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年封箱——FT俯衝開箱

寫完這篇開箱我就封箱,等到明年再開箱。以後幾天不管出什麼ss震盪波攪拌大師之類的統統留到明年再說了。

作為19年的封箱之作,FT俯衝令我相當滿意,基本可以算得上這一年來ft最適合把玩的一款玩具。當然,這和飛行太保們的g1設計也有關係,按照飛行太保們的外觀,即使ft想玩什麼花活兒恐怕也很難玩出來。即使如此,我們應該承認ft在提升玩具可玩性方面的努力,這款玩具在很多地方都加入了方便迷友變形發力的小缺口,可以說很有誠意。

俯衝的偽裝形態是F16隼式戰鬥機,外觀方面ft在飛機的上半部分還原得非常給力。

19年封箱——FT俯衝開箱

特別是從正面看去,因為機身完全遮住了機腹,加上ft一貫強悍的質量和塗裝,讓這款玩具看上去幾乎達到了航模水平。

19年封箱——FT俯衝開箱

然而厚重的機腹暴露出這依然還是一款變形金剛玩具。飛機流線型的外觀是變玩設計的一大挑戰,即使表現最好的mp seekers也未能完全解決這一問題。

19年封箱——FT俯衝開箱

ft俯衝對於f16尾部,特別是垂直尾翼的還原同樣到位,有一處小小的缺陷是水平尾翼略微有些下垂。

19年封箱——FT俯衝開箱

從俯衝的機腹基本能看出這款玩具的變形過程,還是那句話,g1飛行太保的設計給後來者省了不少事……

19年封箱——FT俯衝開箱

機艙蓋可以打開,露出裡面的儀表盤和飛行座椅,一方面要稱讚ft精細的細節,另一方面其實也是起落架的變形所需。

19年封箱——FT俯衝開箱

對於一款加入了大量卡扣拼接機身的玩具來說,ft俯衝可能是我把玩過的飛機變形金剛裡質量最好的,渾身上下幾乎每一處卡扣都是那麼到位,部件之間留下的縫隙極小。

19年封箱——FT俯衝開箱

此外,在最考驗質量水平的機翼拼接上,ft俯衝同樣表現出了極高的水準,兩片機翼幾乎呈現出完整的平面,同樣是我玩過的飛機變形金剛裡表現最好的。

19年封箱——FT俯衝開箱

優秀的轉軸設計讓難以定位的垂直尾翼能夠精確的與機身垂直,這一點簡直把mp紅警鬧和mt紅警鬧按在地上摩擦。

19年封箱——FT俯衝開箱

不討論f15和f16實際大小,只看變形金剛動畫裡二者體型的話,ft俯衝的比例應該是相當精準的,它和mt鬧翻天基本同一尺寸。

19年封箱——FT俯衝開箱

飛行太保們的外觀決定了它們的變形不會太複雜,ft俯衝的基本變形思路幾乎和組合戰爭的飛行太保們一模一樣,其實也和g1飛行太保們一模一樣。當然,ft也為它加入了自己獨有的構思,比如更結實的固定卡扣,將手臂隱藏在軀幹內等等,但不管怎麼說,它依然還是手臂一合,雙腿一縮,機頭機尾分別展開的變形設計。只是比起ft自家的其他玩具來說,俯衝的整個變形過程流暢了很多,唯一需要注意的是上臂縮進肩部的過程需要雙臂與軀幹平行才能完成,這一點說明書並沒有解釋得很明確,可能會造成一些迷友的困擾。

變成機器人之後,ft俯衝的造型看起來很大氣,再沒有以前飛行太保玩具那種猥猥瑣瑣的感覺,正面很難挑出什麼毛病。

19年封箱——FT俯衝開箱

側面能看到它巨大的揹包,然而誰讓這是飛行太保們的特點呢,如果把揹包變沒的話反而會對還原度造成傷害。

19年封箱——FT俯衝開箱

不過這揹包實在太大了一點,從背後看去機器人的特點被完全淹沒了,只能看到飛機下面的兩條小腿腿。

19年封箱——FT俯衝開箱

2019年ft的頭雕水平進步明顯,俯衝的頭雕還原度很高,遺憾的是ft提供的替換頭雕僅有一個大喊表情,如果能加入g1俯衝玩具的口罩臉豈不是更好?

19年封箱——FT俯衝開箱

小腿部分有一個目前還不知道幹什麼用的插孔,在我想來肯定是用來組合大無畏的吧。在瞭解ft組合金剛的設計思路之後,我最好奇的就是如何把銀劍和汽車大師變成方塊塞進大無畏和飛天虎的軀幹裡了……

19年封箱——FT俯衝開箱

俯衝的配件很少,除了一個沒啥卵用的替換表情外,就只有兩把小槍了,沒有口罩臉真是令人遺憾哪……

19年封箱——FT俯衝開箱

這款玩具的可動性非常一般,手肘和膝蓋最多彎曲90度左右,巨大的揹包限制了手臂和腿部的後襬,胯部即使掀開裙甲也只能前踢不足90度.

俯衝腰部的可動是最搞笑的,不拆揹包不可動,拆開之後因為部件衝突的原因也只能向右轉腰。如果想讓俯衝轉向左邊應該怎麼辦呢?答案麥哲倫已經告訴我們了,地球是圓的,向右轉一圈就是向左轉嘛。

19年封箱——FT俯衝開箱

與尷尬的可動性相比,它的接地性還是非常出色的,腳踝部分十分靈活,這也是ft一貫的優勢了。

19年封箱——FT俯衝開箱

同為飛行太保成員,俯衝和銀劍的設計思路有很大的差別,銀劍為了還原度整個變形過程進行了重新設計,步驟極為複雜,而俯衝則只是g1飛行太保的優化,腿部變形甚至讓我想起了組合戰爭。

19年封箱——FT俯衝開箱

俯衝發售之後,之前讓我百思不得其解的ft打擊為什麼會那麼薄的問題迎刃而解。原來ft要兼顧打擊偽裝形態和機器人形態比例的原因在於它變成汽車之後不能比mp大太多,而變成機器人之後又必須與飛行太保相比。想想mp系列裡面的橫炮和紅蜘蛛吧,要把二者體型拉近實在不易,難怪ft飛虎隊的小車們都變成了餅乾俠。即使如此,打擊的身高也要比俯衝略矮一些,真是難為ft了。

19年封箱——FT俯衝開箱

實際上我對於玩具的比例並不是那麼在意,g1動畫自己就搞得亂七八糟。俯衝作為組合金剛的四肢之一,身高居然和紅蜘蛛相差無幾,如果按照這個原則去做mp組合金剛,比如雷電,那麼站起來之後到底會有多高呢?

19年封箱——FT俯衝開箱

俯衝是ft產品中難得的一款適合把玩的玩具,可惜它的這一特性並非來自ft本身的優秀設計,而是延續自g1,經過組合戰爭優化的變形思路,這也導致這款玩具的變形缺乏亮點。即使如此,我們也不能否認俯衝的可玩性相當之高,ft產品一貫的優秀質量讓它非常適合把玩,特別是將每一塊部件變形到位的時候極為爽快。


然而俯衝未達到及格線的可動性使得我對它的評價無法進一步提高,偽裝形態下難以忽視的厚重機腹也讓ft俯衝的還原度受到了傷害,總體來看這是一款玩起來很好玩,看起來也不錯,但存在著明顯缺陷的變形金剛玩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