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歲,想買一份重疾險,哪家的保險性價比高?

琅琊榜首張大仙


你想買份保險,首先恭喜你很有保險意識,27歲的人比較年輕,可以選擇30年繳費的產品讓槓桿最大,其次重疾從最先的單次賠付發展至今已經是多次賠付,癌症多次賠付,這也是市場發展的需求,因為重疾發病率提高並且多發,重疾也不再是不治之症,治癒率還是很高的。所以做為首次購買的客戶推薦買多次賠付的產品,因為單次賠付一旦發生,終身將失去購買資格,本來生病的人風險就高於正常人,保險只有買的保障全,保額足才能解決問題,對於保額30萬打底,50萬配置比較合理。最近信泰人壽出了一款信價比不錯的產品,價格也不貴,可以詳細瞭解下。



淺險時光


不會推薦你買哪家公司!我只告訴你幾點:大公司的未必好,小公司的未必不好!要看合同!合同沒有,大公司照樣不賠!切記!切記!切記!不會看合同,找個專業的經紀人幫忙,別找幹了一年半載的業務員。否則,你會後悔買保險!

第二:看重大疾病賠付次數及間隔期!目前大部分的公司重疾險都是多次賠付的。找個不分組的賠多次的最好。分組賠付的患了同一組,不賠二次三次的,切記!切記!切記!不要糾結病的多少,有些保一二百種,這個不關鍵。每家保險公司的前25種重大疾病都是銀保監規定好的。人發生重大疾病的概率,前25種佔了80%以上。前25種重大疾病裡邊癌症的發病率佔了80%以上。所以不要聽業務員說他的重大疾病保險能賠200種300種,這個不重要。

第三。輕症的賠付是最關鍵的,要找有搭橋、支架的這種輕症的保險險種,另外呢,心腦血管的輕症呢,要重點關注一下。輕症的賠付呢,是各家保險公司的賣點,也是坑最多的地方,一定要看好了。

尤其是那些常見的輕症的病種的解釋,有些公司呢是符合三條能夠賠付,有些公司呢是符合兩條就能賠付,所以我們要選擇一個啊,賠付條件比較寬泛的!

第四。我推薦你買一個定期重大疾病保險,消費型的也不錯,比較便宜,而且性價比比較高。如果你買終身的重大疾病保險的話,因為你今年是27歲,比較年輕,不建議買那種保終身的,因為他的保額。因為通脹原因,在幾十年之後,起不了多大作用!比如你買一個保到50歲或者是保到60歲的重大疾病的險種,這就是定期的,你也可以買消費型的。那為什麼推薦你買消費型或者是定期的呢?因為隨著社會的發展,你的年齡的增長,保險的需求是不一樣的,因為這個醫藥費是越來越貴的,等到你40歲左右有可能還會配置別的保險,所以說沒有必要買終身的啊。



壽險領域調查員


哪家的保險符合你的需求就買那家的!

健康險有兩個門檻,一個是健康門檻,一個是保費門檻。

如果是健康門檻沒問題,可以通過保險公司的健康告知,那麼恭喜你,你有投保健康險的資格。

不管哪家公司的重疾險都包含保監會規定的25種重大疾病,這25種重大疾病佔重疾理賠的98%+,其餘幾十種重疾只佔重疾理賠的2%左右。

也就是說,重疾產品其實是個標準件,各家的重疾不管你有多少種疾病種類,最多也就是增加2%的賠付概率。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重疾是個標準件,買誰家的的都能得到98%的重疾理賠概率,那麼價格是高的好,還是便宜的好呢?

我們都知道保險產品的理賠是按照合同條款進行賠付的,價格,所謂大公司產品比小公司貴1/3,輕症理賠款比小公司少25%,試問如果是你,你會選擇大公司還是小公司?

當然,作為專業保險中介通常會代理多家保險公司的眾多保險產品,提供客戶的保險解決方案,成百上千個產品供消費者選擇,產品的優缺點都解析給客戶,把最終的選擇權交給消費者。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喜歡大公司就選大公司,喜歡小公司就選小公司,只要消費者覺得能解決他的保險目標就好了。

