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联“老子天下第一”,一官员对出下联,皇帝:把这孙子廷仗一百

民国著名历史学家孟森在著作《明史讲义》中写道:自三代一后,得国最正者,为汉与明。汉朝不在我们今天的写作范围,今天我们来一起聊一聊明朝的建立者朱元璋。


上联“老子天下第一”,一官员对出下联,皇帝:把这孙子廷仗一百

朱元璋,原名朱重八,因被迫加入元末农民起义大军,而改名之。朱元璋,谐音为“诛元璋”,璋在古代是一种玉器,而在一起意思就是诛杀元的利器,表明他誓死抗元的决心和斗志。

朱元璋的发迹,从加入郭子兴起义军开始,因为能力出众,很快成为了郭子兴大元帅的心腹。再后来,由郭子兴做主,将他的一名养女马氏许配给了朱元璋。朱元璋也就从一个小亲兵被招赘做了女婿,从此青云直上。


上联“老子天下第一”,一官员对出下联,皇帝:把这孙子廷仗一百


郭子兴是一个毫无主见又没有野心的人,朱元璋觉得一起混下去迟早要出事,索性提出单干,走时身边只有二十四人,这帮人是朱元璋发家致富,建功立业的股肱之臣。其中包括徐达、汤和等都是一帮从小玩到大的哥们。

由于朱元璋为人机警、果敢、有决断,有功劳推给大家,把打仗赢来的赏赐也都分给大家伙,很受弟兄们的拥戴,很快就聚集了一批骁勇善战的手下,俨然已经是元末农民起义军里一股不小的势力。

在这个时候,朱元璋暗自控制住了急于称王的野心,而是采纳了手下谋士朱升的建议,奉行“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方针政策,不断的积蓄着力量。


上联“老子天下第一”,一官员对出下联,皇帝:把这孙子廷仗一百

由于朱元璋军令如山,手下士兵不侵犯百姓,获得了百姓的支持;尊崇文人,推崇郡学,又得到了读书人的投奔,其中就包括有名的“浙东四公子”,其中尤以刘基和宋濂对朱元璋的帮助最大,不过此二人在明朝奠基以后,结局都很悲惨,在前面两篇文章中已经阐述过,此处不再赘述,感兴趣的欢迎移步。

朱元璋是一个没读过几年书的人,表面上装出一副对读书人虚怀纳谷,奉若老师的低姿态,内心深处其实充满了不屑,不屑的同时更有一丝自卑,不肯对外人说,只能通过一些事迹间接的打击读书人的积极性。

朱元璋发迹以后,自知肚中没有几毫墨水,于是还主动看了不少书,其中就专门拜过“明朝文臣之首”的宋濂为师,经常故意的找文人的茬。

有一次,朱元璋就借对对子的机会,打击一下文人的嚣张气焰。于是想到一个上联,让文官们对出下联。只见上联是:老子天下第一。

文官们一听都愣住了,试想还有比这更粗鄙的对联吗?心里充满了不屑。不过再仔细一想,此联却大有深意。这里的老子,除了指明是朱元璋自己以外,还有可能指代另一个人,那便是道教的创始人李耳。

尽管文官们知晓了朱元璋的上联含义,却没有人敢第一个去对下联,毕竟朱元璋制造的文字狱可不少。

就在众人沉默之际,一个年轻的官员走向前来,朝皇帝拜了一拜,然后说道:“臣想到一句下联:孙子盖世无双”。

众人一听,都竖起了大拇指。孙子明显指代的是历史上有名的军事家孙武。如此看来,这一下联确实是完美的一对。

哪知朱元璋一听,顿时火冒三丈,下令把这年轻官员拉出去廷仗。读书人身子骨弱,这一打就一命呜呼了。

那么朱元璋为什么会火冒三丈,杖杀此人呢?

我们大胆的估计,朱元璋这里的上联:老子天下第一其中的老子,并不是指代的那个李耳,而是对自己的一种夸赞。你用孙子对下联,不正是骂自己是孙子吗?这还得了,不杀人才怪。

我们姑且不论这个故事的真假,不过历史上朱元璋因为文字狱杀下的人着实不少。


上联“老子天下第一”,一官员对出下联,皇帝:把这孙子廷仗一百

朱元璋从小家庭贫困,当过和尚,和尚的主要特征是光头,没有头发。朱元璋做了皇帝以后,不仅对“秃”、“光”等字眼犯忌讳,就连“僧”也被讨厌,连带着对“生”也不喜欢。


上联“老子天下第一”,一官员对出下联,皇帝:把这孙子廷仗一百

还有朱元璋早年曾是红军的小兵,而红军在元朝政府和地主口中,通常是被叫做“红贼”。因此朱元璋但凡听到“红贼”字眼,不管别人说的是谁,内心总认为是在骂他。

虽然这位大明的开国皇帝,从小失学,在黄觉寺出家期间生吞活剥认了几个字,说到底还是根基差,学问不到家。再加上内心深处的自卑心理,愣是凭借着百万大军的威风,和手中至高无上的权力,随随便便,糊里糊涂的屠杀了无数的文人,由此造成了明朝初年的文字狱,令人唏嘘不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