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未来玉米是否会再有上涨机会?

xyxy668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今后玉米是否会上涨?这个问题我认为玉米会上涨,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点,各个地方的土地越来越少。不管是平原还是农村,房地产开发、企业、厂矿、养殖等,土地每年都在少。

第二点,种地的也越来越少。现在种地不挣钱,种子、化肥、农药、人工除去后不落几个钱,不如出外打工。

第三点,搞养殖的人多了,需求饲料多了,饲料主要是玉米。

以上三点是我分析的,玉米会涨价的原因,希望评论区里相互讨论,谢谢阅读,再见!


乡土王大姐


年初以来,玉米行情走势纠结,先是1-3月份的阴跌行情,进入4月份行情转暖,但是由于市场利多和利空交织,虽然上涨,但是用老百姓的话说“涨的太费劲”,涨了一个多月,到现每吨也就涨了40-50元,确实让大家感觉有些失望。那么,玉米涨价,后期还有上涨空间吗?2019年种玉米效益会如何?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首先,4月份以来的玉米上涨之所以“雷声大、雨点稀”,一方面是因为玉米利好因素比较多,另一方面是因为也存在一定的不利因素,导致玉米价格上涨不流畅。先说说有利因素,一是进入4月份,基层农民销售玉米加快,余粮基本见底,目前东北基层玉为就足1成,华北地区也不不到2成,基本无粮可卖,粮企只能提价收购。二是国家及地方轮储收购的原因,黑龙江、吉林、辽宁等省份轮储收购,以及国家304万吨的国家一次性轮库收购,拉动了玉米价格上涨。

其次,再说说不利因素:一是进口玉米因素,春节后进口美国30万吨,进口乌克兰玉米大约100万吨,虽然数量不大,但由于当前市场较弱,也对市场构成一定冲击。二是中美经贸关系的因素,由于谈判结果的不确定性,也导致玉米行情的波动。三是玉米加工下游产品价格下滑,主要是玉米淀粉价格走低,也影响玉米行情。

最后,如果今年养猪业恢复不错的话,国内玉米消费量可能高达3亿吨左右!而今年受大豆补贴远远高于玉米补贴影响,玉米种植面积会大概减少1000万亩,这样今年玉米产量可能为2.5亿吨,如果加上临储玉米量似乎达到了3.2亿吨以上,因而今年玉米市场供需总体仍会平衡,下半年玉米价格受临储玉米去库存影响,应该价格回升比比较慢!

2019年种玉米效益会如何?该看看

关于2019年的玉米种植效益,与种植大豆相比还是比较乐观的。一方面是今年玉米生产者补贴虽然明显低于大豆补贴,但是差距在缩小,以黑龙江为例,2018年大豆补贴每亩320元,今年最高270元,玉米去年25元,今年是25-70元区间。另一方面是玉米行情要明显好于大豆,根据当前市场形势,玉米秋季看涨,而大豆价格最乐观的看法是看平,预计在1.65-1.70元之间。由来来看,个人认为今年种植玉米的效益大概率会好于种植大豆。




威威的生活


你好,我是小老冀。个人感觉玉米价格会稳中有涨。在去年的时候,由于全国的生猪存栏量较少,导致养殖场对玉米的消化量不足,造成了去年玉米的价格一直呈低迷状态。但是进入2020年1月份后,随着后期的养殖量的增长,玉米的价格开始抬头,出现一定的上涨。而在2月份由于疫情的原因,各地酒精厂对玉米的采购增多,还有各地封村玉米无法外卖等原因,玉米的价格一直处于上涨状态。而现在又进入2020年3月份了,在防控疫情的“关键时期”下,玉米的价格还会上涨。从现在的局势来看,由于去年的玉米产量稳定,在供需平衡的情况下,玉米的价格不会出现大幅上涨。在加上3月份的疫情已经基本控制,在正常复工复产的情况下,玉米价格开始正常买卖,所以价格还是很正常的。




小老冀乡村录


坐标黑龙江,含水量15%,没有霉变,3月9日的玉米收购价已经达到了0.9元/斤,这相比前几天的7毛多、8毛多,涨幅还是不小的,从经验来看,玉米价格在未来一阶段内的价格一定会上涨,但涨势不会太大,能到1元就已经是极限了。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玉米会涨呢?下面我就从这几方面给大家分析下。

第一,市场的释放

现在全国的玉米呈现的趋势是东北强、华北弱,而在春节期间是华北强、东北弱,这个主要的原因还是疫情影响。现在东北疫情基本都实现了0病例增长,很多粮食收购工作开始紧张有序的在开展,东北地区积压的玉米现在是排山倒海的流入市场,而且粮食收购站也都陆续开始收粮烘干脱粒,所以在一片形式大好前,价格一定会稳重上涨的。

