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傳奇:中國古典小說的真正鼻祖

“小說”在中國古代是久已有之的。諸子百家中就專門有小說家。但那時的小說是指那些用實錄態度而不是作者虛構寫成的、形制十分短小的片斷文字,這也是中國傳統小說觀的一大特點。這種小說以志怪與筆記為主,發展到唐代已是十分成熟,而且在唐代其創作數量十分可觀,這也是唐代小說繁榮的一個方面。

但真正能夠代表唐人小說的最高成就,反映唐代小說的巨大繁榮和高度水準的,還是傳奇小說。

傳奇小說是一種前所未有的新型小說,它的出現不但在小說史上,而且在整個文學史上都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從文體的角度看,志怪、志人小說也好,筆記小說也罷,還未能正式與傳統悠久的子、史著作嚴格區分開,可以說它們還依附於子、史的系統之中。

但傳奇小說就不同了,它雖然曾受到子書、史書的孕育,與它們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但傳奇小說畢竟已從子、史脫胎而出,成為敘事文學中一種獨立的文體。本文就從傳奇的源頭——唐傳奇開始講講它在唐代的產生、發展及其在文學、文化上的價值。

唐傳奇:中國古典小說的真正鼻祖

早期的傳奇小說《遊仙窟》

一、傳奇小說在唐代的始盛

在古代,由於受正統文學觀念的影響,唐傳奇不像唐詩和唐文那樣受到重視。曾經花大力氣編輯了《全唐詩》、《全唐文》的清人,卻沒有編過一部唐代小說的總集。

直到了近代,受西方文化,特別是西方文學的影響。我們才開始注重自己本國的小說史。據幾代學者的研究,可以說,唐代小說的蘊藏量是十分豐富可觀的,其中唐傳奇作品又是構成唐代小說的主體。

唐傳奇作家固然不及唐代詩人、散文家多,但著名的也不下數十人。甚至有的作家更是身兼二任,既是詩人或散文家,又寫下了優秀的傳奇作品。比如柳宗元、溫庭筠等。唐傳奇的重要篇章,如果不是過於苛求,亦有不下數百篇。

唐傳奇與唐詩的命運不同。唐詩的高峰出現在盛唐,此時詩壇的成就已經燦爛奪目。而唐傳奇還在醞釀著它的高潮。從代宗大曆末,唐傳奇才開始進入它的黃金時代,而於貞元、元和的數十年間達到了一個高峰,一直延續到大和、開成末年,開始逐漸顯現出消歇的苗頭。

此後直到唐末五代,雖也有一些名家名作,但唐傳奇畢竟是到了它的衰落期。

唐傳奇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上劃出的軌跡,基本上是一條由低到高,又由高到低的弧線。

唐傳奇的繁榮,更重要的是表現在它總體面貌的絢麗多彩、千姿百態上,而這又是由內容的豐富和藝術的精湛所決定的。

從內容而言,唐傳奇打破了以往小說僅限於說神道鬼和記載名人軼事的題材範圍,而將筆觸伸向廣闊的現實社會生活。

唐傳奇中那些情節曲折、哀感羨豔的戀愛故事,是以往小說很少寫到的。 活躍在這些故事中的男主人公,多半是讀書士子,而女主人公的社會身份則複雜得多,既有煙花倡妓,又有良家閨秀,,既有人間佳麗,又有天上仙姝,甚至還有異類(如龍、猿、狐)化成的女子,等等。在男女主人公周圍還有種種其他人物,有家長、族長、丫鬟、酒樓夥計、各級官吏、俠士豪客到城鎮鄉里的普通百姓等,基本上囊括了社會上各個階層的人物。這些人共同織成一張社會關係網。作者正是通過這張網上形形色色人物的言行動態,來編織出一段段鮮活的傳奇小說。

唐傳奇不但比以往的小說,而且比同時代的詩文,都更具體細微、更形象生動地反映了現實社會,反映了當時人們的心態、倫理道德觀念和價值取向。

正因為如此,唐傳奇本身也就呈現出堪與大千世界媲美的光怪陸離和五彩繽紛。戀愛故事不過是唐傳奇的一種題材而已。 唐傳奇中還有以歷史或現實的宮廷生活、官場生活或藩鎮生活為素材或背景的,許多作品還寫到農人樵夫、行商坐賈(包括外商)、邊境居民或淪為異族奴婢者的生活。 除這些平常人外,還寫了許多神鬼、異人、 僧道之流。唐傳奇總體面貌的絢麗多姿,正是有了如此多的題材才得以實現。離開了這一點,所謂唐傳奇的繁榮也就變得空洞無物了。

