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順了這5點,再也不焦慮孩子閱讀這件事了

理順了這5點,再也不焦慮孩子閱讀這件事了

每天都有不少家長在後臺,諮詢果仁媽有關“孩子閱讀”的問題,比如,推薦合適的書單,如何親子陪讀,如何培養閱讀興趣等等。讓孩子愛上閱讀,是無數家長殷切期盼的。

可閱讀習慣的培養,並不是通過一個書單或者幾次親子閱讀,就可以養成的。它是一個長期技能,急不來,也沒辦法一蹴而就,立竿見影。

今天這篇文章,是果仁媽再次邀請好朋友阿墩(往期文章:孩子不愛閱讀?那是你犯了“戰略上的懶”!),一起嘗試從更大,或者說更本質的角度,梳理家長的閱讀觀念,觀念理順了,才可以更好地指導我們的實操。文中提到的幾個閱讀觀念,很值得思考:

  • 認字、作文都是閱讀的些許產物,

    它最重要的作品,是閱讀者本身;

  • 培養兒童的閱讀習慣,很大的一部分阻力其實不是來自於孩子,而是來自於父母本身對這件事情的畏難情緒

  • 我們必須保證孩子的早期閱讀經歷一點都不痛苦,只有這樣,無論是現在還是將來,他們才會愉快地回到閱讀之中。

記得我小時候,大多數父母把課本以外的書叫做課外書。課外書等同於閒書,他們不但不會大力鼓勵閱讀,甚至會制止,認為浪費時間。現在這種理念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課外書的閱讀被視為拓寬視野,增強思辨能力的一個積極的渠道。

無論學校教育,還是家庭教育,對閱讀越來越重視。語文老師會提出閱讀書目,提倡每日閱讀不低於30分鐘,尤其是

“大語文”概念的提出,更讓家長們對於閱讀生出了焦慮感。

在這樣的背景下,大家的焦慮就變成了,我的孩子不愛閱讀怎麼辦?我試著在自己的經歷和閱讀過的一些書籍基礎上,來談一點在“家長如何面對閱讀”這件事上的看法。

理顺了这5点,再也不焦虑孩子阅读这件事了

1 你真的認同閱讀的重要性嗎?

這句話聽起來像是廢話。如果不認可閱讀的重要性,看見孩子不愛看書怎麼還會焦慮?

我想強調的意思是,家長對於“閱讀的意義”的理解:我們為什麼想讓孩子閱讀,我們希望孩子通過閱讀獲得什麼?我的看法是,不僅僅在於期待閱讀可以讓孩子提早認字,可以寫好應試作文,可以提高考試成績;而是認可人的健康發展不能離開閱讀,我們需要終身閱讀的能力以此獲得系統的信息,訓練大腦,在生活中能夠思辨,能夠獲得新知,進而咀嚼出自己的三觀,循環往復,不斷休整,更新,以此指導自己的人生,尋找生命的意義。

說的很虛,但我認為這也是根本。

閱讀是終身學習需要的能力

,它不僅僅只是孩子當學生的時候需要,在校期間需要,它應該貫穿一個人的一生。認字、作文都是它的些許產物,它最重要的作品,是閱讀者本身。

理顺了这5点,再也不焦虑孩子阅读这件事了

有了這個前提,我們反而能夠在如何讓孩子愛上閱讀這件事上放鬆下來。

因為它是一個長期技能,急不來,也沒辦法一蹴而就,立竿見影。

所以,啟蒙晚了,孩子還沒愛上閱讀,都不用著急,如果你真的重視閱讀,你有足夠的時間去推行自己的理念。這是信念問題。

其次,幸運的是,閱讀是最易獲得的、最公平的認知渠道,幾乎所有人都可以學會閱讀,我們要有足夠的信心。

只有我們真正認同閱讀,才能有真實的驅動力去落實在行動上,才會有耐心、動腦筋去引導孩子閱讀,去享受在一起的閱讀時間。

2 與其一直在線求助不如打開一本書

這個我想說的是,去行動。

身邊也有些朋友向我諮詢過孩子的閱讀問題,我剛開始都很熱衷去分享經驗,推薦書籍,推薦文章,但過了一段時間,我發現他們還會重複問我同樣的問題。我才知道,他們之後並沒有積極施行引導孩子閱讀的嘗試。他們把這件事情停留在自家的“育兒問題”框框中,懸而未決。

理顺了这5点,再也不焦虑孩子阅读这件事了

其中有一個重要的阻礙,就是畏難情緒。我們都知道拖延症,拖延症的很大一個原因就是害怕困難,覺得一件事情做起來不會容易,就一直拖著不做,但是心裡明白這件事很重要,不做不行,就這麼產生了焦慮。