第二,政策推动

今年对于农村养猪行业的补贴想必大家都听说了,我们这养猪在5月末能超过2万头的直接一次性补贴60万元,能繁母猪存栏2000头以上,今年5月末前出栏生猪1万头以上的,一次性奖励30万元,而且在养鸡方面也是有很大扶持力度的,所以今年的养殖业对于玉米的需求量一定会倍增,这就会导致饲料的价格上涨,以此类推玉米的价格就会上涨。

第三,运输成本缩小

疫情期间所有公路都是进行免费通行的,这个政策直接就推动了粮食收购的进度,在过往粮食收购过程中,运输的过路费也是一笔不小的成本,而这次的见面必定会在短期内刺激玉米市场,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玉米的收购量大,玉米的价格就会水涨船高,因此在短期内还是看涨的。

以上这三点就是对于这个玉米未来一段时间内的行情分析,现在所有的条件都在有力的推动玉米的发展,所以相信在未来的一段时间,玉米的价格一定会看涨的。


一起种植


今年的玉米价格肯定会上涨的,但上涨的幅度不会像其他的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幅度那么大,毕竟玉米是作为三大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对于稳定市场的粮价以及稳定其他的肉类食品的供应的价格起到了促进作用。比如玉米作为饲料的主要原材料,占到了玉米总用量的60%,占到了饲料的原材料的70%,而且玉米还可以作为化工的原材料。所以玉米价格不会出现太大的波动,但是价格今年会上涨已成定局,宗元认为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今年的生猪养殖规模会不断的扩大,而且国家正在鼓励农民扩大养殖生猪规模。

目前我国的生猪价格总体上来说还是非常高的,平均价格在17.5元左右每斤,而且市场上的猪肉价格目前平均在25~30元每斤,个别地方已经突破了35元一斤的行情。在这样的高价格高利润的行情下,我国大力的鼓励农民扩大生猪养殖规模,从政策上和资金上进行扶持对于达到规模化的养猪场,一次性最高给予不超过500万的补贴。这就使得我国今年生猪养殖规模会急剧的扩大,而且还鼓励农民在自己的责任田里可以建养殖场喂养生猪。这样就会使得玉米的需求量大幅度增加。当然生猪价格的居高不下,猪肉价格的居高不下也带动了其他养殖行业的行情不断的好转。

其次,我国目前的市场的玉米压力不是太大,玉米价格出现了小幅度的上涨。

我国目前储备粮拍卖计划也仅仅在5000万吨左右,而且拍卖价格基本上与市场价相差无几。对于现在疫情防控比较严格的时候,外国的玉米进口量大幅度的减少,所以我国市场上只有销售本国的玉米,因此玉米价格后期需求量会大幅度上涨。特别对于东北地区玉米的产能增加了至少在2000万吨左右,这也增加了玉米的需求量。



第三,我国的大豆振兴计划,更使得玉米种植面积进一步的缩小。

我国的大豆消费量基本上靠国外进口大豆,因为我国每年大豆消费总量在1.1亿吨,而进口总量在9000万吨左右。为了解决大豆的消费的瓶颈产业,我国大力的鼓励农民种植大豆,提高了大豆的种植补贴,减少了玉米的种植补贴,所以一些农民加大了对大豆的种植面积。今年是大豆振兴计划的第2年,所以大豆的面积会进一步的增加,至少比去年要增加1000万亩,所以今年的玉米的总产量会进一步的减少。

第四,世界蝗灾影响了南亚、西亚以及非洲等地的玉米的产量。

目前世界蝗灾还在持续的发生,这次防汛灾害的规模达到了4000亿只,覆盖面积2400平方公里,每天以100~150公里的速度向前迁徙,可看能够吃到多少农作物,包括玉米在内。特别现在影响的是巴基斯坦和印度境内的玉米,这也使得今年的玉米这种产量会出现下跌的现象。所以今年国际玉米的价格会有所上涨,相应的也带动了我国玉米价格的上涨了。
总之,今年的玉米总体上价格是上涨的,但上涨的幅度不会太大。主要原因是玉米始终是世界的主要粮食种植作物之一,产量相对来说也是比较高的。真正的玉米消费大国是我国,所以世界对我国的玉米供应量也是充足的,因此我国玉米价格不会出现太大的波动,除非国际玉米粮价大幅度的上升。目前我国玉米的平均价格东北地区在0.90元左右每斤,华北及华东地区在一元左右每斤,南方地区的玉米价格在1.05元左右每斤,预计今年年底玉米平均价格有望上涨到1.05元左右每斤。


宗元三农堂


今后玉米是否会上涨?