而就文學藝術而言,唐傳奇作為真正意義上的小說,更非以往情節、人物都很簡單的志人、 志怪小說可比。

唐傳奇:中國古典小說的真正鼻祖

二、唐傳奇繁榮的原因

任何文學樣式,其發生成長、繁榮衰退,都離不開文學內部和外部兩方面的原因,唐傳奇的昌盛自然也不例外。

一般學者在論及唐傳奇興盛的原因都會提到唐朝的“溫卷”風氣。所謂“溫卷”就是指讀書人,在正式進場參加科舉考試前,通過關係向主考官或相關人員投遞自己的文章,以期留下好印象,稱為“行卷”。過幾日,再投幾篇,則叫做“溫卷”。這本來是與科舉有關的一種社會風氣,其與傳奇掛鉤則是源於宋人趙彥衛《雲麓漫鈔》中的一段話,其中明文提到有《幽怪錄》、《傳奇》兩部作品。趙彥衛認為這些作品具有“文備眾體,可見史才、詩筆、議論”,所以它是最能體現舉人的文學功底的。

不過也有學者對此表示了懷疑,因為很難指實哪一篇傳奇作品真是當時“溫卷”之作,真對投卷者的應舉發生了影響。況且這些傳奇作品本身就是小說,而科舉是國家選拔人才,是從政的。你小說寫的就算是有金庸這種大師級別那也與政治無關,主考人員不論怎麼偏袒,也總不至於糊塗到讓一個寫網文的去管理國家吧!

但是由於傳奇小說有“文備眾體”的特性,故而拿它來練筆以增加自己文章的表現力是可行的。所以說“溫卷”的科舉風氣不一定與唐傳奇有什麼直接關係。它更主要是為唐傳奇的產生及繁榮提供了一種時代氛圍而已。

事實上,文學這種精神文化,它的昌盛必定是根植於物質文化的沃土之上的。大唐盛世,即使千年後的今天也是讓人感嘆不已。故而一些看似更遠更泛的現象和事實,也與唐傳奇的繁榮有著分不開的關係。那就是社會經濟生活的進步和富裕;城市,特別是大城市的出現;城鎮居民日常閒暇時間的增多和對文化消費日益高漲的需求;外來文化,主要是佛教文化和與之相關的變文講唱活動的影響,等等諸多方面。

總之,歷史發展到唐代,整個社會已從文化生活的需求方面,呼喚著與擅長抒情卻弱於敘事的詩歌有所不同的文學體,以及超越以往形式簡陋、內容單薄的小說的新型敘事作品的出現,同時也已為滿足這種需求準備了必要的條件。只要文學內部也有足夠的動力,那麼,新型小說的創作興起便是順理成章、水到渠成之事。

而若從文學內部來探討唐傳奇繁榮的原因,除了應該看到文學發展的歷史承繼因素,即所謂“傳奇者流,源出於志怪”——志人、志怪小說的悠久傳統到一定程度必然引發出新一代小說。還應該看到多種文學藝術形式的相互推輓、相互促進的關係。在唐代,與傳奇小說直接相關的兄弟藝術,有敘事性的詩歌和散文(古文),還有說話(即說故事和後來的說書)。這些文學形式或屬於民間,或經過文人不斷的承繼改革,一般都有很悠久的歷史。到了唐代,更是得到了極大發展。除此之外,在唐代,士人們也極喜聚談奇聞軼事,文獻和唐傳奇本身中有關記載就很多。這些對唐傳奇創作的推動均有很大作用。

唐傳奇:中國古典小說的真正鼻祖

然而,這些都還是比較淺層次的原因。唐傳奇繁榮深層的、也是關鍵性的內在因素,是作家群藝術思維的進化。

簡單地說,藝術思維包含兩個相關的心靈活動過程。一是對於周圍世界、社會人生的藝術性感受,這是一個將外部信息內化並積蓄為個人精神的過程;二是對於一系列生活感受的藝術再現,即把作家心靈中的積儲外化為他人可以理解和接受的信息的過程。這種外化,必須藉助於一定的傳媒工具,對於文學來說,那便是語言和文字。

詩歌與小說同樣以語言或文字為傳媒,但其功能和效果卻有很大不同。中國古代的詩歌基本都擅長抒情。這種功能已由盛極一時的唐詩發揮到了極致。而詩歌的短處則是難以詳盡地敘述故事和刻劃人物。然而,文學不但需要抒情,也需要敘事,否則它的功能就不齊全,映射社會的作用也就不能充分發揮。一般說來,用抒情方式是難以敘事的。可是反過來,敘事方式卻不但對抒情無礙,有時還可以更含蓄而巧妙地抒情。 尤其重要的是,記事和敘事開始於人類文明之初,是一種同人類共生、又隨著文明發展日益增強的內在需求。可以說,

