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城分局:五名“90後”的無畏逆行

五名90後的無畏逆行

“17年前的非典,我們不知道害怕,因為我們是群被保護的孩子;2020年的疫情,輪到我們來守護人民、回報社會了!”

2020年,第一批90後已經30歲了,曾經被貼上很多標籤的他們,如今已逐漸成為這個社會的主力軍。在抗“疫”前線,有一大批“90後”黨員民警們牢記初心使命,勇擔重任、義無反顧,用實際行動展現著閃光的青春形象!

代炎巖

:群眾需要我 我要勇敢衝

男,27歲,南廣場派出所民警。自疫情防控工作啟動後,代炎巖始終奮戰在一線,凡事帶頭幹、往前衝,用勇氣和擔當守護著百姓安寧和一方平安。

寬城分局:五名“90後”的無畏逆行

在零下20多度的天氣裡,他站在公安防疫卡口目光如炬,配合交警和衛健部門對來長車輛、人員逐個進行詳細排查;在轄區的大街小巷,他與社區街道工作人員並肩作戰、聯防聯控,配合查控重點人員、廣泛開展防疫宣傳,指導協助小區物業進行封閉管理,及時化解矛盾解決糾紛;在值班執勤、巡邏處警、打擊犯罪等工作中,他認真負責、堅持原則,有著不怕苦、不服輸的精神,統籌兼顧把疫情防控和警務工作抓實抓好。他常說:“既然選擇了警察這份職業,就要在群眾需要的時候勇敢的衝上去!”

寬城分局:五名“90後”的無畏逆行

大年初二至今,代炎巖幾乎沒有回過家,辦案、執勤連軸轉,吃住基本都在單位,作為基層派出所裡的年輕同志,代炎巖用實際行動踐行著新時代公安民警的初心使命,用一段段平凡的故事詮釋著勇戰疫情的決心與擔當。

馬一文

:公安宣傳的幕後尖兵

男,29歲,中共黨員,寬城分局政治處民警。一支筆、一部相機,這是馬一文經常帶在身上的“警用裝備”。抗擊疫情阻擊戰打響後,作為寬城分局唯一一位新聞宣傳幹事,他放棄休息、衝鋒一線,積極參與疫情卡點查控、夜巡防控和執勤備勤工作的同時,還要拿起手中相機和紙筆,把寬城公安的故事講給大家聽。

寬城分局:五名“90後”的無畏逆行

每天,為了將繁雜的新聞素材蒐集整理、編輯成稿,他總是剛完成執勤任務,又要擠出時間、佔用公休來撰寫宣傳稿件,常常加班加點到深夜,他常說:“戰友們在基層一線摸爬滾打,我要第一時間把他們的事蹟講出來,把他們的努力記錄下來,比起他們,我這點辛苦不算什麼!”在分局黨組的直接領導下,為了真實記錄寬城公安抗擊疫情的先進事蹟,馬一文牽頭策劃推出【戰疫情】特別專欄,利用公安內網和“長春寬城公安宣傳”微信公眾平臺及時編髮新聞報道,並第一時間協調省廳、市局、區委宣傳部門和社會媒體予以轉發,極大的拓寬了宣傳覆蓋面,得到了上級領導和同事的認可,引起了社會群眾積極反響。

寬城分局:五名“90後”的無畏逆行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他黨性強、覺悟高,作為曾經的一名刑偵幹警,他還具有較強的職業敏感性。為了防止發生負面輿情炒作,他嚴格落實“三同步”原則,對各類稿件尤其是涉及案件類報道,必須反覆確認材料細節、認真進行審核把關、及時妥善正面引導,“公安宣傳一定要細之又細,一字一句的差錯往往謬之千里。”馬一文時刻這樣提醒著自己。

抗“疫”戰場上,他是衝鋒陷陣的臺前勇士,公安宣傳戰線,他是以筆為劍的幕後黃牛。這個春節,馬一文還沒來得及回老家探望父母,就毅然投入到抗“疫”一線,用他的話說,“關鍵時刻,我不上誰上!把寬城公安的故事講好,是我的職責所在,我義不容辭!”憑藉對於新聞事實的洞察力和警察職業的敏感性,馬一文用手中的筆和相機記錄下了這場全警戰“疫”的點滴瞬間,用默默付出、甘於奉獻的精神挖掘呈現出了公安工作的真諦。

張聖松

:對群眾負責、對戰友負責

男,25歲,西廣場派出所民警。由於轄區毗鄰火車站,春運期間人流量較大,疫情防控任務艱鉅。張聖松嚴格按照上級指示精神,在做好值班備勤工作的同時,積極協助配合街道社區、衛生防疫等部門做好排查管控工作,始終堅守崗位、恪盡職守,義無反顧衝在防疫工作第一線。

