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领证就举办了婚礼,这算结婚吗?

张晓家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要先明确一下“婚礼”和“结婚”的本质区别。

婚礼,它的重点在于“礼”字上。侧重于我们所说、所追求的仪式感。

我也在查询了关于“婚礼”的权威解释,也对重点字眼做了标记,我们可以看一下图片:

所以说,婚礼除了人们追求仪式感的同时,也是在人的道德或社会责任方面对人的一种约束。

但“结婚”与“婚礼”有这着质上的含义区别。“结婚”本质上是一种法律行为,具体表现形式就是经过婚检然后在民政局依法登记。这才是算是结婚。

所以,“结婚”和“婚礼”这两者甚至可以说没有关系。

结婚可以没有婚礼,举办婚礼也不一定是结婚。

我身边就有两个活生生的例子。

  1. 结婚但没有婚礼,但人家就是合法夫妻。

我闺蜜跟她老公,婚前异地恋长发八年,后来终于领证了,男方也回到了他们相恋的城市,婚礼的仪式也只是女方把自己的东西搬去男方家,两家人坐一起吃个便饭,仅此而已。

他们没有隆重的婚礼,但确实合法的夫妻,他们就是结婚。

2,相反,很巧的,有两个朋友的表弟,正好都是没领证都办了婚礼。一个是因为女方身份证上的生日没达到法定结婚年龄,所以举办婚礼后两年男女分道扬镳,就跟分手一样简单,不牵扯法律上的财产分割等复杂问题。

另一个举办婚礼半年,女方提出分手,两人也是轻松简单就结束了,没有那么多法律上要处理的问题。



所以说,只是举办了婚礼,没有婚姻登记,就是没结婚,谈不上结婚,一个是礼仪,一个是法律上的认可,这两者无关。

结婚只能是结婚登记了才可以算得结婚。

个人的肤浅见解就这么多,欢迎留言交流。


两个人一个世界


在法律上是算正式夫妻的,但是每个地方的风俗是不一样的,想我老家,主要看重的就是礼节,也是婚礼,两个人正式在一起的标志就是两家人只见必须热热闹闹的请亲朋好友聚一下有些流水席的三四天呢,这样就标志这两个人正式结为夫妻,也会得到家人的认可,即使没有领证,大家也会自觉的觉得他两是夫妻,但是只领证不办婚礼不会有人知道你已经结婚也不会认可的就是这样


爱搞笑的小喵咪儿


没领结婚证就结婚,按我国婚姻法规定是违法的,而且不受法律保护。

我国是法制社会,公民的任何行为都要遵循法律法规,违背了,不仅会受到法律的制裁,而且还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如,我身边就有一对年轻夫妻,没领证就结婚了,结婚前男方给了女方二十多万元的彩礼,并且还给女方家长买了电动三轮车啥的,但,婚后不久,女人死活不干了,于是二人便去民政局打离婚,但结婚没办证,民政不受理,后男方为向女方索回彩礼及花费,又诉到法院,但因没领证结婚,法院也不予受理,最后,男方不仅彩礼等没要回,而且还遭了女方一番极为刻薄的数落,真可谓是“赔了夫人又折钱财,打掉牙往肚里吞”。

过去,尤其是农村,受封建思想影响,法律意识不强,往往把婚前领证的事看的非常淡薄,认为只要有媒人见证、有双方父母同意,再办些酒席请请家族长辈和老乡亲们办个婚礼就成了,所以农村先结婚不领证的事情比比皆是。因此,离婚纠纷闹的不亦乐乎的也不在少数,因为法律不予受理,大多数离婚事件中的财产纠纷都是由乡里大辈或德高望众的人协调私了解决,因此也就造成了许多难以挽回的经济损失和“冤假错案”,有的还结成了世仇。

总之,结婚是人生一件头等大事,也是一件大喜事,既然是头等大事又是喜事,最好还是履行一下结婚的合法手续,以免将来落下遗憾。咱说这话请不要误解,也不是盼着谁谁结婚就离婚是的。常言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这样的事情万一让您给滩上呢?


金道缘


只办婚礼没领证,在法律上不算缔结婚姻关系。

有这么一件真事:事情发生在县城的一对男女,这对男女年龄都不大,甚至还没到婚姻法的法定结婚年龄。但是在那片地方,女孩20岁还没嫁人就算晚婚了。于是这个女孩在她父母的相亲安排下,选择了一个男孩准备结婚。男孩是村里人,后来应女孩子父母的要求,男孩的父母在县城给男孩买了房子,这个房子是女孩的父母要求男孩父母买的,在县城有房是女孩谈婚论嫁的前提条件。之后,男孩给了女孩8万的彩礼,两人办了婚礼,至于结婚证等男孩女孩到达法定年龄再去补领。办完婚礼后,女孩每天还回到娘家去住。日子一长,男孩不乐意了,提出要跟女方“离婚”,并且要求退还全部的彩礼。

