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是農業害蟲,如今被當成美食大量捕捉,一斤120元靠養殖才夠吃

野味自古以來,都是人們喜愛和追捧的一種美味,在古代的時候,古人們追捧美味列出了八珍,即便是放到現在,也依舊很實用,不過在現代,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有更多的野味加入了進來,就比如:螞蚱、竹象、田鱉等昆蟲類的野味,再過去是想都不敢想的,也就是這幾年,隨著昆蟲類的野味成為了美食,才被人們所追捧。

說起這昆蟲類的美食,最近就有不少農友給我留言問到:這幾年昆蟲類的美食這麼火,養殖是否有前景呢?就這個問題,我就準備跟大家探討一下關於昆蟲養殖。

大家好,我是滇西小陽哥,今天我們探討的主題是:曾是農業害蟲,如今被當成美食大量捕捉,一斤120元,靠養殖才夠吃。

曾是農業害蟲,如今被當成美食大量捕捉,一斤120元靠養殖才夠吃

說到農業害蟲,相信種過地的農民朋友一定能說上來不少,比如:螞蚱、地老虎等等,其實在農村裡還有一種昆蟲,因為它的獨特性,很多人以為它是益蟲,這種昆蟲就是金蟬。

說到金蟬這個名字,很多人可能不熟悉,但是說到它在民間的俗稱,相信農村長大的朋友對它再熟悉不過了,金蟬在民間的俗稱有炸蟬、黑蟬、知了、爬蚱等。一到夏季的時候就能聽“知了,知了,知了的叫聲,其中有部分聲音就是金蟬發出來的。

之所以人們認為金蟬是益蟲,其實是因為很多人覺得在燥熱的夏季,聽著金蟬的叫聲很容易入眠,而且再過去的時候,很多農村娃沒有玩具玩,就會抓一些昆蟲來當玩具,這金蟬就是常被抓的一種,故而讓很多人認為金蟬是一種益蟲。

其實金蟬是農業林業裡一大害蟲,金蟬的幼蟲稱作“若蟲”,孵化出來後就會潛入土中,通過汲取植物根中的汁液獲取營養,而金蟬的若蟲一般會在土中生活3到5年,也就是說至少會禍害植物三年。

而金蟬的成蟲,同樣會禍害農作物,它們會爬到附近的農作物,比如:玉米、水稻、果樹上,將它啃食作物和果樹的葉子,所以這金蟬算是不折不扣的農業林業害蟲哦。

然而時至今日,這金蟬不僅沒有被當成害蟲被除掉,反而成了人們餐桌上的一種昂貴野味佳餚,具體從什麼時候開始,金蟬成為了美食,我也不太清楚,但是這幾年金蟬的價格確實是越來越高了,並且隨著金蟬價格的上漲,導致野生的金蟬遭到大量捕捉,已經供不應求了,只能靠養殖才夠吃。

在今年夏季的時候,我就曾走訪過雲南一位養殖金蟬的農戶張老哥,這張老哥說他養著金蟬已經有七八年時間了,早在2012年左右的時候,野生金蟬的價格才20幾元一斤,隨後價格就年年上漲,50元一斤,80元一斤,到今年的時候,有的地區都貴到了120元一斤,即便是人工養殖的金蟬也都貴到了50元一斤。

那麼金蟬養殖是否有前景呢?

按照目前的情況來看,很有前景,首先這幾年的金蟬需求量是實實在在的,一年高過一年,目前野生的金蟬產量呈直線下滑,而人工養殖還不足,故而在未來幾之內行情應該會很不錯。

其次,金蟬相對於豬肉、牛肉等傳統肉類食物來說,其蛋白質含量高,脂肪含量低,符合大多人的需求,故而人們可接受度比其他昆蟲更高。

其三,金蟬養殖時間長,產量低。一般從金蟬種苗到收穫需要2到3年時間,並且即便是高密度養殖,一畝地最多產300斤左右,短時間內產量很難升上來,故而很適合養殖。

總的來說,金蟬養殖在今後幾年還是有不小的利益空間,不過我得提醒大家的是,養殖業一項有風險,不管是哪種養殖都是如此,所以在準備養殖前,最好考慮一下當地的市場行情,這樣也可以避免虧損。

好啦,各位朋友們,你們吃過金蟬嗎?你們那裡有人養殖金蟬嗎?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或說說你的看法,給大家一個參考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