寬城分局:五名“90後”的無畏逆行

戰“疫”初期,為有效抓好“防輸入、防擴散”各項措施,政府在轄區設立了集中隔離點,專門留置觀察外地返長人員和密切接觸者。張聖松主動請纓,與同事負責駐守在隔離點,維護現場秩序安全,確保及時處置各類突發事件。在工作期間,隔離點首批收治了24名確診病例的密切接觸者,張聖松配合防疫和醫護人員對其逐一進行體溫測量、登記看護,積極幫助解決留觀人員實際困難。此間,一名密切接觸者出現持續高燒、咳嗽、胸悶等疑似新冠肺炎感染症狀,張聖松沒有退縮、衝鋒在前,經請示上級許可後,穿戴好防護裝備,毅然決定與防疫人員共同護送該疑似患者前往醫院就診。任務執行完畢,為避免難以預測的風險,張聖松主動要求對自己進行隔離觀察,14天隔離期過去後,張聖松所幸並無大礙,他第一時間返回工作崗位,繼續投入到這場守護人民的戰“疫”之中。

寬城分局:五名“90後”的無畏逆行

“我要對群眾負責,也要對戰友負責,疫情面前,我們誰都不能倒下!” 張聖松始終銘記入警時的錚錚誓言,打在頭陣、幹在實處,不畏艱險、迎難而上,用青年人的勇氣詮釋著“疫情當前,警察不退”的忠誠擔當,也用實際行動築起了一道道堅不可摧的“安全屏障”,為祖國和人民貢獻著自己的全部力量。

張新明

:少一份擔憂、多一份安全

男,28歲,北京大街派出所民警。戰“疫”至今,作為代理警長的張新明始終堅守在防控一線,他是一心向黨的積極分子,是衝鋒在前、無畏逆行的“急先鋒”。

寬城分局:五名“90後”的無畏逆行

在這場特殊的戰鬥中,“讓我去吧”成為了張新明最常說的一句話。1月27日9時,一名湖北黃岡的返長人員因伴有乾咳症狀,到寬城區醫院就診。接到指令後,張新明第一時間帶領同事做好防護、趕往現場查看。一邊積極勸說該男子配合隔離,一邊疏通現場患者,保障醫院醫療秩序。事後隔離點醫護人員說,有你們警燈在窗邊閃爍,我們在前線隔離救治的信心倍增。當天下午4時,轄區群眾因樓上鄰居一家三口從湖北探親返回長春家中,出現恐慌,不敢下樓。張新明立即聯繫街道負責同志,與衛生部門一同到該居民家中瞭解情況,經公安大數據研判等多渠道核實,其在鄂期間未接觸過疑似病患,檢查結果也無異常,依規令其居家隔離14天,並留下聯繫方式,主動幫助解決生活困難。截至目前,張新明已經配合長春市人民院、寬城區人民醫院隔離觀察疑似病例9名,妥善處理有關疫情警情13起,及時化解了矛盾、消除了隱患。

寬城分局:五名“90後”的無畏逆行

為了全身心投入疫情防控阻擊戰,張新明只能將妻子和將剛滿一歲的兒子安頓在老家,自己始終奮戰在疫情防控最前沿。社區排查、卡點查控、巡邏處突、打擊犯罪,在派出所防疫戰場的每一天,總能見到他忙碌的身影,他說“疫情面前,人民警察就要衝鋒在前,讓大家少一份擔憂、多一份安全。”

梁瀟

:唯有大家才有小家

男,25歲,凱旋路派出所民警。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他與戰友們放棄休息、並肩作戰,堅守崗位、嚴陣以待,始終奮戰在第一線、衝鋒在最前沿,“唯有大家才有小家”是他面對疫情最“硬核”的誓言。

寬城分局:五名“90後”的無畏逆行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大年初一,剛剛在通化老家與家人過完除夕的梁瀟接到單位指令,要求立即返回崗位投入疫情防控阻擊戰。為此,他放棄了早先與女友約定好的定親日程,驅車四小時連夜趕回派出所,他說:

“我是警察,家人理解我、支持我、以我為傲,我要對得起這身警服,才算對得起他們!”

1月26日,轄區居民向派出所反映稱,自家小區發現湖北籍車輛,引起居民擔憂。接警後,梁瀟立即與街道和衛生防疫部門聯繫,經過信息排查、情報研判,很快便找到該車車主,由於該車並非湖北返長車輛,且車主戶籍地在南關區,經與相關部門溝通,妥善移交處置,消除了轄區群眾顧慮、排除了疫情隱患。2月15日,郭某(男,59歲)在寬城區一心街與永慶衚衕交匯處機車宿舍101棟樓下,拒不配合社區工作人員依據政府有關規定進行檢測登記,辱罵撕扯社區防疫工作人員。接警後,梁瀟跟同事立即出警展開調查取證,並依法對違法行為人郭某給予治安拘留7日並處罰款300元。由於疫情特殊時期,按照規定需要對送押人員進行健康檢查、對其密切接觸者進行查詢等工作,梁瀟和戰友們飯都沒來得及吃一口,連續奔波7小時,最終成功將郭某送往拘留所執行拘留。

無論是摸排外地來長人員還是打擊處理違法犯罪,無論是進行卡點執勤還是應對處理突發事件,梁瀟不講條件、不畏困苦,總是第一個迎戰在前。抗“疫”期間,梁瀟深受身邊黨員模範的精神薰陶,主動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積極向黨組織靠攏,他用實際行動彰顯了一名新時代公安民警忠誠為民、警心向黨的使命與擔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