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詩詞第一人當屬誰?為什麼?

官風


中華民族5千年的璀璨文化,養育了無數流芳千古的文人墨客,他們寫下的詩詞歌賦讓我們的中華文化源遠流長。若論古今詩詞第一人,我想是仁者見仁 、智者見智,但我心中一直認定的第一人,是我們偉大領袖毛主席。毛主席的詩詞大氣磅礴,優美如畫,韻律豪華,感情真摯,從小我就讀著《沁園春·雪》、《七律·長征》、《卜算子·詠梅》、《念奴嬌》等偉大詩篇長大。它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詩詞優美動人,更讓我們深刻的感受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我們多少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換來的。讀毛主席詩詞,激發起我們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中國人,強烈的愛國熱情,我愛我的祖國,我愛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詩詞愛好


古今詩詞第一人,綜合考較,當屬我們國家開國領導人——毛澤東主席。

毛主席詩詞不但深入繼續古詩詞的精髓,而且融入了新時代積極向上的元素。不但有古詩詞的婉約雅緻,更有一般詩人所不具備的大氣磅礴。

讀毛主席的詩詞,既能體會到小橋流水、明月天涯,也能領略到金戈鐵馬、氣壯山河。既流露出與親友的懷念相惜之義,又傳遞出拯救萬民於水火的家國天下之豪情。

毛主席詩詞,實乃可稱之為“古今詩詞第一人”也。

我們來欣賞一下其中一首《沁園春.雪》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望長城內外,惟餘茫茫。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山舞銀蛇,原弛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書香居


獨領風騷,毛澤東才是古今詩詞第一人。歷史給了毛澤東激情,歷史演變的波瀾壯闊也給了他獨有的非凡的創作靈感。

崑崙之巔,長城之牆,彷彿是他胸中的筆;華夏大地,高天厚土,彷彿是他筆下的紙;黃河的水,長江的浪,彷彿是他紙上的墨。

炮聲隆隆,千里鶯啼,是詩人詩中的平仄和韻腳;萬丈長纓,百舸爭流,是詩人詩中的遣詞和意境;屹立山頂的松,紮根原野的草,翔飛中天的鳥,遊弋江湖的魚,還有那一年四季無比絢麗的花,從南到北迎風招展的旗,這千般風情,這萬種生靈,便是跳動在詩中的字符。

每一首詩,似乎都成為了一次事件,一段歲月,一種激情,還有他的理想的形象見證;每一首詩,似乎都洞開一扇窗戶,往裡看,那裡有風騷獨具的個性情懷。

正是在和人民一道創造歷史的進程中,毛澤東也創造了只能屬於他的詩。

毛澤東的詩是中國革命的史詩,真切地寫照了在中國革命洪流中昂揚進取的人格精神,形象地反映了中國建設進程中的壯闊場面。

毛澤東一生奮鬥,所以他一生有詩。他的革命的一生,同時也自然地成為了偉大的政治家詩人的一生。

讓我們走進政治家詩人毛主席的史詩世界裡去吸收華夏忠魂的營養吧!


齊人一一梳柳風


看到這個話題馬上讓人想到古有李白、杜甫、白居易,今有領袖毛澤東。

僅就詩詞而言,李杜白是專業的,一輩子和詩詞打交道,與詩詞相伴相生。

毛澤東一生獻身革命事業,一心服務人民群眾,而詩詞只是他革命生涯中的業餘愛好,但水平絕對是超穎一流,量頗豐,境巔頂。

所以若論古今詩詞第一人非毛澤東主席莫屬,無可比倫。

毛澤東的詩詞言高旨遠

“東方紅,太陽昇,中國出了個毛澤東。”1910年毛澤東以一首《七絕·改詩贈父親》“孩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從家鄉韶山邁出了革命征程,也開啟了詩詞之往。全詩志存高遠氣概豪邁。

而“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更是盡顯偉大抱負,革命情懷。

1927年春,當國民黨撕下偽裝,發動白色恐怖清除共產黨人時,毛澤東在武漢黃鶴樓,心情凝重地寫下“茫茫九派流中國,沉沉一線穿南北……,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的詞句,把詩詞與民族之命運,中國之前途緊密相連,憂國憂民,盡心盡意。由此看出,毛澤東從青少年時期就把詩詞作為言高旨遠直抒胸臆廣酬國事的常習了。

毛澤東的詩詞詩多詞廣

毛澤東的偉人風範早已為世人所敬贊,而我尤其敬佩他老人家的就是文必躬親。一生筆耕不輟,文章著作眾多,詩詞歌賦廣播。

毛澤東一生酷愛詩詞,逢閒暇之時必作,逢心血來潮必作,逢觸景生情必作,逢紀識友人必作,逢悲喜交集必作,逢波瀾壯闊必作。詩詞數量之多,我們只能推估,但我深信毛澤東詩多詞廣是必然的絕不為過,程不亞於任何作者。僅他本人同意公開發表的詩詞就有100多首,而且詩必精義入神,詞顯情見乎言,首首字斟句酌,闕闕精雕細刻,度應超越古今詩人。

毛澤東的詩詞高律善韻

我以為作一首好詩詞,既要嚴謹格律對仗,又要做到合轍押韻,確實挺難的。因為舍律取意難全詩,舍意取律難展驥,更何況還有對仗呢。

可是我們從毛澤東的詩詞中看到的是工整的無可挑剔,刻意的入木三分。例如《七律·長征》無論是格律,還是韻腳,亦或是對仗,乃至表意,堪稱完美無缺,天衣無縫,盡善盡美,無與倫比,乃為詩詞之大成與造極。

