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格胜——《金山银山元宝山》示范过程

黄格胜——《金山银山元宝山》示范过程

一、首先以粗笔浓墨逆锋勾勒最前面的老树,再用淡墨画出石头底部与右边的干墨,以此形成石头浓淡的变化并且凸显前方的树木,拉开空间关系,再借着笔势适当皴擦,整个过程一气呵成。再换用小笔勾勒苗寨的木楼,这些长短不一的木头既有粗细的对比,又有长短横斜的对比,线条节奏丰富。“瓦片不能画的太平整”“房子要有势”黄格胜教授一边说着一边在未干的画面上侧笔皴擦着。

黄格胜——《金山银山元宝山》示范过程

二、中国画对线条的质量要求较高,除了线条的长短、曲直以外还要有浓淡、干湿和快慢、粗细,将侧锋与中锋有效的相结合,将勾、皴、擦等手法结合起来,使笔墨变化中统一。

黄格胜——《金山银山元宝山》示范过程

三、“色不碍墨,墨不碍色,色墨互换,色墨和谐”。黄格胜教授打趣地说:“画画好比吃饭,先吃菜或者先吃肉都可以,吃饱为止,就像在画画中先赋色或者先勾勒都可以,直至画面和谐统一”。

黄格胜——《金山银山元宝山》示范过程

四、收拾画面,落款。

先生近作

黄格胜——《金山银山元宝山》示范过程
黄格胜——《金山银山元宝山》示范过程
黄格胜——《金山银山元宝山》示范过程
黄格胜——《金山银山元宝山》示范过程
黄格胜——《金山银山元宝山》示范过程
黄格胜——《金山银山元宝山》示范过程
黄格胜——《金山银山元宝山》示范过程
黄格胜——《金山银山元宝山》示范过程
黄格胜——《金山银山元宝山》示范过程
黄格胜——《金山银山元宝山》示范过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