最近一段时间,随着疫情形势的好转,玉米市场购销也逐渐恢复增多,但玉米价格在多种因素影响下,呈现出东北走强、华北偏弱的态势。其中东北地区这一周来玉米价格已经整体上涨了一个水平,深加工企业收购价多在0.83-0.92元/斤;华北地区仍在持续下跌,深加工企业挂牌价多在0.935-1.0元/斤,与东北地区的价差在缩小。

从后期市场走势来看,一方面,受疫情影响,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的经济发展都受到了比较大的影响,而且风险也在酝酿中,虽然玉米作为一种需求存在刚性的农产品,但同样也存在着需求短时间内无法明显转好,这一供需基本面的变化,意味着后期玉米价格向上冲高的动力不足。

另一方面,随着物流恢复,企业复工复产增加,农民售粮也增多,基层余粮玉米上市量最近呈现增长态势。在这种情况下,华北地区玉米价格或仍将保持小幅震荡偏弱走势;东北地区经过前一段的不断上涨,预计后期涨价节奏将会放缓,并且随着基层售粮进度的加快,部分地区玉米价格或将出现震荡调整。

再一方面,随着农民手中玉米余粮的减少,部分粮源转到渠道库存,成本在不断增加;同时,虽然在疫情影响下,总体消费需求不佳,但在有关政策扶持、开工生产的企业增多等带动下,饲料养殖业有望逐渐回暖。受此影响,经过一段时间的震荡调整后,玉米行情也将随着供需基本面的变化而迎来走强行情。

综上所述,一场疫情打乱了玉米市场的节奏,特别是需求面的削弱,也将影响到后期玉米价格走势,粮小咖认为阶段性的行情将会增多,趋势性的行情或将缩短。


粮小咖


现在是2018年3月29日,在接下来的3个月的时间内,玉米价格难有上涨的机会,因为临储玉米拍卖即将来临。

而过了临储玉米拍卖期,市场余粮不多且新季玉米尚未上市的这段时间内,国产玉米价格有望迎来一波上涨势头,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在这个阶段,国内玉米价格有望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2018年,我国玉米仍有供应缺口!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2017年我国玉米供需出现了近几年来的首次缺口,也就说前些年,我国玉米供应都是大于需求的,通俗点来说就是我国玉米每年产的都用不完,而从2017年开始,这种情况有了明显的改善,而按照目前的形势来看,国内玉米供需出现缺口的情况在2018年依旧存在。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我国玉米的市场消费需求有了明显的增加,而国内玉米供应则有了小幅度的下调,这样一来,不仅仅有利于玉米市场价格的回暖,也有利于我国依旧庞大的玉米库存消化。

所以,2018年国内玉米价格还是很有希望的!但是大家不要抱有奢望,毕竟想让玉米价格回到前些年一样的高位也是不可能。

望周知!让自己的亲属、朋友了解。

《粮油市场报》官方账号首发于在悟空问答!03.29


粮油市场报


今后玉米是否会上涨?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近段时间,玉米价格走势减弱,很多人对于玉米市场行情的信心减弱,不仅很多企业提高了收粮标准,也让很多有粮没卖的农民非常着急。那2020年玉米价格行情如何呢?春节后价格会涨吗?专家对此也有自己的预测,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2020年春节后玉米价格会涨吗

从目前情况看,春节前玉米整体上仍然会处于弱势震荡行情当中,至于春节之后行情会不会上涨,其实很可能答案是否定的。专家预测春节后玉米价格不会马上涨,甚至上涨的时间会推迟到3月下旬,并且认为节后的2月下旬至3月中上旬会见到玉米价格的低点,大概会在1900元/吨附近。

主要是因为今年过年早,玉米年前销量不足,有一部分会留到春节后销售,而到春节之后,天气逐渐转暖,一些粮商仍会有压价收购的愿意,所以过了玉米价不会立刻起来,会压一段时间,等一些农民粮卖得差不多了,粮价才会起来,预计这个时间点应在3月中下旬左右。同时,从期货表现来看,淀粉冲高上涨,突破前期高点,也预示着后期玉米价格看好。至于上涨空间,明年上半年玉米价格有冲击每斤2100元的可能性。

所以如果想保留到春节后出手,一定要有多留一段时间的打算,因为过了年不会马上就涨,如果留不到4、5月份,还不如年前出手。

二、2020年玉米价格行情

预计2020年,玉米价格总体应是一个震荡上行的行情,具体来讲,应主要分这样几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2020年1月1日至3月末,是玉米行情的“冰冻期”。这个是时期,由于农民销售玉米旺季,大部分玉米需要在这段时间出售,所以玉米价格就象严冬一样,处于一个低位震荡的走势当中,玉米价格保持在1930-1960元/吨之间波动。