焦慮需要靠行動去化解。

培養兒童的閱讀習慣,很大的一部分阻力其實不是來自於孩子,而是來自於父母本身對這件事情的畏難情緒:在還沒開始,或者剛開始不久遇到些不順利,就容易撂挑子,不自覺地停頓下來。

從我的經驗看,當我們在焦慮孩子怎麼不愛閱讀的時候,不必一直泡在公號裡,一遍又一遍搜尋如何培養閱讀能力的文章,這些文章,包括我寫的這篇,都是他人有限的經驗之談,就算是學者的研究報告,也只是具備指導意義。

你的孩子,你的家庭只有你自己最瞭解,如果真的想解決這個問題,那最好的辦法就是,今天就和孩子一起打開一本書,明天繼續打開一本書,日復一日,在具體實踐中去總結個人經驗。

或許還可以反觀下自己,我們最近的閱讀是在什麼時候,什麼場景下發生的?感受如何?我們的最新感悟、觸動以及思考源自哪裡?如果你很久沒有閱讀了,也請從今天開始打開一本書,找到當年閱讀的感覺。如果不能感同身受,又怎麼在閱讀這件事情上和孩子產生共鳴?

理顺了这5点,再也不焦虑孩子阅读这件事了

3 你真的認可閱讀是一件享受的事嗎?

我們必須保證孩子的早期閱讀經歷一點都不痛苦,只有這樣,無論是現在還是將來,他們才會愉快地回到閱讀之中。

但如果這段經歷反反覆覆充滿痛苦,那麼我們最終培養出的只能是學校閱讀者,而不是終身閱讀者。

這是《朗讀手冊》一書寫在最前面的話,我很認同。“學校閱讀者”的意思就是,出了校園就再也不閱讀了,在中國,這種情況是,有些學生通過了高考後,就再也不閱讀了。

一個人會愛上閱讀,一定是因為在閱讀裡獲得了樂趣,也許是一個故事,也許是某個觀點,某個領悟,從而將閱讀繼續下去。如果破壞了這種樂趣,閱讀習慣自然很難形成

還記得孩子們在更小的時候,他們追著我們問的十萬個為什麼嗎?孩子天生地對這個世界有求知慾,這是成長的本能。如何滿足他們的求知慾,如何解答他們的問題,閱讀當然是重要的一個途徑之一。

保護好這個生來就有的能力,孩子就可以在閱讀中尋找到樂趣,有了樂趣,就可以持續。

理顺了这5点,再也不焦虑孩子阅读这件事了

所以,不要逼孩子讀書。我們可以要求孩子讀書,規定孩子閱讀時間,但不能逼迫。孩子不耐煩了,想去玩了,讀不下去了,那就停下來。

這麼容易就放棄了?不是的。良好閱讀時機的尋找也需要耐心和一次次嘗試,並總結經驗。這誰也替代不了家長,沒法兒偷懶。 閱讀是一件非常私人的事情,它肯定是為了解決自己的需求而做的。比如,為了知道一個有趣故事,為了一個很酷的人物,為了解決某個問題,為了閱讀時的親密,為了和朋友有話題,或者只是為了高興……但不可能是為了別人,父母也不行。 那麼,如何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如何引導孩子持續閱讀?具體的做法,我在孩子不愛閱讀?那是你犯了“戰略上的懶”!中有專門講述,這裡再強調一次:請從瞭解孩子的興趣開始入手,不能只看見書,要看見孩子

閱讀習慣形成的真相是,孩子在書中找到了他的興趣在瞭解的基礎上,我們根據孩子的閱讀水平以及個人興趣去選擇書目,在輕鬆的氛圍下,不斷嘗試

。(文末我會為大家推薦幾本指導閱讀的書籍。)

理顺了这5点,再也不焦虑孩子阅读这件事了

4 給孩子一些自由閱讀的悠閒時間

閱讀是一種閒情逸致。在自在舒適的時刻,或者內心有需求的時刻,最能享受到閱讀的樂趣。掐著表,趕著時間,心裡有很多情緒在衝撞,是很難達到這種來自自我驅動的滿足感的。

讓孩子能閒著,這在當下的教育中,真不是那麼容易做到的。目前普遍現狀是,孩子沒有太多自由玩耍的時間。經常能聽到這樣的話:“有那時間,不如用來學點……”“作業都做不完,哪裡顧得上……”等等。

