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人,復工後如何擺脫“精神熵”狀態?從三個方面創造心流體驗

復工後,我以前是做什麼來著?

這是很多職場人復工的狀態,明明已經復工,對於工作卻提不起勁。這一段時間,各地已經開始陸續復工。大部分職場人,重新回到了工作崗位上。

看上去似乎一切恢復正常,但從他們的眼神中,你可以看到一絲迷茫。漫長的假期,加上一段時間的在線辦公。讓他們的狀態,還沒有調整過來。

長時間宅在家裡,職場人想早日復工,正常工作。等到正式復工後,人是回到了工作崗位上,但是工作效率卻大幅下降。人在公司,但就是沒有辦法集中注意力工作。意識趨向於無序和混亂,東想西想,一天的事情很快就過去。這種狀態,被叫做”精神熵”狀態。

不少職場人心想,在公司的狀態,還不如在家呢?工作效率低,輕則被公司降薪,嚴重的甚至會被公司開除。復工後,精神不集中,沒有辦法投入工作該怎麼辦?今天我就從工作、生活和人際關係三個方面,來和大家探討復工後如何創造心流體驗。

首先,我們要知道“精神熵”狀態的形成原因,對於工作會造成什麼不良的影響。其次告訴大家,如何從三個方面創造心流體驗,從而擺脫“精神熵”狀態,提高工作效率。

職場人,復工後如何擺脫“精神熵”狀態?從三個方面創造心流體驗

01.復工後“精神熵”的影響因素:對工作不感興趣、陌生感、失落感

①對工作不感興趣

“精神熵”狀態,通常出現在假期結束,而且隨著假期的延長,這種狀態會更嚴重。所謂的“精神熵”是米哈里借用物理學中熵的概念,在職場上表現為,對眼前的工作提不起興趣。

在經歷了這次漫長的假期後,在家的時候,通常都是從事休閒娛樂,早就把工作放在一邊。在娛樂的時候,心情是愉快的。而等到復工後,要從娛樂的狀態轉為工作的狀態,會帶來心理上的不適。

在職場上的體現為厭惡工作,雖然表面上不會拒絕,但在面對工作的時候,往往不知道從哪裡下手,內心覺得煩躁。原本在家盼著復工。但等到真正復工後,才發現對於工作,並沒有自己想象中熱愛。

另外,前期堆積的工作。等到復工後要全部完成,大量的工作,同樣會讓你對工作產生恐懼的心理。太多的信息,意識其實是混亂的。

②對工作內容的陌生感

經過漫長的假期,很多人早就把工作,忘得一乾二淨。復工後,要重新開始面對複雜的工作,需要一個過程。重新對工作,進行熟悉。在剛復工的時候,很多人還想著在家裡的情景。在一天上班的時候,會產生陌生的感受。

③缺少目標的失落感

剛復工時,公司有一大堆事情要處理,還要做好各項準備,可以說還沒沒有正式步入正軌。這個時候,領導要是沒給員工安排具體的工作。員工缺少清晰的目標,整個人會處在一種“迷茫”的狀態。看著別人忙碌的工作,自己不知道要做什麼。

明白了復工後“精神熵”影響因素:對工作不感興趣、陌生感、失落感,我們就可以採取具體的策略,在工作中創造心流體驗,讓工作更高效。

職場人,復工後如何擺脫“精神熵”狀態?從三個方面創造心流體驗

03.“精神熵”的應對策略:創造心流體驗

擺脫“精神熵”的狀態,最好的辦法是創造心流體驗。所謂的心流是指人類能夠進入一種專注忘我的狀態,在工作的時候,能集中注意力在手頭的工作上。不會因為分心,而影響工作效率,意識處於有序的狀態。

在職場上,工作、生活和人際關係,這三者是分不開的。要在復工後,更好的完成工作,可以從這三個方面入手。

一、工作:把工作當遊戲

相信大多數人都打過遊戲,在玩遊戲的過程中,心情是愉悅的。而對待工作的態度,則全然不同。把工作當做為了生存,而必須做的事情。

把復工想成是一種無奈,工作起來很痛苦。那麼不妨換種心態,把工作當做遊戲,以遊戲的態度來完成復工後的工作。

①自主選擇目標

復工後,很多人回到工作崗位上,一時之間不知道自己要從哪裡下手。但在遊戲中可以看到有明確的目標和規則,在工作中也可以自主選擇目標,創造價值,從而讓工作更有意義。

比如:超市貨架整理員,在整理貨物的時候,可以給自己定個目標,不是簡單的把貨物擺好。而是留意顧客喜歡什麼樣的產品。在下次擺放的時候,可以根據顧客的喜好來調整。同時,可以把自己的發現告訴領導,從而得到領導的重視。

