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宋滅後蜀之戰,北宋勝利及後蜀失敗的原因

公元963年(乾德元年)間,"荊湖之戰"北宋成功地兼併了荊、湖地區,所以後蜀政權東部和北部地區的防禦線處於北宋的瞰制範圍。

於是太祖趙匡胤開始積極籌劃征戰後蜀的相關準備。

"始謀伐蜀。"《皇宋通鑑長編紀事本末.卷2》

公元963年(乾德元年)仲月,幽州大城(北京)人張暉,出任北宋鳳州團練使一職。

雖說是從五品,但其真實的身份則是西面行營的壕寨橋道使,其主要的目的就是勘察川陝邊陲的戰略地形,為日後宋軍入侵後蜀而未雨綢繆。

淺析:宋滅後蜀之戰,北宋勝利及後蜀失敗的原因

與此同時,太祖下令在開封城以南的朱明門外鑿渠引水,命船匠建造戰船百艘,開始組建訓練北宋的舟師,謂之"水虎捷"。

"鑿大池於京城之南,引蔡水以注之。造樓船百艘,選精兵,號水虎捷,習戰池中。"《續資治通鑑.卷3》

爾後,又命武勝軍節度使宋延渥統率數千禁軍,展開演練,太祖趙匡胤屢次親臨演武場寓目,以備水師禁旅經由溯江而上攻蜀。

此時,後蜀政權君臣之間都嗅出了戰爭的味道,感覺到了北宋的威脅。

淺析:宋滅後蜀之戰,北宋勝利及後蜀失敗的原因

強敵來犯,是戰是和,後蜀政權,各持己見。

一、言和派、後蜀宰相李昊極力言和,並向孟昶上疏,建議後蜀可以通過向北宋稱臣納貢,以求偷安自保。

二、主戰派、實際掌握後蜀軍政大權的權臣王昭遠,寧戰死也不言和,其為了說服後主孟昶,言之鑿鑿地說了一堆的理論。

其說道:當務之急,唯有先下手為強,主動出擊制敵,切不可人為刀俎,坐以待亡。

王昭遠極力言戰的理論依據是什麼呢?

一、北宋以西,毗臨三峽,以北則能鎮控隴山,以西地區及秦嶺各處的險要關隘;

二、後蜀政權所能依仗的要害之地,只有峽江防線和川陝邊境的米倉山等軍事戰略要地。

所以,王昭遠在得到主子孟昶的支持後,作出瞭如下的部署:

首先、後蜀政權先是向東調動兵力屯駐於峽江防線,同時又在涪州(四川涪陵)、瀘州(四川瀘州)、戎州(四川宜賓以東)等軍事要地積極擴建水師,作為預備隊,以備後援。

其次、後蜀政權又遣使入北漢,約北漢政權一起出兵,聯手攻宋。

淺析:宋滅後蜀之戰,北宋勝利及後蜀失敗的原因

於是,公元964年(乾德二年)初冬,後蜀統治者孟昶遣派外務大臣孫遇、義軍裨校趙彥韜帶隊出訪北漢,密謀南下,相約攻宋。

根據約定,後蜀的軍隊於黃花(陝西風縣)、子午谷(陝西西安)地區,和北漢聯軍腹背夾攻北宋之禁旅,以爭奪關中之地。

可是,計劃沒有變化快。由於後蜀的義軍裨校趙彥韜在出使北漢的途中降宋,並將蜀漢密謀之事告知於太祖趙匡胤,而後又將後蜀的軍事部署、軍隊駐防、地形險易、兵源數量等做了詳細的彙報。

北宋正欲伺機攻蜀,正愁找不到合適的藉口。所以後蜀、北漢聯合攻宋之事的敗露,就給了趙匡胤一個很好的理由。

"太祖已有西伐之意而未發,及得書,笑曰:吾出師有名矣。"《宋朝事實.卷17》

公元964年(乾德二年)冬月初二,北宋兩路大軍向後蜀進軍。

淺析:宋滅後蜀之戰,北宋勝利及後蜀失敗的原因

北宋攻蜀的軍事部署如下:

