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心無所住?如何才能心無所住?

愚夫問道


什麼是心無所住?

“無所住而生其心”是《金剛經》的重要思想。住,是世人煩惱的根源,人能心無所住,方能解脫煩惱。那麼,什麼是“無所住”呢?要理解“無所住”,則先要理解什麼是“住”。

  • 什麼是“住”?

住,就是停留,將自己的心停留在某時某事某人某物上,引而申之,停留在一切色、聲、香、味、觸、法之上,也就是宇宙人生,世事萬物上。

這不是空泛的概念,而是在我們的生活中處處可見。

例如,今天被上司批評了,你悶悶不樂,心情很壞,那麼你的心就住在了上司批評這件事上。

今天手機遺失了,你很懊惱,恨自己粗心大意,一整天都不開心,那麼,你的心就住在遺失手機這件事上。

你失戀了,心情很痛苦,夜夜把自己灌醉,也沒心情上班,這就是住在失戀上。

因為你的心總是想著這些不如意的事,所以煩惱就一直纏著你了。所以說,人的煩惱,來自於心的“住”。

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執著”、“放不下”。

  • 什麼是“無所住”?

無所住,當然就是不要讓自己的心停留在這些不如意的事情上。

上司批評就批評了,思考一下是什麼原因批評,是自己工作沒做好還是上司冤枉你了,別老想著那些言語對你的傷害。手機遺失就遺失了,懊惱也不會讓手機回到你手上,就當吸取個教訓。失戀了,不要老是想著那個已經過去的戀人、那段已經逝去的感情,想也回不去了,何必去想。

當然能夠做到這樣,是非常困難的。

前面說過,住的範圍包括了色、聲、香、味、觸、法這宇宙人生的一切事物,所以,無所住的意思,不但不要停留在不如意的事情上,就算是開心的事情,也不要停留。

例如你今天買了一輛新車,或者今天彩票中獎了,或者加薪了,很開心。這一開心,就住在這些開心的事上了。這就跟“無所住”的思想相背了。

所謂“寵辱不驚”,無論得失,均要淡然處之。

為什麼要“心無所住”?

顯然,要想擺脫煩惱,心就不要住在這些事物上。

有些人生病了,心裡擔憂得不行,整天提心吊膽,結果小病變大病。據醫生統計,有好些癌症病人,是不病死的,而是嚇死的。反而是那些不把病情放在心上,像往常一樣該吃吃、該玩玩的病人,能多活幾年。

已經發生的了事情,心總是想著,於事無補。所以要“無所住”。

  • 諸行無常,世事總是在變化的。

變化,是宇宙人生世事萬物的基本規律,這一刻的狀態,下一刻已經變了。雖然某些事物的這種變化極微小,小到你不能察覺,但它確實在變。

失戀是失戀那一刻的狀態,過後雙方的心都在變,感情也在變,只是這種變化有些人快有些人慢。雙方有新的生活,可能比以前更幸福,或者更不幸,所以住在失戀那一刻的狀態是很不智的。悟佛的人,是有智慧的人。

很多人煩惱的根源,就在於沒有看清這種規律,把變化當作永恆,把性空當作實有。

如何才能心無所住?

做到心無所住,對絕大多數人來說,是很困難的。

首先,要徹底悟透諸行無常的道理,接受世事無常的規律。其次,要做到心無所住,則離不開對“緣起性空”的參悟。

“諸行無常”和“性空”的道理緊密聯繫,都是關於變化的。那些你以為“有”的東西,其實只是“緣起”的一個產物而已,並不是本來就存在,所以叫“性空”。

關於“緣起性空”,可參考筆者之前的文章,由於篇幅所限,這裡不便展開。

蘇軾有一首詩: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雪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