通過給自己設立一個小目標,能讓原本重複的工作,變得更有價值。而且這個目標是自主選擇的,會促使自己投入更多精力。在得到正向的反饋後,在工作的時候,就會更有熱情。

②調整工作的難度

復工剛回到工作崗位的時候,由於長時間沒有工作,對於工作就可能生疏,產生煩躁感。不知道從哪裡下手,可以適當調整工作的難度。把一個大的目標拆解為,幾個自己能控制的小目標。

比如:老闆要讓你下週寫一份個人總結,聽上去很困難。你可以拆解為3個步驟,降低工作難度。可以把個人總結分為幾個部分,先列框架、然後收集資料,最後拿來寫正文。每天完成一定的工作量,一週後,個人總結自然就完成了。

難度太大的工作,很容易讓你放棄。但是職場上的大部分的工作,都是可以進行拆分的。不要被眼前的難度嚇到,調整工作的難度,一步步的完成工作,其實是沒有那麼難的。

職場人,復工後如何擺脫“精神熵”狀態?從三個方面創造心流體驗

③改進工作流程

在職場上有時候工作是比較繁瑣的,要是按照固定流程,要浪費很多時候,而且效率也不高。工作流程是指工作事項的活動流向順序。

比如:領導讓你打印份資料,然後讓你下樓幫他買杯咖啡。你是等打印完資料,然後在下樓買咖啡。還是在等待打印的過程中,下樓買咖啡。等你買完了,打印也完成了。

在職場上,有很多等待的時間。而這些時間,是可以被拿來做更多的事情。這麼一來,就能夠提高工作上的效率。

對於職場人來說,工作是每天要完成的。與其抱著厭煩的心態去工作,不如把工作當做遊戲,試著在工作中找到樂趣。在工作的時候,能夠更有動力,創造更大的價值。

職場人,復工後如何擺脫“精神熵”狀態?從三個方面創造心流體驗

二、生活:主動式休閒

工作之餘,職場人也有自己的生活。在生活中,同樣可以通過創造心流的方式,來讓生活變得有趣,提供生活質量,從而保障復工後的精神狀態。所謂的主動式休閒,是指那些需要動腦筋、花心思才能享受到樂趣的活動。

①規劃日常生活

很多人認為休閒的時候,就什麼都不用想。但要是沒事可做,也較少人跟你交流。人往往會鑽牛角尖,給自己增加煩惱。

規劃好日常的工作,對於休閒時間,也可以給自己規劃。比如上午看書、下午去打籃球等等。通過投入精力,可以達到創造心流的效果

比如:你要是選擇看電視,等看完後,還是會覺得空虛,因為在這個過程中,不用花心思。


②記錄和回顧工作活動感受

工作和生活都是需要記錄的,在從事不同工作的時候,內心的感受是不一樣的。有的工作會讓自己感到厭惡,有的工作會有成就感。而在生活中,不同的休閒娛樂,也是如此。

平時的時候可以多留心,試著每天記錄自己的感受,一段時間下來回顧這些感受,看看哪些活動能讓你會產生滿足感。只有記錄下來,才能真實的分析。

③增加能投入精力的活動

每個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要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更有價值的活動中。通過記錄,明白哪些活動,對自己更有價值。在投入的時候,增加多這些活動的投入。能夠避開漫無目的的休息,獲取更有意義的體驗。

比如:在業餘時間成為一個養花專家,用自己的花布置房間等等。對於普通人來說,可以找到一項值得投入精力的活動,你的潛能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開發。


職場人,復工後如何擺脫“精神熵”狀態?從三個方面創造心流體驗

三、人際:共享目標

在人際交往過程中,也會產生很多心流的因素。比如:專心和別人談話、表達自己的觀點等等。人的情緒會隨著人際關係的好壞而產生波動,所以不管是在家庭,還是在職場中,都要營造一個良好的環境,有利於創造心流體驗。

在團隊中要是每個人都是“精神熵”的狀態,對於團隊的消耗是很大的,一群人沒有方向。團隊的精力,也會被慢慢的消耗。在團隊中要有共同的目標,一起進入到心流的狀態。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對於復工後的狀態,影響是很大的。復工後,團隊成員要共享目標,從而為了完成目標,專注於工作上。

總結一下:

復工後員工”精神熵“狀態,往往不是員工有意的行為。只是還沒從宅在家的狀態,轉變為工作狀態。對於工作不感興趣、產生陌生感和失落感。

而要讓員工擺脫“精神熵狀態”,創造心流體驗,要公司全體的努力。對於復工後可以從工作、生活和人際關係,這三方面來創造心流體驗,為員工提高工作效率,提供條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