這是現實。我們按照事情的輕重緩急來安排時間,什麼非常要緊,什麼沒那麼要緊,什麼可有可無,什麼是浪費時間。那閱讀放在哪個序列中?這又回到一開始的那個問題了——

“你真的認為閱讀重要嗎?”重要到你可以為孩子計劃出一段空閒的時間,讓他沒有負擔地閒著,看些書,或者是亂翻書,胡思亂想。人在有空的時候才能有充分的時間去思考,去創造,去驗證。

理顺了这5点,再也不焦虑孩子阅读这件事了

哈佛大學有個“院士協會”,創辦的初衷是當時的校長認為“我們已經走到整批地培養庸人的境地”,“假如一個青年具有突擊隊員的素質,就不該把他當作步兵來培養。”那麼要怎麼培養呢?就是給他們自由。

協會每年從世界提名挑選8-10名青年院士,他們在哈佛享有三年的副教授待遇,卻沒有任何教學任務,可以專心致志、自由地進行創造性的學習和研究,至今已經產生了16位諾貝爾獎得主。

由此可見自由探索的重要性。閒暇賦予了孩子自由,他們可以積極投入到自己的興趣中去。這不僅能解決閱讀需求,也許還可以解決專注力、創造力的問題。

5

最後,多買一些書放在家裡,每天用15-30分鐘來閱讀。

聽起來並不難,做起來需要堅持。

人為地、有意識地去打造利於閱讀的良好空間。如果可以的話,

為孩子準備一個閱讀角,一個閱讀時可以靜下心的自在小角落,家裡的書孩子能夠隨意取到。方便的話,有時可以去圖書館閱讀,感受下一起閱讀的氛圍。

理顺了这5点,再也不焦虑孩子阅读这件事了

如果家長實在很忙,每天抽出15分鐘的時間,有效地陪伴孩子一起閱讀。怎麼算有效呢?就是大人孩子都高興,就是有效陪伴了。

每天15-30分鐘,這個數據是怎麼來的?這是參考美國RENAISSANCE的閱讀報告《WHAT KIDS ARE READING》裡得到的數據。

平均每天15分鐘是最低值,比較理想的是平均30分鐘及以上。

這次梳理的多是觀念問題,觀念理順了,就可以更好地指導我們的實操,制定適宜的閱讀目標,讓閱讀向更良性的方向發展。

最後的最後,要實際操練起來。我們沒法看著教學視頻學會游泳,只有跳下水去撲騰才能學會。 推薦三本更有實操指導意義的書。

1. 吉姆·崔利斯《朗讀手冊》

理顺了这5点,再也不焦虑孩子阅读这件事了

作者說,他寫這本書“不是教孩子’如何’閱讀,而是教孩子’渴望’閱讀”。書中梳理了閱讀教育在美國的歷史和現狀,強調為孩子大聲朗讀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朗讀的具體指導。我第一次讀到的時候,覺得相見恨晚,很受啟發,推薦給了很多朋友。2. 南希·紐曼《閱讀力:簡明五步點燃孩子閱讀激情》

理顺了这5点,再也不焦虑孩子阅读这件事了

3.賈森·布格《閱讀力:

未來小公民的閱讀培養計劃》

理顺了这5点,再也不焦虑孩子阅读这件事了

這是我最近閱讀的兩本書。兩位作者都從自身的研究和親身經歷去講述,他們在育兒過程中,如何成功引導孩子熱愛閱讀,有理論,有故事,對家長有啟發意義

其中,南希·紐曼在書中提到的“讓孩子自由玩耍”和閱讀的關係的重要性值得我們反思;賈森·布格總結了“生而閱讀指南”,提出“互動式閱讀”的重要意義,以及如何實施的具體指導。

總之,眼下的疫情讓很多孩子長期處在比較放鬆的家庭環境中,比平常擁有更多的閒暇時間,非常適合行動起來,和孩子一起閱讀。

每日話題

關於閱讀,你還有什麼困惑?

- END -

作者 |阿墩,前旅遊雜誌主編,6歲男孩的媽媽,現致力於研究兒童閱讀、

動畫與兒童戲劇,經營OHIWONDER 公號。

編輯 | 章魚媽,一個一歲半男孩的媽媽。

  • 千萬不要小看非虛構閱讀,它是孩子閱讀能力的分水嶺

  • 孩子不愛閱讀?那是你犯了“戰略上的懶”!

  • 一二年級是自主閱讀的黃金時間,怎樣準備?怎樣實踐?

  • 當孩子不停讓你講同一本書時別嫌煩!孩子因此受益...

  • 晴天霹靂:老師說孩子數學差,是因為語文沒學好...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閱讀這件事上,最重要的還是找到孩子的興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