第一、宋軍北路兵團以忠武節度使王全斌、虎捷右廂指揮使崔彥進為西川行營鳳州路正、副都部署,內客省使王仁贍為都監,統率3萬精銳步騎自鳳州而出,順著閬水(嘉陵江)向南縱深。

第二、宋軍東路兵團以龍捷右廂都指揮使劉光義為歸州行營前軍副都部署,北宋開國名將曹彬為都監,率領精銳步騎2萬自歸州(湖北秭歸)而出,逆長江向西而行。

北宋兩路勁旅為圍殲後蜀,分進合擊,約定成都會師。

伐蜀之師在出徵時,太祖趙匡胤將陣圖分別授與王全斌與劉光義,同時指著陣圖對劉光義作出方略部署:

後蜀政權在夔州(四川奉節老城)有駐防軍隊,還在江面上鋪設有浮橋,浮樑上又有木製的柵欄,並且配備有火炮來控制水路。

所以,則要先以武力奪取浮樑,爾後舟師與陸軍前後夾擊,故方可制敵。

同時,太祖為約束諸軍濫殺,又言道:

"已戒師徒,務遵法令,不得燔蕩廬舍,毆略吏民,開發丘墳,翦伐桑柘。

共體救焚之意,以成不陣之功。凡彼蒸黎,勿懷憂慮。故茲詔示,知朕意焉。"《宋會要輯稿.兵7》

當時,後蜀末代皇帝孟昶得悉北宋以揮師進犯,即命山南節度使王昭遠出任西南行營都統,山南武定都指揮使趙崇韜為都監;樞密副使韓保正、李進為正、副招討使。

淺析:宋滅後蜀之戰,北宋勝利及後蜀失敗的原因

後蜀防禦北宋入侵的軍事部署如下:

一、由王昭遠、趙崇韜率領3萬將士由成都而出,急速北上,據守廣遠、劍門等入蜀的關口;

二、由韓保正、李進則統率所部數萬人駐防於興元(陝西漢中),與王、趙所部遙相呼應。

宋軍北路兵團的戰術部署與戰況:

公元964年(乾德二年)正月中旬,宋軍北路兵團如猛虎下山,長驅直入,進攻至後蜀境內,一路所向皆靡,連戰皆捷,相繼殲滅了興州(陝西略陽)邊緣的各處營寨。

正月十九日,北路兵團大舉進攻,打敗了近萬蜀軍,繼而攻陷興州(略陽),繳獲蜀軍囤積的糧草40餘萬斛。

後蜀守軍撤出興州,後退保西(陝西勉縣)扼守;

樞密副使韓保正得知興州已淪陷,等於是屏障盡失,再持續固守則毫無意義,故舍棄了興元,也退守到了保西。

這時,北宋馬軍都指揮使史延德率領先頭部隊攻擊到了西縣。

我們現在無法得知,蜀將韓保正心裡是另有圖謀,還是膽小怯戰,反正是沒有出城迎戰北宋的先鋒軍。

"保正懦懼不敢出,遣兵數萬人,依山背城,結陣自固,延德擊走之,追擒保正及其副李進,獲其糧三十餘萬斛。"《續資治通鑑.卷4》

於是,宋軍崔彥進、史延德、康延澤等將率領所部人馬乘勝追擊,並生擒蜀將韓保正、李進。

然後渡過三泉(陝西勉縣),步騎勁旅直抵嘉川(四川廣元)。

節節敗退的蜀軍便一把火燒了棧道,退守葭萌關(四川廣元昭化)。

當時,後蜀王昭遠、趙崇韜所部駐屯於利州(四川廣元),蜀軍團分兵駐守於大、小漫天寨(利州以北幾十裡處)據寨固守。

淺析:宋滅後蜀之戰,北宋勝利及後蜀失敗的原因

利州位於嘉陵江東岸,層巒疊嶂,山勢險峻,這條蜀道是巴蜀的咽喉要道,更是進出蜀地的交通命脈。

棧道燒絕,進攻受阻。北路兵團總指揮王全斌則親率敢死隊,沿著險峻的山林小路繞向蜀軍的側後方;

