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隱心情不好時寫的一首短詩,全詩僅20字,就有10個字流傳千古


昨天的文章裡,我介紹了一首陸游的詩《文章》。這首詩裡的名句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傳誦千古,主要表達了兩方面的意思,一方面,文章需要發自內心,自然天成,切忌雕琢,另一方面,需要有"妙手",熟練掌握寫作這一門技能。


而今天要介紹的這首詩,恰恰就是陸游創作理論的一個正面例子。


樂遊原

唐代:李商隱

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李商隱心情不好時寫的一首短詩,全詩僅20字,就有10個字流傳千古

樂遊原是唐朝時長安的一個遊覽勝地,位置很高,


李商隱的這首《樂遊原》是他心情不好的時候,登臨遊覽勝地,對於內心情緒的真實流露,全詩僅二十個字,最後十個字就廣為流傳。李商隱是晚唐著名詩人,"妙手"他也肯定是具備的


試想,如果是一個寫作水平一般的人,可能就會說:"快到晚上的時候,我覺得不舒服,就駕車去樂遊原逛逛。登上樂遊原後,我看到了夕陽,真美,可惜馬上天就要黑了,哎……"

李商隱心情不好時寫的一首短詩,全詩僅20字,就有10個字流傳千古

這段話跟李商隱詩的意思一樣,但是意境卻千差萬別。


其次,詩句中的一字之差,也可能相隔萬里。比如說,葉紹翁的"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就流傳頗廣,而陸游的"楊柳不遮春色斷,一枝紅杏出牆頭"卻知之者甚少,僅僅因為"來"字是個動詞,描述的畫面更加靈動,相形之下,"一枝紅杏出牆頭"顯得有點呆板。打個比方,如果葉紹翁的詩是.gif,那麼陸游的詩就是.jpg。(不是貶低陸游的意思,只是客觀上確實葉紹翁的句子流傳更廣,陸游的詩作當然也是佳品)

李商隱心情不好時寫的一首短詩,全詩僅20字,就有10個字流傳千古

回到李商隱的這首詩,如果寫成"夕陽真美好,只是近黃昏"或者"夕陽無限好,為何近黃昏",可能都不如原句出彩。原句"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中"無限"與"只是"的搭配恰到好處,"無限"盛讚了夕陽的美好,"只是"表達了詩人嘆惋卻又無奈的心情。而"真美好"對於夕陽的讚美過於平淡,而"為何"則有一種尋根究底的意味,少了原詩中無能為力的感覺。

李商隱心情不好時寫的一首短詩,全詩僅20字,就有10個字流傳千古

說完了李商隱的文筆好,再看看這首詩的渾然天成。


"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傍晚的時候我心情不好,就驅車去登古原。


"向"在這裡是"接近"的意思,比如說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就有"秋天漠漠向昏黑"之句。那麼"向晚"就是說快到晚上了,很簡單地說明了時間。


"意"在這裡是"心情"的意思,例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也有"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之句。"意不適"

平淡地說了下自己心情不太好。


"驅車登古原"也只是質樸地說了一下詩人的動作、地點。總之,這句話毫無雕琢的痕跡,只是樸實地記錄李商隱生活的一個片段,真情流露,引人共鳴


至於為何會引人共鳴,可以自行搜索"黃昏恐懼症"

李商隱心情不好時寫的一首短詩,全詩僅20字,就有10個字流傳千古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夕陽無比美好,只是快到黃昏,它馬上就要消失了。


這句話想必大多數人都聽說過,但是知道其出處的人卻要少得多。現在,你應該知道它是出自李商隱之手了。


我們都知道,詩歌的基本作用是言志跟抒情。在這裡,李商隱面對即將沉落的夕陽,自然流露"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的感慨,當屬於抒情一類。

李商隱心情不好時寫的一首短詩,全詩僅20字,就有10個字流傳千古

此外,李商隱屬於晚唐詩人,那時的唐朝日漸式微,讓人不由得聯想到他是否在為國運擔憂;另一方面,李商隱懷才不遇,到晚年時都仕途不濟,或許他是在感嘆自己的命運也就如此了?


不得不說,最後一句雖然簡單,包含的內容卻豐富深沉,令人回味無窮,難怪能夠流傳千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