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天下第一”却为何出西关?


道教始祖“老子”名叫李耳,字聃。乃春秋时期叱咤风云的人物,传李耳创立道教之说乃后世追加道祖为“老子”。

“老子天下第一”却为何出西关?


上古时期,人们把日月星辰,四季寒暑交替,河海山川和祖宗先贤视为神灵,加以祭祀膜拜,黄帝时期就有对于天帝的祭祀,称为“封禅告天”、“接万灵明廷”等各种祭祀活动;道教不仅承继了这种鬼神崇拜,更是将其纳入了神仙体系,而巫术占卜,占断疑惑,占卜吉凶也被归纳为道教。而这个时候的老子则是把“道”作为宇宙的载体,创出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理念;也即是伏羲提出的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分八卦的哲学思想。

而春秋时期也是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儒家始祖孔子,也有不服老子的名望,遂前往拜揭老子与其一较长短;问曰:“先有太阳,还是先有大地?”老子笑答:“没有了太阳,大地暗无天日,而没有了大地,太阳依然光芒万丈!”孔子听后羞愧难当,对弟子道:“老子天下第一也”。时有武圣孙子听闻后也非常不服,单枪匹马手持盾牌找到老子单挑,老子道:“尔右手执枪,左手拿盾,是枪利还是盾坚?”随即哈哈大笑,孙子赧然下马,扔掉枪和盾牌,作揖道:“老子天下第一也”。

“老子天下第一”却为何出西关?


老子在春秋战国时期,天下群雄逐鹿,世道不安,周朝日渐衰微,又被孔子、孙子敌视,遂为了寻求安稳,只好西出另觅他乡而西出函谷关。

负责守卫函谷关的关令名叫尹喜,传说尹喜自幼聪慧过人,能观天文,精通占星之术,尹喜本在朝中官至大夫,他夜观天象见有一团祥瑞紫气缓缓自东向西而来,便知道有圣人要出西关,于是便自贬到函谷关做了一个关令,随即吩咐守关军士,发现与众不同的人一定要第一时间禀报。

“老子天下第一”却为何出西关?


这日,尹喜午饭刚过,和衣在房内小憩,迷糊中有一仙翁轻语道:

紫气东来三万里,

圣人西行经此地;

青牛驾车载老翁,

藏行匿迹混元气。

而这时尹喜猛然惊醒,有军士报曰:“有一相貌奇特之人骑青牛,准备过关,”尹喜知道圣人光临,遂整衣冠前往迎接;到了跟前但见一老翁须发皆白,面色红润,神态安详,白色的眉毛足足五寸多长,尹喜跪拜在老翁面前行了大礼,请求老翁多住一些日子,老翁婉言谢绝道:“我一糟老头子,西出有些琐事,你留我有何用?”尹喜道:“我早已夜观天象,知道有圣人将临,所以专程在此等候老神仙多日,恭请老神仙多盘桓几日,”老子见尹喜一片诚意,又是难得的一个可造之材,遂答应在函谷关暂住。

于是,尹喜在官邸设宴款待老子,行弟子礼,拜老子为师;老子在函谷关住了一百多日,常与尹喜彻夜长谈,向尹喜传授内外修练之法,经尹喜再三恳求著书五千余言后出关而去。而这五千余字就是现今享誉中外的《道德经》。这是一篇惊世巨著!其内容涵盖政治、军事、人文以及宇宙宏观的“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哲学思想,即使放在当今也是包涵无数领域!

“老子天下第一”却为何出西关?


天机子每每怀着虔诚崇敬的心情阅读《道德经》时,却每有所感,且感悟不同;实在有开篇之语的惊艳:“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在此隆冬时节,天机子祝大家幸福安康!感谢关注《武当易学风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