副總指揮崔彥進則留下搶修被蜀軍燒燬的棧道,直逼小漫天寨,之後與進攻利州(四川廣元)的主力部隊合兵一處;按照既定計劃,圍殲小漫天寨的守軍,蜀軍則無力據守而潰逃至大漫天寨。

數日之後,宋軍北路兵團兩路大軍會聚於大、小漫天寨中間的嘉陵江渡口,趁熱打鐵,搶佔蜀軍扼守的浮樑。

隨後,宋軍兵分三路,圍攻大漫天寨,蜀軍雖聚攏精銳之師迎敵,但皆被宋兵團逐一打退。宋軍乘勢攻佔蜀軍各處兵寨,俘獲蜀將數人。

蜀軍正副統帥王昭遠、趙崇韜雖說率領所部人馬親臨一線,圍追堵截入蜀之敵,但接連戰敗,被宋兵團一路追殺至利州城北。

蜀將王昭遠命蜀軍棄城渡江,退守劍門(四川劍閣),蜀軍後撤的時候將浮樑焚燬。

宋軍北路兵團於冬月三十日佔領利州,繳獲80萬斛糧食。

不得不說宋軍相繼繳獲的大批糧食,解決了北宋作戰部隊的後勤保障問題。

正如《武經總要.前集.卷3》所著:

"善用兵者,故役不再,籍糧不三載,因糧於敵,以足軍食。是謂兵聞拙速,未睹巧之久也。"

淺析:宋滅後蜀之戰,北宋勝利及後蜀失敗的原因

宋軍東路兵團的戰術部署與戰況:

對比北路兵團來看,東路兵團的戰況也是捷報頻傳。

冬月下旬,北宋劉光義所部進攻至巫峽,相繼攻取(四川巫山)蜀軍數處兵寨,圍殲後蜀陸軍、舟師一萬餘人,斬殺蜀國數員大將,活捉蜀水師總指揮袁德弘,收繳蜀軍大小戰船200餘艘。

宋將劉光義率領的東路兵團進軍至夔州(奉節)約30裡處時,遵照太祖趙匡胤出征時的預定方略。

"我軍至此,溯流而上,慎勿以舟師爭勝,當先以步騎陸行,出其不意擊之,俟其勢卻,即以戰棹夾攻,取之必矣。" 《宋史.卷18》

遂"舍舟步進,先奪其橋"襲擊夔州兩岸的守備部隊,順利搶奪鎖江浮樑。"復牽舟而上",兵臨白帝城以西的夔州(四川奉節)。

夔州自古是兵家必爭之地,其戰略地位極其重要。

"府控帶二川,限隔五溪,據荊楚之上游,為巴蜀之喉吭。"《讀史方輿紀要.卷69》

面對強敵來犯,西蜀寧江(夔州)地方軍政長官髙彥儔言道:

"北軍涉險遠來,利在速戰,宜堅壁待之。"《續資治通鑑.卷4》

但是,監軍武守謙則說道,北軍已然兵臨城下,避而不戰,是解決不了問題的,唯有主動出擊,或許能扭轉局勢。

冬月下旬,蜀將武守謙率領所部千餘人出城迎戰,結果是鎩羽而歸。

東路兵團乘勝追擊,殺進城內,蜀將高彥儔奮力抵抗,身負重傷,縱火自焚。事後,宋將劉光義將其骨灰以禮葬之。

自此,宋軍東路兵團成功地拿下了夔州,打通了入蜀的主幹道。

淺析:宋滅後蜀之戰,北宋勝利及後蜀失敗的原因

東北兵團,逼臨成都。

公元965年(乾德三年)元月,天天與愛妃花蕊夫人把酒言歡的蜀國末代皇帝孟昶見情勢緊迫,命令蜀國太子為主帥,李廷珪、張惠安等為副將,統兵數萬馳援劍門關。

劍門"憑高據險,界山為門,蜀境之巨防也",自古就是屏鄣蜀地成都的天險。

因此,劍門關的得與失,具有"一發不可牽,牽之動全身"的關鍵性作用。

可是,蜀後主孟昶卻將關係著生死存亡的劍門之戰,寄託在了花花公子玄喆的肩上。

後蜀皇太子孟玄喆"素不習武",尤愛聲樂,出成都趕赴劍門時,攜帶著若干寵妾、樂舞優伶,吹奏樂器,吹吹打打奔赴前線。

蜀地民眾紛紛笑之,這哪裡是去打仗,明明是一支娶親的隊伍。

國難當頭,太子只知風花雪月、歌舞昇平,完全置戰事於不顧,簡直就是誤國坑爹。

"玄喆輦其愛姬,攜樂器、伶人數十以從,蜀人見者皆竊笑。"《新五代史.卷64》

此時,宋軍北路兵團由利州傾巢而出,直逼劍門,攻佔益光(四川昭化)。

可是,劍門關險峻奇絕,自古就是蜀北屏障。

正如唐朝詩仙李白在《蜀道難》所云:

"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淺析:宋滅後蜀之戰,北宋勝利及後蜀失敗的原因

鑑於劍門地勢險惡,是繞道而行,還是直面進攻,宋軍內部各執一詞。

一、部分宋將則認為,主力部隊可以沿著劍門關東南方位的來蘇小道繼續行軍,繞道劍門以南,斬斷蜀軍的退路。

二、馬軍都監康延澤,根據戰局的形勢,據理力爭,其以為,蜀軍數戰皆一敗如水,士氣以萎靡不振,可乘勝逐北,主力部隊沒有必要捨近求遠走小路。

可以差遣一支機動部隊,自狹徑迂迴至劍門之南,繼而和蜀北進攻的主力部隊形成南北夾擊之勢,包抄駐守在劍門的蜀軍。

"康延澤曰:蜀人數戰數敗,膽氣奪矣,可急攻而下也。且來蘇狹徑。主帥不宜自行,但可遣一偏將往耳。若抵青強,北與大軍夾擊劍門,昭遠等必成擒矣。"《續資治通鑑.卷4》

北路軍總指揮王全斌分析了當前的形勢後,採用了馬軍都監康延澤的提議,派遣史延德統兵千餘人,直趨來蘇小路;其親率精銳勁旅由正面戰場攻打劍門關。

這時,劍門外寨的蜀軍,看到有一支宋軍部隊,似神兵天將一般由來蘇小路攻來,便望風而逃。

"全斌等然之,命史延德分兵趨來蘇,跨江為浮樑以濟,蜀人見之,棄寨而遁。"《續資治通鑑.卷4》

淺析:宋滅後蜀之戰,北宋勝利及後蜀失敗的原因

劍門失守,責任在誰?

以用人的角度來剖析問題。劍門淪陷,很明顯是蜀將王昭遠選將失誤所造成的嚴重後果。

為何這麼說呢?

果兒認為,劍門險要僅以一個最低等級的副將來扼守,王昭遠顯然是犯了兵家大忌,這是一種非常低級的錯誤。

而王昭遠自己卻統帥蜀軍主力後退至漢原坡(劍閣以東數十里處)固守。

以至於,被北宋兵團抓住時機,乘勢而上、南北包抄,進而急速行軍攻克劍門,直趨漢原坡。

"王昭遠引兵退駐漢原坡,留其偏將守劍門,全斌等以銳兵奮擊,破之。"《續資治通鑑.卷4》

宋軍兵至,蜀將趙崇韜排兵佈陣積極迎戰,而自以為擁有諸葛亮之才的王昭遠,聞知宋軍殺來,竟然"據胡床不能起"。(胡床,古代一種能摺疊的簡易凳子)

