捨得砸錢,才能教育好孩子如何理財?


捨得砸錢,才能教育好孩子如何理財?


近期,在網上看到一則新聞“9 歲男孩花 10 萬炒股虧 7 萬”,這位男孩的媽媽表示,想讓孩子對財經知識瞭解一些,培養課本以外的興趣點,今年行情不好,心疼但不後悔。

這位媽媽雖然“心疼但不後悔”,但是眾多網友們都在“心疼”這 7 萬元,也在“心疼”這個孩子。

很多成年人都還在做“啃老族”,一個 9 歲的小男孩,想通過這一次炒股就學會財經知識?要培養孩子學習理財,父母只要這樣砸錢就行嗎?


捨得砸錢,才能教育好孩子如何理財?


01

不可否認,理財要從娃娃抓起,父母擁有理財的培養意識是很重要的。

中國有句老話:“富不過三代”。即使再有錢,沒有正確的理財觀念和手段,任意浪費和揮霍金錢,萬貫家財也會有敗光的一天。

因此,幫助孩子從小建立正確的金錢觀,養成良好的理財習慣,不僅能讓家庭的財富得到傳承,也能讓孩子受益終身。

縱觀國外,有很多國家,也都非常注重從小對孩子進行理財教育。例如,美國把理財教育稱為“從3歲開始實現的幸福人生計劃”,美國父母希望孩子早早明白自立、勤奮與金錢的關係。英國對理財教育在英國中小學的不同階段,設置了不同的要求,英國父母提倡“理性消費、精打細算”。

國內的傳統觀點盛行“勤儉節約”才是美德。很多孩子從小就被父母教導,懂得節約省錢,才是好孩子。有的父母從來不給孩子額外的零花錢,像我小時候,父母從沒培養過我的理財意識。

然而,有的父母給錢的數量,卻超出了孩子當前能夠掌控的範圍。就像上面新聞提到的9 歲男孩,他根本還未具備操控股票和 10 萬鉅款的心智和能力,對虧掉的7萬元,也是毫無感覺的。

所以,一味的節儉和盲目的砸錢,都無法教育孩子樹立正確全面的理財觀念。


捨得砸錢,才能教育好孩子如何理財?

02

在日常生活中,其實有很多途徑,可以幫助我們對孩子進行理財教育。

一、讓孩子參與家庭的財政收支計劃

讓孩子瞭解父母的工作情況,家庭收入的來源,讓孩子清楚家裡的錢都是怎麼“賺”來的。讓孩子參與記錄家庭的收支狀況,擁有初步的花費和收支平衡意識。也能讓孩子清楚,家裡的錢都是父母付出辛苦的勞動才換來的。

二、給孩子開設單獨的銀行賬戶

孩子的自主意識比較強烈,如果擁有屬於自己的銀行卡,會更關注自己的錢去哪裡了。現在很多銀行,例如民生、招行等,都有專門針對兒童理財的銀行卡,非常方便父母協同管理。將孩子的壓歲錢、零花錢、獎金等存儲起來,讓他看到數量的增加,具備儲蓄意識。

三、多給孩子創造使用金錢的機會

孩子小,涉及到錢的事情,父母通常都代勞了,平時帶孩子出去玩,多給孩子一些使用金錢的機會。例如逛超市,各類物品都有價格標籤,可以讓孩子多觀察和對比價錢的高低,買東西時要選擇性價比高的東西。在結賬時,可以讓孩子付賬,體會花錢的樂趣。

簡而言之,父母的理財觀念,以及對待金錢的態度,會直接影響孩子。對孩子的理財教育,無需砸10萬,它都蘊藏在父母的以身作則之中。


捨得砸錢,才能教育好孩子如何理財?


03

如果父母想讓孩子學好理財,首先自己要具備基礎的理財知識,這樣才能對孩子循循善誘。否則,盲目操作,反而會適得其反,不僅浪費了錢,還誤導了孩子。

“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卻是萬萬不能的。”有錢很重要,理財更重要,有錢也是理財的目的之一。

無論有錢,還是沒錢,都要用正確的方法,培養孩子的理財觀。我們要教會孩子主動支配金錢,而不是成為金錢的奴隸。

理財教育,不是父母願意砸錢,孩子就能學會的。平日裡,父母們還需多花些心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