買重疾險重點關注重疾賠付次數、輕症賠付比例,如果A產品優於其他產品,再看保險費率,它可以幫你節省幾萬甚至幾十萬總保費。



E佳保


重疾險的衡量有很多個維度,不是單從性價比一個角度,如果遇到性價比高的產品,建議先考慮以下七點

1

重疾多重賠付

* 多重賠付是好的,但是多重賠付的條款,請放的松一點,再松一點

* 最好分組少一點,乾脆就不要分組

避坑指南:那些“過五年之後再次賠付”,還有”下一次賠付日期從上一次重疾痊癒之後開始“的條款,請不要再出現

2

癌症多次賠,額外賠

* 佔到理賠率80%以上的癌症,最好能多次賠,額外賠。

* 多次賠付的條款一定要切合實際,最好是新發現的,沒治好的,轉移到別處的都可以賠。

避坑指南:不要拿所謂的“痊癒證明”來為難客戶

3

重疾種類

* 我們不需要那麼多病種,50種可以,80種也很好,100種更好。因為癌症心臟病中風,這三大種,能佔到理賠率的85%以上。

* 但是,病種裡請把最實用的拿出來,讓我們看到滿滿的誠意。

4

輕症種類,豁免保費

* 希望有,因為很實用,對客戶利益是重要保證。

* 輕症種類越多越好,因為概率遠遠高於重疾,關係到保費豁免之大事。

避坑指南:輕症裡,請不要刻意避開那些發生頻率最高的,比如“輕微腦中風”等

5

費率

* 當然敏感的是價格,完美設計並不一定等同於高費率

* 我們不應該多付將近一倍的價格,來獲得某些不實用的,相互衝突,根本不可能實現的條款。

避坑指南:費率一定貨比三家,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

6

保障期限

* 不管是消費型還是返還型,一定保障終身,因為沒有人知道靴子何時落地,也不願意承擔這樣的風險

* 以超低費率來吸引客戶的一年期產品,把“年齡上漲,生病概率上漲”的風險完全轉嫁給了客戶。這樣的超低費率可以作為補充品,但絕不能作為主險。

* 舉例說明,如果在保險期間換上慢性病,比如某型糖尿病,本身不屬於重疾,但是引發的併發症屬於重疾,這種情況下,一旦一年到期,會被原先的出售一年期產品的保險公司果斷拋棄,再想投保新的重疾險也不可能,那就非常尷尬咯!

* 避坑指南:看清保障期,尤其是某些特殊病種,也單獨設置了保障期,請儘量避開。

7

保單繼承問題

* 可以增加保單第二持有人,仿照某些儲蓄型產品,規避投保人身故導致的保單繼承問題



王蓉2020


大道理不說,要注意幾點:1.買大公司,國企壽險公司更靠譜些。比如在償付率上,大公司都是百分之兩百多的償付率。看這個有什麼用。舉例,假如某天,發生天災人禍,客戶都來理賠,那個償付率百分之百的小公司,賠完就倒閉了。而大公司還依然存在。那您要圖便宜,買了個小公司,您不是在買保障,我說您是買了個風險回家。2.大公司的附加值服務比較多。君不見,如果客戶出險,按保單條款賠付,大家都知道。那麼如果客戶需要救治 需要找專家手術,住病房,二次會診,甚至到北上廣深,找更加優質的醫療資源,請問這些附加的增值服務,一般的小公司能給予您嗎?答案是否定的。而我們太保藍本服務這些都有,還報銷急救車費用,報銷動車和飛機票錢呢! 3.各大公司的險種都由保監會審核通過之後才上市,某種意義上講,差不太多。但細節還是會有的,比如,重疾可賠付一次,重疾導致失能又可以賠付一次,我們可以雙倍賠付。這點好像目前也只有太保有吧!另外保單責任細則的差別還是有的 這些需要我們當面溝通最好,這兒就不一一贅述了。


大愛應如是


27歲很年輕,保費相對比較低。看您的收入情況,如果緊張的話,可以考慮意外險和百萬醫療險,意外險,是因為太過突然,對家庭打擊比較大,費用不高,賠付很高,首先考慮,意外險要解決意外門診,意外殘疾和意外身故,在選產品時都有考慮進去。百萬醫療險是報銷型保險,解決任何時候住院所產生的自費用藥和部分醫保用藥,費用不高但賠付高,但有一萬元免賠。以上兩個險種先考慮。如果收入不錯的話,就再考慮重大疾病險(先行賠付,有重大疾病確診書就陪);壽險,解決正常身故的傳承和突然身故的家庭責任;住院費用險,解決小病小災,1萬元以內的費用;住院津貼險,也就是住院的補助;豁免,解決交費期出險後期保費由保險公司出錢代交。選擇公司建議大公司,比如,您買手機願意買華為、蘋果、小米這樣商家的手機還是一些山寨的手機商家?價格肯定前者貴。


