别的喜爱,尤其是鸡。中国人有句老话,无鸡不成宴;女人坐月子离不开姜酒鸡,过年过节杀个鸡,亲朋好友来了也宰只鸡,就连上饭店几乎必定鸡,是鸡肉比鸭肉鹅肉好吃?不见得,只是人们对鸡肉情有独钟,就连很多成语都与鸡有关。比如,半夜鸡叫、鸡飞鸡跳,鸡犬相闻,等等,是鸭鹅不能比拟的。



我是三农通讯员,更多交流请点击关注。


遇见广西


成本高:一只小鸡、小鸭也就三两块钱,一只鹅娃十多块,有的二十多,成本太高。

吃的多:一只鹅的食量能抵上好几只鸡,我家喂了四只能抵上一头猪了。鹅是直肠消化快,吃了一会都消化排出去了,但生长也快,三个月就能长成,鹅最喜欢吃草了,只要有草,就像吹着长一样,这是鸡比不上的,鸡得十个月以上。

鹅也有很多好处,能看家,有生人了嘎嘎直叫,提醒主人。一个鹅蛋能抵上三个鸡蛋,还有一些鸡蛋没有的营养物质,孕妇吃了最好,去黄疸,老人小孩就更不用说了。

鸡下蛋一天一个,鹅是两天一个,土鸡蛋两块一个,鹅蛋得十多块吧。

鹅肉是最好吃的了,农村地锅炖上几个小时,汤鲜味美,有一种清香味,肉就更好吃了。鹅汤、鹅肉真是人间美味。


汴城农事


因为养鸡鸭比较实在,吃的少,消化系统慢,养鹅就不一样了,吃的多消化快基本上5分钟就消化出来了,

那是几年前的一天,我一个人在家闲的没事做,就去逛街,走着走着就看见前面有卖鸡鸭鹅的(我们那边卖这类家禽是不用叫唤的),我走上去看看,鹅苗的颜色是黄色的看着惹人喜爱,看了一个多小时,终于鼓起勇气来到卖鹅苗的地方问他鹅苗多少钱一只,卖家告诉我15块钱一只,经过我左看右看终于买了4只我让他找两只(土话等于送两只)鸭苗我,那个老板不愿意最后还是买了4只鹅苗,花了60元,带回家,给鹅苗准备窝,让他们休息,就这样我就去上班了,一个月后死的只剩一只了。我一回家就问“我爸爸我买的鹅呢?”我爸就告诉我只剩一只,说来也巧鹅在这个时候出来了,我走到哪它跟到那里,弄的我像它妈一样。我弄了一堆红笕菜给他吃(大概有3斤左右),不到30分钟它就吃完了。边吃边拉拉了十几堆,趴在我的凳子后面休息,各几分钟就拉一堆。害的我扫了几次,后面就留给你们自己想象了……


农村周震


小时候家里曾经养过几只鹅,但是母亲嫌它吃得多,长得慢,拉的快,而且还有一定的攻击性,所以后来就没有养了。

农村有一句老话叫做“家有万担粮,养不起脖子长”。这句话里面的脖子长的家禽指的就是鹅。因为鹅的食量非常大,特别是跟鸡鸭比起来。而且鹅是直肠子,吃进肚子以后没多久就会消化下来,边吃边拉,感觉就像永远也吃不饱。以前家里都是土房子,地面也都是泥巴地,鹅经常在上面拉屎,需要用铲子铲掉。说得夸张一点,一年下来甚至要将地皮铲掉一层都不止。

另外,在鹅的习性中是离不开水的。但是有些地方以旱地为主,很少有大量的水源水塘。所以在这些农村地区一般也不养鹅,而鸡鸭对于生活环境的容忍度要更宽松一些,养起来也方便。

与此同时,鹅的经济效益并不是特别凸显,尤其是与鸡鸭对比。虽然我们说鹅肉比较贵,但是长得比较慢,饲养的周期太长,喂养的饲料太多,导致成本收益并不划算。而且鹅生蛋是有一定规律的,不像鸡鸭那么频繁。

最后还有一点就是鹅天然具有一定的攻击性。我小时候就被鹅追着屁股咬了好几次,至今想起来,屁股还隐隐作痛。后来母亲干脆就将鹅杀了,不再养了。所以说一般农村地区家庭散养的主要是以鸡鸭为主,鹅养的相对比较少,这也是正常的现象。



止茶


为什么是在农村里面养鸡和养鸭的很多,养鹅的却很少呢?

