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病6【雞痘】

一、症狀

雞痘對任何日齡、雞種及性別的雞隻均會感染,實際上蛋雞比其他雞種的感染機會較大,因其雞冠及肉垂較大之故。本病常見於1月齡前後至初產雞。由雞痘引起的死亡率5%~60%,幼齡雞在感染後發育受到影響,若呼吸道有病變或併發其他呼吸病時,其死亡率會增加,又產蛋雞被感染後會使產蛋量下降,期間可達1--2月,甚至會停止產蛋。

1、皮膚型雞痘:容易發生於無毛部的肉冠、肉垂、眼瞼周圍、口角、翼下、兩腳、腳趾底下及肛門附近。

由病毒感染後4-6天開始出現灰白色小丘疹然後丘疹變大,表面陷於壞死,帶黃色,如痘數較多時會互相融合致雞冠及肉垂變形,出現後3--5天進入病重期,出血性病變即由痘部中心開始變為暗赤色的糜爛,數日後變為暗黑色痂皮,痂皮大約10天后自然脫落,如在眼瞼或嘴角發生痘瘡以致腫大時,將影響到開口或開眼,如發生於腳趾時,會引起不行困難。

2.黏膜型雞痘

易發生於鼻腔、舌頭、氣管及口腔內,如發

膿樣物過多,以致眼瞼粘連變為失明病毒如侵入眼窩下竇會使臉部腫大,又發生在鼻腔內會流鼻水,若發生在嘴邊、口腔黏膜、舌

至發生呼吸困難等病狀。在發痘病程中,常於皮膚糜爛而轉變為痴皮

的時候,在黏膜也會形成乾酪樣不潔的偽膜,而這種乾酪樣物也漸漸的剝離,有時氣管阻塞而由於皮膚型與黏膜型雞痘系由同一種病毒所引起,因此兩者重複感染是必然的事,如混合發病更使症狀加劇,若演變至全身惡性發痘時,病雞由於長期貧血,營養不良終而衰竭致死。

二、病理變化

氣管黏膜的發痘,除非解剖察看,否則難以知道。初期有水樣性的隆起,各個獨立為塊狀。像這樣的發痘予以擦拭亦不易剝開,至末期(相當於皮膚性痂皮的階段),這些發痘都會因互相連續融合變為黃色乃至黃綠色不潔的乾酪樣偽膜。在鼻腔、鼻淚管、眼窩下竇可見黏膜的增厚及滲出物,在陳舊的病變裡可見乾酪樣物。一般在實質臟器無法看見病變,氣管病變如擴大至初級支氣管時,黏膜會增厚,其周圍有肺炎,如以肺連續作

切片,就更易瞭解病變的狀況。

發痘部的組織病變可見上皮細胞的增殖,近表面的增殖細胞腫脹後變大,該細胞質的染色性較淡,變空泡狀,其中央有本病特徵的Bollinger狀的包涵體,即出現所謂的Bollinger小體。這種包涵體急速地變大,有時充滿至整個細胞,然後核逐漸崩壞,包涵體也變不鮮明,最後細胞會死滅,氣管黏

膜_上皮的發痘經過與皮膚者相同,即黏膜上皮有顯著的增殖及增厚,並可見細胞質內包涵體。


三、診斷

雞痘在皮膚及黏膜上會形成痘瘡,因此較易診

斷。但如黏膜型雞痘須與其他呼吸器病做區別診斷。如要確診本病,仍需以病毒介離與組織病理檢查細胞質內包涵體的存在為準。


四、預防與控制


1、一般的衛生管理

本病之流行,以入夏至秋季為多,此與蚊蟲的活動有密切關係,因此必須驅除蚊蟲、雞糠蚊等吸血昆蟲。發生過本病的雞舍,須注意完全消毒後才能進雞。另外須注意改善會刺傷雞體的雞籠、器具的維護,並防止雞蝨等外寄生蟲及野禽的侵入。

2、疫苗接種

現在市面上的疫苗皆為活毒疫苗,可分為

雞痘及鴿痘病毒由來的疫苗。疫苗接種後5~

6 d應檢視發痘率,如發現發痘率太低時,應再予接種。疫苗接種後10~14d後就會產生中和抗體,其免疫持續期間3-4個月,因此必須再接種疫苗加強免疫。

蛋雞的活毒疫苗接種時期以7~14d為第1

次免疫, 90日齡再接種1次較佳,肉用種雞亦相同,另肉雞可以在1~14日齡接種活毒疫苗。雞痘活毒疫苗的使用方法以翼膜穿刺法免疫,金絲雀痘活毒疫苗亦相同,但火雞要在大腿部穿刺接種較能獲得良好的免疫。

雞病6【雞痘】


雞病6【雞痘】


雞病6【雞痘】


雞病6【雞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