自由人為什麼


最近測評了幾款性價比不錯的重疾險,供參考。


一、測評思路

首先帶大家瞭解下我的測評思路。買重疾,包括買其他商品,都需要結合預算情況來考慮問題;


因此,從預算角度出發,我將按照產品保費的昂貴程度給大家分類進行測評。


從保障角度看,保險期間對保費的影響程度比較大。一份保至70歲的重疾和一份保至終身的重疾,保費是兩個級別的概念。


保至70歲的相對適合預算較低的朋友,而保至終身的重疾則相對適合預算較充足的朋友。

重疾購買思路方面,在文章: 不吹不黑,理性分析,買重疾,到底要不要帶身故責任!也有闡述。這裡再回顧一下,

在預算滿足保額不低於30萬的前提下,思路如下,供大家參考:


終身帶身故責任的重疾>終身不帶身故責任的重疾配合定期壽險>定期不帶身故責任的重疾配合定期壽險;拒絕定期且帶身故責任的重疾險。


綜上,下面的測評,我將按照定期(選保至70歲)和保至終身,兩個維度來推薦產品。


(二)低預算定期重疾測評

現在,定期且可以不帶身故責任的高性價比重疾還有幾款可以選擇,具體如下圖所示:


下面我將重點測評一下,以下兩款產品:

1)國富嘉和保

這款產品綜合來看具有以下三大優勢:

(1)基礎保障責任非常全面,重疾/中症/輕症責任都有,而且賠付比例都非常高,也可以選擇附加癌症二次賠付責任;

(2)重疾保障責任突出,投保後的前 15 年,能多賠 50%;

(3) 男性購買優勢比較大。這點從與百年康惠保旗艦版的保費對比中,可以非常明顯的看出來,在保障責任比百年康惠保旗艦版優勢更大的情況下,男性便宜8.3%;女性貴8.5%。


2)瑞泰瑞盈

這款產品最大的亮點就是可以保至60,交至60歲,可以讓年交保費非常低。30歲女性,50萬保額,保至60,交至60歲,年交保費只需要1680元!


產品的投保門檻也低,健康告知寬鬆,不問職業類別和BMI,最大投保年齡都以到70歲,而且還可以買個20萬的保額。


但缺點也比較明顯,缺乏相對高發的中症責任,輕症賠付比例和次數都比較低,比較適合作為基礎保障的補充。


綜合來看,保障定期的重疾險,國富嘉和保的優勢比較大,尤其對於男性朋友;

百年康惠保旗艦版則相對比較適合備用吧;而瑞泰瑞盈則可以作為基礎保障的補充選擇。


03高預算終身重疾測評

高預算終身重疾也列舉了幾款可選產品,測評結果如下:

<>

上面對國富嘉和保已測評過,在定期產品裡是目前我最看好的產品


即使將它放在保障終身的產品對比中,也可以發現,其不含身故責任的價格優勢依然比較明顯,附加上癌症二次賠後的價格優勢更明顯。


下面我將重點測評一下,另外幾款產品:


1)超級瑪麗2020Max

這款產品幾乎是模仿著達爾文2號出來的,達爾文2號特色的60歲前重疾多賠付50%的設計,這款產品沿襲了。而且還有兩個非常突出的亮點:

(1)輕症賠付比例更高,目前是我看到的最高的賠付比例了,輕症賠付比例高達45%;

(2)可選附加癌症/心梗/冠狀動脈搭橋 2 次賠,相比目前比較流行的癌症二次賠責任而言,它家多了一個急性心肌梗塞、冠狀動脈搭橋術2次賠,保障更全面。

在重疾各項理賠數據中都顯示出,心腦血管相關的重疾(含急性心肌梗塞、冠狀動脈搭橋術),屬於癌症之外的最高發重疾。當然,附加上這項責任後,保費也相對更貴。

目前,這款產品還只能選擇保障至終身,至70歲的版本春節後上,後面我再抽空看看性價比如何。


2)達爾文2號

在超級瑪麗2020Max,沒有出來之前,達爾文2號的江湖第一性價比重疾的寶座巋然不動;現在,雖然有了超級瑪麗2020Max,但超級瑪麗2020max,無身故責任,主打消費型重疾的概念。

達爾文2號則可選身故賠保額,而且選擇上身故賠保額責任後,性價比同類最高。而且達爾文2號的投保職業要求也相對更為寬鬆,可以到6類職業。


3)達爾文超越者

放上達爾文超越者,主要是考慮到有些朋友心中比較看重品牌,雖然,我在文章:小保險公司靠譜嗎?萬一破產了怎麼辦?已詳細論證過,目前的監管環境下,買重疾主要還是應該關注產品本身。