鴻偶然在雪地上留下爪印,鴻飛走後,它心裡不會想著那個爪印,留了就留了,那個爪印,可能跟著被新雪覆沒,或者雪融掉,爪印也就沒有了。不管爪印怎樣變化,鴻不會記著它。

過去的東西就讓它過去。

就像風來竹面、雁過長空,風掠過竹葉,竹葉動一下,風跟著走了,不會想著竹葉會怎樣。雁飛過天空,留下曾經的身影,飛過後,身影也沒有了,天空仍然是天空,什麼都沒有留下。

這就是“無住”。

灑脫的人,自當有這樣的曠達胸襟。


大晟府小書僮


“心”者無形無相,靈明不昧,本覺本明,本自俱足一切;我們要明白,“心”成就了一切,但是“心”的本體是“真空”心體,真“心”之體同時離一切,即一切;即一切,離一切;非真非妄,即真即妄;以真顯妄,以妄顯真;真妄一體,知妄即真!

佛陀在《楞嚴經》卷一中,開示我們『萬法因心有體』,佛陀又在《法華經》方便品講到,『十如是』: “如”是『相、體、用、力、作、因、緣、果、報、本未究竟』!

“如”就是“心”,“如”就是十八界,“如”就三千大千世界,“如”就是整個宇宙,“如”就是一切的一切,所有的所有………!

綜上所述,我們應該悟到,佛陀的本意是告訴世間的世人 : “盡虛空遍法界就是一顆“心”,就是一尊“佛”,就是一個“人”,就是當下的一切……,我們與當下的一切萬法萬相、萬事萬物、血脈相連、息息相通,本自一體,就是一個“我”,就是一顆“心”。

所以說,“心”無所住,無所不住。我們不能把“心” 定義成任何一種事物,任何一種形式,任何一種狀態;否則,就落入了是有為法,有漏法;都是不真實,不徹底,不全面的知見!

如果,我們認識到了以上所述,就會在自己的內心深處徹底的轉變了凡夫知見,也叫“轉凡成聖”,“明心見性”,“見性成佛”,自然就不會再說“心”是什麼,“心”住哪裡,這也就是佛陀的第一義法的重要思想,也就“知妄即真”!





今令我見


先談什麼是心有所住。例如有人羞辱了你,這件事過去好久了,你一直耿耿於懷,這是心有所住。又如在某天,你因為某方面的成功,而讓領導表揚,觀眾歡呼,過好久了,你只要一想到這件事你就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這也是心住於這個成功了。

反過來,對羞辱你的第一件事,也許你一直記的,但就好象天空刮過一陣風一樣,你並不在意,並不耿耿於懷。對第二個成功,你也覺的象看一場電影,象做了一場夢一樣,也沒啥喜悅的,這就是無住生心。生心是明明白白知道這件事,而不是呆頭呆腦。還有一點把情緒壓住不讓發作不叫無住,只要心裡有情緒就不叫無住。這不是阿Q精神,阿Q精神是一種對現實無耐的自我欺騙與自我安慰。心底不是無執著無牽掛無情緒的。無住生心是明明白白看清事情,又能把任何事情看的如一場電影,一個肥皂泡,一場夢境,這是大海的胸懷,這是大地的胸懷,一切事情在他心裡都輕如鴻毛,有啥值的計較呢,心裡計較不起來呀。果真這樣,這就已達聖人無為境界,這就是佛教的空。但無為又無不為,空不礙有,空即是色。這就是你已在道中了。


承古吐新


什麼是心無所住?如何才能心無所住?

