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高考年-2020:备考的年轻人,值得敬佩

经历过高考的人们与往年一样,偶尔想起那一段特殊的日子,产生不一样的心情,欣慰、莫名的紧张,或是回忆那时候的憧憬。

可今年,对于正处在备考期的高三学生,还有家长来说,实在一言难尽。

学生们无法参与习以为常却有仪式感的最后一次高中开学时刻,无法利用群体力量来适应和消解大考前夜的紧张感,无法参加晚自习,无法利用上下学感受家与学校之外的大自然。

特殊高考年-2020:备考的年轻人,值得敬佩

此时此刻,只能被关在在家里。

家不是学校,却变成了学校。

就像经历过职场复工复产的人们,家不是办公室,却变成了办公室。有些人的家变成了办公室,彻底实现全天候工作;也有些人则在家摸鱼,效率低下。

各种学科教材和习题老多,睁眼闭眼都是学习。被疫情舆论包围,不能运动,天气阴霾,好像未来都是灰暗的。

高三备考生们,由于省掉了上下学的时间,课间与同学交互的时间,偶尔打球嬉闹的时间。可全部时间能用来学习吗?不可能!

全部精力能用在学习上吗?太难了!

为什么?这其实是家长想问的问题。

特殊高考年-2020:备考的年轻人,值得敬佩

今年,不仅是因为疫情影响,而是很多因素加之在一起,让考生的心理状态与10年前,甚至五年前都很不一样。这种不一样,并不是指考题难易、备考教材优化,或是由于去不了学校而在家远程上课这么简单。

毕业后的目标变了!

以往高考努力的目的,是能够上一个好大学,之后找一份好工作。虽然也明白一些没学历的人也能获得成功,但毕竟是少数,因此高考仍然是一条稳定路线。

而当下,由于科技快速迭代,让一切行业,包括教育本身都开始不匹配我们的认知。

我们的认知开始不那么关注学历,而与信息互联世界更加紧密捆绑,无论是各种知识获取、人际交往、游戏体验还是了解未知的世界都可以在互联网世界完成。

最近爆火的李子柒、李佳琪,我们不再关心他们的学历。

特殊高考年-2020:备考的年轻人,值得敬佩

现在我们追星,追逐的企业家,我们也更直白的寻求拿来即享,不太关注他们的发家史,关注他们的内心世界,希望与他门进行真实交流互动。

爆炸性的事件越来越多,疫情也是一样,我们逐渐适应了无时无刻的“猎奇”信息。

这时候,我们的高考-好大学-好工作-好生活的主流路径,变得不再是主流目标。

年轻人仍然那么努力,是因为多数人的习以为常,但这逐渐浮于表面,在他们的生活方式上,形成了一种惯性。同时作为家庭一员,作为社会主流,他们坚持,值得敬佩。

未来来了吗?我不知道!

《未来简史》曾描绘了一个未来世界-算法时代。

特殊高考年-2020:备考的年轻人,值得敬佩

这个世界每天的每一时刻,都在创造出巨大的数据,这些数据经过收集、分析,能够决定人类的生存方式,机器有可能比每个人更了解自己。喜欢吃什么,听什么歌追什么剧,喜欢什么样的人,习惯如何做决策,工作能力比自己的老板更加了解自己。

同时我们的一切知识、技能都可以随时编入我们的大脑,不用再学习外语,不用在接触大量的练习册,甚至不用再学习不感兴趣的学科,因为它们都会变成数据能够以某种形式输入大脑,获得强大的能力。

我们将能够治愈大部分今天的绝症,我们的整个人生都会健康无比,甚至强壮,能够比现在的平均寿命长的多。

对于这样的未来,我们从今天算起,五年之后会达到什么程度,十年之后呢?

带着这样的憧憬?或是恐惧不安?

对于高考生们,加上我们所有人,我们共同畏惧的并不是不能享受到文明进化,而是担心不能参与到改变世界的行列中。

这才是所有人学习的目的,通过学习,可以更加了解自己,可以运用知识去改变世界,哪怕是适应世界的变化。

未来来了吗?我不知道,但希望通过高考可以打开一扇门,因此学生们才坐在这里,继续坚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