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體育項目的運動員平均身高並不高?甚至有點矮?

綠茵如風


一些對體育運動不太瞭解的人可能有這麼一個錯誤觀念:個子高的人才適合當運動員,職業運動員一般都長得很高大。

不可否認,相當多的體育項目確實需要運動員個子高一些,比如排球、籃球、游泳等。

但也有很多體育項目不需要運動員長得高。甚至在某些項目中,個字高反而不適合,個子矮才適合。


下面來盤點一下有哪些項目的運動員是普通身高甚至比普通人還矮。

體操

體操運動員,不管男女,他們的平均身高都是低於普通人的。比如李小雙身高是1米61,楊威身高是1米60,劉璇身高是1米58,程菲身高是1米54。


體操運動員為什麼普通偏矮?這是因為很多體操動作只有矮個子才能做出來,讓高個子去練體操就是個災難。當然了,也有極個別例子,如俄羅斯名將霍爾金娜身高1米64,在女子體操運動員中算是罕見的身高了。

另外,由於體操運動員退役較早,尤其是很多女運動員不到20歲就退役了,所以一些人在退役之後還會長高一點。


舉重

舉重也是一個運動員平均身高低於普通人的項目,甚至比體操運動員還要矮。比如北京奧運會男子56公斤級冠軍龍清泉只有1米58,這在普通人中明顯偏矮了。不過和體操運動員相比,舉重運動員屬於“矮胖”型的,下盤更穩。

舉重運動員有這樣的體型很容易理解:把槓鈴從地面舉過頭頂,肯定是身高越矮越容易。

乒乓球

我們的乒乓健兒一般都是普通身高,甚至比普通人略矮一些。比如劉國樑身高1米68,馬龍身高1米75,鄧亞萍身高1米55。

一般來說,身高超過1米8的就很難成為乒乓球高手了,因為乒乓球檯只有0.76米,正好適合中國人的平均身高。

足球

沒錯,世界第一運動足球其實也不要求運動員長得多高。足球主要看場上位置,一般來說,守門員、後衛比較高,但是中場球員和前鋒完全可以是普通人的身高甚至略矮一些。比如梅西身高只有1米7,馬拉多納只有1米65。

除了高中鋒和守門員外,足球運動員很少有超過1米9的,因為身材過高下盤就不穩,容易被搶斷。

除了以上項目外,還有檯球、射擊、長跑、競走等項目的運動員也是普通身高,其原因和上述項目類似。


綠茵如風


1 舉重

很多人會想到舉重🏋的運動員要求矮個子,其實這個觀念不準確,因為舉重是按照體重分級別的,一般越大的級別個子會高一些,小級別的比較矮。

大級別的舉重運動員很多都是大個子,

例如我國舉重運動員崔文華(身高1.90米,105公斤級)

2 體操

競技類體操,男女身高都偏矮,因為身高越高,平衡性能就越低,但並不是非要矮才好,一些身體柔韌性平衡感特別好的,就算高一點也可以練體操,例如俄羅斯的體操名將霍爾金娜,就有1.64米。

3 馬術

馬術對於身高體重沒有硬性規定,但是大家都明白,騎手體重越輕對於馬的負擔越輕,所以一般來說騎手的體重都比較輕,所以小個子會比較站優勢,但是不絕對,我國觀眾最熟悉的馬術運動員就是代表我國參加馬術比賽的中英混血兒騎手華天,他官方身高1.9米

4 跳水

大家印象裡跳水運動員的身高都不高,尤其是男子跳水運動員,其實國際上對於跳水運動員的身高並沒有硬性規定,只是相對的矮個跳水運動員比高個跳水運動員更容易訓練。

喜歡跳水的高個們也不要因為身高而放棄,貴在堅持。


大話文娛宇宙


其實很多項目,對於身高並沒有太多要求,但是也有很多項目,身高的好處更多,比如跳高這個項目,其實要求的是身體的重量和靈活度,對身高沒有太多要求,不過從跳高運動員的選拔當中可以看出,畢竟身高腿長對於跳高還是有很大幫助。