毛澤東的詩詞沉博絕麗

毛澤東的詩詞展示了偉人與眾不同的文采,百感斐然。

時而情濃意厚,如“我失驕楊君失柳,……淚飛頓作傾盆雨。”

時而語恢氣宏,如“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時而大美河山,如“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時而世人評說,如“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時而激揚文字,如“四海翻騰雲水怒,五洲震盪風雷激。”

時而揮斥方遒,如“軍民團結如一人,試看天下誰能敵。”

時而激盪人心,如“中華兒女多奇志,不愛紅妝愛武裝。”使千百萬名婦女扛起了槍,女民兵不但成為了一支革命的生力軍,也是一道靚麗的風景線。每次國慶大閱兵,都會看到颯爽英姿的女民兵方陣。

毛澤東對詩詞的孜孜以求,把自己的獨特的氣質和感悟神韻般地融入詩詞中。

毛澤東既是偉大的革命者,也是偉大的詩人。

毛澤東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也是詩詞的一生。


趙伯文41762883


首先要明確詩詞的概念,狹義的詩詞是指詩和詩,廣義的詩詞,泛指一些詩歌。如果是指狹義的詩和詩,兼顧兩方面,非蘇東坡莫屬。

唐人擅長寫詩,詞處於萌芽狀態,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維詩達化境,但很少填詞。李白的《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這只是早期的詞的雛形,晚唐有了韋莊溫庭筠的“花間派”,到五代李璟、李煜父子、馮延巳對詞的表現手法和內容情感的豐富性有了極大的發展,尤其是亡國之君“詞帝”李煜將國愁家恨融入詞中,藝術水準極高,詞到宋代才蔚為大觀,尤其是蘇東坡,打破詞為豔科的潘蘺,以詩為詞,拓寬詞的題材,開豪放之先河。蘇詞結合人生際遇而生,豪邁如《念奴嬌·赤壁懷古》,深情如悼亡詞《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曠達如《定風波·莫聽穿林打雨聲》,矇朧深沉《蝶戀花》,別緻新穎如《水龍吟·似花還似非花》,與南宋辛棄疾為豪放派的泰山北斗,並稱“蘇辛”。

蘇東坡的詩清新豪健,藝術手法豐富,題材廣泛,以富含理趣見長,如《題西林壁》;寫西湖的《飲湖上初晴後雨》,把西湖比作西子,堪稱絕唱;含蓄如《花影》,傲岸如《贈劉景文》,形象如《望湖樓醉書》,平和沖淡如《東欄梨花》。特別是《和子由澠池懷舊》,他把人生看作漫長的征途,人生在世,時而到這裡、時而又到那裡,飄泊不定,蘇東坡一生宦海沉浮,“試問平生功業?黃州、惠州、澹州”,偶然留下一些痕跡,你覺得像是什麼?我看真像隨處亂飛的鴻鵠,偶然在某處的雪地上落一落腳一樣。有人生的況味,曠達中也有對人生無常的思考。蘇詩獨具風格,汪洋恣肆,渾然天成,與“黃庭堅”並稱,藝術成就比肩李杜。


胡林平a


李白


林野清風1


蘇軾,集詩詞於一身的大才子,文壇領袖


聽①半 的曲


當今詩詞第一人只有——

[英皇騎士]

遊遍 5千年心路。

看慣 9萬里烽煙。

豪情無端何處寄?

一枕詩書聽雨眠。

因為

[英皇騎士]是[詩詞在線]和[新浪微博]二網站擂主。


英皇騎士


文無第一,讀者不同。定較高下,有違初心。


用戶4942894268478


有句老話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

你問了一個詩詞第一人,需要搞一個很大的評審團來評定。

單就詩來講,可以追溯到兩千年以前。而成就最高的是唐朝。而說到詞,就一定是宋朝。後世就一定不行嗎?回答是肯定的。這跟社會導向和風氣有關。詩詞盛行,首先是要有豐富的物質基礎。民不聊生的朝代,全民的文化素質都很低,即便是偶爾有好的作品問世,曲高和寡,無人傳播,形不成規模。

現代社會呢,到處都是大學生,全民素質很高了吧?可以問一問,懂平仄和音律的人能有多少?

說了這麼多,詩詞寫的好的人一定是在唐宋。就好比書法一樣,誰寫得最好?王羲之!顏真卿,蘇東坡,米芾,積累了幾千年,當代的很多書法家好像都研究醜書了。

最後,如果只能選一個人的話,我認可蘇軾。但他搞得太雜,文章寫的好,是唐宋八大家。詞也好,詩也好,書法也好,還喜歡做菜,評一個特級廚師沒有問題。還是個醫學大師,據說自己把自己給毒死了。

寫詩最好的還是李太白。至於那位捧的最高的張若虛,諸位真的認為《春江花月夜》水平最高嗎?

一個醉心於詩詞的人,專業很重要。過去講究學而優則仕,學問好的人都去當官了。如果仕途順利,他是很難寫出藝術成就很高的詩作的。經典的傳承下來的詩文,大多是遭到貶謫的詩人寫出來的。只有經歷了生活的磨難,詩人才能真正的成熟。作品才會經得起歷史的考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