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冠中的兩幅共計5755萬的油畫精品《紅蓮》解讀

第一幅:

吳冠中的兩幅共計5755萬的油畫精品《紅蓮》解讀

吳冠中 紅蓮 北京保利2017春拍 估價3277.5萬元

作品鑑賞

吳冠中一向喜歡畫荷花,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出版的《吳冠中畫集》中,他曾讚美荷花曰:“柔美的花卻獨具烈性之風骨,傲視群芳者的透紅風貌,顯得有些狂放、醉意。”目前所見吳冠中最早的荷花大約作於1973年,既有水彩畫,亦有油畫。在此後二十餘年的探索中,他在寫實與寫意之間,在抽象與具象之間徘徊,將水墨畫與油畫技巧進行融匯,描繪過各種形態的荷花。此幅《紅蓮》作於1974年,從這一年開始,吳冠中在油畫創作之餘也開始畫水墨,水墨的寫意因素逐漸滲透到以油彩為媒介的作品中,從吳冠中在七十年代前期創作的一系列荷花作品中,可以看到這種影響,而這種影響也是雙向的。


吳冠中的兩幅共計5755萬的油畫精品《紅蓮》解讀

吳冠中 紅蓮 局部

細觀《紅蓮》一作,畫面構圖飽滿,將視覺焦點集中在荷塘一隅,上滿下空,空淨的水面與密集的荷葉形成對比。荷葉儘管密集但卻並不單調,畫家在表現花莖時賦予其各種姿態,或高或低,或挺直,或稍有彎曲。最有風致的一枝荷葉置於畫面正中,其從水中探出,向右迂迴,又向上直立,大片荷葉鋪展開,周圍環繞著大大小小的荷葉與荷花。這種婉約動人的姿態在中國傳統文人繪畫時有出現,畫家顯然對前者有所借鑑,儘可能地去展現荷塘中最有風情的一幕。


吳冠中的兩幅共計5755萬的油畫精品《紅蓮》解讀

吳冠中 紅蓮 局部

《紅蓮》全幅色調為綠色,但其中多有變化。荷葉的遠近、高低、明暗、乾溼、枯榮,分別以不同明度和色度的綠色表現,或偏綠、或靠紫、或透藍、或帶灰,整體具有微妙而豐富的層次感,在同一色系中表現出一個多姿多彩的微觀世界。畫中荷花柔美亮麗,花朵以近似寫意法畫出,筆觸簡潔,著重表現色彩與意態。水面明淨平緩,反射出荷花、荷莖的倒影,這種水面透射之法,以及運用厚重的油彩表現物像肌理的畫法,無疑是吸收了印象派畫法,尤其是莫奈對於睡蓮的處理方式。吳冠中曾留學巴黎,精心研究過印象派的光學理論和色彩技巧,他將印象的觀色效應與中國水墨畫的寫意精神結合起來,表現出荷花的別樣風采。


吳冠中的兩幅共計5755萬的油畫精品《紅蓮》解讀

吳冠中 紅蓮 局部

從此幅《紅蓮》中,我們可以看出吳冠中對於油畫民族化的不懈探索,進而在油畫中融入水墨元素,在水墨畫中尋求現代化,最終形成一種個人化的、全新的藝術語言。在莫奈的睡蓮系列中,藝術家所關注的是睡蓮在不同時間段中的光色變化,以及水面的反射與折射,絢爛的環境色在莫奈的作品中是十分重要的因素。但以此幅觀之,他並沒有讓大自然中的環境色產生過多的影響,而是在物像的基本色調中尋求微妙的變化。他也描繪了光線的變化,但浮動在荷葉上的光線是柔和而幽淡的,並非印象派繪畫中的明亮光芒。水面的反射是一種映射天空的青灰色調,與荷葉屬於同色系。畫面的整體色調偏冷,渲染出一種靜默而優雅的詩意,在大片綠色中的穿插幾枝紅蓮,是點綴也是反襯,既提亮了畫面又避免了喧賓奪主。由是之故,如果說莫奈的睡蓮是以色彩取勝,那吳冠中則是以線與面的組合取勝。荷葉、荷莖、荷花的穿插造成豐富的形式趣味,這種表現方式無疑來源於中國畫,無論是精緻的工筆荷花,還是灑脫的大寫意荷花,均追求這種形式上的表現力。吳冠中自己亦曾經說過:“荷塘中大塊小塊葉片之交錯,曲線直線穿插之繁雜,連倒影也已被包圍進葉叢中,難分水上水下,似乎我只是葉底的昆蟲,迷途於花葉的迷宮。”


吳冠中的兩幅共計5755萬的油畫精品《紅蓮》解讀


“出水芙蓉”、“亭亭玉立”、“映日荷花別樣紅”、“出淤泥而不染”、“風雨亂殘荷”……荷塘裡孕育過多少詩和畫,難於估計。荷葉似方似圓,或大或小,葉緣又往往曲如裙邊,姿態綽約;莖幹挺拔,花蕾緊裹;盛開的花吸引陽光,承受雨露,裸露著嫩黃的花蕊,毫不含羞。無怪牧牛的王冕伏在池邊寫生荷花,情不自禁。——吳冠中

作品資料

作者 吳冠中(1919~2010)

尺寸 54×73cm

作品分類 西畫雕塑>油畫

創作年代 1974年作

估價 RMB  15,000,000-25,000,000

成交價 RMB  32,775,000


第二幅:

吳冠中的兩幅共計5755萬的油畫精品《紅蓮》解讀

吳冠中 紅蓮 保利香港2017春拍 成交價2478萬港元

作品鑑賞

吳冠中90年代的風格轉向

1990年代中期成為吳冠中成果極為豐碩的一段時間。藝術家海外展覽頻繁,先後在重要機構舉辦大型個展,包括歐洲、新加坡、印尼等地,並出版多本重要畫冊與文集,吳冠中亦在創作上具備了更加開闊的視野及自由的態度,此時他不再像70年代的風景畫那樣注重細節刻畫,也不再堅持在現場完成創作,改為透過對景寫生的素描稿轉化成油彩創作。

吳冠中的兩幅共計5755萬的油畫精品《紅蓮》解讀

吳冠中 紅蓮 局部

吳冠中在1990年代的油畫創作呈現了重要的風格轉向,雖承襲過去以風景圖像為主的描寫,但採取更為抽象寫意的處理方式,簡化了風景的寫實細節,卻突出了從風景蘊藏的幾何抽象美感,在創造美感體驗時,藝術家也更加註意畫面韻律、意境、精神感悟,使中國風景畫類的表現內涵更為完滿,《紅蓮》(Lot 134) 即為明顯體現這類型風格轉向及成就的代表作之一。

「出水芙蓉」、「亭亭玉立」、「映日荷花別樣紅」、「出淤泥而不染」、「風雨亂殘荷」……荷塘裡孕育過多少詩和畫,難於估計。荷葉似方似圓,或大或小,葉緣又往往曲如裙邊,姿態綽約;莖幹挺拔,花蕾緊裹;盛開的花吸引陽光,承受雨露,裸露著嫩黃的花蕊,毫不含羞。無怪牧牛的王冕伏在池邊寫生荷花,情不自禁。

-吳冠中〈荷塘〉


吳冠中的兩幅共計5755萬的油畫精品《紅蓮》解讀

局部

《紅蓮》創作於1996年,不同於彩墨巨構《荷塘》中近乎抽象的線條與疏密有致的構圖,吳冠中在《紅蓮》採取局部寫景,以更多元化的筆觸形態呈現自然形象。畫面中央為一朵盛開的紅蓮,層層的花瓣下突出描寫周敦頤《愛蓮說》中的「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大片色塊的藍綠荷葉滿布畫面,襯托出粉紅色的含苞花蕾與黃褐色的乾枯蓮蓬。相較於1970年代油彩作品傾向寫實色彩與細節刻畫,吳冠中在此已刻意的簡化物象,色調較早期更加濃麗鮮豔、飽滿渾厚,綠色油彩有著微妙的遞變,呈現枝葉的前後層次與空間的遠近距離,可見吳冠中歷經抽象風格的創作,以點、線、面等形式元素的拆解重新迴歸具象景物的探討,對於平面造型語言與空間深度的不同詮釋,再次創造了嶄新的視覺語彙。


吳冠中的兩幅共計5755萬的油畫精品《紅蓮》解讀

吳冠中 紅蓮 局部

筆觸風格的突破

吳冠中在筆觸風格及色彩肌理上呈現更多突破的發展,傳達了他所追尋「美就美在鱗次櫛比和參差錯落」的結構美感,《紅蓮》尤其能揭示藝術家在1990年代的美學思考,更為強調畫面的律動和動感,以簡潔率直的筆觸形象模擬了蓮花的茂華豐厚質感,充滿生命之動能,洋溢著盛夏的歡愉氣氛。這時期的吳冠中更注重突顯風景所隱藏的幾何形式,各種色點及花蕊構成點、蓮莖構成為線、蓮葉構成各種色面,三者構成具有強烈張力的均衡構圖,並帶有水墨寫意揮灑的筆法,表現出幾何元素之抽象風格。吳冠中在呈現抽象形式之風格的同時,仍保留著具象寫實的形象,這正好完美演繹出「風箏不斷線」的創作理念。吳冠中最早在1970年代提出「群眾點頭,專家鼓掌」,在1983年前後便成熟發展為「風箏不斷線」,《紅蓮》巧妙地統合了抽象與具象風格,成為了藝術家的美學理念的具體表達和成就,體現出中西美學融合的完美範例,在中國現當代藝術歷程中開創一種獨特的路向。

從寫景至造景,從寫實入寫情

吳冠中的兩幅共計5755萬的油畫精品《紅蓮》解讀

吳冠中 紅蓮 局部

《紅蓮》以穩定的三角形構圖鋪陳畫面,在佈局上強調了中央的紅蓮。吳冠中描繪層迭的蓮葉形塑出緊密的結構,色點與色面相互交織,或曲或直的蓮莖恰好貫穿畫面的不同區塊,使景觀呈現了錯落有致的變化。蓮花、蓮葉與蓮莖,這三者剛好構成均稱而靈活的幾何結構美感,各種線與幾何面組合對比和變化之間,表現出跳躍靈動的畫面動感,也就是吳冠中所一直追尋的「氣韻」和生機。吳冠中脫離了寫生、寫實、甚至是印象派補捉外在光線變化的創作方向,改為以主觀感受重新組合物象,重組出寫景之外,更能強調特定、主觀美感的風景景觀。從寫景過渡至造景,從寫實轉入寫情,按吳冠中自己的說法,就是從西方印象派轉到中國石濤的「搜盡奇峰打草稿」,《紅蓮》以中國傳統文人筆下最鍾愛的題材之一,透露藝術家寄託於畫面形式美感下的深層意涵,拓展了風景創作的深度與廣度。

作品資料

作者 吳冠中(1919~2010)

尺寸 91×60cm

作品分類 西畫雕塑>油畫

創作年代 1996年作

估價 HKD  15,000,000-25,000,000

成交價 RMB  22,078,980 HKD  24,780,000

款識:荼九六(左下);紅蓮 吳冠中 1996(畫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