另外要求身高最嚴重的就是籃球,籃球必須達到一定高度,才能夠成為籃球運動員,除非身體靈活,投籃精準,對身高的要求就會稍微降低。另外其他項目對於身高來說沒有太多影響,也是因為項目的關係很多人的身高都不高。

體操

體操運動員的身高都不高,這是因為體操這個項目,讓這些運動員的成長有了一定的侷限,所以體操運動員的職業生涯很短,一般巔峰生涯都是在16-20歲,過了這段時間,身體狀態下滑,就會出現很多傷病,導致身體的成長會遭遇阻礙。

舉重

我非常懷疑舉重的存在性,舉重這個項目到底要向世人宣告什麼方面的體育精神,難道就是為了看誰的力量大嗎。我覺得舉重這個項目應該取消,舉重消耗運動員的體力非常大,而且在比賽中,我國的某位運動員為了爭奪冠軍,甚至加鎊,導致七竅流血,這種恐怖的運動項目,早就該被取締。由於舉重嚴重影響了運動員的成長,已經背離的體育這兩個字給人們帶來的鍛鍊方面的東西。

足球

足球和籃球不一樣,足球雖然也對很多位置有身高要求,比如高中鋒,比如高中衛,這些對身高都有很大的要求,畢竟有的時候,一個球隊需要一個高中鋒,需要一個高大的中衛。但是足球對於身高沒有要求,比如C羅經常會有頭球破門的時候,他的彈跳力不亞於籃球運動員,但是梅西雖然頭球很少,腳下技術細膩,通過過人可以避免很多高來高去的球。也一樣成為球王級別的球員。

除了體操,舉重和足球項目,身高都不高之外,還有跳水,總得來說吧,凡是對身高沒有明顯要求的項目,平均身高都不會太高。因為身高腿長,比如跳高跳遠,籃球,排球等,對這個項目都有一定的幫助,但是其他項目,還是身高中等更加能夠發揮優勢。


老樂說球


最先想到的運動項目身高相對較矮是舉重項目。因為舉重是要克服重力運動,如果運動員個子越高,那麼他需要提升重量的垂直距離就越大,所要消耗的能量就越大。

舉個例子:同為160斤的人,一米六和一米八的兩名運動員,在舉起相同重要情況下,身高高比身高矮所要舉起的垂直距離明顯過大,那麼他所消耗體力也就更多,同時承受的重力越大。

同樣體重下,身材較矮四肢較短的人更適合力量舉,而身材較高四肢較長的人(尤其是下肢較長)更適合舉重。

而另外體操對運動員身高也相對較矮,一般男運動員在160cm,女運動員身高在140到150之間。因為體操屬於伸展運動,一般來說不會抑制長高,反而還會對長高有益,但是如果運動的強度過大,就可能會適得其反,抑制孩子生長。

舉重和體操的訓練比較苦,小孩過早、過度的力量訓練對骨骼、對關節處的骨骺發育不利,會影響身高發育。

有研究發現:體操舉重等個別項目,尤其是專業性運動員較正常同齡人的骨骼發育延遲1.7年,體內脂肪和皮下脂肪明顯減少,初潮年齡延遲2至3年。






永遠的麥迪麥


在所有體育項目中,選拔苗子時,只有體操和舉重兩項才符合較矮身材的人發展。其他除了藍球、排球、手球、水球、跳高、撐杆跳、中長跑、跨欄、游泳等要求身高外,其他對身高都沒有什麼專門的規定,只要有絕招就行。


風帆


體操,武術(套路),跳水,舉重,這些項目的運動員整體而言個子比較矮。


會心齋


舉重運動員


大大重慶


拳擊,高意味著同一公斤級肌肉較個子矮的選手薄弱,更容易受傷


寧丶踩塵


舉重 體操


混合武道最速流


武術和舉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