什麼是“心無所住”?我的理解就是讓心“清空”。

現在許多人喜歡說:“心有多大,宇宙就有多大。”再加上一些“心靈雞湯”的灌溉,把他們的心撐得大大的。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不如意事常八九,有多少人是彌勒佛,“大肚能容天下難容之事”?所以“心大”對大多數人來說並不是好事,直接後果就是——“心太累”。

正因為“心累”不好受,很難過,所以聰明人就倡導“心無所住”,把心“清零”、“清空”。

如何才能“心無所住”?我的理解就是“放下”。

“放下”,便得自在。人日食不過三餐,夜眠僅需六尺,其他的東西都是多餘的。

權力要放下,金錢要放下,面子要放下,怨恨要放下,壓力要放下,過去要放下,美色要放下……,一切一切與當下無關的都要放下。禪師追求的境界是“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個境界普通人達不到;不過,“飢來吃飯倦來眠”,我們人人都能做到。如果我們真正做到了“飢來吃飯倦來眠”,那我們就是真正“放下”了。到時,必定“心花怒放”。



藍色楊宗海


心無所住,由“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衍化而來,在《金剛經》莊嚴淨土第十有這句話。它到底是何意呢?比如說,我們煩惱,我們痛苦,我們憂傷,這是我們看不破,放不下,想不開,才產生的心有所住。又比如說,當我們煩惱、當我們痛苦、當我們憂傷之時,我們什麼感覺也沒有,既體會不到痛苦,又感受不到憂傷以及煩惱。為什麼呢?因為你放下了,想開了,看破了,你就清淨了、自在了,心裡什麼也沒裝下,這就是心無所住。只有心中無佛的人,才能成佛。為什麼呢?心無所住,即得自在。自性清淨,自然成佛。

所謂“心無所住”,是說我們身在紅塵之中,又能跳出紅塵之外,不受紅塵束縛,不受紅塵困擾。怎樣才能做到心無所住呢?我認為一切外在現像,比如說什麼榮華富貴,什麼恩怨事非,什麼功名利祿,什麼愛恨情仇,什麼等等一切,這些都是如夢如幻,如露如電,不過曇花一現。我們不要執著,不要貪婪,不要迷戀這身外之物。只有心無掛礙,才能自性清淨。只有自性清淨,才能心無所住。只有心無所住,才能法喜充滿。只有法喜充滿,才能四時吉祥。


悟0001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就是一個無所住心,但是滾滾紅塵,喧囂人世,本來萬物與我心都是同寂,深處其中,我們無時無刻不在寂感神應,心即理,本同於道,感而有應,應而有住,無住,修煉的就是那顆感於人事物而無束縛之心。



晨之熹微zc人物


物來則應,過去不留,如此....



一棵樹79620728


一個鸚鵡問達摩:西來意西來意,教我出籠計。達摩答:兩腿一蹬,兩眼一閉,就是出籠記。這隻鳥看見它的主人回來了,裝作倆眼一閉,倆腿一蹬,主人回來看到鳥兒死翹翹了,趕緊拿出來四下觀看,稍一不留神,鳥兒飛走了,鳥兒真的出籠了,自由了。

六道眾生欲出六界輪迴,就要做個沒有見聞覺知的假死人,才能夠不造業,了業回老家,想上哪個佛國就上哪個佛國。


用戶和言悅色


“住”就是停留,由分別,執著產生第二念——妄想。當心沒在事相上停留產生第二念——妄念時就是心無所住。

心無所住就要見相離相,不粘著,不在此事相上產生念頭——妄念。就是心無所住。

而不是說無念,無念就是木頭。只有第一念,真念,沒有在第一念衍生出的第二念——妄念。心念像小草一樣齊,都是第一念就沒有啦。草不往上長啦!

比如,看到🌲,不能產生綠樹,松樹,高樹等等一系列妄念。明瞭是樹,再沒一念在樹上產生了。


覺無所覺


“心無所住”是金剛經中的語言,心不住於過去,不住於將來,不住於現在,故稱心無所住。

然而,這個“心”,包含的內容過於廣泛。心包含了“意識”、“思維”、“願望”、“記憶”、“感覺”(它又包括快樂、悲傷、憤怒、憂思、期盼……),這麼多的“心”,怎麼能做到“無所住”?那麼,方法只有一個:那就是“無感覺”、“無思想”、“無意識”。達到“呆若木雞”。呆若木雞就會悟空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