但如果大家還是覺得自己預算足夠,想買一份品牌相對不至於那麼小的重疾產品的話,達爾文超越者可以作為備選。


承保公司是光大永明人壽,大股東是光大集團央企背景。

他家目前只能捆綁身故責任,且保終身。所以,保費不便宜。


小結

簡單給大家總結一下:

預算相對較低的朋友,可考慮買份定期的重疾,最推薦國富嘉和保產品。點擊文末最左下角,閱讀原文可以找到該產品。


預算相對可以的朋友,可考慮買份保終身的重疾:


消費型不含癌症二次賠付的,最推薦超級瑪麗2020Max;如果含癌症二次賠的話,最推薦國富嘉和保。


預算相對充足的朋友,可考慮買份保終身的帶身故責任的重疾,最推薦達爾文2號。


龍哥保


可以提供一些重疾險的參考要素給你:

1、疾病的保障範圍,包括輕、中、重、三種

2、要有疾病終末期條款與身故全殘條款。

3、疾病復發的條款(比如針對惡性腫瘤多次賠付及復發後的賠付,間隔期越短越好;極早期惡性腫瘤的多次賠付)

4、相同保費之下,保險額度越高越有優勢

5、疾病的分組(同系統同種類的疾病要分在一組,比如惡性腫瘤侵蝕性葡萄胎屬於相同類別,心腦血管類分為一類,這樣就相對合理。如果分在同一組,就會互相影響,比如賠了惡性腫瘤,其他心腦血管內的疾病都會不賠了)

6、還要有減額交清功能,防止哪天你突然不想交了,避免退保承受損失的風險。

7、保額的設計按你目前的年收入乘以3~5年。比如目前年收入20萬,那保底要有60萬的保額,補充失能收入損失。

8、保費支出5-8%。

9、記得如實告知過往的身體狀況,

10、不要忘記寫受益人呢。

完畢。覺得有用點個贊。(老蔥,只說大實話)

[大笑][大笑][來看我]


老蔥的識險視角


泰康的重疾險性價比最高,因為涵蓋了120種重疾和60種輕症,尤其輕症豁免功能,保費還低,並且交費20年免交一年保費。



Z周態T


對於27歲的年輕人來說,為自己投保重疾險,保費還是比較便宜的;當然,買一份保險需要考慮的地方還是很多,比如你的預算、年收入、家庭經濟結構、是否有既往症等因素,不是幾句話就可以解決問題的哦;幾個建議,您可以綜合自身情況考慮:

1、是否有既往症,說人話就是身體是否健康,沒患什麼大病或沒做過手術;不過相信您肯定是身體健康的,也就是所謂的標體。因為如果有健康告知的話,或多或少都會在核保環節中出問題,比如加費、責任除外、延期承保或者直接拒保,畢竟保險公司是做風險生意的,風險高則保障成本也會高;所以這個必須要如實告知,才可以根據情況來選擇產品,相同的健康問題,不同的公司會根據自身對風險的承受能力和標準來給出不同的核保結論,這個很重要哦,市場上產品是很多的,怎麼選才是最重要。

2、如果第一個問題通過,那接下來考慮的就是你的風險點了,也就是你最擔心的問題是什麼;一般有幾種情況吧,如果你是一個出社會沒幾年,事業還在打拼期的單身人士,這個階段的人,經濟寬裕度一般不太高(富二代除外哈),當然也有年少英雄😃,但道理都相通的,我們需要考慮的是意外、疾病的不期而遇,這個責任主要是對父母的,感性的話就不多說,如果我們有個三長兩短的,受傷害的還是含辛茹苦的撫養我們長大的雙親;投保高額的意外險和適度的醫療、重疾險是應該的;如果您已經建立了小家庭或者已經是為人父母,那你的責任就大些,如果還有房貸車貸的話,壓力就更大了,先解決大人的保障問題,重疾、意外、醫療,如果產品匹配得當也可以很好的解決這些問題;

3、第三個問題就是預算了,也就是看菜下飯。我們就從最划算的來說吧,現在重疾險一般都有重症多次賠付、中症、輕症多次賠付、含身故責任、可選特定疾病二次賠付等等;個人建議選擇重疾單次賠付、中症、輕症多次賠付、不含身故責任、附加特定疾病二次賠付保至終身的重疾險,然後額外配置一份定期壽險,保額可以做到比重疾險還要高;這就避免了選擇含身故責任產品導致賠付重疾後沒身故責任,無論從保障搭配還是保費來看都會划算。

具體產品搭配可以細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