用文學來敘事,是人類智慧與文化發展的必然要求。唐代新樂府運動在詩創作中加強敘事成份的努力,一定程度地反映了這個要求,卻又證明了它無法很好地滿足這個要求。

中國自古缺少敘事性詩篇,但中國自古有發達的史官文化,子書雖以議論為主,亦偶有敘事篇章或片斷。子、史著作於是便成為培育文學敘事能力的溫床,唐以前的志人、志怪小說正是從這溫床上萌生髮育起來。而傳奇小說在敘事藝術上所取得的成就,則是原先就存在於子、史領域中的敘事能力迴歸文學並進一步發揚光大的結果。

傳奇小說作者的思維方式,既有與詩人相同相仿的一面,亦有不同的一面。這裡最重要的,是小說家突破了詩人慣常從個人主觀視角出發感受世界和表現世界的基本態度,而更多地採取敘述和展示客觀場景的立場。小說家自然也有主觀的愛憎傾向,也要在敘述中表現自己的個性,並且也要有儘可能豐富的詩情畫意。

然而小說之成為小說,以及人們之所以需要小說,是因為它往往有吸引人的故事情節,有作者和讀者以外種種人物的活動和命運,能讓人看到不曾有過的,更為廣闊而具體的生活場景。

一個人能僅憑藉抒發自我感情而成為詩人,但這卻不能使他成為一個小說家。小說家的眼光和筆觸必須更多地離開自身而投向他人,投向客觀世界。這就是藝術思維的進化。從唐傳奇,我們清楚地看到了這一點。而傳奇小說的這一特性,既彌補了詩歌表現力的偏科,也成為它在合適的時代條件下大為興盛的根本內在原因。

唐傳奇:中國古典小說的真正鼻祖

三、唐傳奇小說的主要特點

唐傳奇小說作為在唐朝興盛起來的一種獨立文體,其在繼承以往小說的書寫模式的基礎上又有了很大的進步。這既是區分唐傳奇與志怪、筆記小說的界限,也是這種小說文體是否獲得獨立的重要衡量標準。概括而言,其大致有以下特點:

首先傳奇小說有藝術審美與明道教化並重的特點。唐代的小說家大多都強調小說作品的審美性和娛樂性。溫庭筠曾說,他寫小說的藝術追求就是“能悅諸心,聊甘眾口”。這和韓愈、柳宗元等人的見解是一致的。

與此同時,除了極少數作品外,絕大多數作家都沒有放棄對自己作品的思想內容的嚴肅性的追求。像作為詩文作家、思想家的韓愈、柳宗元,同時也是主張“明道”的。也就是教化功能。因此,多數小說作品都是揭露黑暗、抨擊邪惡、讚揚真善美的,有的作品甚至表現出突破傳統觀念的新的思想萌芽。像柳宗元的《河間傳》通過一個婦女墜入深淵的故事,表現了關於政治和人生的極為深刻的思想,並且敢於把君臣、朋友等同起來進行評判。思想性和審美性並重,這是中國古典文學的優良傳統,唐代傳奇小說仍然很好地繼承了這一傳統。

其次是傳奇小說的題材方面的特點,是重大深刻題材與一般普通題材並重。唐前的中短篇文言小說,由於受史傳、諸子的影響較深,一般都寫歷史、政治、哲學、宗教等方面的題材,這些在當時都屬於深刻的題材,寫的比較嚴肅正統。

到了唐人傳奇,便衝開了這個樊籠,打開了一個嶄新的局面。這些作品不僅寫重大題材,也寫平凡小事。像《鶯鶯傳》、《霍小玉傳》、《任氏傳》、《李娃傳》、《李章武傳》等這些傳世名篇,都是愛情小說;還有以詩文名著當時的沈亞之的一些作品,都是抒發個人的幽情愁緒的;而《玄怪錄》中的某些作品以及一些物語體小說,都是在表現作者某種審美情趣的。比較而言,這些作品的題材都是平凡的,是貼近日常生活的。而如《長恨歌傳》、《高力士外傳》等,則同時具有屬於歷史的重大題材,也有講愛情和宮中日常生活起居的一般題材。

唐人傳奇無論題材的性質如何,都會側重在反映社會現實生活,這就使小說作品更加生活化、世俗化了。

最後就是傳奇小說在篇章結構、敘事語調、人物刻劃、細節描寫和戲劇性衝突的安排等方面,均與志怪、筆記小說大不相同。傳奇小說,特別是其中的代表作品,一般都有繁複精巧的結構、豐富多變的語調、特色鮮明的細節、精緻細膩的人物刻劃和引人入勝的戲劇衝突。這就是為後世正統派古文作家所排斥、所貶抑的所謂“才子之筆”或“小說筆法”。這種筆法是現代意義上的小說文體所必備的,但是這在之前的小說文體中則很難見到,或是還尚未充分發育。