这个故事最后的结局是:男方曾经一度为了彩礼想要闹上法庭,结果经过调解,鉴于男女双方并未发生关系,女方退回了全部的彩礼,男女双方就此解除婚约。还有过这样的案例,男女双方经过三媒六聘,举办婚礼后,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了四年,且育有一个女儿,但未办理结婚登记。后男女双方感情破裂,男方要求“离婚”,并提出以下几点要求:第一、退还当时的彩礼37000元;第二、女儿由男方抚养;第三、依法分割共同财产。那么法院是如何判决的呢?法院判决女儿一直跟随女方生活,为了有利于孩子的生活,孩子由女方抚养为宜;鉴于男女双方已经同居多年,酌情判决女方返还男方彩礼款10000元,对于剩余两项请求予以驳回。由此可以看出,在未领结婚证的情况下,无论共同生活多长的时间,都可以请求返还彩礼款。至于返还多少,则根据具体的情况而定。当然1994年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出台前,形成的事实婚姻除外。

下面来看看法律上怎么规定的。

也就是说,婚姻登记(领结婚证)是婚姻关系成立的必要条件。未进行婚姻登记的情况下,即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其行为违反了我国婚姻法的有关规定,其同居关系不受法律保护,一律按照非法同居处理。彩礼属于附条件的赠与,而婚姻关系成立就是条件。在未办理婚姻登记的情况下,婚姻关系并未成立,因此赠与的条件并未达成,可以主张返还彩礼。

更详细的回答可以参考文章https://m.toutiaocdn.com/item/6783869925774590467/?app=news_article×tamp=1582719745&req_id=2020022620222501001404009432062C3E&group_id=6783869925774590467


不萌不休


算!

虽然领证是国家真正意义上的正式婚姻,但是对于很多地方来说只要举办了婚礼就算是事实婚姻了,这才中国是非常多见的!

在农村里,由于男孩女孩结婚早,所以有些人每到结婚年龄就结婚了,虽然没有领证,但是在身边人眼里他们已经是事实的夫妻了。

我们村就有一个。女孩子很早就辍学了,成天也是无所事实,那时候她只有18岁,而男孩子也只有21岁,但是男孩子也是很早就出去打工了,因为双方家庭都不是特别好的那种,所以就靠着农村式的相亲结婚了,当时双方也摆了喜酒,基本上这样两个人就是正式的夫妻了,所有亲戚和村里人都承认了这场婚礼,即便他们没有达上法定结婚年龄也没有领证,但就是真正的夫妻了。

其实这种思想在我国是根深蒂固的,记得在我父母那个年代,很多人结婚更早,这种自行举办的事实婚姻已经被大多数人接受承认,本来婚姻就是两个人你情我愿的事情,并没有任何的强迫,而结婚证就是法律上也认可了,得到了法律上的保护。


楼盘网


自己看着办。有个男的,也算有本事那种,找个女的都生了一儿一女了,也没扯证,然后男的一直在外面找女人,女人哭打骂都没用,男的说了,要过那就还和以前一样,钱不会少给女人,不过就一拍两散,娃怎么分他无所谓,因为其他女人也给他生了的。后来这女的好象还是离开了,不过好多年过去了,没听到她结婚的消息。个人认为,不生娃不扯证可以,怀上了就必须去办证,男方如果找借口,那就把娃打了走人,保留证据证明是男方不结婚的,彩礼不退。


请另外输个用户名


无结婚证举行婚礼算结婚了吗?形式上说算结婚,但按法律规定是非法同居,在人们眼中多数人认为结婚就是举办一场仪式婚礼,邀请亲朋好友,乡邻故里吃上一顿大餐就算结完婚了,有些婚俗习惯可有可无,但婚姻登记领证是必须的,并且是男女双方一起自愿依法登记领取,我国婚姻登记机关是民政局,其它任何机关无权登记发证,男女合法申领结婚证后才是正式夫妻关系,依法享有权利与承担义务,这样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结婚。


蒙湘牛


没领证就举办了婚礼,不是合法结婚,我认为在你情我愿的情况下,在大众认可的情况下,也算是事实结婚。但这种结婚不受法律保护,一旦出现婚姻破裂问题,政府可以帮助调解,很难帮你维权。不管哪种结婚只有夫妻恩爱,相敬如宾,达到相互理解相互信任才是最好的婚姻。
图片来自头条


善聪1


友上午好。婚姻是民间一大事,男大当婚,女大当嫁都是家家老人所期盼者。你恩我爱两相好乃天地所喜。婚者姻也,结者合也,夫妻是也。民间古今风俗,举行迎亲仪式,摆酒庆贺,即成实际夫妻。但自民国以来,国家有正典发布,双方自愿结婚,凭信和户口到民政部门登纪领证,证一到手,即为法律所属的,国家承认的合法夫妻,可在一起生活,可生儿育女等。只要领证到手,仪式和酒席办不办已不重要。已成实事夫妻了。谢谢。


福自福地來wjf


结婚证是从法律上承认你们为夫妻关系,不论你们是否举办婚礼。


现在也有不少的年轻人,他们开始流行旅行结婚了,意思是不举办婚礼,用一场旅行来纪念自己结婚了。

而婚礼只是一种习俗,是向邻居、亲戚朋友表达自己结婚了,同时,也希望能收收礼金!


所以领证和婚礼是没有因果关系的。即使举行了婚礼,而没有领证,去法院打官司,也是不合法的,只能算作同居!


如果领证后还没举办婚礼,后悔了,不想办了。等以后再要结婚的时候,是需要离婚证的,算作二婚了!


结论: 领证但没办婚礼,已经算作结婚。

所以,领证需谨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