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蝦共養模式是直播還是傳統的插秧更有利於龍蝦的生長?

辛苦老牛1


我個人覺得直播對小龍蝦的生長比較好。

首先直播稻田裡養蝦不會造成水體渾濁。傳統插秧時稻田裡必須要有水,而且這些水是跟蝦的生活環境是連在一起的,插秧的時候會造成水體渾濁,不利於小龍蝦的生長,所以直播更有利於小龍蝦的生長

直播省時省力,收穫也不差,插秧就比較麻煩。而且在水稻沒長大的時候是不能有太多的水的,所以小龍蝦也不會禍害水稻苗。等水稻長到20公分左右才能注10公分左右的水。那時小龍蝦只能在水稻旁邊的蝦溝裡活動,只要飼料喂的夠吃,小龍蝦是不會爬上來吃稻苗的。

傳統插秧的方法種植水稻當然也可以,但是實在是太勞心勞力了,我們這裡十年前用的都是傳統插秧法,一大家人忙活一天才種二畝地,如果一兩個人插秧的話,估計一畝地得插幾天。現在我們這裡都用直播種了十多年了,感覺收成比以前還多,關鍵在於管理的好。

當然也要看當地的氣候,比如我們蚌埠這裡一般都在六月多種水稻,等到七月份的時候才能投放蝦苗,9~10月份可以對小龍蝦進行捕大留小,10~11月份天氣漸漸變冷,小龍蝦開始打洞,11月份的時候收割稻子,留下一些種蝦來年繁殖蝦苗,在我們這裡稻蝦共作只能養一季。


老蔡說水產


蝦稻共養模式是直播還是傳統的插秧更有利於龍蝦的生長?

首先糾正一下說法,蝦稻共養模式規範的名稱叫蝦稻共作模式。蝦是養、稻是種,通過人工勞作將二個物種放在同一個環境(稻田)裡互補共生,就叫蝦稻共作。

再來回答你的問題。探索蝦稻共作模式我用了3年時間,在這3年裡我用了三種方法來種植水稻,分別是人工插秧、機械插秧和撒種直播。簡要列舉一下三種方式的優劣,供你取捨。

一、人工插秧。優點是秧齡長、秧苗大,活蔸返青時間短,稻田上水早,小龍蝦不會夾秧苗,在稻田裡的生長期長。缺點是必須配套水稻育秧田,插秧的人工不好請、人力成本很高。

二、機械插秧。優點是插秧快、省時省力、成本中等,秧苗活蔸返青時間中等,稻田上水時間稍早,小龍蝦在稻田裡的生長期稍長。缺點是秧齡短、秧苗嫩,小龍蝦極易夾秧苗,要經常補苗。機插秧對稻田平整度要求高,還經常陷車。

三、撒種直播。優點是操作簡單、省力省心、成本低,缺點是把水稻育秧期放在了大田裡,稻田上水遲,導致小龍蝦在狹小的環溝中生長時間過長,密度太大容易死亡,也會爬到稻田裡夾秧苗。

以上三種方式對水稻的產量影響不大,但對水稻種植成本和小龍蝦生長的影響各有不同。你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水稻的種植方式,同時把對小龍蝦生長的影響降到最低。

歡迎大家溝通交流,共同探討小龍蝦養殖技術!如果有幫助請點個贊,如果喜歡請關注我。





蝦稻共作發明人劉挺


稻蝦共養模式是直播還是傳統的插秧有利於龍蝦生長

對於這個問題,清水塘的意見是非常明確的:如果只為小龍蝦成長著想,毫無疑問直播會更好,因為小龍蝦會吃發芽的穀苗。可你願意自己種的稻穀被小龍蝦吃了嗎?相信你肯定不願意吧。因為蝦稻田追求的不僅僅只有小龍蝦效益,還同時追求稻穀的產量效益。所以,蝦稻田最好的辦法就是插秧種植,而非直播稻穀種子。



其實,蝦稻田進行直播最主要的壞處就是發芽時容易遭到小龍蝦的取食,這樣就會造成大量的穀苗長不出來,最終稻田裡禾苗的分佈得稀稀拉拉的,等到揚花時也不好受精,最終的產量也想得到肯定沒什麼收成。

所以,蝦稻田最好還是用傳統的插秧的方式進行種植,當然也可以採用拋秧、機插秧的方式進行。因為這樣插進去的秧苗都是比較大的秧苗,小龍蝦是不會去吃秧苗莖稈的。這樣就可以保證秧苗正常生長。



大家說是不是這麼回事呢?

很高興在這裡跟大家結交為朋友。如果你喜歡,請大家關注我。文中圖片來自網絡,如果侵權請聯繫刪除。

洞庭清水塘


目前稻蝦模式下,水稻產量並不是我們養蝦關注的重點,甚至可以忽略不計。刨除水稻種植的成本,在水稻低價的現狀下,其利潤並不高。種植水稻的主要目的,還是出於蝦與稻二者的共生互補效應。

如果是插秧,無論是人工還是機插,其成本增加之餘,也比較麻煩。

實踐證明,直播不僅省時省力,管理得當,產量並不比插秧低多少。至於發芽期會不會被小龍蝦霍霍,結論是:影響不大。

原因之一:直播時,稻蝦田平臺上水位非常淺,只是保證泥土溫潤即可。出苗後還有一段時間幹水練苗期,在這段時間,小龍蝦幾乎霍霍不到秧苗。上水以後,秧苗也差不多都大了。

原因之二:水稻播種時,塘內只有蝦溝有水,小龍蝦密度並不高。上水以後,堅持餵食。小龍蝦對秧苗並無多大影響。

至於直播用什麼谷種,計算好收割時間,在適合的時間,適合直播的水稻種都可以。出於成本考慮,很多養殖戶也直接使用原谷種,比如黃華佔。效果也不差。原谷種一般只能種一季不能留種。

核心,在稻蝦模式下,水稻收益並不是重點考慮的點。收益過得去即可,不必特別費時費力在水稻產量上做文章。養好蝦是關鍵。


分享到:


相關文章: