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國際油價下跌到30美元左右,是好事還是壞事?請大家分析分析?

瀟湘永州


對於股市來講國際油價大幅度下跌是利多股市的。一般來講國際原油的下跌是因為開採量多,而市場需求下降。導致國際原油下降的原因是上週五的opec➕關於擴大150萬桶/日產量規模談判失敗,沙特採取激進方式,接下來要開啟價格戰,第二有可能這也是一場陰謀,未來可能爆發石油價格戰。當然短期還是利好股市,但是對國際成品油來講也有可能重新調價?


郭龍7777


疫情畢竟是短期的,這種恐慌是不可持續的,完全沒必要恐慌。油價今天已跌至30美元以下,跌到20美元已是極限了,30美元就足以導致目前的產油國破產好幾個。

到時候供應減少,石油又會反彈,如果跌到20美元,毫無疑問將有資金入場抄底,重複巴菲特在2008年金融危機中所作的事情。黃金也是跌到1000美元的開採成本線起漲,然後漲到現在的1700美元。



醉經閣理財


28美元一桶,一噸7.3桶,就是204.4美元一噸。

美元人民幣匯率按照6.95算,一噸原油1420元。

按照65%的出油率(樂觀估計了),一噸油成本2185元,而且廢料也可以賣錢。

到了消費者頭上,一升92號汽油6塊多,而且密度只有0.725。

按理來說兩桶油賺得盆滿缽滿吧,中石油今天創下歷史新低5.02元。

結論:桶是真TM貴,利好有色金屬板塊。





科技與金融學人


這個要從短期和長期兩方面分析,短期來說對經濟的影響比較大,算是壞事,但是從長期的角度來說,是一件好事。這個取決於你是追求短期利益還是追求長期利益,以個人的投資風格和個人的風險意識去判斷。下面是我的看法,僅供個人參考。

從短期看,國際油價下跌,會增加全球能源市場的波動性,降低投資者對能源市場的預期,提高資本金融的恐慌性,因為支撐全球金總市場的三大支柱,能源、美元、黃金,現在三者同時大幅跳水,已經引發了全球資本主義市場的恐慌,容易造成情緒化的拋售行為,不管是對股票基金市場還是期貨市場都是很大的打擊,大大的增加了經融市場的不確定性。追求短期收益的投資者此時很難在股票或者期貨市場中獲得高收益,相反,他們的每一筆投資卻伴隨著高風險。

從長期來說,這只是一個經濟週期結束的開始,說明全球經融市場在積極地調整,一步步去除長期牛市帶來的高風險,是一個良好的開始。在資本主義經融市場中,一直有經濟週期的說法,十年一個週期,上一次全球性金融危機是2008年,理論上是應該在2018年的時候開始調整,所以2020年開始下跌調整也是在情理之中的,因為隨著全球化的進程,各國家經融市場和體制在不斷完善,經濟越來越穩步向前發展,這個金融週期會越來越長,下一次或許就十五年才調整,又或者20年才調整。所以綜上所述,對於長期利益追求者,這次經融危機之後,可以迎來更長遠的所謂牛市,可以拿到價格更低的底部籌碼,是一個很好的機會。


在路尚


油價突然暴跌至接近每桶30美元的水平使得市場重新回到了2016年年初,當時美國頁岩油產量的大幅增加導致了全球市場的供應過剩。

週一油價暴跌的誘因是OPEC+同盟的破裂,而同盟之所以破裂是因為俄羅斯不支持沙特進一步減產以應對新冠病毒疫情衝擊的建議。眼下不單是追加減產已經無望,就連現有的減產協議也將於本季度末到期。更有甚者,沙特還要大幅增產,致使大量廉價原油將會潮水般湧向市場。

具有諷刺意義的是,原油價格現又重新回到了催生OPEC+聯盟時的水平。以下圖表展現了今天原油市場這個具有歷史性的日子。

布倫特原油價格創出了歷史第二大跌幅。週一亞洲交易時段早盤油價跌幅巨大。全球基準布倫特原油價格開盤不久便暴跌逾31%,創出了1991年海灣戰爭以來的最大跌幅。WTI價格也一度下跌28%,並因跌幅太大而導致交易一度中斷了幾分鐘。

今日開盤後成交量比去年沙特石油設施遭襲後的情況還要令人乍舌。成交量激增,開盤後僅一個小時內,便有逾11.5萬張布倫特和WTI近月合約換手,即便是去年9月16日沙特石油設施遭到無人機襲擊次日導致布倫特油價飆升至紀錄高點的開盤後一小時成交量與之相比都相形見絀。

油價下跌的催化劑是沙特大幅下調官方原油售價之舉。沙特此舉旨在從俄羅斯和美國頁岩油生產商手中奪回市場份額。沙特出口西北歐的旗艦油品阿拉伯輕質原油的價格調降幅度最大,對俄羅斯的烏拉爾混合油構成了不加掩飾的直接挑戰。

世界原油市場如今回到了2016年OPEC與俄羅斯及其他一些產油國結盟前的境地。據彭博原油策略師Julian Lee稱,俄羅斯不支持進一步減產並引起沙特如此大的反應將會傷及頁岩油,而俄羅斯這麼做也或許旨在報復美國對它屢屢實施的制裁。

突然會有潮水般廉價石油湧入市場的前景使得布倫特原油期現貨價格出現了嚴重倒掛。現貨市場交易員買入現貨囤積待沽將變得有利可圖。

隨著OPEC成員國準備增產,全球基準和美國基準原油之間的價差正在急速收窄。布倫特原油相對於WTI的溢價現已創出2017年以來的最低水平,因為前者會受到全球供應失衡的全面衝擊,而後者更多反應的是美國市場的供需狀況。


白起獵奇


存在就是合理,這個不能用壞事還是好事來界定,看對誰。對中東土豪沙特阿拉伯阿聯酋這些國家,短期是壞事,油價低了賺錢少了。長期是好事,其他不好採油的國家成本高了都去土豪那買,他的市場就大了,將來賺的更多,反正中東石油就像水一樣,使勁採。所以,沙特使勁幹使勁擴產,就為了不讓美國等國家產油。對地球來講肯定是壞事,本來排放就高,各國提高碳排放標準呢,這下好了,油價低使勁少,都沒有動力了,等著地球玩完吧。



天涯月明2020


先說結論:對於有車一族來說,成品油價格下調,可以說是個不錯的好消息了。中國不屬於原油生產國,倒是對石油需求大,油價下跌也有利於國內製造業發展。

上週,由於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與以俄羅斯為首的非歐佩克產油國未能就3月底以後的原油生產政策達成一致,國際油價出現了恐慌性下跌。

“此次國際原油價格下跌的背後,主要還是由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在全球範圍內的蔓延,嚴重拖累了全球經濟復甦。”由於經濟復甦的步伐放緩,許多投資者擔憂能源需求放緩。加之新一輪減產協議的“流產”,進一步加劇了市場對於未來能源需求放緩的擔憂,導致了市場原油價格受到重挫。

國際原油價格的下滑,有助於降低生產的用能成本,進而促進製造業復甦;降低中低收入家庭消費支出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刺激消費,進而推動全球經濟復甦。對於國內市場而言,成品油價格的下調,雖然會對上游能源企業、國內石油勘探相關企業、煤制油行業構成較大壓力,但是也意味著中下游企業的用能成本進一步降低。考慮到受疫情影響,市場需求有所減弱,用能成本的降低,有助於企業進一步提升盈利能力;疊加我國實施一系列扶持政策,有助於我國製造業復甦。

“儘管能源價格在CPI中佔據一定比重,但目前看,國際能源價格走弱對國內物價的輸入性影響總體上有限。”當前,我國物價主要受豬肉等食品價格影響;能源價格的影響較為間接,主要通過運輸物流成本、上下游商品價格傳導。當前,我國PPI與CPI剪刀差依然存在,上下游價格傳導不暢,而且下游商品供給充足,因此國際油價變化短期內對國內物價水平影響不大。不過,由於原油價格容易帶動國際大宗商品價格走低,可能對工業生產者價格構成一定抑制。