漢原坡,宋蜀未經鏖戰,蜀軍即敗下陣來。宋軍此戰共殲滅蜀軍萬餘人,生擒蜀軍主將王昭遠,後乘勢追擊,一舉拿下劍州(四川劍閣)。

元月初,蜀國皇太子行軍至綿州(四川綿陽),獲悉劍門天險已被宋軍佔據,故調頭復返成都。

正在此時,宋軍東路兵團經由夔州沿江向西而行。沿途之萬州(四川萬縣)、施州(湖北恩施)、開州(四川開縣)、忠州(重慶忠縣)、遂州(四川遂寧)等地的後蜀駐軍紛紛奉城以降。

為此,宋軍主將劉光義、曹彬西攻之勢,才能得以進展順利。

元月初,宋軍北路兵團兵臨成都,東路兵團也緊跟其後,與北路伐蜀勁旅會師於蜀都城下。

元月初七,蜀國末代皇帝孟昶見大事去矣,帶領其貌美如花蕊般的慧妃(花蕊夫人)等一干大臣出城向宋軍納降,後蜀政權由此淪亡。

北宋伐蜀之戰勝利後,趙匡胤授孟昶為檢校太師兼中書令。並在蜀地頒佈詔令豁免蜀地田租、賦稅,同時委任參知政事呂餘慶進駐成都主持政務,強化了北宋對蜀地的統治。

淺析:宋滅後蜀之戰,北宋勝利及後蜀失敗的原因

宋滅後蜀之戰,自宋軍出開封、入蜀地為始,到後蜀孟昶棄城納降為止,這場滅國吞併戰共歷時66天。

按理說,後蜀的軍事力量與宋軍相比也不可小覷。

宋軍為何能迅速獲勝呢?

第一、北宋是事先洞察到了蜀軍的軍事駐防、兵力部署,地理形勢等軍事情報,這是北宋獲勝的關鍵因素之一。

第二、蜀軍雖說欲和北漢結成聯盟,準備南北夾攻宋軍的圖謀,但這種聯合計劃僅是一紙空文,未落實也未實際執行。

因而,蜀漢雙方實際上則是處於一種或戰或守的徘徊狀態。

第三、北宋以蜀漢密函為契入點,搶先於蜀漢主動出擊,促使蜀軍匆促調兵強境,倉猝部署,被動防禦。

第四、太祖趙匡胤根據叛將趙彥韜所提供蜀軍事佈防的情報後,針對蜀地嘉陵江、長江橫貫南北、東西的地形地勢等特點和蜀軍在江防、邊防線上兵力屯駐不足的弱點,遂運用東、北兩路兵團沿著長江、嘉陵江分進合擊的行軍路線及戰略部署。

第五、宋軍東北兩路兵團的指揮官,王全斌與劉光義在作戰中的判斷與決策也比較精彩。

其一、東路兵團總指揮劉光義在夔州之戰中,不驕不傲,在面對蜀軍鎖江佈防,火炮鎖江,蜀水師強、宋陸軍弱的情況下,適時採取棄船上岸部署。

其部先是搶奪兩岸的控制權,水師與陸軍揚長避短,密切配合,順利地衝破了蜀軍使用浮樑加火炮所構建的江防要塞,而後繼續順著長江沿岸直搗夔州,直趨成都。

其二、北路兵團總指揮王全斌在伐蜀之戰中,善於運用迂迴部署、夾擊戰術,避堅擊瑕等軍事謀略,為宋軍能得以快速攻陷利州,而起到了關鍵性作用。

其部又出其不意攻其不備,遣勁旅如神兵天降般出現於蜀軍後方,因此能在短時間衝破蜀軍所憑據的劍閣隘險,藉助東呢路兵團的遙相呼應而逼臨成都,以武力威迫孟昶納降。

淺析:宋滅後蜀之戰,北宋勝利及後蜀失敗的原因

宋蜀之戰,蜀軍所以會戰敗,究其原因:

首先是因為後蜀政權政治因素動盪不定;

其次是戰備意識缺乏,是戰是守徘徊不定,指揮官統御無方,驕傲自滿、自以為能所致。

以蜀軍戰略部署,分析後蜀失敗的核心因素有哪些?

