磚混結構建二層需要沿一樓磚牆嗎?

茂冒


現在的農村自建房基本上都是磚混結構的樓房,所以因為每層樓的功能不同,佈局也會有一點變化。大家也都有同樣的一個這樣的疑問,二樓的磚牆是不是一定需要跟著一樓同樣的佈局上去?有錯位或者改動行不行?那我就來說說我個人的理解吧。



農村自建房的磚混結構,承重主體就是磚牆。

磚混結構的的一個最大特點就是完全由磚牆、構造柱、圈樑和樓板組成,這其中最主要的承重體就是磚牆。構造柱、圈樑雖然也附帶著一些承重功能,但主要還是為了加強磚牆的整體結構強度,以利於磚牆承重。

農村自建房的樓板,大家都知道有承重功能,因為需要住人放物,所以樓板有一定的承重功能,但是樓板的承重也僅限於此,更加不用說承載上部一層樓的荷載。所以磚混結構二樓的磚牆肯定需要沿著一樓的磚牆往上砌。


磚混結構的農村自建房,二樓佈局有細微的改變,可以通過增加承重梁來解決。

原則上來說,磚混結構中不同樓層的佈局不能有很大的變動,更加不能沒有經過任何處理,隨意在樓面上增加磚牆或者改變磚牆的位置,這樣會造成局部樓板荷載過大,導致過載開裂的危險。

對於一些極個別的牆體需要改變位置的時候,我們可以通過增加承重梁來解決這個問題,其實這個方法在農村自建房中一直都有使用。值得注意的是這種做法也不可能大面積的使用,也僅僅限於少數情況下。


總的來說,磚混結構的農村自建房,二樓的磚牆肯定是需要沿著一樓的磚牆上去,不能有大的改變,也不能有偏移,因為不管樓面怎麼樣結實,還是沒辦法用來承載一層樓的荷載。當然,如前面所說,局部改動可以通過增加承重梁來解決。(圖片來自網絡)


農民也優雅


磚混結構因其承重構體主要是在磚牆之上,雖磚混結構還有構造柱和圈樑,但其作用主要是加強房屋的整體性能,而不是用來承重的。所以,在磚混結構中,要求承重牆是應自下而上均勻連續佈置的,且應儘量減小承重牆的局部缺失以增加結構剛度,而框架結構則基本可不依這樣,這可說也是磚混與框架之間最大的不同之處。


當然,磚混結構除了主要的承重牆之外,其實還是有不承擔主要承重功能的非承重牆,如各個小間牆,而我們要動也只能在這些間牆上想文章,其它承重牆就肯定不能隨便動了,也可說完全都是不能動的。當然,也有例外,如農村許多自建房底下一層的客廳常有設計成橫客廳的,但到了第二層又改成我們常見的縱向結構牆,且還是承重牆,那我們在開始就應設計好,如必須得倒制大梁,且大梁兩端還必須有構造柱,構造柱的鋼筋也得加大計算,這樣在預先就計算好了的改動還是可以的。但許多承重牆其實還是不能變動的,如四周及中間各縱向承重牆,其位置都是不能隨便改動的,必須是自下而上連續佈置的。如是隻改動非承重牆之類的間牆,就基本都可以,但在改動時,我們還是應該注意幾點問題。


1、間牆空間不能太大。

自建房中,間牆的長度基本是在4米左右或以下,如改動的間牆太長,就可能得按承重牆的辦法去改了。

2、新間牆下必須得加梁。

在改變間牆位置時,必須得在間牆之下倒制混凝土梁,除非是用非常輕質的裝飾材料來做間牆才可直接加在混凝土樓面上。再就是梁下再好是有構造柱,如沒有,如間牆不長,再加上下面的幾點一般也是可以的,但兩端圈樑還是不可小的,不能直接加在紅磚體上。另外,為了不影響下面房屋的美觀,如新間牆上沒設門洞,梁倒制在樓面上部也行。


3、新間牆位置不能加在門窗之頂上。

門或窗洞之上加牆,不用說,這是肯定不可以的,按農村風俗來說,也是不吉利的,這是古時都知道的道理。

4、在砌牆時應儘量使用質量輕的輕質磚或改變砌牆方式。

因新間牆不是承重牆,所以其用磚應儘量使用輕質磚,以來減輕新牆對兩邊承重牆的負擔。如使用空心水泥磚,或是砌24空心牆,或乾脆就砌12牆等,最好不要像其它承重牆一樣去砌實心牆就可以了。


總之,磚混結構如是承重牆其位置基本都是不能再改動的,除非預先就經過了嚴格的計算及設計,而非承重牆間牆的改動則基本可以不隨底下一層的位置來定。


湘村小之草


如果有樑飄出的,可以在飄出的樑邊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