,我國作為工業製造業大國與能源消費大國,對海外能源依賴程度高,這一趨勢在今後一段時期內難以改變。隨著國內經濟發展,能源需求仍呈現上升態勢。相對於歐美等發達國家,我國能源戰略儲備仍與較大差距。因此,在全球能源價格走低情況下,我國可以考慮適度增大能源戰略儲備,並適度放寬民間能源儲備限制。


金融鍊金術頻道


這個問題具有多重性。對於原油70%靠進口的中國來說,能源消費領域降成本丶減負擔的作用十分突出;對於國內整個石化產業鏈來說,油價的波動將給生產加工企業帶來潛在的經營風險;對於石油的戰略儲來說,肯定是天大的利好消息;對於全球經濟來說,如果是長期的低位運行,則預示著經濟發展趨勢的衰弱。


阿帆視界


原油目前已經下跌到30美元附近,到底是是好還是壞,需要從不同的角度分析。

一、從投資者的角度分析。對於做原油期貨的朋友來說,無論原油價格是漲是跌都不妨礙投資者操作獲利。期貨的投資價值在於其波

動性,有波動就代表著有操作空間,有利可

圖。期貨投資者只需要把握節奏,找準區間去操作,像這種大波動行情,還是比較喜歡的。尤其是現在這段時間單邊下跌,空間大,方向穩定,想必不少朋友都是賺的盆滿缽滿了。從這方面來說目前的國際原油行情就是好的。

 二、從國際經濟的角度分析。今天國際油價開盤暴跌30%,創下30年來最大單日跌幅。確實是十分少見的了。目前暫時總結的原因無外乎有一下兩點了;其一,近期我國內受疫情影響,大多城市處在半運營狀態,全國石油需求大幅下降。大家都知道,原油價格是與原油的供需關係有著直接關係的。另外疫情蔓延在其他國家,大家都是差不多的狀態,全球石油需求呈現銳減的趨勢,需求下來了,價格自然也就跟著下來了

其二,近年來歐佩克一直在通過減產原油來穩定國際油價。減產協議從2017年就開始執行,而其到期日子就是在今年3月。

石油需求下降,價格下跌那些本來就很大程度依賴原油的大產油國經濟自然下滑,這誰受得了?於是沙特就在上週六發動就石油價格戰,大幅降價銷往歐洲、遠東和美國。而且宣佈要增產,這樣一來,原油價格哪還有不下跌的道理。這對於那些產油大國,價格下跌絕對不是好事。

三、從咱老百姓的角度來說。國際原油價格下跌對廣大車主來說,絕對是好事。不信你看那中石油,中石化哪個不是有便宜了幾毛錢。同樣200塊錢,又能多跑幾公里它不香嗎?不過咱們國內以前也出現過國際原油價格下跌,國內油價一直上漲的情況。這個呢就是國家政策了,我們不必過多參合。不過從大的方面來說,對車主絕逼是好事。


職場老賈


對中國經濟以及資本市場而言,此次油價大跌的影響可以從三方面來看:

1.實體經濟方面,由於中國本身不是

產油國,國內大部分的石油消費都依賴進口。所以,對於我國實體經濟發展而言,國際油價大幅下跌,並不算壞事,反而有助於降低實體企業的生產成本。

2.資本市場方面,短期來看,A股更多反應的是海外需求下降和通縮恐慌,企業成本下降帶來利潤增厚的反應會相對滯後。無論是油價還是資本市場,海外疫情防控都是“勝負手”。如果疫情能夠得到很好的控制,那麼需求下降或許只是一次短期的波動而非長期的趨勢。同時,A股對需求下行的反映已經相對充分,所以長期趨勢不變。

3.國內政策方面,伴隨著國際油價下跌,通脹對於國內貨幣政策的約束將下降,國內政策有可能會迎來進一步的寬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