還有語言方面。傳奇小說雖然與志怪、筆記小說同樣以文言為傳播媒介,但傳奇小說的語言絕不追求簡約精練,而傾向於充分地鋪敘和必要的藻飾,有些作品還表現出不同程度的通俗化趨勢,比如《王知古》中的“差事”(異事的意思)就是當時的口語。因此在語言文字的美感特徵與篇幅的舒展曼長方面,自然也就迥異於任何志怪、筆記小說。

唐傳奇:中國古典小說的真正鼻祖

四、唐傳奇的影響及價值

凡是有價值的東西,必然會產生現實的或歷史的影響。唐傳奇作為一種文體,在唐朝大放異彩。雖然其如浪湧,興的快,衰退也快,但是對中國古代的文學、語言、其他藝術領域等都產生了深刻的影響。甚至這種影響還波及到海外。

第一,唐傳奇的出現和繁榮,標誌著中國古人敘事思維的進步與成熟,標誌著小說已經歷了萌芽和初步發展階段,從孕育它的子、史著作中最後脫胎而出,成為一種與其他文體有根本差異而具有明顯自身特徵、因而在文學上具有獨立地位的新型文體。

第二,唐代傳奇小說開拓了文學的視野和表現領域。它突破了傳統抒情詩歌以作者主觀世界為中心的表現方式,而將視線和筆觸投向更為廣闊而豐富的大千世界,特別是各色人等匯聚著、忙碌著的現實社會生活。從而使以往文學作品相對欠缺的現實寫照性質得到了極大加強。雖然有的也是經過了不同程度的變形或藝術加工,但它的反映面及反映的深度也不是傳統文學可比的。

這就不但在文學的認識價值上,而且在藝術的美學價值上,也得到大幅度的提高甚至超越。

第三,小說在唐代的興盛,從時間上看,雖比詩歌要晚,其聲名在持傳統文學觀的人看來,也不如詩,可以說是比“文為小道”還要小道。但它的異軍突起,卻預示了唐以後文學發展的大趨勢,那就是敘事文學將逐步移向文壇中心,逐漸取代抒情文學(主要是詩)的地位,而成為文壇新盟主。

造成這一趨勢的原因當然是多方面的,但無論如何,這個趨勢已由唐以後的文學史史實確切無誤地證明了。唐傳奇以後,古文小說還有一定的發展餘勢,宋明兩代後繼者不斷,而到清代還出現了《聊齋志異》這樣文言小說精品。 但文言小說的弱點,在唐代也已有所暴露,這也就預示著以口語白話為傳媒的話本小說將有比古文小說更為廣闊美好的前景。如此說來,唐代小說無論其優點,還是其不足,實際上都有一種預示未來文學發展方向的價值。

第四,唐代小說,特別是唐傳奇,除本身創作了許多不朽之作,成為中國文學中寶貴的財富,世世代代陶冶著我們人民的情操和審美情趣外,還為後世的小說、戲劇提供了大量素材、情節模式、人物原型乃至語言範本。

據胡士瑩《話本小說概論》的不完全統計,清代以前的白話中短篇小說,大約有九十多篇是據唐五代傳奇寫成的。長篇章回說部,如《水滸傳》、《西遊記》、《金瓶梅》、《平妖傳》、《醒世因緣傳》、《儒林外史》等,也都從唐五代傳奇中汲取了藝術經驗和素材。

另外,唐五代傳奇也對古典戲曲和曲藝等產生了多方面的影響。據莊一拂《古典戲曲存目匯考》的不完全統計,約有近百種古典戲曲取材於唐傳奇,其中包括《西廂記》、《琵琶記》、《長生殿》等古典名劇。

第五,唐傳奇對古代的朝鮮、日本、越南等周邊國家的小說創作等方面,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如《遊仙窟》大約在撰成後不久就傳到了日本;《河東記·申屠澄》篇,大約在宋初便傳入了朝鮮,並被改造成朝鮮作品,收入朝鮮史學名著《三國遺事》等書中,還被改寫為朝鮮古典長篇名著《玉樓夢》中的一段情節;《傳奇·孫恪》篇也在越南得到廣泛的傳播。特別是這些國家的大量的“漢文小說”就是用傳奇小說的語言和體制寫成的。

唐傳奇:中國古典小說的真正鼻祖

唐傳奇的出現和它所取得的成就,表明中國古典小說達到了一個新的境界,從而使中國小說結束了前史階段,進入了它繁榮發展、日益逼近文壇中心的正史。這就是唐傳奇在小說史上獨一無二的地位。也是魯迅先生在《中國小說史略》中說到的“唐人始有意為小說”的意義之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