第一、蜀軍在戰略防禦上,防守線過長,分兵據守所致。

因為蜀軍要處處擔心敵軍衝入,於是,就在北部地區的米倉山,大小漫天寨分兵再分兵,據寨固守。

第二、蜀軍在東南戰場上又順著長江沿線分兵防守,以致蜀軍戰線拉長,兵力部署過於分散,而被宋軍各個擊破。

第三、宋軍入侵蜀地,兵力不足,後勤保障也不及時。而蜀軍屬於是本土作戰,兵力遠遠多於宋軍。為什麼還會敗給長途奔襲的宋軍呢?

其一、蜀軍在這場戰爭中前後投入約10萬人,這等於是入侵蜀地宋軍東北兩路兵團的兩倍,再加上天時地利的優勢,本來能有效地延緩宋軍的進攻速度,甚至可以阻敵縱深於蜀境,進而乘機克敵,扭轉不利的局勢,並掌握戰場的主動權。

其二、由於蜀主孟昶、蜀將王昭遠、韓保正等指揮官頭腦簡單,嚴重缺少戰爭謀略,既沒有憑據天險扼要,部署重點防禦;也沒有劃分輕重緩急,集中屯守,更沒有保留快速反應兵力,伺機殲敵於國土之內。

其三、蜀軍如果能在東部戰場上將主要兵力集結於夔州,採取水陸之師攻守並重的防禦措施,宋軍東路兵團勢必難以通過。

因為,宋蜀僵持日久,宋軍必定會因為後勤保障所困,到那時,蜀軍則可以待機而動,逐個擊潰入侵之敵。

可是,源於蜀軍兵力分散於各寨駐守,其最終的結局不是被宋軍所逐一反擊破,就是迫於宋軍的武力逼迫而棄械投降。

淺析:宋滅後蜀之戰,北宋勝利及後蜀失敗的原因

其四、蜀軍若是在北部戰場上,於劍門和興元屯駐重兵的話。

首先、退可守,險固守則能阻截宋軍北路兵團縱深。

其次、進可戰,駐守於劍門和興元的蜀軍,可乘虛而入,從側後方出奇兵切斷宋軍後路,令其腹背受敵,在宋軍力倦神疲之時,即可圍之殲之。

其五、屯守於興元之地的蜀將韓保正,於地勢和兵力而言都佔據著得天獨厚的優勢。

於戰,其所部既能羈絆南下的宋軍北路兵團,於守,又能脅制北路兵團的側後翼。

以此來配合利州、劍門的駐軍,建立一條進可攻退可守的防禦戰線。

殊不知,缺乏全局意識的韓保正,竟然一槍未放,便放棄了漢中。

此舉無疑是消除了宋軍側後翼的擔憂,而能夠集中全部兵力南進。

淺析:宋滅後蜀之戰,北宋勝利及後蜀失敗的原因

蜀將韓保正為了自保,而選擇了退守。這種戰略部署,對於北部戰場的防守而言,是十分不利的,也嚴重影響了蜀地的整個防禦體系。

延伸閱讀:蜀國末代皇帝孟昶獻城納降後,宋軍北路兵團總指揮王全斌率兵坑殺蜀地投降的士卒近三萬人,還縱容宋兵燒殺劫掠。

由此引發後蜀10餘萬民眾的奮力頑抗,暴亂之火燃燒至蜀地17個州。

騷亂事件發生後,宋軍經過長達兩年的血戰,才得以平息。忠武節度使王全斌被降職,保靜軍節度使崔彥進等一批將領也相繼被貶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