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化騰:講真,騰訊應該改名為長江


著名企業家李嘉誠先生在介紹創辦塑料廠時將其命名為長江,取自於長江不擇細流,故能浩蕩萬里。不曾想,在半個世紀之後的中國,有一個企業將長江的發展哲學運用到自身,乃至發展為全世界最大的互聯網公司。這家企業就是騰訊。騰訊如長江一般,順勢而為又蓄勢而發,在驚心動魄間匯聚百川,成就一番浩蕩不息的壯觀景象。

之所以說騰訊順勢而為,是因為在在騰訊的發展過程中,至少有4次抓住了關鍵機會。

第一次,是互聯網開始在中國普及的1999年,抓住了網絡即時通信的技術機遇,開發了OICQ,通過迭代和創新,累計大量的用戶通過電信增值服務實現盈利,也為後來的業務打下基礎。

第二次是在主要的盈利來源電信增值服務面臨危機的2003年,抓住網絡虛擬化的特點和消費者理想化的痛點,開發出了虛擬道具銷售的商業模式。(據吳曉波老師的《騰訊傳》,在QQ秀上線的半年時間裡,就有500萬人購買了這項服務,平均花費五塊錢左右)

第三次是在2008年,看到遊戲從PC端向手機端轉移的趨勢,切入更適合手機的休閒遊戲市場,取代盛大成為中國遊戲行業的霸主。

第四次是在2011年,看準移動互聯網大潮,在PC端轉向手機端時,針對手機用戶打造微信,造就一個社交平臺帝國。

而之所以說其蓄勢而發,則是因為在馬化騰產品觀的帶領下,通過賽馬機制實現了產品的快速迭代和公司的小步快跑。在馬化騰看來每一次產品的更新都不是完美的,但是如果堅持每天發現和修正一兩個問題,不到一年一件產品就打磨下來。就是這樣的產品觀,騰訊旗下的產品通過不斷地修正和迭代,慢慢地接近完美。

而賽馬機制的意思則是騰訊基層業務的獨立和創新,也就是騰訊內部做出產品之後,通過線上競爭,最終PK出最好的,騰訊再根據結果推廣這個產品。在這個賽馬機制下,騰訊先後開發出QQ空間、QQ遊戲、微信和王者榮耀等爆品,打造一個娛樂和社交帝國。

在外部勢力的推動和內部力量的積蓄(鬥爭和融合)之中,騰訊這條大江在奔騰中還是表現得驚心動魄,甚至是不安。在OICQ上線的幾個月後(用戶數增長4倍),騰訊面臨著服務器老化更新而出現的資金鍊斷裂的情況;在互聯網肆意生長的年份,與360瀏覽器發生的互相屏蔽和封殺的競爭大戰,在企業的擴展中,被指責抄襲、無底線競爭、產品影響青少年健康等問題。這一系列的問題都給成長中的騰訊以極為負面的影響。

即使騰訊的種種爭議還在繼續,熱度不減,但它還是以一條大江的優勢容納,甚至是吞噬其它河流,自身也變得越來越讓人期待和畏懼。發展至今,騰訊掌握著令人敬畏的流量和資本,並且利用其優勢成為了中國互聯網企業中最大、最激進的戰略投資者。如,騰訊憑藉社交平臺作為流量入口成為京東的最大股東;佔領中國科技公司在美投資額的將近一半等。

騰訊就如長江,在這個萬物肆意生長的年代,順勢而為又蓄勢而發,在橫衝直撞間將江河匯聚成川,波瀾壯闊、混沌失控、浩蕩不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