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先锋 众志成城
“又是忙碌的一天,辛苦点就辛苦点,有那么多挺身而出的医疗工作者,有那么多自愿到一线服务的志愿者,有我们的政府和各级组织,相信我们一定能战胜这场疫情!”这段文字来自于石景山区八宝山街道永东南社区党委书记陈鑫的《疫情防控日志》,从1月25日那天到现在,他坚持每天记日志,无论多晚都没间断过。陈鑫总是说自己“记性不太好,需要把一天做的事或者没完成的事用笔记下来”,疫情期间,随着工作量的增加,这些《日志》的字数也逐渐多了起来,到目前为止,已经有3万余字。
永东南社区是石景山区典型的老旧小区,一直是开放式管理。小区出入口多,光是这一个社区出入口就有3个,这给社区的联防联控工作增加了难度。陈鑫与物业、保洁等单位协调人员,在街道的统筹安排下,最终留下主要通道的一个路口,保障居民正常出行,并安排专人值守。
“你进门时看到的电子抬杆和保安亭,都不是一开始的‘标配’”,陈鑫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由于疫情来得急,防控初期物资缺乏,社区工作人员就用展板架、桌子封住路口。当时社区居民还不理解,陈鑫总是耐心把“封路口”的原因一一解释清楚,同时劝居民们到社区登记,办理出入证。居民们看到这群年轻人不分白天黑夜、不管刮风下雪地守在门口,也慢慢理解了。遇到几个“急脾气”要硬闯的,社区的老年人还会帮着工作人员一起劝导。
事实上,作为社区的“守门人”,说自己“记性不太好”的陈鑫却对社区内上千户居民的情况“门儿清”。大年初一一早,陈鑫就带领社区干部在65个单元楼门内张贴《致居民的一封信》,管楼干部开展“网格化、地毯式”人员摸排核查,并建立信息台账。
挨家挨户打电话核对底册,给离京人员发微信确认,在楼门口张贴通知……仅用2天时间,社区就完成了辖区1100户人员情况的初次排查。在核查的同时,社区工作人员也提醒居民注意自我防护,减少外出,如有返京人员及时告知社区进行登记。实行“封闭式”管理后,居民们的外卖、快递统一送到小区门口的指定点位。为了方便居民,社区工作人员又干起了跑腿工作,提供“送货上门”服务。有腿脚不方便的老年人需要买菜的,他们也会去社区菜站帮忙“代购”上门。
也是从大年初一那天起,陈鑫就没休息过一天。目前,社区实行24小时值守。陈鑫和同事们每天从早8点一直干到晚上十一二点,每周还要轮流值夜班。陈鑫“仗着自己年轻”,每周都要多申请值几天夜班。“忙完一天回到家后,往往已经到了12点”,陈鑫说,自从开始社区疫情防控工作后,母亲也没12点睡过觉,总是留着一盏灯,等他回来后才安心入睡。
“居民们的理解和支持是我工作最大的动力,”陈鑫说。经常有一些居民自发给工作人员送来口罩、消毒用品。让他印象深刻的是,有一天晚上十点多,他在路口值守,一位戴着口罩的阿姨推着自行车走过来,放下一个袋子,二话不说就走了,陈鑫在后边追了半天都没追上,打开袋子后,他看到了消毒喷雾和口罩,心里很是感动。没想到那些被新闻报道过的感人事件,在现实生活中也让他碰上了。
“我们是老百姓最亲近的人,社区是抗击疫情的第一道防线,”陈鑫在《日志》中写道。他说,还有很多社区工作者和他一样,默默守护着一方安宁。社区工作者同样是奔波在前线的“战士”,虽然他们没有“逆风”而行,但同样在为辖区百姓遮风挡雨。居民们的一句“辛苦了”,他们的心就能热很久。始终奋战在疫情阻击战的第一线,这就是他所能理解和坚持的英雄主义。
閱讀更多 北青網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