第二个阶段:2020年4月至5月份,是玉米行情的“密月期”。这个时间正是基层玉米销售余粮不多、加工企业备货、临储玉米拍卖前空档期,再加上国家及地方轮换收储,可谓多利好叠加,出现一波上涨行情的概率比较大。预计玉米价格有可能达到2000-2100元/吨。

第三个阶段:2020年6至9月份,是玉米行情的“震荡期”。这个时间段正处于临储玉米拍卖中前期,这对于现货玉米销售会构成一定压力,去年全年只拍卖邮2000多万吨,而今年的库存量仍有5700万吨左右,会给玉米市场降降温,价格也将出现震荡回落,预计会降到每吨2000元以下。

第四个阶段:2020年10月至12月份,是玉米行情的“上升期”。这个时间助推玉米价格上行的有两个因素,一个是临储玉米拍卖接近尾声,市场供给压力下降。第二个是2020年国家将继续实施大豆振兴计划,玉米面积有望继续减少,玉米总产有望再次下降。第三个是预计明年10月份以后,按照生猪养殖周期和育肥周期计算,生猪回暖的力度或将加大,养殖业对饲料的消耗会有较大幅度增加。预计玉米价格有可能会重新回到每吨2000元以上,但12月份玉米价格可能会有个杀尾动作。

总之,2020年玉米价格行情总体上会应好于2019年,但受国际粮价较低、以及国内生猪存栏低位回升等影响,上涨的空间比较有限。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你





农村大叔叔


首先,养殖业对玉米的需求会出现明显下降。双胞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采购中心玉米部总经理张启荣表示,非洲猪瘟对于养猪企业以及猪饲料的影响非常巨大。尽管现在猪价非常好,有关方面近期也密集出台扶持政策,但中小养猪企业顾虑很大,“大家最关心的就是疫苗的问题。”他判断,明年5月份以后生猪产能会逐步进入恢复阶段,真正要恢复到2018年8月份之前的水平,时间可能要两年。

尽管有分析认为,禽饲料需求会成出现较快增长,但其增长幅度追不平猪料降幅。新希望六合股份有限公司饲料供应链管理部副总经理兰仁兴预计,后期肉鸡料涨幅会在15%左右,全年猪饲料降幅会到25%左右。整个2019年到2020年,同比2018、2019年饲料玉米消耗量大约会减少500万吨左右。

其次,玉米深加工行业的需求低迷。嘉吉投资(中国)有限公司淀粉糖及增稠稳定业务市场分析经理付星介绍,一方面,深加工行业整体亏损,例如淀粉行业今年开工率从80%落到60%,这就意味着玉米的需求减少20%。另一方面,玉米深加工行业对于成本的敏感度非常高,尤其是在产能相对过剩的阶段,高价抑制了需求,“玉米价格如果能下来,深加工产能得以释放,它的产品才有竞争力。但是玉米价格往上走,深加工这块的需求可能就下降了。”

玉米在相对高位运行,对需求形成抑制。同时叠加非洲猪瘟等因素,导致需求端出了很大问题。而玉米供给仍较为充裕。除了2018年的结转库存较大外,新季玉米有望增产的判断占主流。“今年应该是玉米产量恢复,不仅仅是单纯的恢复,是高度恢复的年份。”浙江文德进出口有限公司谷物事业部总经理肖强表示。

基于以上分析,嘉宾普遍认为,贸易商、加工企业将面对一段较为艰难的时日。一方面要做好风险管理,另一方面也要调整市场研究视角。

“去年开始,大宗商品走势和前些年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前些年会经常发现大宗商品同涨同跌的概念,当时宏观经济判断对影响非常明显。而这两年,同涨同跌现象非常少。”浙江和义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石霁原认为,大宗商品贸易方今后要将研究的重点更多放在对商品本身供需情况上,尤其是对核心因素或关键因素变化的研究和追踪上,才能更好地把握市场。

付星宇提出,玉米市场分析要从完全的供给侧转到供需平衡上来,“深加工行业能消化多少玉米,取决于需求,而不是取决于产能。”他认为,影响需求因素是非常多样的,一定要重视需求,把下游产业能够接受的程度研究透。

大连众谷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顾众认为,包括玉米在内的农产品,价格将逐步开始接轨国际市场,这是整个产业必须面对的问题。


八戒小师父


由于这次疫情影响,国内已经基本控制,国外韩国;美国;日本;伊朗等国家疫情还很严重。特别是美国,也是我国玉米主要进口国。

由于 美国禽流感和新型冠状病毒的影响,我国进口玉米数量有所减少,因为病毒随着玉米再次流入我国不是没有可能。所以国内玉米价格上涨的可能性很大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