其实这是一个非常正常的现象。也是农村里面一个很现实的现象。大家可以在农村里面看得到,养鸡养鸭的在农村里面可能随处可见,但是养鹅的少之又少。


吃的方法不同。

其实面对于这个问题,我们第1个感觉,就是对于这三种的吃的方法是不同的。比如说鸡和鸭的吃的方法比较丰富,也比较简单,可以简单也可以丰富,但是如果说你是一只鹅来吃,那么第1个是它的体积比较大。

第2个吃起来的方法就比较麻烦,所以很多农村里面的人即使养了这个鹅也一般都是到逢年过节的时候才杀。

所以针对于吃的方法不同的时候,他就应该是有人们的不同的选择。


养殖成本也有很大的差别。

对于这个情况来说。我们养殖的产品,其实它的成本也是有很大的差别的。

比如说你养鸡养鸭,这两种虽然说鸭比鸡吃的很多,但是鹅比鸭肉吃的很多,三只鹅可以帮我们养一只猪。

它的食量非常大,并且周期也不是很短,所以面对于这个情况来看,我们觉得养殖的长短关系和成本的关系也有很大的区别。

所以基于这个情况来看,一般家里面养殖的情况下,如果说是逢年过节才宰杀一只的,他又不是日常经常吃所吃到的情况之下基本上不会去养殖这个产品。


销量比较小众。

对于批量养殖的情况来说,其实对于这个销量的问题,有很多的情况之下也是决定了养殖的数量。

因为对于这个情况来说,农村里面如果说买鸡买鸭可能会比较正常,但是买鹅它的价格贵,所以销量呢一般而言不是很高。

所以基于这个情况来看,我们觉得销量比较小众的时候养殖的人当然也就不多。


农人莫小道


针对您提出的问题:“为何感觉农村养殖鸡鸭的多,养鹅的少?”这个问题,我们先不说专业养殖场,只是在农村的确是存在这个现象的,我们一起来从几个方面来去找原因吧。

习惯和观念问题

我们从饮食习惯性来讲,我们平时都有很多菜(比如:炖鸡、烤鸡、烧鸡、焖鸡等等)有很多做法。还有就是我们平时吃的土鸡蛋呀,在大家心目中营养价格比较高的,像做鸡蛋饼、煮鸡蛋、荷包蛋等等就连鸡蛋都有很多佳肴做法,所以鸡的需求量很大;鸭也是一样有很多做法,外面卖的烤鸭、北京烧鸭、啤酒鸭等等,所以来说鸡和鸭在饮食中比较大众,相对占比量也是比较高的,而鹅就会少很多,一般要广东那边相对多一点。

圈养局限性区别

因为现在中国的人口多,宅基地占地面积也不大,有可能就有个小院,但是小院可以圈起来养鸡和鸭,鸡和鸭性情比较温和,活动量也没有这么大,可以长期圈养;而鹅就不行了,它性情比较活泼,相对体积也比较高,圈养只能小量几只,大量圈养是很难的,并且还有点扰民,不适合圈养,所以相对养的人也会少些。

养殖成本区别

鸡和鸭苗市场供应比较大,相对鸡和鸭苗购买成本比较低,养殖成本也会低,销售渠道也多些;而鹅刚好相反,市场供应鹅苗较少,购买鹅苗成本高、养殖成本也高,虽说鹅的销售价格高,但是很多地方销售渠道也少些,这些针对养鹅成本和收入是不成正比的。所以这也是导致农村养鸡和鸭的人多,而养鹅的人少。

以上是我们山太子农业技术团队的个人观点,希望能您有用,不对之处请指正,喜欢的话可以关注我,谢谢!


山太子


目前,在村子里面的人口少, 农业结构过于单一,劳动生产力薄弱,种养殖业一直都是农民传统的发展方式,村民利用本地的自然资源进行养殖管理,房前屋后,林地田间,池塘溪流鸡鸭成群,这种散养的传统特色养殖模式得天独厚,成为农民养殖业的一种特式、独特的一道风景线。规模少,家家户户都养,一般都是几只到几十只,自由的早出晚归,游牧放养,这样有利于管理,因为现在村子里面都是老人,小孩在家,没有那么多的人力物力去投入管理。投入少,成本低,村民们一般都是自己养母鸡来孵化鸡苗,雏鸡就由母鸡去照料,去竹林草地觅食,小鸭子就到溪流田间去找小鱼,小鸡找小虫子呀,蚯蚓啦!青草……那里自然资源非常丰富,。傍晚,母鸡和公鸡悠哉乐哉就带着小鸡回屋子里面、笼子里面。一整天都不怎么用喂养,省心省力,有的要喂的话,就是喂一些剩余的米糠粥饭剩菜。鸡舍也很简单,农民就地取材,砍竹子编织成笼子。这样纯天然的散养模式,绿色产品,深受人们的喜爱!肉质细嫩,有嚼劲,味道鲜美,而且肉质比较紧实,口感好!

养鹅在我们这个地方就少了点,都没有什么人养鹅,可能是传统的饮食习惯吧!我们这地方无鸡不成宴。所以我感觉在我们这个地方养殖鸡鸭的人比养殖鹅的人要多一点,关于鸡鸭鹅的商品养殖,我就不过多的探讨了,谢谢大家,有不同的意见,欢迎评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