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梨树上挂的大钟咋不见了,过去钟响人下地,如今农民变成了工人


宁陵县张弓镇小吕集村头有棵百年树龄的老梨树,它历经沧桑见证了村里发展与变迁。大集体年代,老梨树上挂口钟,村里用钟声召集人们上工和开会。人们忙忙碌碌一年又一年,单靠农业生产,村里人没有摆脱贫困。精准扶贫开始时,该村483户人家中还有76户贫困户。

这两年,当地政府采取招商在前,项目落地在前,为企业量身建设车间,积极鼓励在外创业成功人士返乡办厂,先后建起了服装、手袋、光学镜片3家企业,安排就业200多人,其中贫困人口39人。 村头老梨树说:“俺身上挂的老铁钟不见了,现在的村民不用敲钟都按时来上班了,他们由农民变工人,越活越有精气神了!”

村民上班不耽误照看孩子。

贫困户徐秀莲当工人,心里很开心。

贫困户李玉荣当烫工,干活很认真。

64岁的高连琴是位车间清洁工。

69岁的张孝荣用笑脸迎接新工作。

67岁陈秀英成了企业验货员。

64岁的庞德芝包边技术很娴熟。

这家企业生产镜头uv镜,使有志青年就业有岗位。

中午下班有午餐。

如今又吃“大锅饭”

“摄影新视野”从2016年初就开始关注我国脱贫攻坚这一重大举措,一直拍摄到至今。先后走访了200多个贫困村,坚持不懈追踪记录贫困村“脱贫攻坚难度、力度和取得的成就”,以全纪实手法拍摄图片,用图片讲述脱贫攻坚中涌现出的感人故事。 请看:“走百村·脱贫攻坚影像回眸“之228

经过脱贫攻坚,这些贫困村的面貌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您所看到的这些场景很多已经成为历史。 这次推出的《走百村·脱贫攻坚回眸》栏目,有200多个图片故事和2000多幅照片,将按照采访时间顺序陆续推出。有的村追踪拍摄多次,也按以此顺序发布。这些照片全部属原创作品,独家所有,严禁侵权,违者必究。 《走百村·脱贫攻坚影像回眸》栏目将在每个工作日内刊发,敬请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